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4.03.07北京
导语:
酒桌上给别人倒酒的礼仪是中国餐桌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体现了对宾客的尊重和自身的修养。以下是一些基本的倒酒礼仪:
1、倒酒的站位:倒酒时,应站在客人的右侧,侧身朝向客人,用右手为客人倒酒。如果是长辈或尊贵的客人,应身体微倾,表示敬意。
2、倒酒的量:古话说“杯满为礼,不溢为敬”,但在实际操作中,应避免将酒倒得太满,一般倒至酒杯的七八分满即可,这样既不会显得失礼,也避免了在举杯时酒液洒出。
3、倒酒的顺序:在一般情况下,应先给长者、尊者或女士倒酒,然后按逆时针方向一一倒酒,最后才是自己。如果领导较多,位置无规律,作为主人可以请服务员帮忙倒酒,这样既不失礼仪,又能显示出自己的身份。
4、注意卫生:在倒酒时,尽量不要拿对方的杯子,这主要是出于卫生的考虑。如果确实需要拿起对方的杯子倒酒,应轻拿轻放。
5、避免瓶口对客:倒酒时,千万不要将瓶口对着客人,应用右手持杯略斜,将酒沿着酒杯内壁轻缓地倒入。倒完酒后,应快速将瓶口旋转半圈,再慢慢竖起,避免瓶口的酒滴到杯子外面。
6、此外,酒桌上的礼仪还包括敬酒的顺序。一般来说,应按年龄大小、职位高低等顺序给别人敬酒。如果不确定,可以从上席开始,按顺时针方向依次敬酒。在敬酒时,应起身站立,右手持杯,左手托杯底,面带微笑,双目注视对方,表示诚意。
怎样倒静止型的红/白/桃红葡萄酒?
注意打开瓶塞的时候,要轻轻扭动塞子并拔出,不要“砰”地一声很没礼貌。开瓶后,先用餐巾把瓶口和瓶颈擦干净;再用餐巾包住瓶身和瓶颈,以防倒酒后酒液从瓶口处往下流,弄脏酒标。
手拿瓶身,酒标对着客人,让客人可以清楚看到葡萄酒的名字和年份;注意不要像抓小鸡一样用手拎着瓶子的脖颈处,搞得满手都是酒液,手的位置应该在瓶身的中部或下半部。
对着酒杯的中心倒酒,不要沿着杯壁倒。控制倒酒的份量,不要倒得太多,不然转杯时酒液很容易溅出。红葡萄酒适合倒1/3杯,而白葡萄酒和桃红葡萄酒可以倒至1/2。
在快要倒好酒时,不要直接把酒瓶直立起来,而要轻轻转动一下瓶身,让酒液自然停止流出。
最后,用餐巾擦一下瓶口和瓶颈。
如何倒香槟和其他类型的起泡酒?
倒起泡酒的方法跟倒静止型的干红、干白葡萄酒的方法很接近,只是由于它带有大量气泡,所以还是有些特别的地方。别动辄模仿电视中,用力晃动瓶身,再使劲喷出瓶塞,你会溅了他人一身酒,开香槟发出大的响声同样是不礼貌的,除非是庆贺时需要营造一种气氛,而且拔出香槟塞不要对着人。
倒起泡酒的时候,先倒少量到杯子里,要不气泡会迅速溢出,等气泡稳定下来了,再继续倒,直到倒满杯子的3/4。饮用起泡酒的时候,一般不适合转杯,所以可以把杯子倒得满一些。有些人说要直立着杯子倒,气泡多,但也有人说要则着倒,这样气泡才不会出来,其实这都无所谓,香槟就是要尽兴。
斟酒的标准
不同的酒,其斟酒的标准确实会有所不同。这主要源于各类酒的特性和饮用习惯。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酒类及其对应的斟酒标准:
白酒:白酒是中国的传统酒类,讲究浅酌慢饮。因此,在斟酒时不宜过满,通常以八分为宜,这样既不会显得小气,也避免了酒液在举杯时洒出。
红酒:红酒的斟酒量通常为高脚杯的三分之一。这个量可以确保酒液与空气有足够的接触面积,有助于红酒的氧化和香气的散发。
啤酒:啤酒的斟酒分为两次,以泡沫不溢出为准。具体来说,八分是酒液,二分是泡沫。这样的比例既能保持啤酒的口感和风味,又能避免泡沫过多影响饮用。
黄酒:黄酒通常与海鲜类食物搭配,具有杀菌和解毒的作用。其斟酒量也应以八分为宜,与白酒相似。
白葡萄酒:与红葡萄酒不同,白葡萄酒的斟酒量通常为六分满,这样可以更好地保持其清爽的口感和香气。
白兰地:白兰地的斟酒量通常为一个斟倒量,即将酒杯横放时,杯中酒液与杯口齐平。这样的量既体现了白兰地的尊贵,也便于品鉴其独特的香气和口感。
除了上述酒类外,还有一些特殊的酒类如香槟、鸡尾酒等,其斟酒标准也会有所不同。例如,香槟酒应先斟到三分之一,待酒中泡沫消退后,再往杯中续斟至七分满。而调鸡尾酒时,酒液入杯占杯子的三成即可,这样既便于客人观赏,又便于客人端拿饮用。
斟洒顺序
在斟酒时,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斟酒顺序:一般从主宾位开始,顺时针方向依次为客人斟酒。如有长者、尊者或女士在场,应先为他们斟酒。
斟酒方式:可以桌斟也可以捧斟,但无论哪种方式,都应注意瓶口与杯口的距离和卫生问题。
斟酒姿态:服务员应站在客人的右侧,用右手为客人斟酒,同时保持身体微倾以示礼貌。
斟酒的时机
斟酒的时机在餐饮礼仪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恰当的斟酒时机能够体现对客人的尊重和关心。以下是一些关于斟酒时机的具体建议:
首先,在宴会开始前五分钟之内,应将葡萄酒或其他酒类斟入每位宾客的杯中。这样,当客人入座时,他们的酒杯已经准备好了,可以立即开始享受美酒。
其次,在宴会开始后,斟酒时机应与宴会进程相配合。在客人干杯后,应及时为客人添酒,确保他们的酒杯不会空着。每上一道新菜后,同样需要为客人添酒,这样可以让客人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能享受到美酒的陪伴。
然而,也有一些情况下不应该再斟酒。例如,当客人用手掩杯或者用其他方式表示不想再喝酒时,应尊重客人的意愿,不再继续斟酒。这体现了对客人个人选择和感受的尊重。
总的来说,斟酒的时机应根据宴会的进程、客人的需求和酒杯中的酒量来灵活把握。通过恰到好处的斟酒,可以为客人营造出舒适、愉快的用餐氛围,提升整个宴会的品质。同时,也要注意观察客人的反应和暗示,确保斟酒行为符合客人的期望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