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15个现代文阅读常考题及答题模板

2.文中加点词语有何作用(好处、妙处)

一般有固定的答题思路:

(1)动词:生动形象地表现什么,(或传神刻画了事物……的情状),表现了人物……的心情(性格)。

(2)形容词、副词:生动形象地描摹出某人(某物)……的特点、情态(或描绘出一幅……样的场景),反映了人物……的心情。

3.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表达效果

此题的答题思路:分析该句的修辞作用+具体语境作用。

常见修辞答题如下:

比喻:用(事物)比喻(事物),形象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情态),表达了(人物)……的情感。

拟人:把**拟人化(或赋予**人的情感),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的情状(描绘出……的画面),写出了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人物)……的思想感情。

排比:使句式更整齐,气势更强烈,强调了(事物)的……,突出了(人物)……的感情。

夸张:夸大(或缩小)了(事物)的大小(长度、速度、性能等)、突出了(事物)……的特点。

反问:这个反问句的意思是……以强烈的语气表达了(人物)……的态度(观点、情感)。

引用:

4.某段在文中起何作用

先弄清该段落在文中的位置,再分析其作用。

5.文中某句、段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先分析属于何种描写手法,然后分析其作用:

①人物描写(肖语动心):表现了人物**的特点,突出人物的**性格(心理、品质);

②环境描写:烘托了一种**的气氛,表达了**人物怎样的思想感情(心理)

6.请分析文中**的形象/文中**的性格特点

从文中检索关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的描写,提取出关键词来分析人物性格,并对结果进行加工合并。

常见的表现手法有对比、象征、伏笔、照应等,每一种表现手法都有其特定的作用。

对比:**和**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人物(事物)……的特点。

伏笔:对将要出现的**事件作暗示,为情节发展作铺垫。

烘托、渲染:常用来表现环境、营造氛围、抒发感情、突出主题。

二、概括类问题

8.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概括议论文或说明文文段的内容,抓段落中心句。一般说来,议论文、说明文的段意是通过中心句来表现的。中心句的位置往往在一个文段的开头(起提领作用),或在结尾(起总结作用)有时也在中间。

10.简要概括文中事物的特点(优点、用途)。

11.提取文中的某句话,原因是什么?

三、深层含义理解类问题

12.分析本文标题的含义

13.说说你对加点词语含义的理解

首先找到词语在原文中的位置,然后弄清上下句具体语境,弄清这个词语所包含的寓意,即可得出答案。

THE END
1.高中语文各类题型答题模板一、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高考语文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二、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历史顺序、年代顺序、四季交替顺序、早晚(先后)顺序 https://www.youkee.com/ziliao/10172.html
2.高中语文各类题型答题模板语文是高中的三大主科之一,那么高中语文答题模板有什么呢?答题技巧有哪些呢?朽整理了相关资料,来看看吧! 1.高中语文答题模板 一、诗歌答题模式 1.意境类:描绘画面(忠于原诗,语言优美)+概括氛围+分析思想感情http://www.gaokao.com/e/20210329/6061830780b82.shtml
3.高中语文阅读答题技巧及万能答题模板高中语文阅读还有答题技巧?万能答题模板这种神级操作还存在?我们就跟着考生网小生老师来看看吧,建议你收藏额! 想要提高高中语文成绩,那么提高语文阅读理解的成绩是非常重要的,其实语文阅读理解的答题过程中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下面考生网小生老师为大家提供高中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方法及模板,仅供大家参考。 https://www.kaosheng100.com/news-3162.html
4.中考划线句子作用的答题模式中考划线句子作用的答题模式:文章开头:开篇;气氛(叙事,小说);伏笔(叙事,小说);悬念(小说);补充以下Pad;在指挥官之下;学生答题时必须回答“渲染了什么样的气氛”、“建立了什么样的情绪基调”、“阐明了XXXX的思想”等。 1中考划线句子作用的答题模式 http://www.chusan.com/zhongkao/302058.html
5.散文阅读主观题答题模版及反套路题型7、句子位置突破法。 答题模板: 这个句子的意思是……,采用了……的修辞手法(或表达方式),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的特点(表层含意),突出了……(深层含意),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 重要词语 ①体现作者情感态度或主旨的词语;②运用了一定修辞手法的词语; https://www.jxew.net/gkgkbk/xdw/3601.html
6.语文连词成句的方法和技巧3)表示称呼的词语放在句子开头:妈妈,你在哪里? 4)第一层意思表达完了:太阳升起来了,牵牛花开了。 4.仔细检查三遍: 第一遍:看看数字有没有遗漏,标点有没有忘记。 第二遍:按1、2、3、4的顺序查一查数字有没有写错。 第三遍:左手点自己连的顺序,右手找词语,读一读是否通顺。 语文连词成句答题步骤 第一http://www.91kaixue.com/zt/adnznso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