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与美育

伍举:“夫美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美与善的联系(关于美的本质的最早的论述)

孔子——“尽善尽美”

孟子——“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

荀子《乐论》(亚里士多德《诗学》),是我国最早的相当系统的音乐理论著作和美学著作。(二)西方古代美学思想的发展历程

毕达格拉斯学派—“美是和谐与比例”;

苏格拉底—善和美的关系;

柏拉图:《大希庇阿斯篇》“什么是美”和“什么东西是美的”;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美是善;《诗学》—艺术的模仿说;

中国传统美学与西方美学之比较

中国传统美学特别强调一个“情”,它在剖析美的事物和美感体验时往往从情出发,抒之以情,以情作结,即以情动人

西方美学往往偏重一个“理”字,在剖析美的对象和美感结构时,经常从理出发,析之以理,归之以理,它重视以理服人。

三)鲍姆嘉通——“美学之父”

1735年,鲍姆嘉通写了《诗的哲学沉思录》

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

审美意识的产生可推溯到原始社会,而美学作为独立的学科不过只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四)马克思主义创立在美学发展史上的意义

1.为美学研究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美感、美的规律等美学基本理论的论述,为新美学之崛起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3.马克思主义者为新美学的建立和发展都作了重要贡献。

五、美学的研究的方法

根本方法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自上而下”,又称哲学思辩—形而上学的方法

(2)“自下而上”,又称经验描述—“科学的美学”。

(3)心理学方法(4)社会学方法

(5)符号论方法(6)现象学方法

(7)价值论方法(8)系统论方法

美的本质与特性

美的本质问题之所以难解,原因有二:

1.由于美的事物的复杂性、多样化。

2.美随着社会历史的变化而相应地发展和变化着。

二、中外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

一)西方美学史上探索美的本质的不同途径

1.从主体精神世界出发探求美的根源

柏拉图——“美是理念”

是欧洲美学史上最早对美的问题作深入的哲学思考的人。

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归根结底,他认为美的本质来自心灵、理念、绝对精神。

康德——“美是主观观念”

《判断力批判》,区分审美判断和逻辑判断。美的问题,完全是一个主观鉴赏的问题。美只是对象在形式上对我们主体心理所引起的一种快与不快的感情。

克罗齐——美是心灵作用于事物而产生的直觉

2.从客观对象自然属性上探求美的本质

亚里士多德——美的本质在于感性事物本身,肯定了美在于事物的形式、比例。

达.芬奇——(《论绘画》和《笔记》)美存在于现实生活之中,可以用感官认识到事物的性质。

人的美特别重视比例和谐。认为美感“完全建立在各部分之间神圣的比例关系上”。

博克——生理学的观点,肯定了美是客观事物本身的性质,并根据经验事实对事物美的感性特征进行了归类。

狄德罗——“美在关系”

高乃依《贺拉斯》里“让他死吧”,美是随着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

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

其一,美包含了一种可爱的、为我们的心所宝贵的东西;其二,美是活生生的事物,是多种多样的对象。

分析了社会生活中人物形象的美:乡下美人(体格强壮,长得很结实)、上流社会中美人(以纤手细足、病态)、真正有教养的

(二)中国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人(眼睛)

1.结合善(功利)来研究美

伍举:美是有功利的,美与善是密不可分的。

孔子:《韶》乐“尽美矣,又尽善也”,《武》乐“尽美矣,未尽善也。”强调美善的统一。孟子:美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把人性修养的最高境界,即善的最高境界看作是审美的境界。

荀子:认为美是一种客观存在:“故天之所覆,地之所载,莫不尽其美,致其用”。

美是有功利的。社会功利性是美的一个重要条件。

2.结合艺术来研究美

3.结合现实研究美

刘勰:建立一个比较系统完整的美学理论,“自然之道”(客观规律)。美是自然的、客观的。王夫之:肯定了美是存在于自然的运动之中。

叶燮(xie):肯定了美的客观性、多样性,又指出美是人类所特有的认识对象,美对具有一定审美能力的人才有意义。

标志着我国古典唯物主义美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三、我国当代美学界关于美的本质的不同学说

1.“主观说”——吕荧、高尔太

吕荧:“美是物在人的主观中的反映,是一种观念。”“自然界的事物或现象本身无所谓美丑,它们美或不美,是人给它们的评价。”

高尔太:“客观的美并不存在”,“美,只要人感到它,它就存在,不被感受到,它就不存在”。基本观点:强调美是人的心灵的产物,是人的主观意识的表现,是人的主观精神活动的结果。

2.客观说——蔡仪

彩虹因为它本身就是美的,所以人们才能感知到它的美。”

基本观点:美是一种客观的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或感知为转移的。

“美在典型”说,典型即个别的东西显现着种类的东西。

缺陷:一是没区分美的种类和不美的种类;二是只强调了美的绝对性,而忽视了美的相对性

3.主客观统一说——朱光潜

美是客观方面的某些事物、性质和形状适合主观方面的意识形态,可以交融在一起而成为一个完整形象的那种性质。”或者说美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4.客观性与社会性统一说——李泽厚

美是客观的,又是社会的。美就是客观的社会生活的属性。

(1)美的客观性,是指“美具有不依赖于人类主观意识、情趣而独立存在的客观性质”。

(2)美的社会性,是指美离不开人类社会,美只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

四、马克思主义美的本质论

(一)审美活动是一种社会性活动

首先,审美活动不可能存在于先于人类社会的自然界。

其次,审美活动也不可能存在于人类之外的动物、植物界。

最后,从汉字“美”的字源,也可以看出人的审美活动的社会性。

五、美的特征

(一)形象性:美必须通过具体的感性形象的形式来表现。

(二)感染性

感染性的体现在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上。它通过完美的形式所显示出的深刻的内容,即以感性形式显示出人自由自觉创造的本质力量,这是形成美的感染性的核心方面

三)社会性

首先,美是属人的,它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一种社会现象。其次,美的社会性还表现在它的社会功利性上。

(四)新颖性

(一)“美在形式”说。

最早主张美在形式的,是古希腊的毕达格拉斯学派

“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的是球形,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

英国画家荷迦兹认为,波状线是一种“真正称得上美的线条”,而蛇形线则是“富有吸引力的线条”。

贝尔(英)提出“有意味的形式”

(二)形式美的含义及产生

1.含义:

美的形式的特征:一是要有宜人性;二是要表现内容。(即适宜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广义地说,形式美就是美的事物的外在形式所具有的相对独立的审美特性,因而形式美表现为具体的美的形式。

狭义地说,形式美是指构成事物外形的物质材料的自然属性(色、形、声)以及它们的组合规律(如整齐、比例、对称、均衡、反复、节奏、多样统一等)所呈现出来的审美特性(三)形式美的构成因素

1.色彩:(三原色)

第一,视觉效果(温度感、空间感、质感、重量感)

第二,表情效果

是指色彩的表情性,同有关色彩的联想分不开。色彩的表情性给人以情感的感染,不同色彩的刺激往往会使人产生不同的情绪。如兴奋与沉静、活泼与忧郁、华丽与朴素等。

THE END
1.哲学:美学考试答案(考试必看)考试题库A.艺术开始进入自觉的时代 B.审美活动开始走向独立 C.人对自然审美意识开始觉醒 D.人对现实审美关系的建立 点击查看答案 82、判断题 自然美早在人类出现之前就存在。 点击查看答案 83、问答题 简单评介“有意味的形式”说。 点击查看答案 84、名词解释 审美活动的二重性 点击查看答案 85、单项选择题 在艺术孕http://www.91exam.org/exam/87-4535/4535828.html
2.超尔星学雅习通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大学美育)作业答案百年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超星学习通、知到智慧树、国家开放https://www.bnjyedu.cn/pc/news_xx-446238-.html
3.安徽大学《美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doc装订线装订线PAGE2第1页,共5页安徽大学《美学》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院(系)___班级___学号___姓名___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哲学的价值论中,对于价值的客观性和主观性,以下说法不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63651876.html
4.《美学与美育》试题及答案经管文库(原现金交易)艺术。)、连续性、迁移性。6、绘画、雕塑、建筑、工艺、书法、摄影等属于(7、教学活动在教学内容https://bbs.pinggu.org/thread-12913713-1-1.html
5.学生校外社会实践活动安全教育(通用16篇)1.实施园区教育局统筹管理、统一协调 作为园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主管单位的苏州工业园区教育局切实把这项工作摆上议事日程, 及时掌握工作情况, 研究解决重要问题。园区教育局随时协调财政、交通、公安、文化、卫生、妇联、科协、团委等部门及各中小学负责人, 一起研究中心活动场地建设和学校联动开展活动的有关工作, 协调重大https://www.360wenmi.com/f/filecpnnqqq9.html
6.自觉性与非自觉性的矛盾统一时审美活动的主要特征之一。()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自觉性与非自觉性的矛盾统一时审美活动的主要特征之一。()A.正确B.错误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试题Word文档/Excel文档/PDF文档转化为在线题库,制作自己的电https://www.shuashuati.com/ti/fea6098d4a374039874535dc262bdb27.html?fm=bdbds0d255d36eb16a17f7020e30252a825d2
7.让以感觉和经验为依据的泛神论哲学、强调艺术作品中个人主观情感的非理性情结、以托古为名的对淳朴、原始的自然状态的追求支配着卢梭的全部思想和文艺活动,也必然深刻地渗入了他的音乐美学思想,而上述思想特征在很大程度上,正是从18世纪下半叶滥觞的浪漫主义音乐创作和思想的出发点。http://lib.sccm.cn/content.jsp?id=131458700783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