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春天的诗句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诗句吧,诗句是组成诗词的句子。究竟什么样的诗句才是好的诗句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描写春天的诗句,仅供参考。

1、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晏几道《鹧鸪天醉拍春衫惜旧香》

2、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3、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柳永《定风波自春来》

4、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杜甫《客至》

5、买花载酒长安市,又争似、家山见桃李。欧阳修《青玉案一年春事都来几》

6、瘦叶几经雪,淡花应少春。于武陵《赠卖松人》

7、林卧愁春尽,开轩览物华。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8、城下烟波春拍岸。钱惟演《木兰花城上风光莺语乱》

9、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

10、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李清照《念奴娇春情》

11、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尊前。刘禹锡《忆江南春去也》

12、二月春花厌落梅。晏几道《浣溪沙二月春花厌落梅》

13、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14、人间没个安排处。李冠《蝶恋花春暮》

15、马上逢寒食,愁中属暮春。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16、搓得蛾儿黄欲就。赵令畤《清平乐春风依旧》

17、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词三首》

18、镜中已觉星星误。辛弃疾《玉楼春风前欲劝春光住》

19、一鞭清晓喜还家。万俟咏《诉衷情送春》

20、蛱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王驾《雨晴》

21、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杜甫《春宿左省》

22、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欧阳修《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23、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24、东城渐觉风光好。宋祁《玉楼春春景》

25、雪后燕瑶池,人间第一枝。赵令础镀腥蛮春风试手先梅蕊》

26、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林逋《点绛唇金谷年年》

清明

作者:杜牧

年代:唐朝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赏析:

要弄清楚这首诗,就要先弄清楚清明、寒食节、扫墓的关系。清明,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也就是说“清明”一开始只是一个节气,而并非是节日。

扫墓成为正式礼仪是唐朝的事情。唐明皇在开元二十年下令:“寒食上坟,礼经无文,近世相传,已成习俗,应该允许,使之永为常式。”也就是说在古代扫墓的“法定日期”是寒食节,而不是“清明节”。需要明确的是把“清明”作为“清明节”应该是唐朝以后的事了。

这首诗语言通俗直白,没有难懂的地方,音节和谐自然,情景清新生动,境界优美,富有诗情画意。第一句是“开”,交代情景、环境、气氛;第二句是“承”,交待了人物及其心境;第三句是“转”,引出了对话,并且想“借酒消愁”;第四句是“合”,是第三句回答,读到这儿,让人有一种意犹未尽之感,觉得后边应该还有故事要发生。

出自唐代诗人刘方平的《代春怨》

朝日残莺伴妾啼,开帘只见草萋萋。

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

赏析

这是一首代言体的,要“言”的是“春怨”。诗中无一“春”字,但从写景可见;至于“怨”字,则只能从字里行间细加品味,仔细琢磨了。

“朝日”,犹日日,时俗口语;春暮莺稀,故谓“残莺”。时至暮春,独守空闺,自然怨忧满怀,偏偏几只残莺似乎也察知闺中思妇的孤寂,天天来陪伴着她叫个不停,更令人愁肠百结。愁之无奈,只好拉开窗帘,目之所见,芳草萋萋,碧色天涯。这无边的春色,既能勾起往日“草色青青送马蹄”的.回忆,也可以引起草绿有期,征人难待的悲恨,是前者,是后者,抑或两者皆有,总不免“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李重元《忆王孙》)。眼前所见,心中所思,景、事相连,更惹动无限伤怀。她只得再次将视线移开——“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

这两句别具匠心。“时有东风入”为“千条尽向西”之因,在东风的吹拂下,杨柳千条向西摇摆,既写出了眼前景又传递出心中情。因为唐时征戍多在西陲,征人所在,妾之所向,“杨柳千条尽向西”,正形象概括了那离魂倩女,玉立亭亭,忧思万缕,终日西望的情景。如此终篇,收到了情深意挚,含而不露,扣人心弦,余味不尽的艺术效果。

“诗中须有人在”。这首诗句句写景,却句句“有人在”,人与自然获得了奇妙的对应。“人”之所见所闻,既是情的触媒,又是意的流向,“人”之情动心驰,与物之声色势态融为一体,是情化的自然,是自然的情化,两者浑然无迹,达到了“超妙”的艺术境界。

《春夜竹亭赠钱少府归蓝田》原文

夜静群动息。

时闻隔林犬。

却忆山中时。

人家涧西远。

羡君明发去。

采蕨轻轩冕。

《春夜竹亭赠钱少府归蓝田》注释

蕨:即蕨菜,也叫拳头菜。一种野生蕨类植物厥的嫩芽,可食用。轩冕:古时大夫以上官员的车乘和冕服。这里借指官位爵禄。《庄子·缮性》:“古之所谓得志者,非轩冕之谓也,谓其无以益其乐而已矣。”

《春夜竹亭赠钱少府归蓝田》赏析

春夜的竹亭,清新而静谧,轻轻掠过的凉风,吹得竹林飒飒作响,远处偶尔传来断断续续的几声犬吠,隔着夜幕中青葱的林子,划破这夜的安宁。以动衬静,展现在读者眼前的是一幅悄然静谧的春夜图。置身于此情此景之中,诗人的思绪飘飞到了山中隐居时的场景,那山涧西边的.简陋小屋,那纵情田园的悠然自得,那份清闲自在的生活情致。明早天一亮,好友钱少府就要辞官隐退、隐居山林了,可惜这一切,诗人也就徒有羡慕之情。

这首诗寥寥数语,勾勒出一幅幅生动传神的画面,将诗人的心思无一保留地流露出来。此诗之妙处之一在首句,声音与环境的巧妙结合,以动衬静,细微处着手,渲染出静谧安宁的氛围与意境,让人恍若身临其境。二在末句,借用伯夷、叔齐隐居首阳山采蕨而食的典故,表露出诗人对钱少府轻视官场、隐退而居的赞赏与歆羡,同时也传递出自己渴望早日归隐的希望。

该诗给人以清新美好之感,意境之美油然而现,通过表达对钱少府退而归隐之举的赞赏也表达出诗人渴望归隐之意。

《春夜竹亭赠钱少府归蓝田》作者简介

王维(701~761)唐代诗人、画家。祖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其父迁家蒲州(今山西永济)。721年(开元九年)进士,因通音律授大乐丞。后历任济州司仓参军、右拾遗、给事中,以尚书右丞终,世称王右丞。

王维的作品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对自然美的感受独特而细致入微,笔下山水景物特具神韵,略事渲染而意境悠长,色彩鲜明优美,极有画意。其诗作现存不足400首,其中以描绘山水田园和歌咏隐居生活一类成就最大。他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咏柳》——贺知章(唐)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唐)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唐)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绝句》——杜甫(唐)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江畔独步寻花》(选一)——杜甫(唐)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春夜喜雨》——杜甫(唐)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渔歌子》——张志和(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滁州西涧》——韦应物(唐)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竹枝词》(选一)——刘禹锡(唐)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乌衣巷》——刘禹锡(唐)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唐)晚春(韩愈)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鸟鸣涧(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清明(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大林寺桃花(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春兴(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题都城南庄(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北宋】王令《送春》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元】薛昂夫《楚天遥带过清江引》

有意送春归,无计留春住。明年又着来,何似休归去。桃花也解愁,点点飘红玉。目断楚天遥,不见春归路。春若有情春更苦,暗里韶光度。

夕阳山外山,春水渡旁渡,不知那答儿是春住处?

【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唐】王涯《春游曲》

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

【唐】韩愈《春雪》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唐】杜甫《春运》

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日长雄鸟雀,春远独柴荆

【北宋】秦观《满庭芳》

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消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江南春绝句》【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春思》【唐】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春望》【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宿左省》【唐】杜甫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相思》【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春词》【唐】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春思》【唐】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日》【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绝句》【宋】僧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游园不值》【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玉楼春》【宋】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早春南征寄洛中诸友》【宋】欧阳修

楚色穷千里,行人何苦赊。芳林逢旅雁,候馆噪山鸦。春入河边草,花开水上槎。东风一樽酒,新岁独思家。

《玉楼春》【宋】辛弃疾

风前欲劝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未随流落水边花,且作飘零泥上絮。镜中已觉星星误,人不负春春自负。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

1、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2、微雨洒芳尘,酝造可人春色。

3、巧笑解迎人,晴雪香堪惜。

4、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5、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6、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

7、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8、杨花榆荚无才思,帷解漫天作雪飞。

9、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

10、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11、一夜好风吹,新花一万枝。

12、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1、黄昏却下潇潇雨。——朱淑真《蝶恋花·送春》

2、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綦毋潜《春泛若耶溪》

3、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张继《闾门即事》

4、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岑参《奉与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

5、只为来时晚,花开不及春。——孔绍安《侍宴咏石榴》

6、可怜春似人将老。——李清照《蝶恋花·上巳召亲族》

7、飞燕皇后轻身舞,紫宫夫人绝世歌。——李白《阳春歌》

8、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张仲素《秋夜曲·丁丁漏水夜何长》

9、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王维《春中田园作》

10、离恨做成春夜雨。——杨炎正《蝶恋花·别范南伯》

1、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苏轼《春宵·春宵一刻值千金》

译文:春天的夜晚,即使一刻钟也价值千金。花儿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月光在花下投射出朦胧的阴影。春天的宝贵不言而喻。

2、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秦观《八六子·倚危亭》

译文:当年在夜月里,我们共同醉入一帘幽梦,温柔的春风吹拂着你我。多么有意境,让人想起爱情的甜蜜。

3、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译文:今日再来此地,姑娘不知去向何处,只有桃花依旧,含笑怒放春风之中。美人美景才是最幸福的时光,只可惜没有抱得美人归!

4、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高鼎《村居》

译文:农历二月,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轻拂堤岸的杨柳陶醉在春天的雾气中。

5、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译文:纷繁的花朵渐渐开放使人眼花缭乱,浅浅的青草刚刚够上遮没马蹄。

6、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

译文:春天的时候,晨光映照的岸边红花,比熊熊的火焰还要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

7、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柳枝词》

译文: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就是二月的春风,如同神奇的剪刀。

8、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译文:嬉闹的彩蝶在花间盘旋飞舞不舍离去,自由自在的小黄莺叫声悦耳动人。

9、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曹雪芹《菱荇鹅儿水》

译文:一畦畦韭菜在春风中长得翠绿,一片片稻田散溢着花粉的清香。

10、花似伊。柳似伊。花柳青春人别离--欧阳修《长相思·花似伊》

译文:看着那花儿像你,看着那柳枝也像你;正是花柳最美的春天,人却要别离。

横渡炊烟暗,障川渔火明。倚樯闲眺处,片月逼人情。(明·谈应祥)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唐白居易)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宋苏东坡)

炉烟郁郁水沉犀,木绕禅床竹绕溪。一暇秋蝉思高柳,夕阳原在竹荫西。(宋·黄庭坚)

炎昼永,初夜月侵床。露卧一丛莲叶畔,芙蓉香细水风凉。枕上是仙乡。(宋·朱敦儒)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独坐亦含嚬。(唐·刘禹锡)

兰烬落,屏上暗红蕉。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人语驿边桥。(唐皇甫松)

横塘如带障底田,十景名今久不全。只有菜花秋稼好,黄云黄锦似当年。(清·陈庆之)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唐李白《落日忆山中》

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唐李白《送祁昂滴巴中》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唐李白《金门答苏秀才》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唐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唐王涯《春游曲》

不觉春风换柳条——唐韩滉《晦日呈诸判官》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宋·秦观《好事近》

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宋·陆游《马上作》

东风吹雨细于尘——宋·辛弃疾《浣溪沙》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宋·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

春在乱花深处鸟声中——宋·陈亮《南歌子》

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宋·姜夔《淡黄柳》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春到人间草木知——宋·张栻《立春偶成》

不知什么时候,落起了春雨,轻轻的,听不见淅沥的响声,像一种湿漉漉的烟雾,轻柔地滋润着大地。春雨过后,太阳出来了,一片晴朗。整个世界像刚洗过似的,特别清爽,空气十分新鲜

,呼吸一口,甜丝丝的,像喝了蜜一样。春风和煦,明媚的春光照在大地上,万物呈现一片生机,形成一幅秀丽的山水图。

春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春归——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春恨——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和月。

春寂——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春景——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春梦——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春思——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春天,它不像夏天那样干枯炎热,不像秋天那样冷清,也不像冬天那样寒冷。而春天是一个生气勃勃,充满活力的春天。这使我想到了我们的母亲,母亲就像大地,母亲生下我们,我们就有了生命,大

地回春了,就等于一切都要重新开始了,所有的生命都重新来过。

春天的江南是美丽的,风很柔和,空气很清新,太阳很温暖;大田里的麦苗像一片海,星罗棋布的村庄是不沉的舟,纵横交错的弯弯曲曲的河道,河边的柳枝吐了嫩芽,芦苇边钻出来放时透

青了;河道里平静的水,从冬天的素净中苏醒过来,被大自然的色彩打扮得青青翠翠。

春游——东风知我欲山,吹断檐间积雨声。

春雨连绵,洒在院里的梧桐树上,沙沙沙像音乐家轻轻拔动琴弦,又像蚕宝宝在悄悄吞食桑叶……

当春间二三月,轻随微微的吹拂着,如毛的细雨无因的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齐舒了它们的黄绿的眼,红的'白的黄的花,绿的草,绿的树叶,皆如赶赴市集者似的奔聚而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时,那些小燕子,那么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便也由南方飞来,加人了这个隽妙无比的春景的图画中,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的生趣。

近了,近了,我已听到春天的脚步声了,这一切都报告着春天的到来,我整个心都飘了出去,飘到那鲜艳的花儿上,飘到那油绿的草地上。

连春雨,春雷都连绵不断地来为我们报春。春天正是播种的好季节,农民伯伯正趁着这个好季节开始播种了,到了秋天就有好的收成。

哦!春雨呀,原来你跟着春姑娘一起来到大地,使大地生机勃勃,散发着清新的气息。你灵巧的手,拔动着人们的心弦,拔动着人们美好的希望。

清晨,春姑娘穿着美丽的衣裳,舞着暖风,招展地笑着向我们走来,给大自然披上了新装,使万物显现出无限生机。一缕缕金黄色的阳光撒向刚披上新装的草地,阳光照耀着小草上的露珠儿,露珠儿显得晶莹透亮,美丽极了!……

人们可喜欢春天了,因为这美丽的春天,给人以新的开始,新的收获,新的生命,新的希望。

随着春天的到来,大地完全被绿化了,从仪表到心灵都焕然一新,整个春天都被绿色覆盖了。

田野上,麦苗返青,一望无边,仿佛绿色的波浪。那金黄色的野菜花,在绿波中闪光。

在这美好的春光里,公园的花儿草儿,树儿……柳树的枝条像绿色的长辫,随风摇拽着它袅娜多姿的身子。草儿从地缝里探出脑袋来,左顾右盼:树儿也从"睡梦"中醒来,东看西瞧才知道春天来了。

这春天,既给人以新的生命,也给人以新的希望。我爱这美丽的春天。

1.《春夜喜雨》

作者:杜甫年代:唐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赏析:

诗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好”字含情,赞盛春雨。“知时节”赋予春雨以人的生命和情感,在作者看来,春雨体贴人意,知晓时节,在人们急需的时候飘然而至,催发生机。多好的春雨!首联既言春雨的“发生”,又含蓄地传达出作者热切盼望春雨降临的焦急心绪。颔联显然是诗人的听觉感受。春雨来了,在苍茫的夜晚,随风而至,悄无声息,滋润万物,无意讨好,唯求奉献。听雨情景作者体察得很细致,就连春雨洒洒,静默无声也被诗人听出来了。

2.《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全篇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以写长安城里草木丛生,人烟稀少来衬托国家残破。起首一“国破山河在”,触目惊心,有一种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以物拟人,将花鸟人格化,有感于国家的分裂、国事的艰难,长安的花鸟都为之落泪惊心。诗人由登高远望到焦点式的透视,由远及近,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地感叹忧愤。国家动乱不安,战火经年不息,人民妻离子散,音书不通,这时候收到家书尤为难能可贵。诗人从侧面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和人民在动乱时期想知道亲人平安与否的迫切心情。同时也以家书的不易得来表现诗人对国家深深地忧虑。结尾两句,写诗人那愈来愈稀疏的白发,连簪子都插不住了,以动作来写诗人忧愤之深广。全篇诗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多,充分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全诗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悲己的情感,以及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3.《赋得古原草送别》

作者:白居易年代:唐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命题“古原草送别”颇有意思。“古原草”看来平常,却抓住“春草”生命力旺盛的特征。诗的首句“离离原上草”,紧紧扣住题目“古原草”三字,并用叠字“离离”描写春草的茂盛。第二句“一岁一枯荣”,进而写出原上野草秋枯春荣,岁岁循环,生生不已的规律。“枯荣”与“荣枯”大不相同,前者是“春草”,后者就成为秋草了。古原草的特性就是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它是斩不尽锄不绝的,只要残存一点根须,来年就能重新发芽,很快蔓延原野。那“离离原上草”正是胜利的旗帜,烈火再猛,也无奈那深藏地底的根须,不管烈火怎样无情地焚烧,一旦春风化雨,又是遍地青青的野草,极为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春风吹又生”,语言朴实有力,“又生”二字,下语三分而含意十分。

如果说三、四句是承“古原草”而重在写草,那么五、六句则继续写“古原草”,但把重点落在“古原”,以引出来“送别”题意。用“侵”、“接”二字继“又生”,更写出一种蔓延扩展之势,再一次突出那生存竞争之强者“野草”的形象。虽然道古城荒,青草的滋生却使古原恢复了青春。

大地回春,芳草芊芊的古原景象如此迷人,而送别友人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这样的场景,令作者惆怅,也富于诗意。萋萋芳草增添了作者送别的愁情,似乎每一片草叶都饱含着别情,作者用这种意味深长的诗句写完了结尾。诗到此点明“送别”,结清题意,关合全篇,把“古原——草——送别”连在一起。

全诗章法谨严,用语自然流畅而又工整,写景抒情,意境浑成,是“赋得体”中的绝唱。

4.《相思》

作者:王维年代:唐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这是借咏物而寄相思的诗。一题为《江上赠李龟年》,可见是眷怀友人无疑。起句因物起兴,语虽单纯,却富于想象;接着以设问寄语,意味深长地寄托情思;第三句暗示珍重友谊,表面似乎嘱人相思,背面却深寓自身相思之重;最后一语双关,既切中题意,又关合情思,妙笔生花,婉曲动人。全诗情调健美高雅,怀思饱满奔放,语言朴素无华,韵律和谐柔美。可谓绝句的上乘佳品!

唐代绝句名篇经乐工谱曲而广为流传者为数甚多。王维《相思》就是梨园弟子爱唱的歌词之一。据说天宝之乱后,著名歌者李龟年流落江南,经常为人演唱它,听者无不动容。

红豆产于南方,结实鲜红浑圆,晶莹如珊瑚,南方人常用以镶嵌饰物。传说古代有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地,哭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于是人们又称呼它为“相思子”。唐诗中常用它来关合相思之情。而“相思”不限于男女情爱范围,朋友之间也有相思的,如苏李诗“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即著例。此诗题一作《江上赠李龟年》,可见诗中抒写的是眷念朋友的情绪。

5.《春晓》

作者:孟浩然年代:唐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在鹿门山时所做,意境十分优美。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描写和联想,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怜惜之情。

此诗没有采用直接叙写眼前春景的一般手法,而是通过“春晓”(春天早晨)自己一觉醒来后瞬间的听觉感受和联想,捕捉典型的春天气息,表达自己喜爱春天和怜惜春光的.情感。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因春宵梦酣,天已大亮了还不知道,一觉醒来,听到的是屋外处处鸟儿的欢鸣。诗人惜墨如金,仅以一句“处处闻啼鸟”来表现充满活力的春晓景象。但人们由此可以知道就是这些鸟儿的欢鸣把懒睡中的诗人唤醒,可以想见此时屋外已是一片明媚的春光,可以体味到诗人对春天的赞美。正是这可爱的春晓景象,使诗人很自然地转入诗的第三、四句的联想:昨夜我在朦胧中曾听到一阵风雨声,现在庭院里盛开的花儿到底被摇落了多少呢联系诗的前两句,夜里这一阵风雨不是疾风暴雨,而当是轻风细雨,它把诗人送入香甜的梦乡,把清晨清洗得更加明丽,并不可恨。但是它毕竟要摇落春花,带走春光,因此一句“花落知多少”,又隐含着诗人对春光流逝的淡淡哀怨以及无限遐想。

这首诗之所以深受人们喜爱,除了语言明白晓畅、音调琅琅上口之外,还在于它贴近生活,情景交融,意味隽永。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出自唐朝诗人杜牧的古诗作品《赠别·其一》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翻译】

姿态美好举止轻盈正是十三年华,活象二月初含苞待放一朵豆蔻花。看遍扬州城十里长街的青春佳丽,卷起珠帘卖俏粉黛没有比得上她。

“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出自唐朝诗人唐彦谦的古诗作品《垂柳》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

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学不成。

婆娑于江畔的垂柳,本是无心所插,可楚王宫中的嫔妃们为使腰肢也像垂柳般纤细轻盈,宁愿忍耐饥饿,甚至白白饿死。

“春风知别处,不遣柳条青”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词作品《劳劳亭》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处,不遣柳条青。

天下最让人伤心的地方,是那行人送别的劳劳亭。春风也知道离别的痛苦,不肯让柳条生长出嫩芽。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出自唐朝诗人柳中庸的古诗词作品《听筝》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那忽急忽徐、时高时低的古筝声,就从这变化巧妙的指尖飞出来,传入耳中秦筝声声,使人联想到秦人的悲怨之声。筝声像柳条拂着春风絮絮话别,又像杜鹃鸟绕着落花,娟娟啼血。那低沉、幽咽的筝声,好像谁家的白发老母黑夜里独坐灯前,为游子不归而对影忧愁,又好像谁家的少妇独自守立空楼,为丈夫远出而望月长叹。筝声本来就苦,更何况又掺入了我的重重离别之恨,南北远离,相隔千里,两地相思。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出自唐朝诗人武元衡的古诗作品《春兴》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在一个细雨初晴的`春日,杨柳的颜色已经由初春的鹅黄嫩绿变得苍翠浓郁,经过细雨的洗浴后,柳色变得更加深暗,枝头的残花也在雨中全都落尽,露出了在枝头啼鸣的流莺。昨天晚上一夜春风吹起了我的思乡之梦,在梦中我再一次追逐着春风飞回了我的家乡。

THE END
1.拂堤杨柳醉春烟——咏杨柳古诗词赏析(下)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烟雾般地凝聚着,杨柳似乎为这浓丽的景色所陶醉了。“拂堤杨柳醉春烟”一句把杨柳当作人来写,杨柳为烟雾迷蒙的景色陶醉,人则为烟柳图而陶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股浓浓的春意在这两句诗中表露无遗。https://www.jianshu.com/p/d0ba5ce5c070
2.国学奶泡泡学古诗100集全13《村居》:拂堤杨柳醉春烟,杨柳喝醉了吗? 14《清明》:路上行人欲断魂,魂怎么会断了呢? 15《惠崇春江晓景》:竹外桃花三两枝,竹子怎么能长出桃花呢? 16《题都城南庄》:桃花依旧笑春风,桃花怎么会笑呢? 17《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是在找一个叫小芳的姑娘吗? https://www.meipian.cn/1zj8bgdk
3.越牛节气就在今天,5时24分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春分至,草长莺飞,万物复苏 ,人们也开始以各种形式迎接春分,恣意欢快,还有竖蛋、放风筝、采春菜、送春牛等民俗。 春天,当务之急就是春游,一场合格的春游,离不开放风筝!古时的风筝大多用绢或纸做成鹰的形状,因此风筝又称为“纸鹞”、“纸鸢”。后来,风筝的形状各异,春天放的多https://www.shaoxing.com.cn/p/3005348.html
4.北方新报数字报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一、简介作者,并说说高鼎与一首诗的关系。 高鼎,清代诗人,字象一,又字拙吾,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他生活在鸦片战争之后;有学者考证,高鼎在咸丰(咸丰,即清文宗爱新觉罗·奕詝,登基于1851年,逝世于1861年)年间,高鼎比较活跃。于是有人就惊讶问道:“高鼎http://szb.northnews.cn/bfxb/html/2020-07/16/content_23407_120547.htm
5.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里的杨柳都是柳树。“鲁智深倒拔”的“垂杨柳”,人人皆知是柳树。我想“杨花”也许指的是柳絮吧。“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824/20/36017055_585665617.shtml
6.一曲《上春山》,竟然藏着15首诗?杨柳画船春水春草原创诗词2.歌词:二月天杨柳醉春烟 山上儿童放纸鸢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3.4.歌词:三月三来山青草漫漫 《苏溪亭》 唐·戴叔伦 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RKJ8ICI0514A3D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