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

一、促进会的会员由团体会员和个人会员组成。

二、申请加入本会的会员须具备如下条件:

1.拥护本团体的章程;

2.有加入本团体的意愿;

3.在本团体的业务(行业、学科)领域内具有一定的影响;

4.有良好的诚信、契约与合作精神;

5.愿意为产业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并承担更多社会任。

三、会员入会的程序是:

1.提交入会申请书;

2.经理事会讨论通过;

3.理事会闭会期间,经常务理事会讨论通过;

四、会员享有下列权利:

1.本团体的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

2.参加本团体的活动;

3.获得本团体服务的优先权;

4.对本团体工作的批评建议权和监督权;

5.入会自愿,退会自由。

五、会员履行下列义务:

1.遵守本团体的决议;

2.维护本团体的合法权益;

3.完成本团体交办的工作;

4.按规定交纳会费;

5.向本团体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资料。

六、会员退会应书面通知本团体,并交回会员证。会员如1年不交纳会费或不参加本会活动的,视为自动退会。

七、会员如有严重违反本章程的行为,经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表决通过,予以除名。

八、个人会员仅限本会邀请。

官方搭台

精准献策扶持茶产业

近年来,为助推茶产业提档升级,地方乃至国家均采取了一系列支持举措。这些举措包括政策的出台、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等,为中国茶产业指明发展方向。立于时代的新起点上,各方代表持续“出招”,力求为茶产业释放政策红利。

浙江省

浙江省人大常委、省欧美同学会副会长,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阮建云:

以立法形式保障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去年九月,乘势杭州亚运会的东风,西湖龙井茶销量明显提升,浙江也因此加快推进茶产业集聚发展。为全力护航茶产业,浙江省人大常委、省欧美同学会副会长,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阮建云建议制定《浙江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以立法形式引领、推动、规范和保障浙江省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安徽省

安徽省政协委员、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产业研究所所长宁井铭:

扩大祁门安茶、六安黄大茶的品牌知名度

徽茶名扬天下,为助力徽茶产业走得更远,安徽省政协委员、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产业研究所所长宁井铭表示,茶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也是安徽省重点打造的十大千亿级绿色食品产业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安徽名茶荟萃,六安瓜片、黄山毛峰等闻名全国,但从茶产业产值上看,安徽省与其他省份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其中,祁门安茶、六安黄大茶均由于采摘期短、亩产效益低等问题,导致知名度始终不温不火。为此,宁井铭聚焦祁门安茶、六安黄大茶两大名茶提出建议。

针对祁门安茶:应加大对祁门安茶的开发力度,让更多人知道、爱上这种茶,提高其产量、打开其销路。

此外,他还建议安徽省茶产业可以打出组合拳,如除春季采摘期做好名优绿茶之外,其他季节可做黄大茶、黑茶、白茶,形成茶叶产品的互补,提高茶鲜叶的采摘利用率。

安徽省政协委员,安徽农业大学教授周可金:

全面提升徽茶出口竞争力

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安徽产茶历史悠久,名茶荟萃。茶叶在全省农产品出口中占比高,品种多为“三绿一红”,即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和祁门红茶。

如何提升徽茶出口竞争力?安徽省政协委员,安徽农业大学教授周可金从完善联动机制、提升质量标准、扩大品牌影响、强化营销手段等方面提出思路。

“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培育一批领军企业。”周可金建议,设立品牌创建专项基金,奖补有机食品认证等企业,培育外贸自主品牌,提高品牌价值。在强化营销上,集中资源做专业化、有深度、精准化的市场营销,学习先进经验,利用知名展会为平台,在对外传播中讲好徽茶故事。在世界著名商贸中心设立徽派文化展厅,辅以茶艺表演,持续弘扬、展示徽茶的独特魅力,拓展茶叶外贸市场。

福建省

福建省政协常委、民建福建省委员会主委、省中华职业教育社主任吴志明:

将武夷岩茶整合上市,提升品牌度和美誉度

近年来,伴随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中高端岩茶面临降维消费,而中低端岩茶面临滞销难题,行业恶性竞争日趋激烈,市场饱和度高,库存积压问题严重。

如何改变上述情况,福建省政协常委、民建福建省委员会主委、省中华职业教育社主任吴志明认为,应该借鉴贵州茅台集团和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经验,通过政府引导和支持,推动武夷岩茶龙头企业进行产业链整合和重组,由参与重组的茶企按原有市场份额合理持股,形成大型股份制公司,并积极推进上市进程;其次建立统一营销平台。依托股份制上市公司,整合现有资源,打造“武夷山岩茶(大红袍)专卖平台”,规范市场营销体系。同时,在国内外设立大红袍岩茶业专卖店(连锁店),提升品牌信誉度和美誉度。

提案还建议,上市公司扩张过程中,开放连锁店加盟业务,优先吸纳本地原有茶企从业人员,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支持,确保行业平稳过渡和从业人员稳定就业。同时制定统一标准与加强监管,推动“武夷山岩茶专卖平台”在主板上市,实现公司快速扩张增值,并通过市场化手段做大做强茶产业,最终目标是打造一家千亿级农业龙头企业,引领福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地方财税收入作出更大贡献,使武夷山市成为践行两山理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典范之城。

福建省政协委员、民建三明市委副主委、三明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邱国鹏:

探索“山上种茶、家中迎客、红绿结合”特色发展之路应促进闽台“三茶”统筹融合发展

茶是不同国家与文明之间的联通桥梁,更是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精神相通、发展相融的重要纽带。福建省内各地茶传统基础深厚,全省茶叶种植面积361万亩,总产量52万吨,茶叶全产业链产值超过1500亿元,无论茶叶毛茶单产、全产业链产值、出口额等,均居全国第一。邱国鹏表示,然而,台湾土地面积有限,茶种植面积为18.4万亩,年产量约1.5万吨,产值约80亿新台币,饮料茶市场更高达500亿新台币以上,岛内茶叶产能有限,供不应求,每年进口茶多达3.2万吨,因此闽台茶产业商业贸易、品牌、文化、科技、服务等方面有极大互补空间。

为此,邱国鹏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立足产业融合,推进闽台茶产业优势互补,增强茶产业竞争力。挖掘茶产业多重属性,延长茶产业的产业链,充分考虑产业分工与合作,形成多种经济类型的茶产业主体;按照产业链分工的原则,对闽台茶产业的茶叶生产资料供应与茶叶生产、加工、储运与销售等各环节进行有效衔接、整合和拓展,形成完整的茶产业链;围绕着茶产业绿色、生态、安全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目标,推动闽台茶产业标准融合,促进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有效对接,共同提高茶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二是立足科技创新,深化闽台茶科技研发合作,提升茶科技支撑力。加强数字技术与多元产业的运用与融合,开展关键共性技术联合攻关,助推茶产业数字化进程;多渠道互派茶业研发人才,发挥好团队科技特派员和专家智库作用,共建高效的协同创新茶科技平台;加强闽台茶叶生产加工技术的合作,打造闽台茶产业技术创新孵化基地,实现闽台两地茶资源的优势互补。

三是立足文化传承,推动闽台茶文化交流互鉴,扩大茶文化影响力。以茶文化为基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积极以茶文化带动茶产业的发展;充分挖掘闽台茶文化底蕴,利用茶文化资源,打造高附加值的茶旅融合项目,并强化多媒体行销渠道,实现茶产业从第一产业提升为第三产业的转型;构建品牌赋能产业机制,拓展产业链条上的增值环节,发展茶文化创意产业,培育更多国际知名茶叶品牌。

重庆市

重庆市人大代表、重庆市巫溪县蒲莲镇党委书记周敏:

把巫溪老鹰茶打造成具有重庆辨识度,国际影响力的茶产业品牌

千载巴渝茶,茗香溢天下。根据《重庆市2023年茶产业发展报告》可知,重庆108.2万亩茶园已经带动40余万人增收致富。要将加速推动重庆茶业的繁荣,仍需加大打造特色茶叶的力度。

重庆市人大代表周敏指出,蒲连镇作为中国老鹰茶名镇,将以古树保护、质量提升、品牌打造等为重点,充分发挥老鹰茶资源优势,生态优势,扩大基地规模,着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实施品牌战略,推动全产业链提档升级,真正将巫溪老鹰茶打造成具有重庆辨识度、国际影响力的茶产业品牌。

今年,周敏也带来了关于持续做大做强巫溪老鹰茶产业的一些建议,比如加大对巫溪老鹰茶科技赋能和衍生产品的研发等。

四川省

四川省人大代表、巴州区天马山镇狮子寨村党支部书记余安波:

支持巴中实施川东北高山生态茶产业集群项目

巴中,位于秦巴山区,拥有湿润的气候、充沛的雨量和肥沃的土壤,是茶叶生长的理想之地。2023年,巴中茶叶种植面积已近60万亩,产值超过60亿元,成为巴中农业的一张璀璨名片。如何提高巴中茶叶产品质量,增强茶企带农助农能力?

四川省人大代表、巴州区天马山镇狮子寨村党支部书记余安波建议,支持巴中实施川东北高山生态茶产业集群项目,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倾斜和支持,助力川茶产业发展提质增效。余安波认为,在巴中实施川东北高山生态茶产业集群项目,有着政策依据充分、发展优势明显、产业基础较好三大优势。

在产业基础较好方面,近年来,巴中坚持绿茶为主,红茶为辅,培育茶叶加工企业96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6家;持续实施科技强茶,与中茶所、川茶所、川农大等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建设优质茶机采精制示范基地1个,研发特色红茶新产品1个;大力实施“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发展战略,巴中云顶入选“天府粮仓”精品(培育)品牌,罗村牌绿茶、秦巴茗兰牌国香荣获全省“四川最具影响力茶叶单品”。

余安波指出:“但巴中茶产业在茶园单产、科技支撑、品牌影响力等方面,与宜宾、乐山、雅安等川西南茶区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缺乏强有力的龙头企业带动,夏秋茶利用、精深加工、茶旅融合等产业链条亟待延伸。”

四川省政协委员、西路边茶(藏茶)传统手工制作技艺传承人蒋维明:

打造“熊猫茶仓”,助力川茶走向世界

四川省政协委员、西路边茶(藏茶)传统手工制作技艺传承人蒋维明介绍,川茶涵盖了(绿、黄、红、黑)等主要品类,特别是以西路边茶为代表的藏茶系列更是独树一帜。在四川境内,雅安蒙顶山、成都浦江、阿坝汶川都是有深厚历史背景的茶叶基地。但是在川茶发展过程中,宣传偏重于茶叶本身,对川茶背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挖掘不足。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茶是重要的文化载体,蕴含了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核和精神动力。”蒋维明表示,长期以来,中国茶文化宣传形式单一、手法陈旧,与现代生活脱节,更不具备国际视野。

蒋维明认为,茶文化是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一张王牌。因此,他建议依照“地球茶仓”的模式,打造一批川茶文化国际交流系列窗口。这一系列窗口可从成都浦江、阿坝映秀、雅安蒙顶山、若尔盖黄河湿地公园等地选址。由于这一线多是熊猫栖息地,可将这一系列文化窗口统一命名为“熊猫茶仓”,在茶文化推广中融合进四川独有的熊猫文化。

四川省政协委员、峨眉山手工制茶协会会长王敏:

以茶文化茶科技双向驱动,持续擦亮川茶金字招牌

近年来,四川省茶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综合产值已连续3年突破千亿元,整体实力稳居全国第一方阵。但四川省高端茶占比不大,茶文化与江浙、广东、福建相比存在差距等。针对这些问题,四川省政协委员、峨眉山手工制茶协会会长王敏提出两点建议:

一要加强对“天府龙芽”“峨眉山茶”文化的挖掘和培植。整合文旅、农业等多方资源项目,打造高规格的传播四川茶文化故事的平台。出台适当的奖励激励措施,激励更多的茶产业从业者、爱好者参与茶文化创作。

云南省

云南省政协委员、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研究员袁媛:

发挥“早”优势坚守“好”品质加快产品创新推进云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云南茶叶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一。近年来,在传统市场饱和、茶叶消费场景和消费需求日渐多元的市场背景下,云茶产业发展面临品类结构待优化、产品创新不足、夏秋茶资源利用不足等问题。

对此,云南省政协委员、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研究员袁媛将重点聚焦突出多样化生物资源优势,以“茶叶+”模式进行产品、业态协同创新等方面,加快产品创新推进云茶产业高质量发展问题,围绕实施云茶“双创”行动、构建新茶饮创新创业生态圈、拓展云茶消费新空间等方面建言献策,助推云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她希望通过推进云茶“双创”行动,助推产业不断涌现新产品、培育新业态、拓展新市场。

云南省政协常委,普洱市副市长胡剑荣:

去年9月,云南景迈山古茶林申遗成功,成为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申遗成功后,为当地文旅业和茶产业带来了发展机遇。今年元旦假期,景迈山游客数量比去年同期增长274%,创历史新高,有效带动群众增收。预计去年景迈山农民人均收入超过2.3万元。景迈山带来的变化还不仅如此,文化自信和绿色发展都有明显改善。”云南省政协常委,普洱市副市长胡剑荣表示,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对当地乃至普洱市高质量发展有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企业发力

为茶产业发展按下“提速键”

龙头茶企是我国茶产业的中坚力量,也是茶产业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载体。政府代表为茶产业持续发声,茶企代表自然也不甘落后。在地方“两会”上,各茶企齐发力,助力茶产业发展“加速度”。

安徽省政协委员、国家级(祁门红茶)制作技艺传承人王昶、安徽省祁门红茶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擦亮祁门红茶这一世界名片

2008年,祁门红茶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去年这一技艺更是被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一步提升了祁门红茶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近几年,安徽省委省政府特别重视茶产业的发展,“安徽将近有1000万人依靠茶产业生存发展。”安徽省政协委员、国家级(祁门红茶)制作技艺传承人王昶如是说。

不过,安徽三大绿茶一直都是作为名优茶销售,并没有很好地把夏秋茶开发出来。王昶指出,安徽拥有茶园近400万亩,如果每亩增收2000元,全省茶产业就能增收80亿元,而夏秋茶是不容忽视的增收空间。

因此,此次王昶带来了“打造安徽中国红茶出口示范基地”的提案。“我们想借助‘大黄山’建设,把祁门红茶推向世界、销往全球。”在他看来,出口基地建设可以有效与国际市场衔接,进一步提高产业集聚度、强化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和提高产品附加值,继而把祁门红茶这张名片擦得更亮。

福建省政协委员、厦门市工商联副主席、华祥苑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肖文华:

充分利用两岸文化资源和优势,构建两岸茶文化基地

去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发布,提出要在福建全域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随后指出下一步将支持通过配套制造等方式进一步深化闽台的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融合发展。中央支持福建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两岸茶产业融合发展也因此迎来新机遇。

“建议充分利用两岸文化资源和优势,构建两岸茶文化基地。”福建省政协委员、厦门市工商联副主席、华祥苑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肖文华建议,借助两岸茶叶交流协会与机构的力量,汇集两岸典型乌龙茶,打造乌龙茶大团圆产品,通过乌龙茶文化的共和表达团圆,增进情感共鸣。依托茶文化基地,定期举办闽歌大赛、茶叙交流活动,融入两岸茶和音乐等文化共性,以文化合璧寄托团圆情谊。

“可充分利用两岸茶产业互补性与优势性,构建两岸茶产业基地。”肖文华认为,推动两岸茶器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深化闽台旅游资源合作开发。可依托华祥苑自有铁观音茶庄园、岩茶茶庄园资源,推动两岸茶文旅产业的经验互鉴,实现两岸茶文旅的互通,促进闽台茶产业的共融与共荣。

福建省十三、十四届人大代表、安溪县青年商会秘书长、福建八马茶业有限公司高级客户经理李淑云:

支持泉州安溪打造全国重点茶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

据了解,安溪铁观音品牌价值达1432.44亿元,连续八年位列中国茶叶类区域品牌地理标志产品价值第一,位列“中国名茶品牌传播力指数”第一。近年来,安溪县以茶文旅为切入口,进一步发展茶产业。

福建省十三、十四届人大代表、安溪县青年商会秘书长、福建八马茶业有限公司高级客户经理李淑云认为,安溪有着丰厚的茶文化资源、富集的旅游资源等,支持泉州安溪打造全国重点茶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李淑云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优化监管服务体系,促进茶文化繁荣发展。茶文化传承发展是系统性工程,按照国家非遗发展规划的指导方针,制定地方茶文化中长期发展指导纲要,兼顾各地区茶类非遗持续发展,优化茶文化传承发展的具体政策,逐步建设茶文化保护区。

二是多措并举,保障茶文化普及与传承。依托现有茶非遗传承基地、茶企与茶农,实施茶人“拜师学艺”计划。组织茶文化专家学者编写区域茶文化等社科普及图书。学校与企事业单位要联合传承人持续开展茶文化进校园、进机关等活动。同时将安溪列为茶文化研学旅游重点基地,并给予单独资金预算和项目支持。

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代表、苍梧县六堡镇贡州名茶专业合作社社长石云霞:

助推六堡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广西自治区人大代表、苍梧县六堡镇贡州名茶专业合作社社长石云霞表示,梧州市苍梧县作为六堡茶的原产地,产地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好,这是制约六堡茶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今年广西两会,她带来的建议就是强化“广西-梧州-苍梧”三级六堡茶区域公共品牌的建设,对其予以支持和发力。

四川省政协委员,四川省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荣誉董事长,四川省总商会副会长,宜宾市工商联副主席颜泽文:

推动精制川茶产区品牌融合发展

2023年,在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天府龙芽”品牌价值增长到43.21亿元,品牌打造工作取得重大突破。但是,“天府龙芽”还没有真正成为市场意义上的川茶领军品牌,各重点产茶县区打造的县级产区品牌与企业自主品牌结合度不够,甚至出现大企业不用、小企业乱用的现象,造成重复投入后的资源浪费,形成省内区域品牌多但都不强的局面。

对此,四川省政协委员,四川省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荣誉董事长,四川省总商会副会长,宜宾市工商联副主席颜泽文提出三点建议:

(一)加快构建产区品牌。加快构建以省级区域品牌“天府龙芽”+“地方龙芽”(行政县区名+“龙芽”品牌)为核心的产区品牌,突显以芽形茶为特色的品质川茶。推动跨区域的产业集群和品牌发展战略,完善全茶产业链的延链补链,聚焦精制川茶产区品牌融合发展,抱团开拓品牌川茶大市场,提升品牌川茶附加值,提高品牌川茶市场竞争力。积极探索推动省级区域品牌“天府龙芽”和“地方龙芽”品牌发展。

(三)加大产区品牌投入。品牌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产区品牌有了明确的价值定位之后,将市场开拓与消费者的需求相结合,以品牌为引领,丰富品牌内涵,以市场为导向,鼓励各级国资平台公司和龙头企业积极参与省级区域品牌“天府龙芽”和“地方龙芽”产区品牌建设,组建合资合作的品牌川茶运营公司,加快推进品牌终端化和终端品牌化,合力打造品牌川茶创新矩阵,共建共享品牌红利,共助川茶产区品牌高质量发展。

贵州省

贵州省人大代表、贵州布依福娘茶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晁忠琼:

补短板,强优势,推动普安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普安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将茶产业作为“一县一业”强力打造,坚持“一园两区三带”战略规划布局,以“茶十条”为抓手,有序推动茶园规模扩容增量,力争实现“人均一亩茶、亩产一万元”的目标,把茶产业打造成乡村振兴支柱产业。如何拓宽普安茶叶产品的销售渠道,增强普安茶企带农助农能力,促进普安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贵州省人大代表、贵州布依福娘茶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晁忠琼认为,除了把茶产业做大做强,还得把这条“茶路”走宽、走广,才能让更多群众的腰包都鼓起来。

她建议,通过品牌宣传、渠道支持、资金扶持等方式,以此健全和壮大产业链条,提升产业效益,带动茶农增收,提高社会参与产业发展的积极性,让茶产业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从而推动普安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茶,这一承载着千年文化的神奇树叶,正以它独特的魅力,走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此次,多省份的两会代表们,都在为茶产业的未来发展出谋划策。他们深知,只有不断创新、提高品质、扩大市场,才能让中国的茶产业走向世界,成为一张闪亮的国家名片。

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茶产业将在中国经济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为人民的健康和幸福生活作出更大的贡献。让我们携手共进,助推茶产业振兴发展,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

△注:各省两会代表名字先后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排序

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南413室

THE END
1.“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的社会功能与文化意义社会功能和文化意义 1.唐代陆羽《茶经》中有多处关于茶有益于身心健康的记述。饮茶具有止渴、提神、解腻等功效,也有舒缓压力、调理身心的作用,已经成为相关社区、群体和个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 2.传承人和实践者在制茶、泡茶、品茶的过程中,增加了生活情趣,培养了平和包容的心态、形成了含蓄内敛的品格,提升了精https://www.ihchina.cn/news_1_details/28509.html
2.茶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深厚的内涵。它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茶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探讨。 1. 历史记忆与身份认同 茶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通过对茶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可以使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民族https://www.coffee.cn/tea/post/138422.html
3.茶文化的意义和影响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中国文化的瑰宝,并体现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不仅是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是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使中华文化在当今世界中得到更好的展现。 茶文化涵养了中国人的社会生活方式和文化性格。茶能止渴生津、消食降脂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zNzM5OTk4MA==&mid=2247511497&idx=1&sn=4b8e6279c44a6e9a85a632233d67fe3b&chksm=e8cbd70adfbc5e1c9c174aac554ed5febbd568e4635d30c192eb9fc9db3c598cfb19aa93871a&scene=27
4.中国茶文化论文(精选31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国茶文化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茶文化论文 1 摘要:我国的茶文化是经过几千年历史所形成的体系化内容,其中包含了我们一直以来的历史和民族习惯,以及社会价值规范,同时也是值得我们长期继承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在茶文化形成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具有该类文化特点的典故,这些典故的存在https://www.yjbys.com/bylw/wenhuayishu/114365.html
5.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酒满茶半杯,七分为敬,酒满茶浅意义深远“爷爷泡的茶,有一种味道叫做家”看到茶话题的时候,作为一个80后,首先想到的是周杰伦的这句歌词。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人不仅发现了茶,而且还利用茶,据说从4700年前的神农时代开始,可以说在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在生活中总会听人说“酒满茶半杯”、“酒满茶浅”的话语,一直不懂个中缘由是为什么https://www.jianshu.com/p/55d5353c029d
6.从中马大学生认知看中华茶文化传播创新从中马大学生认知看中华茶文化传播创新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倡议鼓励加强沿线国家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马来西亚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重要节点国家,以及通往东南亚、中东、西亚和南亚的桥梁,与中国保持着“切水不断”的友谊与密切的文化交流。作为海外中华文化圈的一员,马来西亚华人更是对http://www.jyb.cn/rmtzcg/xwy/wzxw/202404/t20240416_2111181764.html
7.2021年茶艺师(初级)考试题库及茶艺师(初级)考试试卷7、【单选题】弘扬中国茶文化,是茶艺馆的经营宗旨。( D ) A、倡导中国礼仪 B、宣传少数民族民俗文化 C、提倡饮茶之风 D、振兴中国茶业经济 8、【单选题】不同季节的茶叶中维生素的含量是最高的是。( A ) A、春茶 B、暑茶 C、秋茶 D、冬片 https://blog.csdn.net/yangfany01/article/details/120773026
8.人民画报古代丝绸之路的茶文化传播 古代丝绸之路(包括海上丝绸之路)首先是贸易之路,承载了来自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为代表的无数商品,以及来自西亚、欧洲的种类繁多的特产。又是技术交流之路,传播了来自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和航运、农业等重要技术,以及来自沿路地区西方的某些工农业技术。又是文化交流之路,通过这条路,东西http://www.rmhb.com.cn/zt/ydyl/201808/t20180809_800137824.html
9.中国传统文化——茶文化茶文化,是茶与文化的有机融合 ,这包含和体现一定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茶文化是茶艺与精神的结合,并通过茶艺表现精神。茶文化在中国人的生活中,非常重要。 武王伐纣,茶叶已作为贡品。原始公社后期,茶叶成为货物交换的物品。战国,茶叶已有一定规模。先秦《诗经》总集有茶的记载。 又如在汉朝 ,茶叶已成为佛教“https://www.meipian.cn/2um71kw3
10.智慧树知到《中国饮食文化》章节测试答案2.【单选题】中国茶文化萌芽的朝代() A. 汉代 B. 唐代 C. 宋代 D. 晋代、南北朝 正确答案:晋代、南北朝 3.【单选题】 1982年,在杭州成立了第一个以弘扬茶文化为宗旨的社会团体——()。 A. 茶人之家 B. 中国茶人联谊会 C. 陆羽茶文化研究会 D.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 正确答案:茶人之家 4.【单https://www.360docs.net/doc/7c11666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