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登上一座繁茂千年的春山——《上春山》歌词赏析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4.02.24北京

吉林大学文学院暨新闻与传播学院2024-02-1614:14吉林

如果我说枯萎了五千年的古树

至今仍欣欣向荣

如果我说盛开了五千年的容颜

至今仍闭月羞花

你会相信吗?是的,不会

但我要告诉你,有这么一座“山”

历五千年栉风沐雨,沧海桑田

却永远春和景明,生生不息

它,就是繁茂千年的中华诗词

在2024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中

歌曲《上春山》让传统诗词焕然一新

登上这座藏诗蕴词的“春山”

你能发现多少诗句呢?

歌词原文

《上春山》

二月天杨柳醉春烟

三月三来山青草漫漫

最美是人间四月的天

一江春水绿如蓝

春色闹人不得眠

春雨涨满池塘唤睡莲

春花儿开遍呢喃的燕

春风得意正少年

我上春山约你来见

我攒了一年万千思念

今天原是平常一天

因为遇见你而不平凡

山上儿童放纸鸢

山下游人纷纷追画船

东风拂人面落花作簪

踏遍春山不思还

看花人只觉春光太短

与你相约一生春天

灿烂的笑似今年

似今年

歌词中的诗句

“二月天杨柳醉春烟”

出自清代诗人高鼎《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此诗也透露出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他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乡村的自然风光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展现了一种宁静、和谐、美好的乡村生活图景。

“三月三来山青草漫漫”

三月三是上巳(sì)节,古代很重要的节日,文人雅士相约祭祀宴饮、曲水流觞、踏春野游。公元353年(晋永和九年三月三),书圣王羲之在绍兴以文会友,写出“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三月三”的诗词最著名的如唐代诗人杜甫《丽人行》“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唐代诗人白居易《三月三日》“画堂三月初三日,絮扑窗纱燕拂檐”。“草漫漫”,宋代诗人文天祥《发淮安》“烟火无一家,荒草青漫漫”,写战后的荒凉景象。歌词中以青草无边来歌颂春天的美丽。

“最美是人间四月的天”

出自民国才女、诗人林徽因1934年创作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总之,整首诗节奏明快,句式整齐,语言华美,通感手法的运用使得诗歌意象鲜活,情感表达更加细腻,同时体现出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于美的追求。

“一江春水绿如蓝”

“一江春水”出自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绿如蓝”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前一句诗以富有感染力和象征性的比喻,将愁思写得既形象化,又抽象化。诗人李煜将满腔的悲愁比作一江春水,滔滔向东流去,既展示了愁思的无穷无尽,又体现了其深沉和浓烈;后一句诗以鲜明的色彩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江南春景的美丽和动人之处。情感上,也传达了诗人对于江南春景的深深喜爱和怀念之情。诗人在诗中回忆起了江南的美景,而这种回忆又充满了对故乡的眷恋和思念之情。

“春色闹人不得眠”

改写自宋代诗人王安石《夜直》“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干。”原作是“春色恼人”,歌词把“恼”改成了“闹”。

这个“闹”让人联想到宋代词人宋祁《玉楼春·春景》“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从字面上看,这句诗直接表达了诗人因为春色太美而无法入睡的情景。这里的"恼"字并不是指烦恼或者恼怒,而是指春色美得让人心动,让人无法平静,从而难以入睡。这种巧妙的用词,使得诗句更加生动有趣,充满了诗意。

其次,从情感表达的角度来看,它传达了诗人对春色的深深热爱和赞美。在诗人眼中,春色是如此美丽动人,以至于让人无法抗拒其魅力,无法平静地入睡。这种情感表达不仅展现了诗人对春色的独特感受,也引发了读者对春色的美好向往和憧憬。

“春雨涨满池塘唤睡莲”

此诗关于“春雨”的意象。拓展开来讲,比如宋代诗人陆游《临安春雨初霁》“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涨”字也较为常用,比如宋代诗人赵长卿《点绛唇·春雨》“夜雨如倾,满溪添涨桃花水”。我们熟悉的唐代诗人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写的是秋雨,不是春雨,但让“涨”字深入人心。“池塘”显然来自于南北朝诗人谢灵运《登池上楼》“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春花儿开遍呢喃的燕”

一听到“开遍”,就让人想起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牡丹亭·游园》“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其实“春花开遍”。这四个字也见于古诗词。比如明代诗人李孙宸“春花开遍大江头,花落江边片片浮”,明代诗人张吉“春花开遍长安日,好折芳馨寄远人”。

“春风得意正少年”

“春风得意”出自唐代诗人孟郊《登科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少年”是诗词中最好的意象之一,参考唐代诗人王维《少年行》组诗。“正少年”在诗词中出现的也不少,如唐代诗人元稹“也应自有寻春日,虚度而今正少年”,韩翃“信陵门下识君偏,骏马轻裘正少年”,皮日休“五羊城在蜃楼边,墨绶垂腰正少年”,明代诗人王慎中“文采翩翩正少年,机云以后仍生贤”,多为对人年纪轻轻、才华横溢、风度翩翩的赞美。

总之,这句诗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情感和深刻的象征意义,它是对年轻时期美好时光的赞美和怀念,也是对年轻人勇敢追梦的鼓励和支持。

“我上春山约你来见”

“春山”诗词很多,尤其是宋人喜欢写。最著名的当属宋代诗人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其他人如葛长庚“江上春山远,山下暮云长”,赵长卿“隔江一带春山好,平林新绿春光老”等。“上山”这两个字,看起来平淡无奇,但有些在文学史上很著名的诗篇。如汉代乐府诗《上山采蘼芜》“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里面有名句“新人不如故”,衍生了成语“新不如故”;三国曹丕《善哉行》“上山采薇,薄暮苦饥”;唐朝诗人王建《短歌行》“人初生,日初出。上山迟,下山疾”,里面有名句“人家见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总之,春山意象在中国诗词中具有丰富的寓意和象征意义。它代表着新生、希望和生命力,寓意着静谧而神秘的美感,承载着一定的文化内涵和精神追求。春山成为诗人们抒发情感、寄托幽思的媒介,同时也是他们追求心灵净化和精神升华的象征。

“山上儿童放纸鸢”

同样出自清代诗人高鼎的《村居》:“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意思是孩子们早早的放学回家,赶紧趁着东风放飞风筝。

此句描述了一群活泼的儿童在大好的春光里放风筝的生动情景,充满着生活的生机和希望,将早春的迷人渲染得淋漓尽致。

“山下游人纷纷追画船”

“山下”著名的诗词出处有宋代诗人苏轼的《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山脚下兰草新抽的幼芽浸润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得一尘不染,傍晚时分,细雨萧萧,传来子规的声声啼叫。这首词上阕写自然景色,首二句描写早春时节,溪边兰草初发,溪边小径洁净无泥,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却以萧萧暮雨中,杜鹃哀怨的啼声作结。子规声声,提醒行人"不如归去",给景色抹上了几分伤感的色彩。“乌台诗案”在苏轼的政治生涯中,是一个重大的打击,然而这首词却在逆境中表现出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

以“纷纷”形容人的诗词有唐代诗人王建的《夜看扬州市》:“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意思是扬州城里夜市繁华,千灯万火映照碧云,高楼内外到处可见浓妆艳抹的女子,那些寻欢作乐的游客纷纷而来,络绎不绝。这首诗不惟内容深刻,而且构思精奇。诗人巧妙地由写扬州繁华夜景开局,最终却落在将人们视线引向对整个唐帝国命运的思考上,显示出一种讽喻的创作意向。

“画船”也是诗词中的常见意象,如唐代诗人韦庄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意思是春天的江水清澈碧绿更胜天空的碧蓝,还可以在有彩绘的船听着雨声入眠。这首诗语言清新空灵,通过细写江南春水、春雨、画船,勾勒了一幅淡雅的江南美景图,写出了江南生活之美,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水乡的依恋之情。

“东风拂人面落花作簪”

“东风拂面”出自宋代诗人韩维的《过卞氏园亭》:“桃李郊扉静,东风拂面柔。”动静结合,写出了春天的美与柔。包含“人面”的诗词中,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十分有名,“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意思是今日再来此地,那丽人已不知所踪,只有桃花依旧,含笑怒放春风之中。诗人将“人面”、“桃花”作为贯串线索,通过“去年”和“今日”同时同地同景而“人不同”的映照对比,曲折尽致地表达了对失去美好事物的怅惘。

“落花”出自宋代词人晏几道的《临江仙》:“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意思是独自一人站在落花前,细雨纷纷,燕子成双飞去。这首词妙手天成,“落花”、“微雨”,本是极清美的景色,在本词中,却象征着芳春过尽,伤逝之情油然而生。燕子双飞,反衬愁人独立,因而引起了绵长的春恨,以至在梦后酒醒时回忆起来,仍令人惆怅不已。这种韵外之致,荡气回肠,令人流连忘返。

“落花作簪”用词清丽而饱含雅趣,簪花在我国已有两三千年的历史,这一点可以从诗词中见得,如宋代诗人苏轼的《吉祥寺赏牡丹亭》:“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意思是人老了,还把鲜花戴在头上,“我”不害羞,倒是花儿应该为自己在我头上而害羞。这首诗是当时记实之作,表现了观赏牡丹的热烈场面和诗人簪花的情趣。两个“羞”字,一说人,一说花,相映成趣,语妙天下。

“踏遍春山不思还”

“踏遍春山”出自宋代词人葛郯的《念奴娇·和人》:“踏遍春山,归来高卧,笑濯沧浪足。”表现出词人当时的闲适与潇洒。“不思还”出自唐代诗人柳宗元的《闻黄鹂》:“我今误落千万山,身同伧人不思还。”,意思是我如今跌落在家乡的千山万水之外,就像楚地客家人那样不再想着回到家乡。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现实既失意迷惘,同时对复出抱有强烈的追求和幻想,一颗赤子之心始终在逆境中顽强地跳动。所以语言未失活泼,风格依然俊朗,读后令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扼腕生情,回味无穷。

“看花人只觉春光太短”

“春光太短”出自唐代李白的《流夜郎至西塞驿寄裴隐》:“鸟去天路长,人愁春光短。”意思是鸟都埋怨天路悠长,我更忧愁春光短暂。

这首诗写于李白流放夜郎途中,所愁春光喻指时光,人生苦短,如此流放之路也消磨掉人的年华。悲怨之情,感人至深。

清代诗人姚燮也写过“长条不绾春光短,春梦偏惊驿路长”。托物言志,以“柳”表达了时光易逝的无奈。

“灿烂的笑似今年”

“似今年”见于宋代诗人陈著的《一剪梅·寿吴景年祀》:“笑指松椿,当是同年,愿从今后八千年。长似今年,长似今年。”意思是笑着指着松树与椿树,你应当和它们一样长寿。祝愿你从今往后的年岁,都像今年一样,长长久久的幸福、快乐、安康。

THE END
1.拂堤杨柳醉春烟的上一句拂堤杨柳醉春烟的上一句题目标签:杨柳如何将EXCEL生成题库手机刷题 如何制作自己的在线小题库 > 手机使用 分享 反馈 收藏 举报 参考答案: 他们的爱,开始,而不是重新开始,这新到来的蜜蜂之嗡嗡之嗡嗡.杜普将军的巨大雕像静止不动,尽管灵车驶离其高贵之地和哈哈邻近居民.马抬起的右前腿暗示, 复制 纠错https://www.shuashuati.com/ti/5c7b274e010347f688873589e96c7aa5.html
2.草长莺飞二月天,拂提杨柳醉春烟。是唐朝高鼎所写()我们熟悉的“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出自清朝诗人()的诗 A.高鼎 B.于谦 C.高启 D.龚自珍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春烟 A.醉 B.最 C.酔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草长莺飞二月天”的下一句是() A.拂堤杨柳醉春天 B.拂堤杨柳醉春烟 C.拂堤杨柳醉春风 点击查看答https://m.shangxueba.com/ask/34663528.html
3."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全诗赏析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赏析 这首诗入选了小学语文课本一年级下册(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村居》描写出了一幅春天孩子们在村旁的芳草地上放风筝的图画,是一幅自然景物和活动着的人物融合在一起的、充满生机、春意盎然的农村生活图画。早春二月,草长莺飞https://www.gushiwen.cn/mingju_1165.aspx
4.拂堤杨柳醉春烟的前一句是草长莺飞二月天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出处:清代高鼎 查看《村居》赏析查看“拂堤杨柳醉春烟”解释 * 第一古诗(www.wpr1.com)为大家介绍拂堤杨柳醉春烟的前一句是什么?“拂堤杨柳醉春烟”的前一句是:“草长莺飞二月天”,诗句出自清代高鼎所著的《村居》https://wpr1.com/ju/qian/%E6%8B%82%E5%A0%A4%E6%9D%A8%E6%9F%B3%E9%86%89%E6%98%A5%E7%83%9F
5.佛堤杨柳醉春烟的上一句是什么?解析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附注:村居【清】 高 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这是清代诗人高鼎的《村居》.一、二句具体生动地描写了春天里的大自然,写出了春日农村特有的明 分析总结。 一二句具体生动地描写了春天里的大自然写出了春日农村特有的明https://easylearn.baidu.com/edu-page/tiangong/questiondetail?id=1733398002045564601&fr=search
6.《法国女孩在重庆2》影评4、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高鼎《村居》 译文:农历二月,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轻拂堤岸的杨柳陶醉在春天的雾气中。 5、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译文:纷繁的花朵渐渐开放使人眼花缭乱,浅浅的青草刚刚够上遮没马蹄。 6、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http://www.tv-8.com/comment/BoQPgzD/
7.诗画西湖四季拍摄手记鸳鸯沉晓梦,杨柳醉春烟 清晨轻柔的几许春风 唤不醒一对春眠的鸳鸯 微摆的垂柳似一袭青帘 陪伴着它们的美妙幽梦 初玩摄影时,和很多人一样,喜欢追逐日出日落。经常提前研究天气预报和云图,做各种规划,凌晨四点便去爬宝石山,或去苏堤、西泠桥守候日出。天气好的下午无心上班,时不时观望西方的天空,冲到长桥、翠光亭https://www.douban.com/note/826494786
8.庆祝建校75周年我与科大的故事:我我们与科大二、拂堤杨柳醉春烟 那片云彩,飘过浦源路南向,那里水流曲折,草色遥看,雨丝风片,一派春意盎然的水波烟色。 那是测试中心的春天,我的春天,我们的春天,也是黑科大的春天。2011年9月我开始攻读博士学位,四年实验室的艰辛岁月,数不清的实验方案、无数轮的分析测试、堆积如山的本文数据,汇成了一本8万字120页的博士http://news.usth.edu.cn/info/1002/6452.htm
9.(完整版)飞花令:含“江”字的诗句14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15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16拥护天阙高且坚,迥干春风碧云里。17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18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19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20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21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22北风卷地白草折,https://www.360docs.net/doc/9b17096489.html
10.春和景明话杨柳宋人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曰:“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宋代志南有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清代高鼎的《村居》耳熟能详:“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https://www.hntv.tv/rhh-3162503183/article/1/1773618682253352961
11.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高鼎《村居》原文翻译与赏析“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这是清代高鼎描述的放风筝的情景,如今读来仍让人心旷神怡,除了那明媚的春光令人沉醉外,一颗童心仿佛飞到了空中,自由驰骋。对于天性未泯的孩子们来说,放风筝不仅仅能娱悦心情,还有益健康。古籍《续博物志》云:“春风日放鸢,引线而上,令小儿https://www.meipian.cn/2pwyio20
12.垂柳(唐?王昌龄《闺怨》)、“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幕帘无重数”(北宋?欧阳修《蝶恋花》)、“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北宋?秦观《江城子》)、“一丝杨柳千丝恨,三分春色二分休”(元?薛昂夫《最高楼》)、“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清?高鼎《村居》),http://www.shahupark.com/product/93/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