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规范的一项是( )A.“最主要的是”,他说道,“我们心中要有对弱者的同情与爱心.”B.初夏时节,广安街头到处都摆着水果,琵琶啊樱桃啊桃子啊…走到哪里都闻得到诱人的香味C.一个人只有真正明白自己需要什么?才不会在追求理想的路上迷失方向D.我国南海蕴藏着丰富的海洋东动力资源,如潮汐能波能温差能密度差能…等——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

一、选择题(请将下面各小题符合要求的选填涂在答题卡上,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参(cān)差狡黠(xiá)蟠(pán)龙言简意赅(gāi)

B.孱(chán)弱殷(yān)红踉(niàng)跄自怨自艾(yì)

D.匀称(chèn)缜(zhěn)密抽噎(yè)持之以恒(hén)

[考点]12:易误读常见字.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字音问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握课文中的字词,踏踏实实地读、写,把握不准的要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

[解答]A.“参差”应读作“cēncī”;

B.“踉跄”应读作“liàngqiàng”;

C.正确;

D.“抽噎”应读作“chōuyē”,“持之以恒”应读作“chízhīyǐhéng”.

故选:C.

2.下列词语总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恻隐桑梓翻来复去再接再厉

B.浮躁雾霭销声匿迹正襟危坐

C.藻饰萧索寻规蹈矩随机应变

D.滞留荒谬暗然失色阿谀奉承

[考点]14:常见易错字.

[分析]本题考查字形,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写汉字题要注意形近字、同音字辨析.此类题关键是平时的积累,积累生字词,要注意字词的音形义.

[解答]A.有误,“翻来复去”应写作“翻来覆去”;

B.正确;

C.有误,“寻规蹈矩”应写作“循规蹈矩”;

D.有误,“暗然失色”应写作“黯然失色”.

故选:B.

3.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现在的电信诈骗案件如雨后春笋,行骗者手段之隐蔽,蒙骗形式之多样,简直令人防不胜防!

B.清晨,阳光活泼地溜进树丛,欢快地洒下一地金黄,树上的鸟儿也醒来了,忍俊不禁地欢叫着

C.在“中国诗词大会”赛场,选手们自信满满,对答如流,精彩的表现令观众由衷地赞叹

D.峰环水抱的闽中古城,高高低低的房屋琳琅满目,我们投宿的“幸福人家”坐落在绿树浓荫中

[考点]49:成语.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成语的正确使用,要从成语的意思、感情色彩、修饰对象、使用范围等角度考虑,同时结合语境从词语与语境的语意关系、搭配关系等方面筛选.

[解答]A.使用有误,雨后春笋:指春天下雨后,竹笋一下子就长出来很多.比喻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现出来.褒义词,不符合语境.

B.使用有误,忍俊不禁:指忍不住要发笑.与后面的“欢笑”不符,不符合语境.

C.使用正确,符合语境.

D.使用有误,琳琅满目:满眼都是珍贵的东西.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不符合语境.

故选:C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珍惜生命,远离毒品”的校园宣传活动,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的自我保护

B.一个人工作能力的高低,不在于他掌握了多少知识,关键是看他做出了突出的成绩

C.有报道说,目前绝大多数企业的销售利润在8%以下,比去年下降了一倍

D.深受人们喜爱的中国京剧脸谱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之一

[考点]79:病句辨析与修改.

[分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解答]A.缺宾语,“的意识”;

B.两面对一面的问题;

C.“下降”用分数,不能用倍数;

D.正确;

故选D.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规范的一项是()

A.“最主要的是”,他说道,“我们心中要有对弱者的同情与爱心.”

B.初夏时节,广安街头到处都摆着水果,琵琶啊、樱桃啊、桃子啊…走到哪里都闻得到诱人的香味

C.一个人只有真正明白自己需要什么?才不会在追求理想的路上迷失方向

D.我国南海蕴藏着丰富的海洋东动力资源,如潮汐能、波能、温差能、密度差能…等

[考点]56:标点符号.

[分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本题要结合标点符号的知识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了解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如问号、引号、顿号等.注意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

[解答]A.正确;

B.错误,“琵琶啊”“樱桃啊”后面的顿号改为逗号;

C.错误,问号改为逗号.

D.错误,省略号和等去掉一个.

故选:A

6.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全书一百三十多篇,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古代用地名称呼人,柳宗元又称柳河东;以官职称人,所以杜甫称杜少府;也用字称人,《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乐天”就是刘禹锡阔别多年的诗友白居易

C.外国文学的人物画廊中,有四个著名的吝啬鬼.他们分别是法国喜剧家莫里哀笔下的阿巴贡,法国小说家巴尔扎克笔下的夏洛克,俄国作家果戈理笔下的泼留希金,英国戏剧学家莎士比亚笔下的葛朗台

D.阅读新闻,要注意它的结构的五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导语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使用充足事实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或阐释

[考点]F5:文学常识.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文学文化常识.

[解答]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B.杜少府不是杜甫;杜甫是杜工部,因为他做过工部员外郎.杜少府是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里提到的姓杜的朋友而已;

C.外国文学的人物画廊中,有四个著名的吝啬鬼,他们是法国戏剧家莫里哀笔下的阿巴贡,法国小说家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俄国作家果戈理笔下的泼留希金,还有一位就是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笔下的夏洛克;

D.正确.

故选:D.

7.下列句子中配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我们读小说,实际上也就是随着小说家的笔触,神游于小说所虚构的世界之中

②小说离不开虚构和想象

③当然,想象不要太离谱,要尽可能遵循原作的思路

④其实,这种想象的快乐不是小说家的专利,也可以通过你自己的尝试来获得

⑤与小说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

A.①②⑤④③B.②①⑤④③C.⑤②④③①D.②⑤④①③

[考点]72:排列句子顺序.

[解答]此语段论述小说中如何运用想象,②提出了话题是第一句;

①是对上一句的进一步解释,是第二句;

通过理解语意及分析其中的逻辑关系可知⑤与上一句衔接最紧密,可作为第三句;

④③以“其实”为标志体现了语意的转折,“当然”一词又体现了总结的意味,再结合读可确定其先后顺序.

由上分析,可排序为:②①⑤④③

答案:B

二、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列各题.

8.

呦呦之蒿,中国神药

③青蒿素是一种味苦的无色针状晶体。进入人体后,它首先作用于疟原虫的细胞膜、线粒体、内质网、并对核内染色质产生一定影响,让疟原虫的细胞内迅速形成自噬泡,并将细胞液不断排出虫体外,是疟原虫损失大量细胞液而死亡。正是这一治疟原理,是青蒿素当之无愧地成为疟疾的“天然克星”。

⑤但青蒿素也有一定的局限和不足。提取青蒿素的原料贵且稀缺,近十几年来,科学家一直在研究人工合成青蒿素,但收效甚微。国内外许多著名化学公司也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化学合成研究,但回报率过低,目前难以形成产业化。

(1)选文运用的说明顺序是C

A.举例子B.下定义C.作比较D.列数字

(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

A.青蒿素所对抗的疟疾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死亡人数最多的疟疾,是一种极为可怕的瘟疫。

[考点]A7:说明文阅读综合.

(2)本题考查说明方法的判断.解答此题关键要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再根据具体的内容来判断.

(3)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题在文中找到与四个选项相对应的内容,进行仔细的分析比对,即可作出选择.

答案:

(1)C

(2)B

(3)A

二、非选择题

9.诗文名句默写填空

(1)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杜甫《登楼》)

(3)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十二章)

(4)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用对偶句描绘洞庭湖雄伟壮观景象的句子是“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5)当今社会,日新月异,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新事物。在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诗恰好表达了这种观点。

[考点]EF:名篇名句默写.

[分析]本题考查的诗句均是课文中要求背诵的篇目,解答时要集合诗句的引申义理解作答.

[解答](1)玉垒浮云变古今(重点词:垒)

(2)会挽雕弓如满月(重点词:雕)

(3)博学而笃志(重点词:笃)

(4)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重点词:撼)

(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重点词:畔)

10.

古诗鉴赏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1)发挥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两句诗所展现的画面。

(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考点]EO:羁旅诗.

[分析]本题考查诗歌鉴赏.此诗描写了旅途中寒冷凄清的早行景色,抒发了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意,字里行间流露出人在旅途的失意和无奈.整首诗正文虽然没有出现一个“早”字,但是通过霜、茅店、鸡声、人迹、板桥、月这六个意象,把初春山村黎明特有的景色,细腻而又精致地描绘出来.全诗语言明净,结构缜密,情景交融,含蓄有致,字里行间都流露出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情,是唐诗中的名篇,也是文学史上写羁旅之情的名篇,历来为诗词选家所重视,尤其是诗的颔联:“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更是脍炙人口,备受推崇.

[解答](1)本题考查诗歌画面的描述,不能等同于翻译,要加入个人的联想和想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鸡声嘹亮,茅草店沐浴着晓月的余辉;足迹凌乱,木板桥覆盖着早春的寒霜.

(2)本题考查的重点是在通读全诗的前提下,结合具体诗句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此诗描写了旅途中寒冷凄清的早行景色,抒发了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意,字里行间流露出人在旅途的失意和无奈

(1)鸡声嘹亮,茅草店沐浴着晓月的余辉;足迹凌乱,木板桥覆盖着早春的寒霜.

(2)抒发了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意

译文:

黎明起床,车马的铃铎已震动;一路远行,游子悲思故乡.

鸡声嘹亮,茅草店沐浴着晓月的余辉;足迹依稀,木板桥覆盖着早春的寒霜.

枯败的槲叶,落满了荒山的野路;淡白的枳花,鲜艳地开放在驿站的泥墙上.

因而想起昨夜梦见杜陵的美好情景;一群群鸭和鹅,正嬉戏在岸边弯曲的湖塘里.

11.名著导读

根据阅读积累,补写以下读书笔记卡。

[考点]F4:名著综合.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名著综合,解答此题要依据名著内容.

[解答](1)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文学常识的积累,解答此类题时,要求学生在平时学习中注意对作品的作者、人物、故事梗概和主要情节的把握,要注重积累.

(2)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作品中心的把握,解答这道题要求我们看名著不仅要记住作者,还要对作品所蕴含的深刻哲理或所刻画影射出的社会现象,给我们的启示等.

(3)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文学常识的积累,解答此类题时,要求学生在平时学习中注意对作品的作者等重要文学常识注重积累.

(1)冰心

(2)奋斗才能取得成功

(3)简爱

(4)刚烈坚强、坚定地捍卫自己的尊严,追求平等

12.综合性学习

“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初中三年的时光已悄悄过去,回首逝去的日子,无尽欢乐犹在眼前:展望未来的生活,无线豪情洋溢在心中。在离别之际,让我们一起走进“岁月如歌”主题班会活动。

(1)为了营造活动氛围,班委会准备在主席台两边张贴衣服对联,请你围绕主题拟写一副对联。

上联:韶光悄然如流水下联:未来宽阔似海洋

(2)假如你是这次活动的主持者,请你拟写一段50字左右的结束语。

(3)活动中,老师出示了田汉《毕业歌》一段歌词,表达了他对同学们的殷切希望,请你从歌词中细心体会老师的良苦用心,据此为你的好友写上简短的临别赠言。

歌词:我们今天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我们今天是弦歌在一堂,明天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巨浪,不断地增长!同学们!同学们!快拿出力量,担负起天下的兴亡!

临别赠言:离别校园是为了到更广阔的天地里去施展才干,为祖国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是为了成为社会的栋梁.让我们不诉离殇,为美好的明天歌唱!未来加油!。

[考点]84:综合读写.

[分析]本道题综合考查学生对对联知识的掌握程度、在实际情景中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充分流畅表达自己的内心.要注意调动积累,充分发挥想象作答.

(2)本道题考查学生写结束语的表达能力.结束语要对这次班会进行总结,要感谢该感谢的人,要用一些礼貌用语“谢谢”等等,简明扼要,符合语境即可.

(3)本道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注意从歌词中细心体会老师的良苦用心,据此为好友写上简短的临别赠言,不能随意拟写,要紧扣歌词内容写,主要写一写鼓励的话即可.

答案示例:

(1)韶光悄然如流水未来宽阔似海洋

(2)岁月如歌,我们的青春岁月亦如歌.今晚的班会就要落下帷幕,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感谢我们班的老师、同学们为这次班会的辛苦付出!最后,祝贺今晚班会圆满成功,谢谢!

(3)离别校园是为了到更广阔的天地里去施展才干,为祖国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是为了成为社会的栋梁.让我们不诉离殇,为美好的明天歌唱!未来加油!

二、阅读与理解

13.记叙文阅读

大风

莫言

我家后面有一条弯弯曲曲的胶河、沿着高高的河堤向东北方向走七里左右路,就到了一片方圆数千亩的荒草甸子。每年夏天,爷爷都击那儿割草,我爷爷的镰刀磨得快,割草技术高,割下来的草干净,不拖泥带水。

最早跟爷爷去荒草甸子剖草,是刚过了七岁生日不久的一天。堤顶是一条灰白的小路,路的两边长满野草,行人的脚压适迫得它们很瑟缩,但依然是生气勃勃的。爷爷的步子轻悄悄的,走得不紧不慢,听不到脚步声。田野里丝线流苏般的玉米缨儿,刀剑般的玉米叶儿,刚秀出的高粱穗儿,很结实的谷子尾巴,都在雾中时隐时现。河堤上的绿草叶儿上挂着亮晶晶的露水珠儿,微微颤抖着,对我打着招呼。

田野里根寂静,爷爷漫不经心地哼起歌子来:

一匹马踏破了铁甲连环

一杆枪杀败了天下好汉

一碗酒消解了三代的冤情

一文钱难住了盖世的英雄……

坦荡荡的旷野上缓慢地爬行着爷爷悲壮苍凉的歌声。听着歌声,我感到陡然间长大了不少,童年似乎就消逝在这条灰白的镶着野草的河堤上。

他带着我善找老茅草,老茅草含水少,干得快,牲口也爱吃。爷爷提着一把大镰刀,我捉着一柄小镰刀,在一片茅草前蹲下来。“看我怎么割。”爷爷示范给我看。他并不认真教我,比画了几下子就低头割他的草去了。他割草的姿势很美,动作富有节奏。我试着割了几下,很累,厌烦了,扔下镰刀,追鸟捉蚂蚱去了。

[不知何时,天上布满了大块的黑云。

我帮着爷爷把草装上车,小车像座小山包一样。大堤弯弯曲曲,刚走出里把路,黑云就把太阳完全遮住了。天地之间没有了界限,我竟然感到一种莫名的恐惧。回头看爷爷,爷爷的脸木木的,一点表情也没有。

河堤下的庄稼叶子忽然动了起来,但没有声音。河里也有平滑的波浪涌起,同样没有声音。很高很远的地方似乎传来了世上没有的声音,天地之间变成紫色,还有扑鼻的干草气息、野蒿子的苦味和野菊花幽幽的香气。

在我们的前方,出现了一个黑色的,顶天立地的圆柱,圆柱飞速旋转着,向我们逼过来,紧接着传来沉闷如雷鸣的呼噜声。

“爷爷,那是什么”

“风。”

爷爷淡波地说,“使劲拉车吧,孩子。”说着,他弯下了腰。

我们钻进了风里,听不到什么声音,只感到有两个大巴掌在使劲扇着耳门子,鼓膜嗡嗡地响。堤下的庄稼像接到命令的士兵,一齐倒伏下去。

爷爷双手攥着车把,脊背绷得像一张弓。他的双腿像钉子一样钉在堤上,腿上的肌肉像树根一样条条棱棱地凸起来。风把车上半干不湿的茅草揪出来,扬起来,小车在哆嗦。爷爷的双腿开始颤抖了,汗水从他背上流下来。]

夕阳不动声色地露出来,河里通红通红,像流动着冷冷的铁水。庄稼慢慢地直起腰。爷爷像一尊青铜塑像一样保持着用力的姿势。

我高呼着:“爷爷,风过去了。”

他慢慢地放下车子,费劲地直起腰,我看到他的手指都蜷曲着不能伸直了。

“爷爷,就剩下一棵草了。”我有点懊丧地说。“天黑了,走吧。”爷爷说着,弯腰推起了小车。

我举着那棵草,跟着爷爷走了一会儿,就把它随手扔在堤下淡黄色的暮色中了。

(选自《萌芽》,有删改)

(1)用一句话概括“[]”之间文字的主要内容。

(2)结合短文,概括说说爷爷是一个怎样的人?

(3)结合语境,体会作者写爷爷哼“歌子”的作用。

(4)“风把我们车上的草全卷走了,不、还有一棵草夹在车粱的榫缝里。我把那棵草举着给爷爷看,一根普通的老茅草,也不知是红色还是绿色。”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棵未被卷走的老茅草?

(5)联系上下文,说说文中划横线的语句的表达效果。

[考点]9C:记叙文阅读综合.

通读括号内的内容,可概括为:我与爷爷跟大风顽强搏斗的情景.

从文中爷爷带我去割草以及他割草的动作,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勤劳能干的农民;从大风来时,爷爷的语言和行为,可以看出他的沉着淡定;从大风来时,他与风搏斗的情景,可以看出他的坚韧顽强.综合这些理解整理出答案.

文中的这棵老茅草表面来看,是我们与大风搏斗后仅有的一点收获,它虽然老,却在大风中坚持到最后,与普通平凡、历尽沧桑的爷爷很相似,可以看出作者的目的是用茅草来象征爷爷,表现爷爷的坚强.

(5)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解答此题关键要选择好赏析的角度,语句赏析的角度一般有: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反问、设问、排比等)、词语(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等)、描写方法(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句式、手法、内容、情感等.

这个句子就比较复杂,它是对当时的环境描写,从视觉、听觉的角度来表现风力之大;同时句子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形象写出了风的迅猛,与下文爷爷面对这些的淡定形成对比,表现出爷爷的沉着、坚强的性格.

(1)我与爷爷跟大风顽强搏斗的情景.

(2)爷爷是一个历尽沧桑、勤劳能干、沉着淡定、坚韧顽强、爱护孙子的老农民形象.

(3)悲壮苍凉的歌声烘托出原野的寂静、空旷,体现了爷爷虽历经沧桑,却有乐观坚韧的品格.表现了震撼我心灵的强大力量,让我陡然间长大了.

(4)这棵普通老茅草是我们与大风搏斗的仅有的一点收获,它象征着爷爷普通平凡、历尽沧桑却坚韧顽强的品格,这样写含蓄、深刻而又余味无穷.

(5)①运用环境描写,②从视觉、听觉的角度,③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了风之迅猛,④渲染了紧张而恐怖的气氛,⑤为后文表现爷爷淡定沉着、坚韧刚强的品格作铺垫.

二、(二)议论文阅读

14.

“知入”与“知出”

张运辅

①怎样读书才能取得效果?经验表明,处理好阅读中的“入”与“出”是关键所在。南宋学者陈善云:“读书须知出入法。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此论道出了读书的精髓。

②阅读中的“入”,是指对所读之书全身心融入,潜心对其进行研读与探索。就是读者通过文字去触摸作者的内心,与其进行心灵的对话。如此“入书”,方可“见得亲切”,实现双方心情的“契合”。

④在熟读基础上精思,确为“入书”之妙诀。苏轼读陶渊明《饮酒》诗后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两句时,发现“见”字能表达悠然自得之感。又想到在俗本中改为“望”,“望南山”就变为主动寻求,这不但破坏了全诗的意境,而且也与陶渊明的节操相悖。“望”与“见”虽一字之差,但意境全异。苏轼的体会,表明他对全诗意蕴和诗人的心境都有了深刻认识;这种认识若离开了对全诗全身心的“入”,离开反复思索,是无法达到的。

⑤阅读中的“出”,是指读者能站在更高层次,对所读之书做出分析判断,能从新的角度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哲学家叔本华就主张读书要与书本拉开距离,不要“入”书过度,要敢于并善于从书本中走出来。这样读书,方可避免“是别人在代替我们思想,我们只不过重复他的思想活动的过程而已”;方可在读后能解其意、识其旨、得其要,真正做到“用得透脱”。

⑥阅读,要“入”,也要“出”。“入”是“出”的基础,不“入”则无所谓“出”;“出”是“入”的目的,不能“出”就失去了阅读的价值与意义。既能“入”又能“出”,才是阅读者必须掌握的秘诀。

(1)对本文中心论点表述最正确的一项是D

A.阅读后要能解其意、识其旨、得其要,真正做到“用得透脱”。

B.在熟读基础上精思,确为“入书”之妙诀。

C.本文主要论述了阅读时“入”与“出”的方法。

D.处理好阅读中的“如”与“出”是读书取得效果的关键所在。

(2)根据本文的内容,谈谈阅读中“入”与“出”的辩证关系。

(3)本文第④段划横线的文字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4)下面这段文字放在本文的哪一段最恰当?说明理由

叶圣陶认为:“文字是一道桥梁,桥这边站着读者,桥那边站着作者。通过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而且了解了作者的心情,是作者的心灵契合。”

(5)联系实际,谈谈本文给你的启示。

[考点]BC:议论文阅读综合.

[分析]本文结构清晰,第①段直入主题,指出读书要取得效果,处理好阅读中的“入”与“出”是关键所在;第②-⑤段,具体分析什么是“入”和“出”,以及怎样才能“知入”和“知出”;第⑥段,总结全文,再次强调既能“入”又能“出”,才是阅读者必须掌握的秘诀.

(3)本题主要考查论证方法的判断与作用分析.解答此类题需要正确辨别论证方法,然后根据各种论证方法的答题格式,具体分析,进行解答.

(4)本题考查句子位置的判定.议论文阅读中确定句子的位置,要根据句子的意思与文段之间的关系来判断.

(1)D

(2)阅读,要“入”,也要“出”.“入”是“出”的基础,“出”则是“入”的目的.

(3)采用了举例论证.作用:通过举苏轼阅读陶渊明《饮酒》诗的事例,论证了“在熟读基础上的精思,确为‘入书’之妙诀”这个观点,增强了说服力.

(4)第②段.这段文字引用了叶圣陶的话,阐述了“阅读中的‘入’,就是读者通过文字去触摸作者的内心,与其进行心灵的对话,以达到心灵的契合”这一观点,和第②段的内容一致.

示例:我们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时,就会感受到主人公保尔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后坚持写作的钢铁般的意志,就会激励自己克服学习、生活中的一切困难.

15.(三)文言文阅读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节选自欧阳修《丰月亭记》)

(1)请用“/”为下面句子断句(标两处)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林壑尤美山谷②有冀然临于泉者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

③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这④掇幽芳而荫乔木遮阴纳凉

(3)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C

A.山行六七里山之僧智仙也

B.望之蔚然而深秀者修之来此

C.名之者谁?遂书以名其亭焉

D.山水之乐乐其地僻而事件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考点]DA:课内文言文阅读.

[分析]参考译文:

[甲]环绕滁州的都是山.那西南的几座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那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看到流水从两座山峰之间倾泻而出的,那是酿泉.泉水沿着山峰折绕,沿着山路拐弯,有一座亭子像飞鸟展翅似地,飞架在泉上,那就是醉翁亭.建造这亭子的是谁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给它取名的又是谁呢?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太守和他的宾客们来这儿饮酒,只喝一点儿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所以自号“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赏山水的美景.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

[乙]我来到这里,喜欢它地方僻静而公事清简,又爱它的风俗安恬闲适.在山谷间找到这样的甘泉之后,于是每天同滁州的人士来游玩,抬头望山,低首听泉.春天采摘幽香的鲜花,夏天在茂密的乔木乘凉,刮风落霜结冰飞雪之时,更鲜明地显露出它的清肃秀美,四时的风光,无一不令人喜爱.(那时)又庆幸遇到民众为那年谷物的丰收成熟而高兴,乐意与我同游.于是为此根据这里的山脉河流,叙述这里风俗的美好,让民众知道能够安享丰年的欢乐,是因为有幸生于这太平无事的时代.

(2)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为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①句意: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壑:山谷

②句意:有一座亭子像飞鸟展翅似地,飞架在泉上.翼然: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

③句意:在山谷间找到这样的甘泉之后.斯:这

④句意:春天采摘幽香的鲜花,夏天在茂密的乔木乘凉.荫:遮阴纳凉

(3)本题主要考查点是一词多义.为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

A句意:沿着山路走六七里.山:沿着山路;是山上的和尚智仙.山:山上的

B句意: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之:补充音节;我来到这里.之:用于主谓之间

D句意: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乐:乐趣;喜欢它地方僻静而公事清简.乐:喜欢

①重点词有:乐:乐趣

句意: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

②重点词有:乐:喜欢

句意:我来到这里,喜欢它地方僻静而公事清简,又爱它的风俗安恬闲适.

答案:(1)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

(2)①格外②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③这④遮阴纳凉

(3)C

(4)①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

②我来到这里,喜欢它地方僻静而公事清简,又爱它的风俗安恬闲适.

(5)乐其岁物之丰成安此丰年之乐者与民同乐

四、作文

16.从下列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作文。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风,跌倒了

云,跌倒了

才有了滋润大地的雨水

雪,跌倒了

才有了银装素裹的世界

所以

让我们不再害怕跌倒

让我们在跌倒时

用最美丽的姿势

站起

(2)烦恼积压在心头,沉甸甸的,他的房间里走来走去,无意间打开窗户,满眼的绿意扑面而来,心情一下子开朗起来……

[考点]L3:话题作文;L1:命题作文.

[分析]作文一:

[审题立意]这是一道话题作文.话题与“跌倒”有关.“跌倒”应理解为其引申义,是指生活中的挫折、失败、磨难、困难等.通过对前面的文字材料的分析,材料主要揭示了“跌倒”的益处这一主旨.所以,这次作文的写作主题基本被确定为“跌倒的益处”.除此之外,还要自己拟定一个精彩的题目.

[构思选材]以“跌倒”为话题写作文,有许多切入的角度和可行的思路:(1)可以写成议论文.可以采取排比构段的方法,或阐述对待“跌倒”的种种积极态度,或阐述“跌倒”对人生的种种积极意义,或运用发散思维分析“跌倒”的方方面面,从挫折出现在人生中的意义及如何去面对它等方面层层深入地加以论述,阐释对挫折的认识.(2)可以写成记叙文,叙述自己遭遇“跌倒”的经历,畅谈面对“跌倒”的感受和启迪;可以寓道理于故事(事件),委婉地表达如何对待“跌倒”等等.

[写作手法]本次作文,写成记叙文、议论文均可.如果写成记叙文,注意叙述内容的生动曲折性,使用细节描写、以小见大等写作方法,达到吸引读者的目的;如果写成议论文,就要适当使用举例子、讲道理、对比等论证方法,从不同方面充分论证“跌倒的益处”.

作文二:

[写作手法]发挥联想和想象,选定写作内容,注意细节描写和象征手法、虚实结合手法的恰当运用.

[解答][作文一范文]

最容易跌倒的人

多么美的诗歌呀!它告诉我们,要直面人生中的跌倒,不畏惧跌倒.

曾经读过这样一个故事,故事的大意是:爱迪生所在的实验室后面有一片空地.爱迪生思考问题时常来这里散步,这片空地坑坑洼洼,因此爱迪生行走间常常跌倒.一天,爱迪生一边散步,一边琢磨如何改进灯芯的材料,由于想得入神,一路上,他跌倒了五六次.当时,同事斯诺正坐在台阶上,见后哈哈大笑.爱迪生站了起来,拍拍身上的尘土问:“笑什么?你知道什么人最容易跌倒吗?是行走的人.”“行走的人最容易跌倒”,多么朴实无华的一句话,却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坐立与行走是两种存在方式,但却有着许多的区别,最本质的区别就是,坐立的人不会跌倒,而行走的人却常常跌倒.

坐立的人虽然不会跌倒,但他只能停留在原地;行走的人虽然可能跌倒,但每一次跌倒,他便离目标近了一步.面对这样的选择,我们应该选择继续,虽然会困难重重,但我们会达到最终的目标,所以让我们做勇于跌倒的人吧.

[作文二范文]

打开

望着那女孩离去时活泼的倩影,我一时陷入沉思当中.那女孩教会我如何为心灵打开一扇窗.

夏天被一声声蝉鸣迎了过来,不过打心底我恨透了夏天,汗流浃背,炎热不给你一丝逃跑的机会.所以一到夏天我的心也跟着浮躁了起来.

不过我的救星来了,一辆公车开了过来,我不顾一切跳了上去,找了一个位置一屁股坐下.不知何时旁边又坐了个比我小两三岁的女孩子,手中和我一样拿着一瓶矿泉水瓶,天气太热了,我早早就将水一饮而尽.

“哥哥,你能帮我打开一下窗户吗?”一声甜如蜜糖的话从旁边传了过来,我侧过脸,只见那女孩扎着两条麻花辫,有瓷器般光洁白皙的皮肤,脸上浮着一股若有若无的笑意.“开什么窗,车里开着空调,一开窗岂不热煞我也?”我调侃道.

小女孩用手指指向窗外,示意向外看.映入眼中,像是一个巨大的麻袋,似乎装着不少塑料瓶,视线向下移,竟是一个矮小的老人,背弯得像个虾米,皮肤被烈日烤的焦黑,光着脚行走着,五官聚拢,表情痛苦,显然,他以捡破烂为生.

公车正遇到交通拥堵,老人越来越靠近,我转过脸,看见女孩那双清澈得如清泉的眼瞳,怔住了.

红灯转成绿灯,我好像被针刺了似的一个激灵,打开窗户,女孩将手中的瓶子递放在我手中,老人接住这两个瓶子,抬起头,给了我们一个和善的微笑.汽车启动了,我看见老人的背影渐行渐远,似乎读懂了些什么.

当一个人把自己的心窗轻轻推开,又将自己的帮助献给他人,他却收获得更多,因为此刻三月暖人的春晖也透过窗户,悄悄射进心房,让心灵不再阴霾.

THE END
1.2025天津选调生考试判断推理:不再纠结的真假话问题A.四个草屋中都有草药 B.四个草屋中都有食物 C.第三个草屋中有猎枪 D.第四个草屋中没有草药 【中公解析】D。题目给四句话,并告知只有一句为真,可判断是真假话问题。我们知道,直言命题中有这样几对矛盾:所有是与有些非,所有非和有些是,某个是和某个非分别互为矛盾关系。对于此类题目,一找:根据矛盾关系,https://tj.offcn.com/html/2024/12/414441.html
2.哲学:逻辑学在线测试(题库版)考试题库7、多项选择题 在概念外延间的关系中,不具有传递性的是()。 A.同一关系 B.真包含关系 C.交叉关系 D.全异关系 E.真包含于关系点击查看答案8、多项选择题 下列各组直言命题,若为同一思维过程中的陈述,则违反排中律的是() A.某法官并不是如果受礼就秉公断案;某法官并不是受礼而没有秉公断案 B.某法官并http://www.91exam.org/exam/87-4533/4533281.html
3.公务员《判断推理》通关试题每日练(2024年11月28日4941)A、电视连续剧《士兵突击》 B、石家庄评剧团排演的《西柏坡》 C、公园里举办的交谊舞大赛 D、魔术师刘谦表演的精妙的魔术 2: 社会交换理论中的侵犯一赞同命题的意思是,当个体行为没有得到期待的奖励或得到意料之外的惩罚时,他将被激怒并有可能采取攻击性行为;如果个体行为得到期望的奖励或没有受到预期的惩罚,他都会http://www.sdsgwy.com/article/html/6838039.html
4.(完整版)常用逻辑用语测试题(含答案)经管文库(完整版)常用逻辑用语测试题(含答案)https://bbs.pinggu.org/thread-12943889-1-1.html
5.非p与p的否命题有什么区别非p与p的否命题有什么区别更新时间: 2024-12-04 05:03:35 非P即命题的否定,只否定结论,不否定条件。否命题既否定结论也否定条件。例如,p为如果a成立,则b成立。p的否命题为如果a不成立,则b不成立。非p为如果a成立,则b不成立。标签: 西兰花 种植 方法 什么 非p与p的否命题有什么区别 相关文章http://m.15tqc.com/show1406119/
6.速解真假话问题乙:我们中有人会上场; 丙:乙和丁至少有一人上场; 丁:我会上场。 四人中有两人猜测为真,两人猜测为假,则以下哪项断定成立? A.猜测为真的是乙和丙 B.猜测为真的是甲和丁 C.猜测为真的是甲和丙 D.猜测为真的是乙和丁 答案:A 【解析】第一步:先识别题型,我们可以看到题干中有四个条件,真假情况为两http://www.gzrsw163.com/e/action/ShowInfo.php?classid=47&id=38141
7.逻辑学课后练习题答案6篇(全文)逻辑学课后练习题答案(精选6篇) 逻辑学课后练习题答案 第1篇 1.【单选题】“鬼是不存在的,因为没有人证明过鬼存在。”陷入了()的论证谬误。 ? ? ? ? A、诉诸权威 B、诉诸公众 C、诉诸无知 D、以上均不是 我的答案:C得分: 33.3分 【单选题】“一个老虎的食量比一个人的大,那么所有老虎的https://www.99xueshu.com/w/file415vm348.html
8.试题及答案(卷九)学历提升学历教育成人自考本科参考答案:B。 5.《张中丞传后叙》:“愈贞元中过泗州,船上人犹指以相语”,“指以相语”的是( ) A.于嵩读《汉书》事 B.南霁云抽矢射佛塔事 C.张巡慷慨就戮事 D.南霁云拔刀断指事 参考答案:B。 6.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所表达的根本思想是( ) http://xueli.en369.cn/zikao/1687002680109848.html
9.2011年4月普通逻辑自考试题A.对称且传递的关系 B.非对称且传递的关系 C.反对称且传递的关系 D.对称且非传递的关系 7.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团体赛的决赛前,S国的教练在排兵布阵时的想法是:如果4号队员的竞技状态好,并且伤势已经痊愈,那么让4号队员出场;只有4号队员不能出场,才派6号队员出场。如果决赛时6号队员出场,则肯定为真的是(https://www.hbzkw.com/exam/20120303102926.html
10.数据库开发技术某数据表中有如下列定义语句snochar4、在SQLServer2005中,通配符只有在D子句中才有意义,否则会被当作普通字符使用。 A)COUNTB)SELECTC)SUMD)LIKE 5、SQL Server 2005中,主数据库文件的扩展名为A A). mdfB). dbfC). ldfD). ndf 6、SQL语句中删除表的命令是C A)DELETE TABLEB)DELETE DBF https://blog.csdn.net/weixin_59869768/article/details/130301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