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这首元稹的宝塔诗中,“慕诗客,爱僧家”都喜欢茶,定出了茶与禅的相通缘由,最后一句歌颂茶叶之功,茶不仅能提神醒脑,消除疲倦,还能缓解酒醉,实乃佳品。
您知道茶的初制技术都包括哪些主要步骤吗?
揉捻的目的是初步做形使茶叶卷曲成条缩小体积为炒干成条打好基础并形成良好的外形。同时适当揉破叶细胞和组织使茶汁流出黏附于叶表面冲泡时叶细胞中的物质易浸出并且又要耐冲泡。
干燥是茶叶整形做形、固定茶叶品质、发展茶香的重要工序。炒青绿茶的干燥方式为炒干一般分为二青、三青和辉锅三道工序。过去手工制茶在斜锅里炒干。现在大多数地区都是用锅式炒干机炒干。辉炒很不统一有用甁式炒干机的也有用锅式炒干机的。无论干燥过程使用怎样的机组配套无论使用怎样的具体炒法但目的都是一样的。干燥目的可概括为四个部分第一散失水分经揉捻解块后的茶坯中含有60%左右的水分既无法保持品质也无法储藏运输因此必须干燥以固定其品质。第二继续破坏叶中残余酶的活性进一步发挥茶香。第三固定揉捻后的外形条索并在炒干过程中采用不同的方法以制作成茶的特殊形状如龙井茶的扁平形、碧螺春的螺旋形、珠茶的圆珠形等。第四叶子在揉捻的基础上继续使内含物发生变化提高内在品质。
二青的目的在于蒸发部分水分减少粘性提高芽叶的可塑性便于成形。二青用烘是很好的方法。因为用烘干机比较好控制温度而且可以提高作业效率。烘干温度不能过高温度过高烘叶过干炒时容易断碎温度过低烘叶过潮锅中翻炒困难影响茶叶品质和操作。烘干机温度一般掌握在95—115℃之间烘笼以80—85℃为宜不能超过90℃。二青叶适度标准为减重率30%含水量35%—40%手捏茶叶有弹性手握不易松散叶质软粘性叶色绿无烟焦和水闷气。
是继续整形使茶条进一步紧结茶条表面产生调匀的灰绿色。有两种方法分别是锅式炒干机辉锅和甁式炒干机辉锅前者称炒后者称滚。这里仅以锅式炒干机辉锅为例介绍。
锅式炒干机辉锅锅式炒干机叶量为二锅三青叶。锅温90—100℃经过初烘或初炒后的三青叶用上锅式炒干机炒的方法每锅投叶量约为7.5—10kg锅温为80—110℃炒到手捏叶子有部分发硬但不会断碎而有触手感觉略有弹散力即可。含水量20%左右为宜。
炒青绿茶干燥的最后一道工序是辉锅。辉锅的目的是继续整形使茶条进一步紧结茶条表面产生调匀的灰绿色。炒至手捏茶成粉末含水量6%—8%锅温为60—80℃约炒30—40min含水量在12%左右。温度掌握在50—60℃之间采取先高后低。滚炒到含水量5%—6%左右、炒至手捏茶条成粉末即可起锅稍经摊凉后收藏于密闭的容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