《茶文化》的教学设计(通用7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茶文化》的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中国茶文化的历史,茶的分类与加工等知识。

2、通过收集材料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引入课题

1、师:同学们,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人最早发现茶的用途,最早开始饮茶、种茶,人们常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茶早已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

2、引入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去领略一下茶文化的风采。

(二)汇报收集成果

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本组成果,组长首先介绍分工。

第一组同学用办“手抄报”的形式向大家介绍茶的起源、茶的原产地以及茶树适宜生长的环境。

第二组同学以录相的形式向大家介绍茶的分类: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

第三组同学用讲故事的形式告诉大家泡茶用的水有几种:山水为上、江水为中、井水为下。

第四组同学在优美的古筝乐曲伴奏下,为每位同学泡一杯茶,使同学们感受到茶文化所带来的独特感受。

(三)拓展,确定下一研究课题

师:同学们了解了关于茶的很多知识,那么你能动动脑筋想想茶还有什么不同的喝法吗?

生1:我想如果给茶叶加些红糖,味道会更好,更有营养。

生2:还可以在泡茶时加些橘子皮,味道会特别清香。师:今天我们对茶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发明了很多种茶的不同喝法,那么下节课我们就去看看茶的现代喝法是怎样的吧。

1.了解种茶的历史、茶叶的分类、茶具知识、茶的故事等。

2.通过交流,了解一些浅显的茶文化知识。

3.感受茶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

重点:

茶艺表演

难点:

感受茶道中的茶文化

一、导入

师: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之为重要,由此可见。去年暑假我们走进了日照茶园,了解了日照茶的历史、种植、成分、功效,还体验了亲手炒制。

我们也借助日照茶茶园之行,开始进行关于茶文化的系列研究。根据之前的任务分工,有:茶史、茶具、茶艺等6个小组进行研究。今天剪一缕春光,沐一段茶香,开始我们的汇报展示。

二、小组汇报

(一)茶史

预设1

预设2

锦绣茶祖,3200~3500年树龄,六人合抱,才能勉强抱过来。比孔子还大700岁,比秦始皇大100岁。古茶树,不是中国独有,但是历史却最久远。

2007年,这棵古茶树共制得茶叶499克,拍卖价高达40万,贵的有道理,喝的是千年茶文化。

预设3

宋,斗茶,在达官贵族,文人墨客之间兴起,形成一种文化现象。宋徽宗就是个赏茶鉴茶的高手。由上而下,蔚然成风,万人空巷看斗茶。

预设4

团茶:故名思意,就是制成团状,印上龙凤,制作工艺复杂,价格昂贵,25克小团龙茶市价二两黄金,请分8人喝,按现在的金价2400多元。所以喝团茶是地位的象征,这就是一种茶文化。后来平民老百姓出身的朱元璋,看不惯这种习俗就开始大力推行散茶。这就让茶接地气了,这也是一种文化。

(二)茶类

红茶:红茶以普洱为贵。展示普洱饼。也有成团状,1955年清理故宫的时候,发现了一个人头普洱团茶。价值连城,茶中极品。

红茶:溥仪对老舍说过,夏喝龙井冬喝普洱,普洱是我们王室的象征,是显贵的一种方式。这就是文化。

请各位大德,认一认,这是什么茶。认茶、送茶。

(三)茶具

茶壶价值。一个小小的茶壶被赋予浓浓的文化气息。它集制壶大师的手工打造、名人的篆刻、题字、作画、名窑的烧制,已经成为一件艺术品,这就是一种文化。20xx年拍卖的松树葡萄茶具九千两百万。

茶托、茶杯、茶盖(准备好)寓意天大地大人最大。这就是一种文化。

日本铁壶。茶道是在唐朝时才传入日本。日本人茶道申遗纯属无稽之谈。再说中国很少把一种技能称之为道。《道德经》“道可道非常道”,中国早就抛弃器物,上升到精神文化层次,光这些日本就望尘莫及。

(四)茶礼

预设:关于“三”的文化内涵,如: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三才者,天地人;这就是文化!

(五)茶事

预设:

李白斗酒诗百篇,既然茶被称为君子之饮,为什么不喝茶呢?

茶经历了烹茶——加上调料的团茶——清饮的历程,还原了茶的本色,就像做人,不需要过多的粉饰,就要做个本色的人。这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文化。

文化人,喝茶,就是对茶文化最好的推广!

(六)茶艺

提前准备:

茶艺表演物品准备:古筝、古琴、茶艺器具、表演者候场、书法作品现场书写、桌子四张、热水。

开场白:

喝茶讲究环境:

其一,须和什么人喝,今天鸿儒咸集,群贤毕至,适合喝茶。

其二,古人喝茶讲究在什么地方喝,或者松间竹下,或者依山傍水,今天我们在这漂亮的大礼堂有藐天地之感,适合喝茶。

其三,须有雅乐相伴。另外还需墨香。

请四位小名士助兴,茶艺表演开始。

预设1:

凤凰三点头,说“三”的意义。

三个杯子:茶三酒四,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

预设2:

敬奉香茶——给台下会品之人。说说喝茶体会。

提示:

品三口:一品,解渴;二品,茶的味道、品质;三品,茶的艺术,品得人生。

内容与要求

1、幼儿认识茶树,了解其生长环境。

2、初步理解清新、愉快等词汇。

3、能连续步行30分钟,发展身体耐力。

活动准备

幼儿每人带少量点心、水果。教师事先联系参观地点及交通工具。

活动过程

1、出发前提出参观要求及注意事项,并观察幼儿的身体状况及衣着是否合适,提醒幼儿入厕。

2、下车后,鼓励幼儿坚持走到目的地,密切注意步行途中的情况。

3、组织幼儿观察茶树的各个部分,并感受茶园空气的清新。

4、收集茶树的各部分,供制作标本用。

5、休息时让幼儿充分交往,享受互相帮助的乐趣。

活动延伸

1、参观后谈话。

2、师生共同制作茶树标本,陈列在自然角。

3、幼儿画一幅“参观茶园”的图画,然后布置画展。

1、利用各种感官感知红茶、绿茶、花茶在色、香、味方面不同特征。

2、学习词汇:香、涩、浓香、花香、清香。

收集三类茶叶的典型代表;开水一壶;人手一把勺子;每组3只碗,碗中分别放着三种茶叶。

1、看看、闻闻,感知三类茶叶的不同特征,并掌握相应的名称。

红茶:呈咖啡色,有浓香。

花茶:有花瓣掺在茶中,有种花香。

绿花:呈深绿色,有淡淡的清香。

2、看泡茶:教师往每只碗中注入开水,幼儿观察茶叶色、形的变化。

3、品茶:用勺子细细品茶后描述三种不同的茶香。

4、做“猜一猜”游戏。依次请一名

幼儿蒙上眼,给他喝一种茶,让他说出这是什么茶。

1、在幼儿口渴时,泡一些茶水让其饮用,进一步感受茶水的解渴作用,巩固对红茶、绿茶、花茶的`认识。

2、提供另三类茶:紧压茶、白茶、乌龙茶,丰富幼儿对茶叶类别的认识。(参照《中国茶文化、酒文化辞典》)

3、提供一些名茶,让幼儿观察其外形特征:碧螺春成卷曲状;龙井呈柳叶状;雨花茶呈松针状……

1、利用泥工、图形拼帖、纸工、绘画等多种方法制作茶具。

2、能耐心、细致地制作,并富有创造性。

准备四组材料:各色油泥,绘画用具,几体图形、浆糊,方形纸。

1、撤去实物茶具展览,鼓励幼儿自己制作或画出茶具参加展览。

2、介绍四组不同的材料,让幼儿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材料制作(绘画)茶具。

3、幼儿制作,教师鼓励有创造性的幼儿,并随时适当帮助他们表达自己的想象。

4、幼儿布置自制茶具展览。

美工角提供废旧物、插塑等材料,让幼儿继续制作多种多样的茶具。

1、幼儿在品茗、表演等活动中表现对茶文化的感受。

2、激发幼儿的主动性。

茶叶若干。4~6人一套茶具。幼儿自己准备表演节目。

1、教师提问,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茶叶是中国的特产,它有许多作用,深受国内外人民的欢迎。

2、教师示范沏茶、品茶的过程:先“温器”(往茶壶内倒入少量热水,涮一下后依次倒入各个小杯中再倒掉,目的是驱走壶内和杯内的寒气,使茶叶充分泡开),再“洗茶”(在壶中放入适量茶叶后冲泡一分钟成头道茶,将头道茶依次倒入小杯中再倒掉,目的是洗去茶叶上的灰尘或除去头道茶产生的沫),最后品茶,二道茶是茶香最纯最浓的,所以品茶应品二道茶和三道茶。

3、教师帮助幼儿沏茶,幼儿品茶。

4、听《采茶舞曲》,幼儿分小组表演。

1、了解茶叶发现的过程。

2、初步知道茶叶在健身、烹饪、交流等方面的作用。

3、知道茶叶是中国人发现的,是中国的特产,它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

幼儿、教师每人一杯茶水;《神农和茶叶》的故事录音。

1、提出问题:谁先发现了茶叶?茶叶是怎么来的?激发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2、幼儿欣赏故事《神农和茶叶》。

3、提问:神农是谁?他是怎样发现茶叶的?

4、师生边听故事边品茶,感受茶水解渴的作用,体验神农发现茶叶以后的心情。

THE END
1.喝茶的艺术与哲学探索中药材的独特魅力茶叶的品种多样性 茶是中国最古老、最著名的饮用植物之一。从绿茶到红茶,从白茶到乌龙,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风味和制作工艺。绿茶以其清新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成分而闻名,常见品种包括长jing、西湖龙井等。而红茶则以其醇厚深沉而受到人们喜爱,如普洱、大吉岭等。在烹调过程中,水温、时间和方法都会影响最终产品,因此选择https://www.cjan6a6c.cn/ke-yan-xiang-mu/427768.html
2.茶香悠扬探秘茶文化的奥秘与魅力茶叶之源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种植、加工和消费绿色植物(如茉莉花)制成饮料的地方之一。而且,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适宜的人口密度,这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绿茶生产国。从云南的大理到四川的小曲,从福建的乌龙到安徽的黄山,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风味以及生长环境,它们共同构成了丰富多样的中国茶叶家族。 https://www.1lhyh3ij.cn/ke-yan-cheng-guo/418282.html
3.茶文化开题报告6篇(全文)5、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网络备课,制作课件并进行实际教学效果研究。 高中生正确价值观的培养方法研究是一个长久而宽泛的课题,本课题组仅仅在多元文化教育方面开展了一定的探索,所以我们在这里也向我们的广大同行发出邀请,如果您对我们的课题感兴趣,并且很想参与我们的研究,请您尽快和我们联系,我们将向自治区课题管理部https://www.99xueshu.com/w/file84238he8.html
4.[论文]太平猴魁茶文化产品开发设计探究[3]杨帆.茶文化理念与艺术设计的渗透与融合[J].福建茶叶,2018(06). 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710363228);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地重点项目(SK2018A0117) 作者简介:武杨(1998-),女,河南安阳人,本科在读,主要从事文创产品设计研究。http://www.hsmcw.cn/readNews.shtml?id=13368
5.从茶叶中提颧啡因实验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是用适当溶 剂在索氏提取器(如图2-24 所示)中连续加热抽提,然后浓缩而得到粗咖啡因(其中含有其他生物碱和杂质)。再利用咖啡因易升华的性质进行升华提纯。本实验选用95%阅读全文 我国茶叶质量控制研究课题通过验收 由安徽农业大学承担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食品安全关键技术重大项目“茶叶https://wiki.antpedia.com/article-2426369-270
6.借形题研究的野鹿盖亲子游由于孩子的学校发起了让孩子们在假期积极参加小课题研究的倡议,所以钟老师决定结合遵义在茶叶方面的市情带着孩子们进行相关的探索,于是在周叔叔的帮助下联系了凤冈县野鹿盖茶叶基地进行实地考察,也算是积极响应国家的政策要把研究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号召,让孩子们能在玩耍中,实践摸索中潜移默化的树立研究意识、培养https://www.jianshu.com/p/01ac1cf6316e
7.研究性学习课题学生研究性课题报告高中(2篇).pdf研究性学习课题 学生研究性课题报告高中(2篇).pdf 9页内容提供方:135***5548 大小:858.26 KB 字数:约1.26万字 发布时间:2024-03-05发布于河南 浏览人气:36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研究https://m.book118.com/html/2024/0229/8057043024006041.shtm
8.培训创意策划活动方案(万能模板20篇)主题:阅读经典。自选一本教育教学方面的理论书籍开展阅读,写好读书心得,2月28日下班前纸质档交教科室仇光顺主任。同时以《20_寒假读书心得》命名word文档,上传校园FTP、“教师培训”、“20_寒假培训心得”栏目。 (二)课题研究方面 1、现正在研究的课题主持人完成新学期实验计划,纸质档2月28日下班前交教科室仇光顺http://www.plansum.cn/gongzuofangan/119712.html
9.学校主课题研究报告结题专栏(2)通过本课题研究和实施,使学生在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主动发现问题能力、主动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创新精神、学习品质等相关素质方面有较大的变化和提高。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和实施,使教师增强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形成“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的良好的科研氛围,提高理论水平,增强科研http://www.zlsy.tn.czedu.cn/html/article563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