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重点知识整合

1、概念有两个基本的逻辑特征:内涵和外延。

1)概念的内涵是指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特有属性。即概念的含义。(它回答概念“反映了什么对象”)

2)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的对象。即概念的适用范围。(它回答概念“反映了哪些对象”)

如:三角形:三条直线在同一平面上构成的封闭图形,三个角之和为180度。

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都是三角形。

3)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关系——反变关系

国家:阶级统治的工具——中、美、英、法……

(社会主义)国家:(无产)阶级统治的工具——中国

内涵扩大,外延缩小;内涵减少,外延变大

虚概念:有内涵无外延——鬼、孙悟空、贾宝玉

2、概念内涵和外延的确定性与灵活性

二、概念的种类(单独、普遍、集合、非集合、正、负)

(一)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

划分根据:概念的外延,即概念所指称对象的数量

1、单独概念是指外延仅有一个对象的概念。它的外延是独一无二的。

从语言角度看,单独概念一般是通过专有名词或者摹状词表达的。具体地说:

A人名、地名、单位名等一般表达单独概念。

B包含数目、序列或最高程度的词。

D包含“这个”、“那个”的词或词组表达单独概念。

2、普遍概念是指外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对象的概念。

语言角度来说,普通名词、形容词和动词表达普遍概念。

△注意:

一个语词所表达的概念究竟是普遍概念还是单独概念,需联系语言环境。例:

《人民日报》是中共中央的机关报。(专有的报名——单独概念)小王和小张手里各拿着一份《人民日报》。(印刷出来的一份份报纸——普遍概念)

(二)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

划分根据:词项内涵的不同,所指称的对象是集合体,还是非集合体而作出的分类。

集合体:是由许多个体组成的统一整体,集合体所具有的属性,只为集合体所具有,而不必为这个集合体的某一个体所具有。

1、集合概念是反映集合体的概念(以事物的群体为反映对象)。如:森林、书籍、群岛、车队、中国女子排球队、党、词汇、阶级。

2、非集合概念是反映非集合体的概念(不以事物的群体为反映对象)。与集合体不同,非集合体所具有的属性,组成它的个体一定具有。如:树、书、岛、汽车、党员、词、工人。△怎样区别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

1、集合概念所反映对象的属性只是集合体具有,其中的个体不具有。

集合概念的特征:构成整体的分子不具有整体的属性。车队由车构成,但车不具有车队的属性,我们看见停车场里有停有许多的车,我们并不就认为停车场里有一支车队。

2、非集合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属性不仅这类事物具有,其中的个体也具有。例如:

(1)中国人是黄种人中国人是亚洲人(2)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1)非集合概念--鲁迅是中国人的一个个体,鲁迅是黄种人。

(2)集合概念--并非每一个中国人张三、李四都是有骨气的。

判断方法:加上全称量词是否改变原来判断的含义。

所有中国人都是有骨气的。/所有中国人都是亚洲人。

3、同一个语词既可以表达集合概念也可以表达非集合概念。

例1、人是由猿进化而来的。集合概念

例2、人是有理性的。非集合概念

例3“鲁迅的著作不是一天能读完的”(集合概念)

例4“《祝福》是鲁迅的著作”(非集合概念)

(三)正概念和负概念

根据概念内涵的不同,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具有某种属性。

1、正概念又叫肯定概念,反映对象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

2、负概念又叫否定概念,反映对象不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

正概念:正义战争、红色、金属元素

负概念:非正义战争、非红色、非金属元素

3、一个负概念总有一个与之对应的正概念。

△注意:表达负概念的语词往往带有“非”、“不”、“无”等否定词。但是带有“非”、“不”、“无”的词并不都是负概念。如非洲、无锡、不丹、无产阶级、无理取闹、不择手段等等。

△小结

根据概念外延的数量,概念分为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

根据概念内涵的不同:

(1)概念分为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为集合体)

(2)概念分为正概念和负概念(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具有某种属性)

一个概念不只是属于某种划分中的一个种类,而是可以分别属于几种不同划分中的三个种类。例如:“秘书”这个概念既是普遍概念、非集合概念、正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是单独概念、非集合概念,正概念。

根据概念分类的标准,指出下列语词中加横线的概念属于哪些种类:

1、中国女排获得了五连冠。单独、集合、正

2、重庆是个美丽的城市重庆:单独词项、集合词项、正美丽的城市:普遍词项、非、正

3、我们不排除用非和平方式解决普遍(打仗、游行)、非、负。

三、概念间的关系(全同、真包含于、真包含、交叉、全异;矛盾、反对;相容、不相容)

逻辑学所研究的概念间的关系是从外延这个角度考虑的,也就是说它研究的是概念外延间的关系。

根据概念外延之间是否重合,可以把概念分成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全异)关系两大类(一)相容关系

相容关系是指两个概念的外延至少有一部分重合的关系。

根据外延重合的多少,相容关系又可以分为同一关系、属种关系(真包含关系、真包含于关系)、交叉关系。

1、同一关系(也叫做全同关系、重合关系)是指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重合的关系。

THE END
1.什么是命题逻辑例如,给定两个命题 P("今天是星期一")和 Q("我会去跑步"),你可以使用命题逻辑来表达复合命题,如 "如果今天是星期一,那么我会去跑步"(如果 P 那么 Q),或者 "今天是星期一并且我会去跑步"(P 且 Q),等等。每个复合命题也有其真值,这取决于构成它的基本命题的真值以及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 https://www.jianshu.com/p/aabf7ffb3332
2.离散数学笔记(二)命题逻辑凡含有连接词的陈述句都是复合命题自然语言中的“或”有2种: 可兼或(同或) 意思是可以同时发生 不可兼或(异或) 意思是选择关系,不可同时发生 析取联结词实际上代表的是可兼或,异或有时会使用单独的异或联结词⊕ \oplus⊕或∨ ˉ \bar \lor∨ˉ 蕴含联结词 设P 、 Q P、QP、Q是任意两个命题,复合命题“如果P PP则Q QQ”称为P PPhttps://blog.csdn.net/m0_70422675/article/details/140477305
3.批创思维导论超星尔雅学习通网课答案3、【判断题】批判性思维不很有用,因为对成功而言人际关系与人脉更重要。 4、【判断题】我们常常必须快速做出决定,没有许多时间来思考,因此,批判性思维并非真有用武之地。 1.3改善我们的思维 1、【单选题】批判性思维是一种()技能 A、知识 B、生活 http://xuzhou.ehqc.cn/html/98_14.html
4.《法学方法论》概要与思考教义学如果满足于形成这种概念(种属概念、排他概念和类似概念)以及阐明其逻辑关联,那么对于法律问题的解决,它就几乎不能对新事实做出任何贡献,因为在内容上不可能增加我们的认识。教义学应当致力于形成某些内容确定的概念、对原则做进一步的填补以及指明规范和规范群与这些基本概念及原则的关系。“教义”意味着认知程序必https://m.douban.com/note/819863335/
5.考生不可缺少的逻辑知识★包含关系(属种关系):两个相关的概念之间,一个概念的外延完全包含在另一个概念的外延之中,而且仅仅成为另一个概念外延的一部分,则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是包含关系。如“圆珠笔”和“笔”,圆珠笔包含在笔之中,是笔的一个组成部分,“圆珠笔”和“笔”是属种关系。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4/1229/12/16731108_436587383.shtml
6.逻辑学4.从属加种差的定义的结构看,在定义“负判断是否定某一判断的判断”中,“否定某一判断的”是,“判断”是。5.在一个正确的划分中,“母项”与“子项”在外延上具有 关系,而“子项”与“子项”之间具有 关系。 6.根据普通逻辑基本规律中的 律,若“甲是党员而不是教师”为假,则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为真。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1kv6x6jr.html
7.名词所有格作定语往往表示所属关系D. 是一种软件取代硬件并能提高系统性能的微控制技术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是公司信息系统测试与版本管理部门 A. 数字化工作部 B. 信息化职能部门 C. 信息通信运维部门 D. 中国电科院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B. 生https://www.shuashuati.com/ti/53c6751f71864baeb2c10bde6bc4d0d0.html?fm=bdc50716921794b7853c94959cfa65bb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