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了,南方各地的气温逐渐回暖。随之而来的是回南天。医生提醒,潮湿多雾的天气很容易引起风湿病、关节痛、肌肉痛的复发,因此有这些疾病的市民需要注意保暖。气温低则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病人应该按时服药,进行血压的监测,还要注意预防脑中风等疾病。
另外,潮湿的天气也易导致湿疹、皲裂、皮炎、脚气等皮肤疾病多发,市民应注意预防。
预防风湿:
紧闭窗户不吃寒凉生冷食物
每年的3月份,佛山踏入回南天时节,湿度高、昼夜温差大,正常人都觉得难以忍受,风湿病患者在这样潮湿的环境下,更容易引起病情的变化。禅城区中心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郭紫石说,在回南天,人们的风湿病较易复发和加重,前来医院就诊的风湿病患者明显增多。
其主要原因是外界的风寒湿邪等因素可以降低人体机体对疼痛的耐受力,使肌肉痉挛、小血管收缩、淋巴回流减慢、软组织血循环障碍,还会使关节肿胀、疼痛加重,诱发或加重原有的关节疾患。
其次,在回南天有风湿病的患者应尽量少吃寒凉生冷的食物,以免体内的湿气聚集,当然还需要注意,衣物在回南天不容易干,而风湿病患者一定不能穿带湿的衣物,这样会导致身体的湿气加重,风湿病发作加剧,患者穿衣服前可用风筒把衣物吹干。
郭紫石还提醒,患者在春季还要注意膝关节的保暖防寒,坚持晚上用热水泡脚,并进行小运动量的锻炼,提高关节的灵活性。但患者不能进行重体力的活动,可以适度地进行散步,这样可以有效缓解风湿。
此外,痛风也是风湿病的一种。郭紫石表示,潮湿天气也会加重痛风情况,为此,痛风患者应注意饮食清淡,尽量少摄入中高嘌呤的食物。除了痛风类患者,风湿病患者饮食应全面,营养均衡,不可偏食,宜食用高蛋白、高维生素及容易消化的食物,再加上低油低盐低脂的烹调方法,以满足机体对营养及能量的需要,这样才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保护心脑血管:
遵医嘱吃药不宜过早脱去冬衣
禅城区人民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师吴兴亮表示,每年的3月和4月,季节转换快,冷空气活动频繁,再加上高湿度、低气压的回南天,忽冷忽热、昼夜温差大,容易导致老年人血管异常收缩,造成血压强烈地波动,对心脏产生不良影响,同时,老年人免疫力下降,在阴湿天气里异常活跃的病毒、病菌等微生物容易乘虚而入,引发各种疾病,最终影响心脏的正常工作。此外,由于春天人们户外活动较冬天明显增多,血管对由静止期到活动期的负荷量耐受性一时不适应,也会诱发心脑血管病的发作。
马上就要进入南方的阴雨潮湿天气了,人与家居都将开启除湿模式。
为此,吴兴亮提醒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尤其是老年人,不宜过早地脱去冬衣,要注意天气的变化,及时增减衣服。
饮食方面,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首先要注意清淡饮食,选择低盐、低脂、高纤维素饮食,保持排便通畅。其次,要增加海参、泥鳅、鳝鱼、芝麻、山药、银杏、豆腐皮、葵花子等食物在日常饮食中所占的比例,因为这些食物富含精氨酸,有助于调节血管张力、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管损伤,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护理皮肤:
注意个人卫生鞋袜最好一日一换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禅城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张合城指出,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毛巾、袜子、内裤等日常生活用品不容易晾干,为真菌、细菌等微生物的繁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一旦这些直接和人们皮肤接触的生活用品携带大量有致病力的真菌或细菌,就容易导致股癣、足癣、毛囊炎等感染性皮肤病。
为此,市民在回南天一定要注意个人清洁卫生,贴身衣物要坚持每天换洗,还要注意保持贴身衣裤的干爽,用吹风机先吹干再穿,还要留意毛巾上是否有灰色或者黄褐色霉点,有霉点的话要及时更换。
市面上销售的抽湿机。
张合城还表示,现在很多人喜欢一年四季穿皮鞋或运动鞋,对于脚汗大的人或者足癣患者来说,除了要注意袜子每天换洗外,鞋子也需要每天更换,“最好准备两双鞋子替换着穿,前一天穿了的鞋子放在阳台等通风的位置进行通风,有条件的则可以对鞋子进行清洗。
张合城还建议,市民在回南天时把冬季使用的滋润型霜剂护肤品更换为较为清爽的乳剂护肤品,如保湿的喷雾剂、保湿乳和面膜等,皮肤过于干燥的可以不更换。
此外,多喝水,多运动排汗,使皮肤毛孔张开,加强皮肤的新陈代谢,也可以对皮肤屏障有保护修复的作用。
温馨提醒
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中提到,冠状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让多年市场表现一直不温不火的紫外线杀菌灯成为了“网红”。
然而,紫外线对组织有光化学作用,对眼睛、皮肤都会有损伤。紫外线会使蛋白质凝固变性,角膜上皮坏死、脱落,容易造成患者眼结膜充血水肿,有剧烈的异物感和疼痛,怕光流泪,并有视物模糊的情况。
使用紫外线消毒灯时应避免直接照射。(资料图片)
如果使用不当,会对人的健康造成影响。如果你家也买了紫外线灯的话,以下注意事项一定要记牢:
1.使用紫外线消毒灯时,人和动植物一定要离开现场,避免在紫外线照射的区域进行走动;
3.用紫外线消毒灯消毒物品时,将物品摊开或挂起,扩大照射面,有效距离为1米,照射30分钟左右即可;
5.使用紫外线消毒灯之后,记得先通风30分钟后再进入房间;
6.如果出现眼部不适,应注意不要双手揉眼,并及时到医院就诊,切不可自行用药。
◎养生药膳
湿气重是长期困扰广东人的问题,特别是回南天时,天气更加潮湿,让人感觉疲倦乏力、身体困重,甚至食欲不佳、大便不爽。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主治医师宁文瑾认为,湿属于中医所说的“六气”之一,增长过度就会让人致病,而成为湿邪。
那么,市民该如何祛湿呢?宁文瑾表示,祛湿的关键在于脾胃的运化。中医认为,脾主运化,胃主受纳,共同完成食物的消化吸收,如果脾胃功能减弱,水谷运化不健,就会导致湿邪停滞体内。宁文瑾提供了以下的祛湿食谱,适合市民在回南天食用。
1.小米山药粥
材料:小米50g、铁棍山药1根。
做法:小米用水洗净,山药去皮切成小块。锅中加适量清水烧开,放入小米大火煮5分钟,再放入山药大火煮5分钟,小火煮20分钟即可。
功用:健脾养胃,老少皆宜。
2.五指毛桃鲫鱼汤
材料:五指毛桃30g、薏苡仁30g、炒扁豆20g、鲫鱼1条、生姜10g。
做法:鲫鱼去内脏洗净,姜切片。锅烧热放油10g,放入鲫鱼小火煎至两面微黄。放入姜、适量清水,其它药材也一起放入锅中,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煲半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功用:健脾益气、祛湿和胃。适合脾虚湿重人群。
3.赤小豆薏米骨头汤
材料:赤小豆50g、薏米50g、猪大骨500g、生姜2片。
做法:赤小豆、薏米洗净用清水泡2~3小时,猪大骨洗净焯水去血水,加入生姜、泡好的赤小豆、薏米,适量清水大火烧开,小火煮1个小时,加盐调味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