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助你赢高考名师详细讲解语文答题技巧荆楚网

高考即将来临,极目新闻特别推出“名家助你赢高考”系列节目,邀请了多位湖北省名优特级教师,通过视频直播的形式对考生和家长进行指导。近日,我们邀请到的嘉宾是: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武昌区百优班主任,武昌区教学能手戴娟。

主持人:戴老师,近年来语文高考试卷的阅读量和难度都有增加,您能不能和学生们聊聊现在高考语文试卷出题和试卷难度的整体情况?

戴娟:2023年高考命题将会进一步深化考试内容改革,在2022年高考命题的基础上,会出现更多开放性的试题,以改善学生的思维模式。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灵活度,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将会被高考分辨出来。

高考命题依据是《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与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及国家课程标准。具体要求是,优化试题呈现方式,加强对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考查,引导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引导教学培育学生思维能力与核心素养。

高考评价体系由“一核”“四层”“四翼”组成。“一核”是高考的核心功能,即“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回答“为什么考”的问题;“四层”为高考的考查内容,即“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回答“考什么”的问题;“四翼”为高考的考查要求,即“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回答“怎么考”的问题。

从四省适应考试调研报告看语文学科命题趋势:

四省联考具体省份:云南、吉林、黑龙江、安徽,为加强教考衔接,为实现平稳过渡,针对五省(还包括山西)高考考生使用新课标参加老高考的情况,2023年2月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命制了适应性测试卷,供2023届高考考生进行适应性测试。

1.该考试与2023年高考的关系:原则上,2023年高考的试卷结构和命题方向,和本次考试会基本保持稳定,在此基础上个别题型会进行优化,而且会充分借鉴调研结果。初步有意将文言断句的新题型保留,长短句的题会进一步优化,明确写出几个短句。

2.考试落实考教结合的理念:考试有意向引导教学回归教材,加强教材和考试的联系。文言文第二个选择题直接反馈教材内容,未来论述类等阅读材料、作文等,也会加强对教材的考查反馈,反馈教材的形式会很多样。此外,教材中的单元研习任务应该被重视。

5.论述类文本阅读材料的增量:论述类文本阅读材料十分丰富,选材非常开放,所以包括哲学类、自然科学类等各种类型都可能设计,不会偏向于哪一类。论述类阅读客观题会侧重对学生真实情境下阅读能力的考查,主观题随文设题是趋势。

6.文学类文本的材料选择:单文本或双文本不确定,近几年近代文学的作品是主流,但不代表着就一定是这样。所以选文材料和形式不固定,重点在考查学生的核心素养。

7.语言文字应用部分:试题命制一直在尝试改变固化的命题形式,成语、病句等题改为主观题是重在考查能力而非识记的一个表现和趋势。成语题改为填空题之后可以真正考查学生运用成语的能力。考试院在这些题的命制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不断使语境清晰,填入的成语也更加明确。而且试卷的客观题经历了36分到30分,再到这次的24分,主观题会维持在一个适当的比例和水平。

9.作文试题:四省适应试题的3组作文都重在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适应性考试的作文题都有这种色彩,这个可以理解为一种方向。考试院对思辨类作文评价的原则是选择任何一方面、言之成理、体现思辨色彩都符合要求。

主持人:每年都有学生上门反映,其实题目他会做,但是一做就错,习惯性地会丢一些“冤枉分”,课间答题的规范和技巧有多重要了。戴老师,您能不能结合您的实际教学经验,给学生们支支招。

戴娟:考生在考试中常有以下不良答题习惯:

2、阅读文本不仔细,信息不全(准)

3、审读题干不细致,定势思维

4、答题语言无条理,思路混乱

5、卷面书写不工整,潦草脏乱

据此,我给大家提供以下答题策略供大家参考。

2023届高考语文卷中各板块平均用时参考值:(时长150分钟,试卷分值150)

信息类文本阅读5题17分或19分:18分钟。

文学类文本阅读4题18分或16分:15分钟。

文言文阅读4题20分:20分钟。

古诗鉴赏2小题9分:14分钟。

名篇名句默写6分:5分钟。

语言文字运用5题20分:18分钟。

作文一篇60分:55分钟。

机动、检查:5分钟。

(二)规范每个细节

要做到精心审题,细心找准破题点;细致深入读懂文本;根据题干要求规范答题,精准表达,工整书写。

1、审准题目,拿笔圈画问题点(“正确”与“不正确”等),确定从几个方面答题。

2、规范答题,先概括观点、角度特点再结合文本分析理由效果等,几问则几答,分条作答标出①②③,表达层次有条理

4、注意书写,特别是名句默写字迹潦草看不清楚不得分,作文书写潦草随意涂抹等严重影响得分。

(三)选择题答题策略

1、首先看准题干要求选对还是选错项,再回归文本,认真比对原文和选项,合理运用逻辑思维惯性判断选择。

2、四个选项请务必看完,动态比较,也可以用排除法选择,再代入验证。

3、仔细辨析后仍在两项之间举棋不定时,请相信第一感觉,果断出手,不必恋战。

主持人:戴老师,您的解说非常详细,主观题又有哪些技巧和注意事项呢?

戴娟:1、信息类文本阅读答题要求,整体阅读策略:作阅读标志,“不动笔墨不读书”。

①注重整体阅读,议论性的文字抓住基本观点以及对观点阐述的文字。依靠逻辑关系的分析,实现语言的“转述”。

②论述类文本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这类考点的试题,一要分清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二要明确论据是证明论点的根据,论据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种;三要把握主要的论证方法(对比论证法、比喻论证法、引证法、例证法)。

科普类文本考查点有文体特点(科学性、文学性和通俗性),语言特点(准确性、生动性、形象性),常用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分类别、打比方、下定义、作比较、列图表等11种)

③熟知选项的设误方式,客观题陷阱:以偏概全(修饰限定—大多),武断绝对(修饰限定—只要),无中生有(原文没说—选项增添),混淆时态(已然与未然,或然与必然),偷换概念(划分成分—主谓),混淆是非(观点态度—错位),指代有误(代词),混淆关系(强加倒置—因果)

2、文学类文本阅读答题要求

审好题干,画出限制性词,切准要求,明确答题方面,准确定位。

分析好信息,全面筛选信息,按要求适当整合(注意人称转换/句式变换/化形象含蓄为具体直白)。

写好要点,写出层次,分条叙述①②③。

(1)小说常考:人物、情节、主题、环境、作用、叙述的艺术

①阅读全部围绕“人物、情节、主题、环境”展开,并以此为抓手做题。

②构建知识网络,明确答题要素和规范。

③回归阅读,定点思考,明确方向。

④常规题规范答题,变式题根据题干确定方向,依托问题情境立足作品整体,实现高阶思维答题。

⑤定向赏析题,明确解读方向,从文中寻找证明。

⑥教考衔接对比分析题,找准对比角度概括异同特点,分别结合作品举例分析。

常考题型注意要点一:叙述方面的艺术特色

(2)散文常考:主旨、内容、语言含义与技巧

①形散而神不散,明确散文的“形”与“神”,清楚二者之间的关系;

②思考的抓手是内容上、主题上、结构上和阅读效果上。

(3)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提醒:

①浏览全篇(注意题目、出处),弄清文体(人物传记、游记散文、政论文、策论文、史论文等)。

③不可能句句都理解,但题目可以全做对。遇到实在不懂的字词,用记号标注,先读下文,联系语境推断,也可到题目中找答案。

④第11题考查作品和教材中的实词和文学常识,请务必结合语境判断;第12题一定要读完每个选项再做选择。

文言翻译小技巧

①对需要翻译的句子在原有断句的基础进一步断句,主要划出尽可能完整而且小的语义关系。

②划分句子成分,尽可能落实每个词语的成分。

③对句子中的词进行分类,如一般实词,通假字、词类活用、同义复词、偏义复词、专有名词、习惯用语、固定句式或特殊句式等。针对不同类型的词语或者句式采取适合的方式进行翻译。

④对文句中一些特殊情况(如各种修辞、文化常识、典故)的处理。

⑤根据字字落实的原则,将文言句子准确表达出来。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查对字词的落实,对有问题的地方进行二次可能性分析。直至得出自己认可的最佳翻译。

(4)诗歌鉴赏(读懂诗歌是王道)

①诗词的题目(指示内容、理解诗句、提示体裁)

②作者身世及所处的朝代(题干/注释)

③诗的语言特点(凝练性、跳跃性、倒装)

④诗歌重点词语(直接表现感情的词语、有双关意味的词语)

⑤诗中的意象(一般意象看修饰、典型意象看内涵)

⑥诗的最后两句(卒章显志)

【2】古代诗歌鉴赏考查方式及策略:

①情感类:联系标题注释知人论世、题材类别、品味意象关键词句,特别是结合典故

②形象类:形象(诗人、抒情主人公、诗中人物、物象)、塑造方法等

③语言类:炼字、风格、技巧等

④技巧类:熟知分类,明确考点,结合文本

⑤双文本比较类:找准角度,求同存异,结合文本

【3】古诗鉴赏答题方式

①分析意境(图景+氛围+情感)

②分析技巧(手法+运用+效果)

③分析语言(特色+例证+感情)

④炼字赏析(含义+景象+情境)

⑤词句统领(结构+主旨)

(5)名句名篇默写

(2)注意题型思路:句意阐释型、手法作用型、意境概括型、承接下文型、因果互组型。

(3)细读题干情境,瞻前顾后找准破题点。

(5)书写务必工整,一笔一划,建议楷体字。

(6)语言文字运用(18-22题)

语言文字运用是高考的“试验田”,每年都会有新题型出现。新课标要求“在具体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2023届各地模考把语用知识都放在了具体情境中考查。

语言文字运用有11个考点,在最后十天的复习中都不能忽视。

特别注意语病题由辨析到修改,增加了难度。

(1)成语靠积累,根据前后文语境辨别

(2)正确使用标点七大点号、五大标号:引号(引用、强调、讽刺、特殊含义、特定称谓)省略号(省略、延长、断续、未尽)破折号(解释、总结、转换、递进、中断、延长、连接)书名号(各类作品)

(3)补写句子:瞻前顾后。判断依据(话题统一、逻辑相承、前后呼应、意境协调、句式恰当、音节和谐)

(4)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炼字、句式、风格、手法)9大修辞手法:明特征、知作用。

(5)辨析和修改语病识别语病6大类型:搭配不当、语序不当(多项定语:领时地指数动形名;多项状语:目因时地范频情对)、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句式杂糅、中途易辙、藕断丝连)、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7)仿用句式:要做到内容、句式、修辞上的高仿。对联:字数相等、结构一致、词性相同、格调一致、尾字上仄下平

(8)句式变换:长句变短句(主干为句,枝叶为句)短句变长句(确定主干句,嵌入枝叶句)散句变整句(确定参照句,照改其他句)整句变散句(去掉重复内容,使之长短不一)

(9)七类复句关系(转折、因果、解说、递进、并列、承接、假设)

主持人:终于到了我最怕的作文环节了,前面所有题型戴老师都做了非常详细的解答和介绍,那么对于最后的作文,戴老师有没有什么“独门秘诀”呢?

戴娟:作文总体要求:精准审题是最大的成功,切题表达是最大的文采。

审准题旨,列好提纲,选好材料,有序表达,做到卷面整洁。先保基本分,后争取发展分。作文命题的三个立意角度:“善其身”“济天下”“共命运”。写好一见钟情的标题和主题鲜明的开头、内容丰富且思辨性强的主题、升华主题回味悠长的结尾。

重要提示:

1列好提纲,事半功倍。

2不要出现硬伤:不能丢掉题目;题目和开头结尾段一定不能有错别字;一定要写足800字(950为佳);书写要清晰,字大小适中;少用长句,避免病句。

3文中不能有身份暗示。不能涉及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等。

4认识与思考充满正能量,符合主流价值观。不要涉及敏感话题、乱发议论。

传统话题

12021年建党百年时,习近平总书记总结的“伟大建党精神”体现的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2青年责任、使命与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指出:“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负重任。”这就要求我们从思想意识形态上就建立起要将个人的命运融入到时代的洪流之中,用青春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华彩篇章。

3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文化传承与自信、包容(求同)与共享……

4人与自然:植树沙漠,碳排放、江河治理……

5科技智能:中国空间站建设与太空授课、神舟十四、十五号载人飞船太空会师……

热点话题

1二十大主要涉及主题有:中国式现代化、教育人才、社会保障、科技创新、乡村振兴、民生温度、健康中国、依法治国、生态文明、文化自信

2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国崛起——共同富裕的规划等标志性历史事件等。

(三)具体技术操作策略

注意寓言类(时事类)材料中有几个人物,就有几个角度;有几个原因,有几个角度;有几种情感、态度,就有几个角度。

最佳角度:切题,切合主要人物、主要原因的角度;自己驾轻就熟、材料丰富的角度。最佳角度,往往有现实指导意义,贴近生活。

审题立意方法有提炼中心抓关键句、由果溯因法、由物及人法、分析关系法、明确褒贬法、求异同法等

2拟题拟写:审美性、哲理性强的标题,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使阅卷老师精神振奋,如名言为题,比喻为题等。不过分追求华美,但一定紧扣主题词

3结构思路:可用最常见的引议题联结或引议题正反联结的结构形式。开头引述材料现象、简要分析问题原因并提出中心论点,紧扣材料主题;中间层次要清晰——分论点中心句“领衔”,选用句式相对工整。结尾回扣主题。

4论证内容充实,切题表达(包括举例、引用、分析等),关键词句反复“呈现”。摆事实讲道理,可由正及反,由己及人,由古及今,由中到外,多领域多角度……但无论如何,都必须扣住话题以免中途“跑题”。

5语言表达,多用短句少用长句。多引用贴切的名言警句,可引进部分时代新词汇;可引用流行的通俗歌曲歌词;可引用百姓口头民谣(但取向一定要积极向上)。不使用别人看不懂的词汇。抒发真实的感情,要用心感悟生活,把自己的情感态度投射或融入到所描写的对象中,写出自己独到的内心感受和体验,也就做到了新颖。

最后想跟所有考生说:

请保持微笑进考场。考完语文后,无论自己感觉顺不顺利,都要忘掉,绝不影响下一科的正常发挥。

因为事实如此:高考试卷比任何模拟卷都好做,成绩必定高于平时模拟。

因为我有信心:题目我都会,答案只要意思相近就可得分,我一定考得好!

因为我身经百战:我难别人更难,我易别人也易,关键是我细心答题比别人强。

■集结号

高三家长请加群!

又到高考季,学子的人生关键时刻,也是家长们最操心的时刻。

高考,还有即将到来的填志愿、选学校,各种信息真真假假,各种选择很难决定。

为此,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开设“加油高考”新闻专栏,并举办多场市民有约、直播探校、高招咨询会、志愿填报报告会等系列公益服务活动。

为更好地服务广大考生和家长,6月10日、6月26日,极目新闻将举行第19届公益招生咨询会。百余所高校将现场为考生和家长答疑,考生和家长可以免费入场。

6月10日8:30—16:00地点为武昌首义学院武昌校区(武汉市洪山区南李路22号,地铁7号线湖工大站A出口即到);6月26日8:30—16:00地点为武汉学院(武汉市黄家湖大道333号,地铁8号线地铁小镇D出口即到)。

THE END
1.普通话考试题型深度研究与分析3、口语表达题:考察考生在真实语境中的语言应用能力,包括回答问题、叙述、讨论等形式。 4、写作题:考察考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如命题作文、应用文写作等。 普通话考试题型分析 1、听力题型的优化策略:听力材料的选择应涵盖生活中的各种场景,涉及不同领域,以全面考察考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可以增加复合式听写题型,提高考试https://yitijiaoyu.com/post/13230.html
2.成人自考试卷的命题方式有哪些?3、省命题这种是各省市和自治区自己组织命题,相对来说考试的题型会比较简单,也更接近考生平时接触到的题型;这种题型也是考生的得分题。通常是选择题和名词解释居多。 自学考试简介 1981年,我国开始试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以下简称“自学考试”)。1988年,国务院颁布《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以行政法规形式确定自学考https://www.eol.cn/zikao/zk-wyw/2024112815502.html
3.基本逻辑思维(命题,语言,定律)命题逻辑的运算顺序基本逻辑思维(命题,语言,定律) 语言: 在数学、计算机科学和语言学中,形式语言是必不可少的一组符号串。 程序设计语言: 一种设计用来向机器传达指令以控制其行为的语言。 关于情境的推理包括复杂的句子和自然语言的“逻辑连接词”, 如“not”、“and”、“or”这些并不是推动逻辑推理的唯一表达方式, https://blog.csdn.net/kirsten111111/article/details/112757818
4.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全文梳理摘录4.5看来现在可以给出最一般的命题形式:即给出一个关于任何一种记号语言的命题的描述,使得每一种可能的意义都能够用适合这种描述的符号来表达,而且,在适当地选择名称指谓的前提下,每一个适合这种描述的符号都能表达一种意义, 显然,在这种描述中只能包含对于最一般的命题形式为本质的东西,否则,它就不会是最一般的https://m.douban.com/note/847698172/
5.全语言理论(精选6篇)这都是与孩子们先前由口头语言经验所发展出来,有关如何写具有功能性的完整文章的概念前后矛盾的。因此,全语言幼儿园提供给幼儿完整的语言材料,例如,完整的句子、文章、语言事件的对话等,强调通过完整的文学作品来陶冶幼儿的情操,使幼儿获得信息及完整文章的概念。其次,全语言理论认为,每一种语言形式对使用者而言都是https://www.360wenmi.com/f/files0e93f34.html
6.算法程序框图基本算法语句三. 命题走向: 算法是高中数学课程中的新内容,本章的重点是算法的概念和算法的三种逻辑结构。 预测高考对本章的考查是:以选择题或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分值在5分左右,考查的热点是算法的概念、识别程序和编写程序。 四. 教学过程: 基本知识要点回顾 1. 算法的概念 (1)算法的定义:广义的算法是指完成某项工作的方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0601/22/925413_215308067.shtml
7.2024年高考(新高考1卷2卷全国甲卷)语言文字运用真题讲评(结合聚焦语用三大命题趋势趋势考情新考向.创设新命题点高考语文语用题的命题点每年都在发生变化,命题者重视考查考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能力,在考查语言的基础时有进行创新,因此我们需要特别关注旧命题和新命题的融合。新考法.创新命题形式高考语言文字运用题出题越来越灵活,考查的内容还是原来的那些考点,但是会改变形式、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624/6021135143010151.shtm
8.人工智能复习总结讲解1.谓词逻辑是一种表达能力很强的形式语言,其真值的特点和命题逻辑的 区别是__真值不唯一_。 2.设P是谓词公式,对于P的任何论域,存在P为真的情况,则称P为_ 重言式_。 3.谓词公式G是不可满足的,当且仅当对所有的解释__G都为假_。 4.利用归结原理证明定理时,若得到的归结式为__空子句___,则结论成立https://m.360docs.net/doc/9c849d1d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a3.html
9.它们具有相同的自然语言表达.C.它们具有相同的逻辑常项.D就只有你能帮我了,下面还是一些逻辑题,1、如果两个思想的表达具有相同的思维形式结构,则( )A、它们表达相同的思维内容.B、它们具有相同的自然语言表达.C.它们具有相同的逻辑常项.Dhttps://www.zybang.com/question/717dfdf275a63b4075e4ae990fe58ab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