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消费界联合创始人晓样市场退烧消费者回归理性后,下一步投资者和企业该怎么做?

近年来,消费行业业态可谓“乱花渐入迷人眼”。海内外疫情反复、细分赛道市场崛起、行业竞争愈发激烈,新品牌欲找准定位突围,老品牌急于推动迭代转型,投资者期待透过泡沫锚定优质投资标的……消费界各方人士都在变局中摸索着自己的课题。

如今消费行业各方的诉求是什么?行业生态正在发生哪些变化?具备哪些特征的赛道即将成为风口?身处消费行业变局中的记录与观察者,收获了哪些认知,迎来了哪些机遇?

鲸平台:据您的观察,消费领域的消费者、企业、投资者三方的诉求以及痛点是什么?

晓样:消费者的诉求,我觉得分两类。第一类是功能性的需求,比如,我喜欢喝咖啡,因为我需要有咖啡因来给我提提神,那么冻干粉、三合一咖啡、甚至茶叶,都能满足我对咖啡因的功能性诉求。

第二类是情绪诉求,比如,星巴克在用咖啡提神的基础上,可以带来空间附属感价值,比如近期原创香薰品牌观夏大火,香气这个东西没有很强的功能性作用,但是它可以让人产生被疗愈的感觉,为消费者提供情绪价值。

企业的诉求,也分很多类。比如,新品牌在产品端最大的痛点之一就是供应链很“卷”,没有形成绝对的壁垒。很多新消费企业在某个细分赛道居前以后,会被大企业追击。BOP、参半等口腔护理品牌在自身领域都做得不错,但是当黑人、高露洁等纷纷来做漱口水和口腔护理产品,新品牌便又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毕竟,新品牌的渠道、产品力、研发能力、资金储备量、品牌沉淀都弱于大品牌,只能在挣扎当中不断地向前。总体来看,消费企业最核心诉求,就是活下去。活下去的含义是实现真正的发展,而非不断融资“续命”。

至于投资人的诉求,我很难代表其他人,去聊他们需要什么样的项目,消费界本身也会参与投资项目,消费界的选取标的维度有三个。第一,赛道属于增量赛道,未来有充裕的增长空间,比如咖啡、宠物用品等。饼干赛道做高蛋白饼干零食还有增长空间,做巧克力饼干难度就很大;第二,创始人最好是产品出身,对产品有理解、有要求;第三,还未被市场炒出不合逻辑的高溢价,估值合理。

鲸平台:如何区分消费者的真实诉求,和商家通过讲故事营造出来的伪诉求?

晓样:大众一直有一个误区,就是所谓的靠“制造焦虑、营销创造需求”。这其实是一个伪命题,消费需求本身是无法被创造的。

大众的需求一直客观存在,只是行业在技术升级、产业升级、洞察升级的过程中一直在迭代满足需求的方式,这个过程催生了丰富的商品形态,让我们产生了自己可以创造需求的错觉。

讲故事固然重要,比如通过讲故事,可口可乐不再只是饮料,而是成为了一种流行文化元素。但是讲故事、打情绪要有限度,超出限度,泡沫会破灭。女孩子都喜欢买口红,比起日常生活场景,见闺蜜、约会、见恋人父母等场景要求女孩选用颜色更重、更正式的口红,这种营销是符合正常诉求的。但如果有人告诉我,女孩没有收集满1000只口红,就不是幸福的,这种营销就脱离了消费的本质与真实需求。

鲸平台:消费界如何为三方匹配供需,从而解决诉求?

晓样:我们做的事情,总结起来就是观察、记录、联络。首先,消费界是一个观察、记录者,我们接触过大量的样本和群体,会对他们进行分析。

同时,消费界会通过做线下“围炉夜话”等活动搭建平台,让投资人、品牌方、创始人、服务商等聚在一起聊自己的想法。这种活动每个月可能会有1-3场,每场在不同城市举办。消费界也会做线上直播,聚焦行业人士探讨业界话题。活动可以让大家建立联系和信任感,缩小信息差。

举两个例子,近期,私域流量运营话题热度很高,然而,很多线下门店需要思考,打造私域流量的投入和产出比真的高吗?我们团队认为,线下还是要遵循“点位逻辑”,线下门店能覆盖并服务好的范围,就是门店周边3公里,门店很难通过强运营手段覆盖更远的地方。因此,我们建议拿出大部分精力做好门店服务、提升体验感,而非把大量精力投入到社群运营。

还有某个餐饮连锁品牌,它为基层员工建立了一套标准化管理体系,体系要求一位拉面师傅如果想晋升到管理岗,还要背诵员工手册。有一位员工提出了一个很尴尬的问题,他反问老板:“你猜猜我为什么来拉面?——因为不爱学习。结果我来了以后,你还让我背员工手册。“消费界会对此类有争议的管理进行评估。

鲸平台:联络与沟通这件事,由消费界来做,比起业内人士自己做,优势是什么呢?

晓样:消费界能起到最大的帮助,就是翻译和信任背书。首先,团队观察下来,发现许多投资人不够深入产业,需要躬身入局,而让他们意识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反过来,要把一个资本化概念,对一个专业过硬,但总体文化水平不够高的创业者讲清楚,也不容易。消费界见过更多的人,听过更多不同的声音,更容易对双方沟通清楚。

同时,消费界搭建了一个场域或引力场,在这个场里,人们大多通过合作伙伴与朋友相识,这个场域可以为大家建立更充裕的信任感。

很多人问我,产业媒体圈子只有几千人,大佬发个朋友圈,大家就都知道消息了,消费界凭什么建立公信力?在这一点上,我想将消费界定义为一张村口的告示。在一个几十人的小村子里,要通知一件事,口口相传是可以实现的,但还是需要有一张告示贴在村口。我们就是那张告示。

鲸平台:做好消费行业门户这个角色,与其他机构相比,消费界的核心竞争力和壁垒是什么?

晓样: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作为产业媒体,首先我们要足够专业,要有深度的内容,看得懂“门道”,同时也要让外行看见“热闹”。

在我看来,做好这个角色的核心壁垒有几点。

第一,要深入产业,让自己更专业,并且有独立的观察和思考。

第二,要成为一个好的“翻译”,把专业的内容,用更加普世的方法表达出来。

第三,需要更敏感,预判哪些选题会引起话题,怎样传播会引起共鸣,给“专业的内容内核”披上“流量的外衣”。

鲸平台:在服务于行业各界人士的过程中,消费界本身收获了什么?

晓样:团队有了一些“反共识”的收获。比如,中国的消费市场非常大,没有必要把眼光局限于一线城市新品牌,有一些区域品牌也做得非常出色,一年可以完成好几亿的营业额。很多地方性品牌,比如茶颜悦色,都是从地方走向全国的。

再比如,中国老消费品牌实力比我们想象得强大许多,它们虽然看上去不时髦,但是历经多年沉淀,体量很大,研发能力也很强。

广东地区食品品牌葡口一年营业高达3亿多,西北茶饮品牌放哈在兰州这样一个拥有城镇人口300万的城市,可以把一个单品卖出100万杯,在高峰期,它一个线下门店一天可以卖到5万营业额,而产品单价只有十多块钱。

我们还有一点收获,就是发现消费品的本质终将回归到人,离开了人,科技和产业再发达,都是冰冷的。不要高估所谓的商业逻辑,不要把消费者当成一个标签或者一串数据,他们是活生生的人,需要产品带给他们情绪、价值,解决他们的问题。

鲸平台:消费界目前的运营机制与商业模式是怎样的?您认为机构经营还有哪些不足?

晓样:我们现在的运营机制和商业模式很简单,就是利用营销能力和公信力把资源聚集在手里,用我们的优势来为品牌方赋能、做宣传、做服务。不足之处就是,我们运营的周期还比较短,对行业的理解不够深入,不够生动,我觉得还是要继续积累。

鲸平台:您觉得,消费行业生态正在发生的变化有哪些?行业接下来会迎来哪些风口?

至于接下来的风口,依然离不开消费者的诉求——功能性和情绪价值。企业不要刻意创造需求,要去发现需求,并且给消费者有价值的产品和体验,让消费者付出同样或者高一些的价格,买到产品力更强、设计更好的产品,即供给端的创新。供给端创新的由技术发展驱动,比起供给端的创新,更难的是需求端创新。

国潮也是一个风口。在我看来,文化竞争的本质,是慕强心理。大家喜欢追随强者。非洲手鼓等艺术,明明也不错,却没有被传承、传播,嘻哈文化、爵士乐却风靡全球,究其根本,是因为非洲本身不够强大。

在今天,中国越来越强大,国际地位越来越高。也许,这一代中国小孩,甚至美国小孩在成长过程中,玩的第一款飞机是来自于中国的大疆,用的高性价比手机是oppo和vivo,第一次体验到短视频带来的快乐是来自于中国的tiktok,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地认可中国的文化,追随中国的品牌风格。

THE END
1.新普氏茶叶有限责任公司专注于优质茶叶的研发与销售普洱茶2. 企业文化:新普氏茶叶注重企业文化传承,将茶文化融入企业发展战略。公司以“诚信、创新、共赢”为核心理念,致力于打造一家具有文化底蕴的现代化企业。 3. 市场口碑:新普氏茶叶凭借优质的产品和良好的服务,赢得了广泛的市场口碑。消费者对普氏茶叶的评价普遍较高,认为其是值得信赖的茶叶。 http://www.chinaemail.com.cn/news/puercha/2802876.html
2.有渗透性(侵略性)的商业文化一止茶慧荒野单丛茶,Chinesetea非遗底蕴 +中西交融+茶&文旅 ——正杨以文化产业相關為主的品牌策劃設計公司 仅有理性诉求的商业策略,极为刻板; 没有让客户眼前一亮,为之倾心的印象,容易落俗套; 不能深植消费者心智的品牌,难以持久成功! 琳琅满目的商品世界,能让人记住的寥寥无几,但,怎样的有杀伤力且持久地占据消费者心智? http://itistea.com/readcase.aspx?id=162
3.100句上古神文案,文案入门必读品牌名或产品名+核心卖点/利益点(理性诉求) 最常见也最受欢迎的广告语撰写方式,既能体现品牌,亦能满足功能诉求。例子比比皆是,如“困了累了喝红牛”、“携程在手,说走就走”、“有问题,上知乎” 15 喝了娃哈哈,吃饭就是香 出自:娃哈哈 可谓是童年BGM。1987年,宗庆后给一所学校代销汽水、冰棒,开始创业,https://www.niaogebiji.com/article-58931-1.html
4.5广告诉求策略例析.ppt5、广告诉求策略例析.ppt,Advertising 案例:舒肤佳 vs 力士 有一个品牌在品质、财力、品牌管理能力上都 与竞争者旗鼓相当,而且在维护核心价值与品牌形 象的长期稳定统一方面做得十分到位,但仍然不敌 它的主要竞争对手。这个品牌就是力士。 力士86年进入中国,舒肤佳是六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6/1216/72770657.shtm
5.品牌出圈营销狂飙后的五个理性思考从奢侈品顶流到快消品草根,从世界级大牌到国民级小白,从中华老字号到新消费品牌……品牌出圈的高热度后,也需要回归理性思考。 思考一:信任是支点,背书是关键 在品牌的心智影响中,信任度至关重要。在品牌信任度的形成中,背书是直接且高效的方式之一。何为背书?就是找更大的“咖”,攀更高的位,来为自己营造比附https://www.cnr.cn/yggg/hyzx/20240412/t20240412_52666134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