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专家揭秘:120万元一针的“抗癌神药”作用究竟有多大?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董昊骞张海振济南报道
在电影《我不是药神》中,一名癌症病人对警察说:“我不想死,我想活着。”这句让人泪目的话,道出的是癌症患者对生的渴望,更是他们将靶向药视为唯一救命稻草的无助和辛酸。的确,靶向药的出现给癌症患者带来新的希望。此类药物针对癌细胞上特定的靶点,如某些特有的基因突变。但对于一些癌种而言,靶向治疗仍然是一片空白,在已检测到的基因突变中,仍然没有可以精准治疗的靶向药物上市。
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癌药的出现,部分癌症患者看到了希望。那么,我国的抗癌药物经历了哪几代蝶变?广谱抗癌药物是否对所有癌症都有效?去年底被炒得火热的120万元一针的“抗癌神药”作用究竟有多大?4月15日至4月21日是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邀请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山东省立医院)放疗科主任医师李晓梅,谈一谈我国抗癌药物的现状。
李晓梅医生
新抗癌药物获批上市,给晚期肝癌病人一种新的治疗方案
李晓梅第一次见到刘杰(化名)是在去年夏天。那时,他已经瘦到皮包骨的状态,高高肿起的腹部异常显眼。被家属搀扶着找到李晓梅时,用刘杰自己的话说“简直没人样了。”
就在刘杰就诊前不久,免疫检测点抑制剂的上市为他带来了曙光。在该药上市前,像刘杰这样的情况只能使用靶向药物索拉菲尼或化疗。通常来说,这种方法只能让刘杰多维持几个月的生命。
然而,免疫检测点抑制剂在国内的上市,给了李晓梅大夫一种新的治疗方案。“也就是靶向与免疫相结合的方式,渐渐地,我们发现他肝癌病灶在缩小,除了个数减少外,病灶的体积也在缩小。”李大夫很是欣喜,因为刘杰经过这种治疗方式,身体状况在逐渐好转。如今,他已经能自己走到户外散步了。
后期,李大夫准备给刘杰继续用药,以此维持来之不易的治疗效果。“希望他能达到我们治疗的那位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李晓梅所说这名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张庆(化名)是刘杰的同龄人,经过“化疗”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联合治疗,已经成功扛过了2年的时光,目前处于稳定期。
据李大夫介绍,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处于前列的肺癌,又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其中,小细胞肺癌分为局限性和广泛期。目前,国内已批准的是广泛期小细胞肺癌可以使用“化疗”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联合治疗。
“如果不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发展,张庆的情况只使用化疗的方式,5年生存率几乎为0。”李晓梅称,国外一项代表性研究(IMpower133研究)结果显示,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如果只使用化疗的方式,患者在治疗后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4.3个月。而加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后,患者在治疗后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提升到5.2个月。“不要看数字好像只上涨了0.9个月,但对这种恶性程度极高的小细胞肺癌来讲,其实已经是向前跨了很大一步了,临床价值非常大。”
李晓梅医生与患者家属讨论病情
三大类抗癌药物取得较大进展
那么,李晓梅所说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到底是什么?
据悉,抗癌药物大概可以分为化疗药、靶向药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简称免疫治疗)等。其中,近年来我国主要有三大类抗癌药物取得了较大进展:靶向治疗药物、抗血管生成药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免疫疗法)。
抗血管生成药物的作用就是隔绝肿瘤的生成。“肿瘤的生成肯定要有血管的供应,不论是新生的血管,还是出现了异常的血管。抗血管生成也是肿瘤治疗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如2018年5月在我国获批上市的安罗替尼,主要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晚期小细胞肺癌,以及多种软组织肉瘤等。
而近10年来发展最快的,则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免疫治疗。“2011年,全球首个免疫检查点抑制剂——CTLA-4正式上市,从此揭开了免疫治疗的序幕。”李晓梅说,2013年,全球顶级学术杂志《科学》将肿瘤免疫疗法选为当年十大科学突破之首,正式确立了免疫疗法的“潜力”。从此,各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研发如火如荼。相继研发出如针对恶性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等有效的帕博利珠单抗,针对小细胞肺癌、肝细胞肝癌等有效的阿替利珠单抗等药物。
李晓梅医生(右)与同事讨论患者病情
网传“120万元打一针,2个月癌细胞清零”的说法靠谱吗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年底在网络盛传的一则新闻引发热议:“120万元打一针,两个月癌细胞清零”。而这个120万元一针的“抗癌神药”,正是免疫疗法中的一种。“这种方法是国家允许的已经上市的产品,我们叫做CAR-T疗法,也属于免疫疗法中的一种,是国内第一款利用人体内的免疫细胞来治疗肿瘤的方法。”
李晓梅介绍,120万元一针的“抗癌神药”并不是万能的。
也就是说,“120万元打一针,2个月癌细胞清零”这样的表达并没有得到专业医生的认可。
“只能说,CAR-T疗法是一种新兴的免疫细胞疗法,也是当下医学界最前沿的研究领域,但临床使用尚在早期。”因而,李晓梅提醒,过早或过度宣扬所谓的“抗癌神药”,不仅误导大众,还有可能让骗子有机可乘。不少患者听信谣传希望治愈癌症,但又用不起药,很容易将目光转向打着CAR-T疗法的幌子实则卖假药的骗子,最后不仅得不到正规的治疗,还白花冤枉钱。
李晓梅医生与患者
已经有了可以打开各种锁的“万能钥匙”
那么,如今国内是否存在对绝大多数肿瘤治疗都有效的广谱抗癌药呢?
李晓梅表示,真正能做到对人体全身所有肿瘤都见效的抗癌药物还未出现,但近年来“精准医学”已经从针对特定癌症特定突变的靶向治疗时代进阶到了针对特定基因不限癌种的广谱抗癌时代。这也意味着,如果说曾经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现在人们已经有了多把可以打开各种锁的“万能钥匙”。
目前及将来,国内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抗肿瘤药物获批,比如卡瑞利珠、替雷利珠、恩沃利单抗、斯鲁利单抗、拉罗替尼等。
2021年12月,恩沃利单抗获批上市用于MSI-H/dMMR晚期结直肠癌、胃癌及其它实体瘤。
2022年3月24日,中国自主研发的创新型PD-1药物斯鲁利单抗(H药,serplulimab,HLX10)获批,用于单药治疗经标准治疗失败后、不可切除、转移性高度微卫星不稳定型(MSI-H)实体瘤,这是国内第七款获批上市的PD-1单抗,同时也是首款国产“泛癌种”PD-1,全面开启了国内不限癌种治疗的新时代。
2022年4月13日,中国国家药监局(NMPA)官网公示,拜耳(Bayer)公司提交的larotrectinib(硫拉罗替尼胶囊)的上市申请已获得批准,用于治疗携带NTRK融合基因的实体瘤成人和儿童患者。拉罗替尼可以将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肝胆肿瘤、胃癌、肠癌、黑色素瘤等20余癌种“一网打尽”。
“2018年获批的临床数据让人印象深刻:在TRK融合癌患者的临床试验中,入组的55例患者,拉罗替尼的客观缓解率高达75%,其中22%的患者完全缓解。”李晓梅说,拉罗替尼的获批在肿瘤治疗史上是一个振奋人心的里程碑。预计今年6月份,拉罗替尼即将在我国上市。届时,国内的一些肿瘤患者也可以使用到这种广谱抗癌药了。
癌症年轻化趋势明显,通过早筛可“改变生命的轨迹”
近日,国家癌症中心在自有外刊《国家癌症中心杂志》发布了中国最新癌症报告——《2016年中国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这是自2019年国家癌症中心在《中国肿瘤》杂志公布2015年的发病数据后,首次权威更新公布全国恶性肿瘤的发病与死亡率。
根据报告显示,2016年我国共新发约406.4万恶性肿瘤病例,241.35万因恶性肿瘤死亡的病例。
也就是说,我国平均每天有1万多人被诊断为新发癌症,平均每分钟有7人确诊。恶性肿瘤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重大慢性病。
其中,2000—2016年间,男性:前列腺癌、结直肠癌、白血病、脑瘤、胰腺癌和膀胱癌;女性:甲状腺癌、宫颈癌、子宫癌、乳腺癌、脑瘤、肺癌、结直肠癌等发病呈上升趋势。
同时,男性:前列腺癌、结直肠癌、胰腺癌、白血病;女性:宫颈癌、甲状腺癌、乳腺癌等死亡也成上升趋势。
“在临床中,肿瘤患者年轻化趋势明显。如果不算儿童肿瘤,仅就成年人来说,我救治最年轻的肿瘤患者是一名刚刚大学毕业的子宫肉瘤患者,这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子宫恶性肿瘤,早期症状并不明显。”李晓梅介绍,她救治过的肿瘤患者中,20岁至40岁之间的能占到将近20%。
癌症筛查体检项目有哪些
既然肿瘤的早筛早诊才是提高生存率的根本,那么,在查体时,人们应该做哪些项目进行筛查呢?李晓梅医生列举了几种常见肿瘤的筛查项目。
肺癌筛查,可以做低剂量螺旋CT,这是目前肺癌筛查的金标准。
乳腺癌筛查,可以做乳腺超声检查。同时,鼓励女性进行乳腺自查:比如在洗完澡沿着乳房以顺时针或者逆时针的方向,环形检查,一点点触摸,如果摸到有肿物就用两个手推动,就可以知道肿物是否活动。同时,两侧乳腺进行对比。注意在触摸时,不要用力过猛。
宫颈癌筛查,可以做人乳头瘤状病毒HPV检查,联合宫颈脱落细胞学TCT检查。若有异常,可以结合临床做活检或锥切,以进一步检查。如果没有问题,建议3~5年进行检查。
此外,血液肿瘤标志物检查,例如癌胚抗原CEA、CA12-5、CA19-9等,可以用于结直肠癌、胃癌、乳腺癌、胰腺癌等恶性肿瘤的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