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译传向世界讲好中国茶故事

《茶经》是中华文化价值观的一种象征

《茶经》由唐代茶学家陆羽撰著,是中国乃至世界第一部茶学百科全书。全书7000多字,共三卷十章:“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图。”作为茶文化之经典,《茶经》全面、系统、深刻地总结了唐代以及唐代以前茶的起源、栽培、制造、品饮等知识和经验,将普通茶事升格为一种美妙的文化艺术,对后世茶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总之,茶的种植、生长、炮制以及品饮,是中国人生活哲学观的一种呈现,也是中华文化价值观的一种象征。《茶经》不仅仅是单纯的信息文本,也是文化内涵的载体,具有很大的推广和传播价值。

《茶经》的跨文化传播奠定茶文化地位

《茶经》问世1200多年以后,被翻译为多种语言文字,广泛流传到海外,将中国的茶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日本的茶道、韩国的茶礼,以及近代以来欧美盛行的茶文化,都不同程度地受到《茶经》的影响。

由于地缘关系,日本是受《茶经》影响最为深远的国家之一。南宋时期,《茶经》正式传入日本。公元12世纪,日本荣西禅师两次来华,带回了《茶经》手抄本。他后来写成了日本第一部饮茶专著《吃茶养生记》,提倡饮茶和种茶。从此,日本饮茶之风盛行,推动了日本茶叶生产和茶叶文化的蓬勃发展。1774年,日本大典禅师就《茶经》加上训点,著有《茶经详说》一书,这是日本研究《茶经》的早期成果。在近代,以诸冈存的研究成果为最,主要作品有《茶圣陆羽传》《陆羽与茶经》《茶经评译》和《茶经评释外编》。当代研究者的代表人物是布目潮渢,他对《茶经》进行精校,在他的《中国茶书全集》中刊发了八个版本的《茶经》。在《茶经》的影响下,日本吸收与融合了中国茶文化的内在文化与外在技法,创造性地衍生出独具日本民族特色的茶道文化。

2009年,《大中华文库》资助出版了姜怡、姜欣教授翻译的TheClassicOfTea。这是首部由国人翻译的《茶经》英译全本,填补了《茶经》在中国对外翻译史上的空白。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国内再次掀起重读经典热潮,大力推进中国典籍外译工作。中国出版机构如外文出版社、崇文书局等推出了《茶经》汉英、俄、日、韩、法、德、西、葡、阿拉伯等近十国的双语对照图书,涵盖了全球主要的语种和人群。

创新译传主动生动共同讲好中国茶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切入口。《茶经》是茶文化历史上的开篇巨著,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和价值理念。《茶经》的有效译介和传播对于讲好中国茶故事、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从“他塑”转向“自塑”,主动讲好中国茶故事。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茶,是承载历史和文化的一张靓丽的“中国名片”,是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重要载体与传播媒介。《茶经》问世以后,经多人编撰译注,在全球发行传播。但是,《茶经》的外译很长一段时期内是国外学者翻译相对活跃,而中国学者占主导的译介则相对起步晚、成果少。同时,由于国外学者对中国茶文化不了解甚至有误解,从而造成译本中文化意象缺失、茶诗意境误读、文言文意思曲解等问题。这从侧面也说明了我们还没有很好地把握解释中国的话语权,没有很好地推动中国茶文化走向世界。在中华文化“走出去”大背景下,中国国家文化形象被西方“他塑”的时代终究要被主体性“自塑”的时代所取代。翻译作为一种叙事性方式和建构性力量,是进行文化传播和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要有意识地推动《茶经》的外译工作,牢牢掌握翻译的主动权和主导权,主动构建一个全面、真实、清晰、独具魅力的中国茶形象。

第二,从“文本”转向“数字”,生动讲好中国茶故事。讲好中国茶故事,既要丰富内容样式,又要拓宽传播渠道。在数字化时代,信息技术深刻改变信息传播方式,影响读者的阅读习惯。作为一种文化传播活动,典籍翻译不仅要面向专业读者,也要面向大众读者,使他们对中国文化产生兴趣。目前,大多数《茶经》的译本更适合高层次的专业读者,不太适合普通的大众读者。一来典籍内容对于大众读者来说过于深奥难懂,二来信息呈现方式不符合他们的阅读习惯。因此,《茶经》的翻译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探索利用新媒体技术推出数字化译本。我们可以通过文字、图像、音频、视频、AI、VR等多种形式,打造立体化、多样化的内容呈现,使译文信息更形象更直观。同时,我们可以将数字化译本发布到国内外各种网络平台,建立茶文化交流社区,实现译者、中国读者、外国读者即时交流互动,借助社交网络来产生全球传播力量。由此可见,我们可以通过数字传播、交流互动等方式创新《茶经》译介模式,增强中国茶文化的吸引力,用数字化赋能中国茶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国际传播。

第三,从“单一”转向“多元”,共同讲好中国茶故事。译介从来都不是个人行为,成功的译介往往是多方努力的结果。《茶经》的外译也不例外,需要翻译学家、语言学家、茶学专家和外籍专家通力合作。首先,中国典籍翻译不同于一般的文学作品翻译,需要经过语内翻译和语际翻译两个阶段。由于典籍语言凝练、内涵丰富,译者可以寻求中国语言学家的帮助,准确透彻理解典籍原文。其次,如果译者自身不了解、不研究中国茶文化,就无法有效地诠释《茶经》中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内涵。译者可以咨询茶学专家,破解翻译过程中的文化困境。最后,典籍译本能否被目的语读者理解和接受,能否起到很好的传播效果,需要了解他们的文化传统、价值取向、接受心理、思维方式、表达方式等。我们可以与外籍汉学家合作,用外国民众听得懂、听得进的方式讲述中国茶故事。因此,我们要打造出一批博古通今、学贯中西,具备全球理解力、全球表达力和全球沟通力的高水平翻译队伍,助力中华茶文化“走出去”。

【本文系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问题研究”(编号:2020SJA0294)、南京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十四五”规划课题一般项目“新时代大学生讲好中国故事的英语叙事能力研究”(编号:22NYWY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THE END
1.“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的社会功能与文化意义社会功能和文化意义 1.唐代陆羽《茶经》中有多处关于茶有益于身心健康的记述。饮茶具有止渴、提神、解腻等功效,也有舒缓压力、调理身心的作用,已经成为相关社区、群体和个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 2.传承人和实践者在制茶、泡茶、品茶的过程中,增加了生活情趣,培养了平和包容的心态、形成了含蓄内敛的品格,提升了精https://www.ihchina.cn/news_1_details/28509.html
2.茶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深厚的内涵。它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茶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探讨。 1. 历史记忆与身份认同 茶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通过对茶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可以使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民族https://www.coffee.cn/tea/post/138422.html
3.茶文化的意义和影响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中国文化的瑰宝,并体现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不仅是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是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使中华文化在当今世界中得到更好的展现。 茶文化涵养了中国人的社会生活方式和文化性格。茶能止渴生津、消食降脂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zNzM5OTk4MA==&mid=2247511497&idx=1&sn=4b8e6279c44a6e9a85a632233d67fe3b&chksm=e8cbd70adfbc5e1c9c174aac554ed5febbd568e4635d30c192eb9fc9db3c598cfb19aa93871a&scene=27
4.中国茶文化论文(精选31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国茶文化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茶文化论文 1 摘要:我国的茶文化是经过几千年历史所形成的体系化内容,其中包含了我们一直以来的历史和民族习惯,以及社会价值规范,同时也是值得我们长期继承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在茶文化形成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具有该类文化特点的典故,这些典故的存在https://www.yjbys.com/bylw/wenhuayishu/114365.html
5.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酒满茶半杯,七分为敬,酒满茶浅意义深远“爷爷泡的茶,有一种味道叫做家”看到茶话题的时候,作为一个80后,首先想到的是周杰伦的这句歌词。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人不仅发现了茶,而且还利用茶,据说从4700年前的神农时代开始,可以说在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在生活中总会听人说“酒满茶半杯”、“酒满茶浅”的话语,一直不懂个中缘由是为什么https://www.jianshu.com/p/55d5353c029d
6.从中马大学生认知看中华茶文化传播创新从中马大学生认知看中华茶文化传播创新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倡议鼓励加强沿线国家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马来西亚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重要节点国家,以及通往东南亚、中东、西亚和南亚的桥梁,与中国保持着“切水不断”的友谊与密切的文化交流。作为海外中华文化圈的一员,马来西亚华人更是对http://www.jyb.cn/rmtzcg/xwy/wzxw/202404/t20240416_2111181764.html
7.2021年茶艺师(初级)考试题库及茶艺师(初级)考试试卷7、【单选题】弘扬中国茶文化,是茶艺馆的经营宗旨。( D ) A、倡导中国礼仪 B、宣传少数民族民俗文化 C、提倡饮茶之风 D、振兴中国茶业经济 8、【单选题】不同季节的茶叶中维生素的含量是最高的是。( A ) A、春茶 B、暑茶 C、秋茶 D、冬片 https://blog.csdn.net/yangfany01/article/details/120773026
8.人民画报古代丝绸之路的茶文化传播 古代丝绸之路(包括海上丝绸之路)首先是贸易之路,承载了来自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为代表的无数商品,以及来自西亚、欧洲的种类繁多的特产。又是技术交流之路,传播了来自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和航运、农业等重要技术,以及来自沿路地区西方的某些工农业技术。又是文化交流之路,通过这条路,东西http://www.rmhb.com.cn/zt/ydyl/201808/t20180809_800137824.html
9.中国传统文化——茶文化茶文化,是茶与文化的有机融合 ,这包含和体现一定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茶文化是茶艺与精神的结合,并通过茶艺表现精神。茶文化在中国人的生活中,非常重要。 武王伐纣,茶叶已作为贡品。原始公社后期,茶叶成为货物交换的物品。战国,茶叶已有一定规模。先秦《诗经》总集有茶的记载。 又如在汉朝 ,茶叶已成为佛教“https://www.meipian.cn/2um71kw3
10.智慧树知到《中国饮食文化》章节测试答案2.【单选题】中国茶文化萌芽的朝代() A. 汉代 B. 唐代 C. 宋代 D. 晋代、南北朝 正确答案:晋代、南北朝 3.【单选题】 1982年,在杭州成立了第一个以弘扬茶文化为宗旨的社会团体——()。 A. 茶人之家 B. 中国茶人联谊会 C. 陆羽茶文化研究会 D.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 正确答案:茶人之家 4.【单https://www.360docs.net/doc/7c11666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