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上半叶中国文人墨客对吸烟的文明与落后之争

在20世纪前期,吸烟被中国文人、艺术家们广泛接受,直到20世纪后期吸烟才被撕下文艺范的标签,而代之以不文明、不健康。

《中国烟草史》的作者班凯乐描写了20世纪上半叶,两个城市,两种吸烟方式,两种文化,呈现的前现代与现代的两种景观。

上海不仅是中国的卷烟业的中心,也是文化中心。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文著作中,进口英国卷烟被认为是高档奢侈品的代表。茅盾、朱湘最爱“茄力克”,林语堂喜欢白锡包。鲁迅最喜欢“CravenA”(卡雷拉斯公司的品牌)。

鲁迅抽烟照

无论是著名的文学人物,还是无名的“亭子间文人”,都追求波西米亚的生活方式,而吸食卷烟是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是来自各省的受过教育的单身青年,包括大学和高中学生、自由作家、商业艺术家、剧作家、音乐家等。许多革命家,包括毛泽东、邓小平和陈毅,终身都是烟不离口的人,早在去延安之前,他们年轻时在上海就养成了这样的习惯。这些胸怀大志的年轻知识分子和革命者可能吸在中国生产的中档卷烟,如美丽、金龙或红锡包。

卷烟在许多20世纪作家的作品里占据显著地位,其中大多数作者都以某种方式论及乡土中国群体融入全球化资本主义经济的主题。一些立足于上海的作家,特别是那些“海派”风格的实践者,将卷烟奉为在中国新兴的现代性的象征。

在现代派和新感觉派的穆时英,正如李欧梵所言:“体现了一个真正都市化作家的性情和精神。”穆时英把对吸进口烟的嗜好写入了他的小说。在《Craven“A”》里,女主人公的身份与一种外国烟合而为一,这种写法使她成为一件没有生命的物品,其存在仅在诱发袁野邨被压抑的性渴望时才有意义。卷烟与性欲之间的关联贯穿了整个故事。穆时英也用不同的卷烟品牌名称来表示角色的阶级和社会地位,凸显了上海都市吸烟文化的局限性。在穆时英想象的世界中,最优秀的品牌,诸如黑猫、吉士、骆驼和白锡包等,都是舶来品,或者是用顶级进口弗吉尼亚烟草制成的。用国产烤烟在上海制造的哈德门牌卷烟是低档和廉价的,配不上成功的现代企业家或老道的都市上流人士。在他看来,只有城市远郊工厂里粗鄙的工人才会抽金鼠或其他国货品牌。在他的故事中,上海的文化和知识先锋都强烈地希望拥有国际现代性的象征。

封面女郎徐玲

“京派”风格的作家,如金受申、吴组湘、沈从文等,当然最著名的还是老舍,在他的小说和散文中就能找到这种对卷烟和烟袋的区别使用。

在《骆驼祥子》里,老舍将卷烟作为象征,表现祥子从乡村移居到北京带来的道德沦丧,从使用烟袋到吸卷烟,对于祥子而言,或许对老舍也是如此。老舍的许多短篇小说都用卷烟来表达作者对此的矛盾心理。老舍将卷烟作为“堕落、现代、外国”的标志,而将烟袋作为“道德、传统、中国”的标志,这种对比的用法令人想起许多文化历史学家在京派文学中发现的乡土中国情感。

THE END
1.香烟文化:独特价值与魅力!烟草文化香烟文化与地域、民族、宗教等文化元素相互交融,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例如,中国的“烟文化”与茶文化、酒文化并称三大传统社交文化,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情感。印度的“嚼烟文化”与宗教仪式紧密相连,具有神秘的宗教色彩。 经济价值 香烟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庞大的市场规模,为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烟草制品的生产https://www.tobaccochina.com/html/news/ycwh/676425.shtml
2.中国香烟文化而这条烟,也许很快会出现在另一个人的办公桌上,而它还有可能继续旅行下去,从一个人的手中,到达另外一个人的手中,直到碰到一个真正的“烟鬼”,它才会被打开和消费掉。 香烟中的关系学 中国有个词汇,叫做关系。这个词在汉语中非常抽象,但是它所喻意的一切却又非常具体。大到开办一家公司,谋取一个职位,小到https://www.meipian.cn/q553bbk
3.中国烟具及烟文化本文以烟具为中心,主要从中国各民族烟具的分类、功能、构造及工艺、特点及成因四个方面,来解读中国各民族的烟具及其烟文化。各民族烟具按用途分为吸烟用具、盛烟用具、点烟用具三大类,具有实用、艺术、礼俗、信仰、身份象征等多方面的功能,其制作与装饰融合了各民族的传统工艺和风格特点,也可以说是中国各民族文化的https://wap.cnki.net/lunwen-1013316994.nh.html
4.中国烟草文化初析.doc和牌与芙蓉王,二者一内一外,一静一动,一收一放,一弛一张,相映成趣却又珠联璧合,所谓王者富,和者贵,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这个时代的中国烟文化的内在与外在。 富与贵,在中国文化的语境里,有着不同的文化诉求。芙蓉王所具有的文化特质,其实是中国的王道文化的引申,而和牌所倡导的,则是中国的君子文化抑或生命https://mip.book118.com/html/2018/1109/8006067053001132.shtm
5.世界各国烟文化:探索烟草的魅力!烟草文化烟草在全球范围内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烟文化各具特色,反映了不同的历史、宗教和社会背景。今天,让我们一起探索世界几个国家的烟文化,感受烟草的魅力。 1.中国烟文化 中国烟文化起源于烟草传入时期,具有悠久的历史。在中国,吸烟被视为一种重要的社交手段,用于表达尊重、信任和友谊。中国各地的烟草https://www.tobaccochina.cc/html/news/ycwh/674836.shtml
6.《中国文化》期刊第3期——李中旺律诗600首《中国诗词》队伍争先恐后的涌现壮大,作品数量飞速增长,令人感佩的诗词歌赋作品,催人奋进的诗情画意,尤其是《中华诗赋集锦》栏目的加入,为时光的韵味底色,补上缺空的短板,继承中华文化繁荣、该期刊是诗词艺术界的高水准交流平台,是精神文明的一个窗口,是汇聚广大文朋诗友文学爱好者的一方热土,以细腻的文学手法,古风https://www.whw.kim/index.php?m=home&c=View&a=index&aid=31535
7.中国烟花,还有未来吗?从文化本身的角度,我们很难给烟花贴上糟粕的标签,所谓“糟粕”,更多是出于环保、安全事故(包括人、建筑物、植物)方面的考虑。 有媒体评出是世界上最受关注的十大烟火秀,但是遗憾的是,作为烟火的故乡,中国尚无烟火秀入围。 但是中国烟花不应止于在国外绽放,在国内,也拥有巨大的消费潜力和文化需求。在更加强调文化https://www.huxiu.com/article/762591.html
8.徽烟新篇:文化营销之道当今商业世界中,文化营销是一种独特的市场策略,它深植于丰富的传统价值观之中,同时又与现代品牌战略相结合。文化营销是安徽中烟近十年来矢志不渝坚持的一个强企之宝。面对行业内的四大挑战以及税收调整所引发的诸多问题,安徽中烟依然坚定不移地遵循高品质发展的转型与升级策略,通过创新地将“徽商”社群定位为文化营销https://www.zgswcn.com/news.html?aid=172527
9.烟草行业文化(精选6篇)46.构建具有企业自身特色的文化架构体系,是整合、提升企业文化的重要步骤。47.推进文化创新不仅是行业改革和发展的迫切需要,而且也是建设创新型行业的重要内容,是行业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48.《中国烟草VI视觉识别系统》是体现和承载行业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49.《中国烟草视觉识别系统》包括基础应用、规范应用 和指https://www.360wenmi.com/f/fileh20u2u31.html
10.东方烟草网—文化美媒:百年大党为何在中国受民众普遍拥护 烟草文苑 光影烟草 一枝一叶载真情 服务身边人 办好身边事 青春派 新赛道上,争作新贡献 机械作业 种烟无忧 知识大比武 争创“第一等” 书画作品 主题摄影 春日踏青好去处 一夜好风吹,新花一万枝。瞧!春风把人间打扮成娇艳的少女,桃花红,杏花白,柳叶青……生机勃勃中,悄https://www.eastobacco.com/df/node_108.html
11.藏在烟里的起名文化[视点云烟品牌,名字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一种浓厚的中国文化气息,其不仅表明了烟的产地在云南,意既「云南之烟」;而且具有浓厚的中国文化内涵,云烟二字在古代诗词中也有体现,例如汉代的蔡琰曾在《胡笳十八拍》中写道:「举头仰望兮空云烟,九拍怀情兮谁与传。」又如唐代张乔的《送龙门令刘沧》:峭壁开中古,长河落半天。 https://www.yanyue.cn/news/3275
12.烟草文化及名烟赏析另一本最早谈到吸烟的书,是1535年出版的由航海史学家芬南德奥维多(Genzalo Fernndez Oviaedo)所写的《印度安通史》,内有这样的记载:“在别的邪恶习惯里,印第安人有种特别有害的便是吸某一种烟……以便产生不省人事的麻醉状态……他们的酋长使用一种‘Y’字形管子,将有叉的两端插入鼻孔, 另一端装着燃烧着https://tric.caas.cn/sfsm/ycwh/250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