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烟草史在明清时期,烟草被看作是一种怎么样的中药?

1752年邗江吟社的词人厉鹗在他挚爱的城市杭州去世,他在生前热情地推崇烟草。虽然厉鹗确切的死因不明,但他曾在去世的前一年悲伤地提到,尽管他依然嗜烟如命,但因为身患肺疾而不能再吸烟了。厉鹗去世时的诊治医生不会用癌症、肺气肿或现在与烟草联系在一起的其他疾病来解释他的病痛。相反,厉鹗的医生观察到,由于多年来烟草的辛辣和火气造成的不良损耗,他的肺脏受到了致命的损害,以致维持生命所需的元气已经耗尽。

从“天人合一医学”的宇宙论框架内部来看,经典中医的主流将做出以下诊断,即厉鹗的病因不是他偶尔抽一两袋烟,而是他在一生中抽的烟太多。厉鹗自称嗜烟如命,从年轻时就开始吸烟。在明清书籍市场上可以买到无数“养生”“食疗”和“本草”的著作,如果他听从这些书所提供的建议,他很可能活到60岁以上。此类著作虽然不要求读者戒绝烟草等“有毒”物质,但通常敦促他们尽量节制消费。

过度使用烟草的危害由17世纪的作者从理论上加以阐明,并在18世纪通过全国畅销的大众医学手册得以广泛传播。但许多中国人依然吸烟。关于吸烟的长期负面影响的忠告变得越来越温和,这不仅是因为医学文本中穿插了另一种建议,而且因为在市场上可以买到各种各样在消费者眼中具有独特药效的烟草产品。商家鼓吹他们特定的产品对健康的好处,甚至开发新的产品来卖。到18世纪中叶,尽管一直有医生警告吸烟有害健康,但想象中中国各种烟草产品的各种健康功效使个体吸烟者相信,他们在摄入的物质即使不对他人的健康有益,也对他们自己的健康有益。因为每种体质都有一种适合的烟草,所以每个人都可以无忧无虑地吸烟。他们也正是这样做的。

“吃烟”与“食烟”

因此,17世纪的中国作者很容易将烟草纳入一个包含所有可摄取物的连续统一体中,将之等同于其中的其他食品、饮料和药物。因为其致醉性,烟草通常被比作酒,而且被普遍称为“干酒”或者“火酒”。有时它被称为“烟酒”。17世纪流传至今以烟草为主题的许多中文文本不使用“吸烟”这个词,而是使用“吃烟”或“食烟”。例如,厉鹗明确地将烟草描述为饮料,不仅把它与茶,还与具有悠久历史的六种饮料(六饮)——白开水、浆、醴、生水、汤剂、酏——归入一类。在明清医学文本中,所有的可摄取物,无论是食物、饮料或药物,都能够彻底改变人体内的阴阳平衡。气这个术语不容易译成英语,因此一般不翻译。费侠莉(CharlotteFurth)恰如其分地将之描述为:“气是生命源泉的基本能量,是单一且最重要的因素。气有时可以辨识为薄雾或蒸气,而在其他时候完全隐藏。它在所有东西中流动:天、地和人体。每个个体都在成胎的时刻被赋予了一丁点填充宇宙的气。这种“元气”是养护生命、维持增长、保持生命活力的原料。它随着身体的老化而衰退,逐渐被用尽,直到它完全消失而导致死亡。

补充阳气的烟草

“温补”学说的著名支持者张介宾认为,阳气通过吸烟得以恢复,由此身体可以克服许多疾病,包括那些由外部或内部病因引起的疾病,以及那些由于饮食不当、房事过度或精疲力竭和过度劳累造成的疾病。这包括由六淫,尤其是“寒”和“湿”引起的流行病和急性发热。作为一种强烈的阳性药物,烟草具有封闭间隙和毛孔(腠理),抵御风邪之气的能力,而且它可以缓解由“寒”造成的关节和骨骼的风湿性疼痛。张介宾还指出,烟草可以用于阻挡在树木繁茂的山区和南方亚热带地区遇到的有害蒸气(山岚瘴气)。

遵循李杲和薛己的传统,张介宾还强调了烟草对于治疗由内部原因所引起疾病的功效,特别是那些影响脾胃的内部原因。通过温暖脾胃器官系统,烟草具有帮助消化、餐后消除饱足感、控制霍乱(“霍乱”字面意思为“突然的混乱”)的剧烈呕吐,甚至具有消灭肠道寄生虫的能力。当脾胃的代谢功能在烟气的帮助下得以恢复时,它们可以将必要的滋养作用再次传递到全身。通过驱散停滞或污浊的寒、驱散停滞的凝结(瘀结)和防止血液停滞壅塞,烟草还能促进气的流动。总而言之,对于张介宾而言,烟草是一种有效的药物,其主要的临床用途是辅助那些阳气停滞或衰竭的人。换言之,烟草主要用于保护或振奋一些男性,因为他们不加约束的欲望导致他们过度沉溺于宴会、青楼或小妾的闺房。

THE END
1.生活与风俗《中国烟草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7月出版)是一部讲述烟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作者班凯乐(Carol Benedict)利用方志、农书、笔记、游记、诗歌、清末报纸、民国小说与香烟广告细致地探索了烟草以及烟草文化的传播过程,以此探讨中国参与早期全球化的历史以及独特的消费文化的形成。凭借史料丰富,视角的新奇,此书获得了2011https://iqh.ruc.edu.cn/qdshsyj/shyfs/ddbb4db5f8c84348b4dacbaea1d660b4.htm
2.中国烟草的历史起源烟草传入中国是在明代万历年间,在中国,香烟最初叫吕宋烟;开始传入的是晒晾烟,距今已有400多年的种植历史。1900年在台湾试种烤烟,自1910年后相继在山东、河南、安徽、辽宁等地试种烤烟成功,20世纪https://edu.iask.sina.com.cn/jy/2WbGSOIls0r.html
3.中国烟草史亚米中国烟草史,品牌:京东图书,历史-亚米。低价保证,100%正品保证,品牌官方授权,优质丰富精选的亚洲商品,无忧售后。https://www.yamibuy.com/zh/p/book/3122001541
4.中国烟草的历史起源中国烟草的历史起源 生活短视频内容平台-匠子视频,专注生活技能短视频,让生活更精彩,重庆匠子空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https://m.jiangzi.com/baiduApplet/shenghuo/119284.html
5.中国烟草发展史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关注烟草行业的发展,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不久即着手研究烟草管理体制改革问题。在全面总结烟草管理体制的历史经验以及统筹考虑烟草自身特殊性的基础上,1981年5月18日,国务院作出对烟草行业实行国家专营,成立中国烟草总公司的重大决定。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vk2nw7iv.html
6.烟草中国烟草的历史起源 烟草传入中国是在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也就是16世纪中叶烟草传入中国。这中间葡萄牙人占领的菲律宾扮演了重要角色,我国早就有“吕宋岛皆产烟叶”的说法,因此,在中国,香烟最初叫吕宋烟。由菲律宾的吕宋岛传入厦门,所以当时叫它为“吕宋烟”。开始传入的是晒晾烟,距今已有400多年的种植历史https://www.meipian.cn/3ucjbvjs
7.中国烟草包装历史沿革与变迁中国烟草包装历史沿革与变迁 包装与装潢设计及制作出现了“推陈出新,百花争艳”的局面,这标志着我国卷烟包装装潢设计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洋烟”流行中的卷烟包装 机制卷烟输入我国之前,我国消费的烟草制品主要是旱烟、水烟、鼻烟和嚼烟。1890年美商“老晋隆有限公司”在华推销卷烟,开始了我国卷烟的消费。1891年邦http://www.cpp114.com/news/newsShow_106152.htm
8.《中国烟草史》:观察中国社会激荡变迁的窗口烟草文化《中国烟草史》,(美)斑凯乐著,皇甫秋实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出版。该书是为数不多的研究中国烟草历史的专业性书籍,曾获2011年“费正清东亚研究奖”。本书作者是美国斯坦福大学历史学博士班凯乐,现为美国乔治城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图片来源网络:《中国烟草史》 http://tobaccoms.com/html/news/ycwh/681858.shtml
9.《中国烟草史》([美]班凯乐(CarolBenedict)著)简介书评关于中国烟草史的经典著作,细节极其生动丰富,作为世界烟民更多的国家,本书既说历史也关乎现实。 作者:[美]班凯乐(CarolBenedict)著,皇甫秋实译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年07月 手机专享价 ¥ 当当价降价通知 ¥51.60 定价 ¥75.00 配送至 http://product.dangdang.com/25313997.html
10.烟草到底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呢烟草的三个历史起源介绍城市里有个魔所化现的妓女,她一见到这种草,马上生起强烈的贪心,花高价买下来。随后她把这种草点燃、熏吸,觉得浑身舒服,接着便开始引种。由于她的魔力,第二年就获得了丰收。此后便一传十、十传百地种植开来,并由印度慢慢传入中国云南等地。在中国,烟草是明朝传入的,此前的历史中都没有烟草的记载。https://www.tobaccochina.com/html/news/ycwh/600198.shtml
11.中国烟草税收中国烟草税收-历史沿革、现状及改革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图书描述 中国烟草税收:历史沿革、现状及改革,ISBN:9787802354159,作者:胡德伟 编 中国烟草税收-历史沿革、现状及改革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中国烟草税收-历史沿革、现状及改革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https://onlinetoolsland.com/books/4252761
12.烟草进入中国的四种路线(中国烟草史)书评烟草顺应全球流动的潮流涌入中国,这股潮流也将烟草输送到非洲和欧亚大陆的其他地区。烟草最早进入中国的时间和方式没有准确的记载。然而,作为近代早期跨区域贸易网络的积极参与者,许多中国人应该有很多机会接触到这种新奇的植物及其用法。南部海岸和东北辽东半岛附近的海域是烟草传入东亚大陆的两个主要渠道,也是不同的跨文https://book.douban.com/review/9535938/
13.铭记历史持续奋斗——和县局专卖办专题学习中国烟草“40年印记”和县局专卖办组织学习了中国烟草杂志(2022年第14期)刊发文章《40年印记》,展示了烟草行业发展脉络,结合当前的改进作风推动高质量发展主题教育活动。http://ah.tobacco.gov.cn/maswz/xwzx/dwxw/webinfo/2022/08/16595342492137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