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梦粱录》有云,焚香、点茶、插花、挂画为四大闲事;李白用“日照香炉”写庐山……早在几百年前,中国香事文化便成为高雅生活的代表。
其实品牌做东方香可以类比翻译,先在调香师的手中生成气味语言,再通过文字转译产品故事。因此,文案里的“信、达、雅”决定着闻者调动五感的积极性。
论及“说文解字”的功力,一起来看看观夏、闻献DOCUMENTS、meltseason、节气盒子等本土香氛品牌,如何在被国际大牌垄断的蓝海市场里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东方香,到底东方在哪里?
以东方植物香调出名的观夏,就尤为注重文字语言里对于东方意象表达的代表,让画面联想与中国人的情结、意象、传统文化紧密相连。曾任职《时尚芭莎》的观夏创始人之一沈黎,沿用做杂志的概念,生成汇集众多中国元素的“调香笔记”。
一抹藏在糖葫芦里的北平甜,是观夏在冬季里温存的家乡记忆。
世人滋味千千万但吸引人们舍身犯险的独有一种——甜北平的冬天,有雪,有松,有清冽的冰蓝还有山楂果的嫣红一兜红果,盛住北平冬天的雪
除了北平,还有很多城市能演绎东方香气的婉转细腻,观夏便把他们做成了“中国甜系列”。这次是把吴侬软语,融合进沧浪亭外枇杷的清甜软酥里。
苏州的春天很短只够吃一口白玉枇杷有江南烟雨若即若离的脾气只在最好的时节浑然天成,莹润甘洌
到了杭州,便是西湖泛舟上品一杯明前龙井的景象。
最是天青抚人心西子湖畔,正暮山好处,空翠烟霏一口龙井,一口豆酥不时飘来满觉陇三秋桂子香甜甜与绿就此相逢
闻遍了大马士革玫瑰、薰衣草、小苍兰,观夏用中国古典花卉——蔷薇,重新燃起人们对东方花香的情结联想。
因穿云而过,蔷薇初生取玫瑰精油清晰勾勒重瓣玫瑰花瀑的浩汤心情仿若漫步云间
东方意境里的茶事文化如何通过气味表达?观夏将“吃茶”与“禅定”相结合,采撷的是喝完茶后的冥想时光。
譬如磨镜,垢去明存山中,在叶青色的水气中醒来草木间茶香丰郁,一饮而尽留一身琥珀月光,寂静为怀
另一种一风格的茶系列,观夏将重点放在品茶时经历的“苦、甘、醇“三个层次。
薄荷晕染出一丝青涩坐在庭院里,握着一杯醇和清茶细嗅烘制茶叶的松叶残留的烟熏香气
不同于前两者,梅水煎茶用“煎”道出过国风里侠义的人生态度,即“诉尽孤独后,我们该如何自渡”。说白了就是,精神内耗时期,也不要忘了留点香气在人间。
得梅上新雪,煎一壶新茶水过三沸,声如松风涧水茶香袅袅,还未嘬饮肺腑已然忘俗
这是观夏在原始的昆仑煮雪系列上的升级版,加入了“游云融蜡灯”,诠释出古人的闲云野鹤,呼应现实里“0.5倍速”的慢生活。
游于天,融于物一片云,一缕光寂静旷野里一颗无言繁茂的树兀自挺立享受着天地
古代文人墨客的“疏离狂放”,在现代社会里转译出的氛围感就是“生人勿近”。
黑色如果有气息那一定是墨的味道穿上它自在如风,不与人同松烟化墨,临风而书抬头,一片雪花落定松枝清词一首寄疏狂,把酒邀来琥珀光
提到复古、港风,大多是老唱片、旧电影,观夏则挑选了那个年代和家人一起吹着电扇看亚运会的夏天,以及妈妈养的金银花。那是仲夏夜乘凉的味道,是属于一代人的童年回忆。
追着摇摆的电扇风里有朵金银花香停电的仲夏夜和家人乘凉夜话打开衣橱,把樟脑悄悄换成金银花
同样唤醒童年记忆,观夏在《一代宗师》与《园冶注释》中汲取灵感,中国庭院既是承载一家人的空间,也是匠心精神的具象表达。
折一支梅花,送你一瓶微缩园景白色果花似落雪红色棱角花,探梅姿态入木三分
关于夏天的场景,除了追复古浪潮,在渔舟唱晚下追一场日落,也很有东方意蕴。
落日下波澜褶皱间的纯白海浪像古典乐章沉静迭起用东方玉兰恬淡描摹来自小花茉莉与紫罗兰温婉交织含羞草欲说还休的细腻
从道家哲学到禅定冥想,从江南渔场到北国风光,再加上“主理人说”、“写在最面”等杂志风排版,观夏对东方元素的刻画与雕琢,让中国香气从文字上做到了“看起来很贵”。
以“禅酷”风格示人的本土香氛品牌闻献DOCUMENTS,则是把功夫花在了花艺、器物、文字的交融上。
「席地而坐」
豆蔻与丝柏的沉静气息倾听森林的悄然细语感知葱郁深沉的木意气息不时还能嗅到露水的湿漉以及泥土与根茎植物的暗香让人欲要就地坐下汲取大地灵气
「芳草留痕」
一望无际的青草地疯长出半人头高的嫩绿鲜草穿梭其中划出明显的痕迹植物枝叶的气息泛滥而充满生机
「空无一木」
「荣兔」
纯白之色表述纯真爱意与酷黑荣兔相配一黑一白,看似遥远的对立实则拥有最近的心
作为品牌的初代产品,人无完人系列主要展示的是人性格中的“缺陷”:幼稚、张狂、冷漠、羞涩、敏感、固执。放大缺点、暴露真实的性格状态,与“道法自然”的道家思想不谋而合。
「初熟之物」
原始清冽的绿意与酸涩明亮的青柠交织出枝头一颗初熟的桃细腻的绒毛、爽脆清甜的果肉犹如集天真与欲望于一身
「柔韧荆棘」
一路上绿意渐渐显现沉稳干燥的泥土气息与隐忍克制的辛香料相辅相成恰似于异域土壤中自由生长的玫瑰柔韧有余又刚烈不羁
「腹语之术」
清晨雨后的湿热海岸层层浪潮卷去暑气赤脚走至不远处的树荫下翻开藏匿羞涩苔藓的石头青绿盎然似腹语之术诉说着海平面以下的故事
「夜漠回声」
一株高冷桀骜的茉莉花在深夜独自生长拒人于千里之外瘦月当空,凉如水的清净麝香如迎面而来的高空疾风让撩拨与肉欲遁于无形只剩孤高漠然
「妥协尽头」
在做季节香这一方面,闻献DOCUMENTS也不落窠臼,用“交替季节”来阐明对人与自然的思考,在文字表达上很有唐宋年间的诗词格调。
「春夏」
绿意丰饶,春风浩荡花之热烈,草海滂沱皆宣告着自然生生不息于万物最蓬勃生长的时节寻索大地的生命脉动
「夏秋」
苦夏无边,遁入山林郁郁林木,日头犹在蝉鸣依然,但寻有瀑布有风处觅得清净,浮瓜沉李自在自得。直至落日时分,竟觉风微凉
「秋冬」
秋至天光残暖,穹高气爽忽风至叶落,旋转翻飞,惊起一片鸦雀无限缱绻与疏离,直至入夜天高露浓揽衣先怯微凉。冷花寒月,孤负十分秋
「冬春」
知冷知热的百花烂漫,喜不自胜与融雪共同释放清芳只取那些露水与润泽水仙像是刚睁大的眼睛金黄色的绒毛是睫毛春日好,风景旧曾谙
读闻献文案,品花艺人生!
榫卯结构的国风瓶身;来自中国传统的银碳滴香、米糠蜡烛、香挂等器物;与艾草、当归、八角茴香等中国香料相碰撞,再搭配上有东方禅意风格的文字,形成闻献DOCUMENTS的中式新香。同时,品牌公众号推文的四字“成语式”标题,也在最大程度地展现中国香的沉稳与大气。
“去功能化”,是本土香氛品牌meltseason最大的特征之一。一切香气的根源与目的都是“悦己”、将情感与情绪充盈嗅觉,使得这个品牌的文案始终透着一股自由生长、遗世独立的中式优雅风骨。
「兜蘭」
一种低头绽放的花朵不需要以量取胜单朵即可成景寂寂山野盛开自若像这世界中你只愿取悦自己
「面纱」
夜是醉人的幽蓝月下的晚香玉缓缓绽开当寂静袭来只想与自己坦诚相对所有的心绪都隐藏于面纱之下让风谱写一场诗与独白
「念」
凝视消逝的岁月心有所念此刻与过往交错融合美是自由生长的姿态是岁月的优雅叙事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第三人称」
时而坠入现实,时而耽于梦境在海水与火焰间肆意游走甜蜜皮囊,荒谬灵魂无关欲望的神秘骨子里的不羁与野心在深渊中生长在阴影中性感
「珍珠少女」
牡丹花下蚂蚁们分食着一块奶油蛋糕她正睡得甜蜜梦见跳跃的心、朦胧的爱意她戴着珍珠耳环,款款而来仿佛一抹灵动闯入古典画廊
「墨脱」
墨脱,藏语里的莲花地球上的最后秘境在最遥远的墨脱深藏着最贴近的自己
「胡」
胡,异也沙丘深处的古老珍宝幻化为烟云中的不灭信仰你我都是精神上的丝路旅人
「吉檀迦利」
你如东方秘境里兀自盛开的一朵清冷玫瑰在平铺直叙的一生里你才是掀起波澜的编剧
以上海名媛郑念的故居为线下体验店;有丁香、牡丹,也有念念不忘、深渊梦境。在meltseason的调香世界里,中国香味藏在“大道至简,大道既隐”所营造的场景中,也在每款香水名出处的韵脚里。
“与其去单纯的创新,不如先做好挖掘的工作。”节气盒子创始人从中国传统文化入手,打造以“节气”为主的东方气味、加之以“盒子”为空间的中国场景,将品牌塑造成气味与环境相辅相成的东方嗅觉体验。
「大寒」
一年中的最后一个节气生一炉火煮一壶岁月的暖静待春的轮回
「大雪」
雪有地域却跨越了地域南方念想,北方想念带着冬日的韵律像冬日的一场留白闻所未闻
「小雪」
当太阳达到黄经240o当凛冽寒气无声入袭小雪已至混沌了天地,浪漫了人间等雪就像等待远方的恋人初雪如初恋可遇不可求
「雨水」
春雨至,万物生赴一场雨水的画事邂逅雨水的花木将自然迎入室
「惊蛰」
惊蛰,似乎是第一个与声音有关的节气惊蛰的声音尚微——虫子在土中蛹动暖风掠过河面正因为微小,才需要格外留心
「春分」
把春日茶园搬回家里小院中草木清香对三月春风烹一壶春茶喝来如有春雨悉数洒落庭前
「立夏」
一抹灵动的胭脂色,由口入心初夏江南,烟雨微醺中宛若一幅水墨牡丹生宣上晕染,笔锋浓转淡
「小满」
青梅,花开于冬,果熟于夏五行春属木,制酒就疗疾这支来自小满的【蔷】是红楼梦中大观园蔷薇架下画【蔷】而忘记躲雨的龄官微风拂过树荫香气随之荡漾开来
「立秋」
素白的缟开启年的下一半还以本来色,凡尘勿扰之
「寒露」
寒露的秋香由绿渐黄暗含草木萧疏的淡淡哀伤红色石榴压弯枝头时高时低秋风吹过,留下成熟
「霜降」
深秋的茶褐是茶汤的暖意随茶香沁入心脾清晨凉意散发晚秋韵渐入秋之尾声
以二十四节气、四季为横轴,节气盒子打造出四季茶气、四季流心、四季瓶花等产品线,在场景里描述五感,让东方时令变得有味道、有场景感、有联想性。
香水中的东方调还能如何再次“打破-建立”?国内小众香氛品牌AROMAG提出「远东调Sinoriental」的概念。与西方爱用的中东、南非一带香料不同,远东调对东方调进行解构,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西方世界对于东方香的刻板印象。
远东调也造就了AROMAG在文案方面独特的东方视角——满满的书卷气质。
「嘉木集·雨上」
源于春日里湿润而生机勃勃的景象气味中的青绿和水感让人醒目有着东方意境的含蓄,又富有大自然的灵性温柔的投射力带来步入自然的松驰感
「嘉木集·出云」
「出云」来自暖融融的春日柔光气味细节保持微妙的平衡捕捉春日微风里的青植绿意
「嘉木集·樨影」
桂花又称木樨「樨影」以茶为骨、以桂为粹桂花本清甜,但甜意聚集便转腻而乌龙清涩,与桂花相反却相成写意比写实更能传达桂花之美韵将桂花融入温润深幽的乌龙茶香与木香底蕴营造一份安谧和逸致
「嘉木集·笼烟」
中国人讲茶画通融「笼烟」香水,既有茶、又有画烟熏特质即如香缕升浮,却又笼罩不散柑橘犹如画作中的「米点」之法使「烟」更为迷弥透脱也为品香者带来如品茶一般的美妙回甘
「松烟黛墨·麝香月」
交织流动犹如风骨又明净的水墨画香调之间的融合感带来月色柔光的朦胧氛围
「TheWhitePaper」
独家调制的白花香。香柠檬、青植带来清新的前调中调如一场白花舞会橙花、栀子花、白兰花、小花茉莉摇曳交织最后仍有晚香玉谢幕白麝香所留下的柔软香气在空间里回荡
调香是一门玄学,而用文字传达正统的东方韵味更需要文化底蕴、美学基础。《文化战略》中道格拉斯·霍尔特提出品牌塑造的4种方式,其中一种就是文化式品牌塑造。
对于“另起炉灶”、“攻克商业香”的本土香氛品牌而言,可以用两个点去支撑起这份“文化塑造”:
着力点:意象的转译、文案的“信达雅”、内容与味道的共生;
突破点:引经据典,融合中国传统的哲学、精神,建立情感认同、文化自信,让东方香气更有情感价值、人文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