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浓缩成15句精华,大道至简,读懂受用一生!烈马有道天下灾祸

01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释义】:大自然的法则是利于万物而不加害万物。圣人的行为准则是给天下人带来好处但却不与之争利。

【感悟】:你若盛开,清风自来。不争强好胜,不急功近利,努力提升自己,善待他人,只要你对世界温柔以待,世界必定许你春暖花开。

02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释义】:天道是减损有余的,增补给不足的。而人道就不同,是减损不足的,增补给有余的。

【感悟】:天道讲究平衡,而人道却因有欲望变得不同,谁掌握的资源和权利越多,谁就更容得到的更多,而掌握资源和权利少的人,被剥削的也就越多。

但违背天道,势必遭到天怒人怨,所以人有了福报,应当遵循天道、行善布施,回馈他人。

03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先随,恒也。

【释义】:有与无互相转化,难与易相互形成,长与短相互体现,高与下相互对照,音与声相互应和,前与后相互排列,这是永恒不变的。

【感悟】:世间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且万事万物都有两面性,并且可以相互依存和转化。

明白这一点,做人就不会固执,看待问题也就不会太偏激。

04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释义】: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动听的五音使人听觉不敏,香浓的味道使人味觉受伤,纵情猎掠使人心发狂,珍贵的财物使人行于不轨。

【感悟】:凡事令你你爽的东西,一定让你痛苦。现代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但患有三高和糖尿病的人也越来越多。

如果沉迷于感官享受,就会忽略精神世界的追求,做人一定要在这物欲横流的世界里保持初心,只有控制好欲望,才能控制好自己的人生。

05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释义】:唯有不争的处事态度,天下才会没有人能与之抗衡。

【感悟】: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不争不是不作为,而是做事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以天下为公,这样的人必受人爱戴和尊敬,从而没有人能与之抗衡。

06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释义】:稳重是轻率的根本,静定是躁动的主宰,轻率就会失去根本,急躁就会丧失主导。

【感悟】:行稳才能致远,心静才能生慧。无论何时,保持沉着冷静,不任性妄为,不心浮气躁,才能从容的应对人生各种的难。

07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

【释义】:天下最柔软的东西,可以在天下最坚硬的东西之间自由驰骋。

【感悟】:天下之至柔能克天下之至刚。柔不是弱小,而是内在的柔和韧性,遇事不要硬刚,懂得怀柔迂回之术,往往更能事半功倍。

08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释义】:处理难事的时候一定要从简单容易的方面入手,处理大的事情一定要从细微的地方做起。

【感悟】:当我们面对困难时,应该从容易的地方入手,逐步积累经验、增强信心,从而这个困难就会变得越来越容易克服。

我们面对大事时,应该先从细节入手,从小处入手,只要每个细节小事处理好了,大事也就水到渠成了。

09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释义】:狂风不会整天刮,倾盆大雨不会下一整天。

【感悟】:人生充满了变化,就像风雨一样,时而平静,时而疯狂。

身处逆境,不要害怕,不要放弃希望,也许下一秒你就会见到彩虹;身处顺境时,也不要洋洋自得,而要未雨绸缪,因为谁也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个先到。

10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释义】:不自我表现,所以才显明;不自以为是,所以才得以彰显;不自我夸耀,因此获得功劳;不自吹自大,反而能保久全。

【感悟】:“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无论何时,低调谦逊,和平务实,真诚友善都是最有智慧的处事保身之道。

11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感悟】:人心不足蛇吞象!知足常乐,大多人都知道,但只有有智慧的人,才能真正的做到,愿你是个有智慧的人。

12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

【释义】:万事万物刚刚开始的时候,大道是很简单的,到了后来,演变成了很复杂的局面。

【感悟】:这个世界很简单,复杂的是人心。你追求物质简单,就不会为物欲裹挟,你追求精神简单,就不会被情绪所困,你简单了,生活就对你简单。

13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释义】:灾祸,幸福倚傍在它里面;幸福,灾祸藏伏在它之中。

【感悟】: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人的祸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顺境时,得意忘形,就容易乐极生悲,逆境时,奋发图强,就会化危为机,逆境转化为顺境。

无论顺境还是逆境,始终保持心态平和,不执着于眼前的得失成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你就会幸福更多一些。

14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燿。

【释义】:有道的圣人方正而不生硬,有棱角而不伤害人,直率而不放肆,光亮而不刺眼。

【感悟】:你可以有实力,但不能锋芒毕露,你可以有原则,但不能没有容人之量,你可以性格直率,但不能无所顾忌,你可以光彩照人,但不能妨害他人。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做人要懂得韬光养晦,低调内敛。每个人作为社会中的一员,不能光顾自己,而不顾他人感受,只有和光同尘,才能和谐共存。

15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释义】:做事情如果从始至终都小心谨慎,就不会有失败的事了。

与君共勉!

今天推荐一版最接近原版的道德经,喜欢的朋友欢迎直接点击购买。

THE END
1.道家经典句子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中国传统宗教与三大关系探索二、人与人的关系 在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问题之后,还必须正确处理人际间的纽带。传统宗教提供了一系列原则来指导人们如何相互待遇,如反战思想,即战争是人类罪恶,是应该避免的事情。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了“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鼓励各国之间相互尊重,从而减少冲突。此外,还有一些学派主张思想https://www.4o94l6jj8.cn/ru-jia-wen-hua/326939.html
2.《道德经》里,这3句话,道出了婚姻的真相齐善鸿讲道德经齐善鸿讲道德经的书评。文/吴呱呱 嗨,我是吴呱呱。 有人说: “《道德经》是一部经典著作,不管是每一次阅读,还是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阅读都会有不同的感悟。” 确实如此。 可是,我们又会遇到读不懂,或者理解不透彻某个句子意思的时候https://m.douban.com/book/review/13288575/
3.课堂笔记范文12篇(全文)C 对象:人类。道德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利害关系之中,当一个人独处在孤岛上,孑 然一身,不与他人发生任何关系,是无所谓道德的。在动物界也不存在道德问题,不能以善恶进行评价,如猫 吃老鼠,狼吃羊不具有任何道德意义。 二、社会主义道德的几个要点 1、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为人民服务。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fkd01ci5.html
4.考向14情境补写这看起来是以题材为标准类,其实是用艺术表现了一些独特的观念和思想,即中国画概括了自然和人生三个方面:人物画表现的是人类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山水画表现的是③ ,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花鸟画则表现大自然的各种生命与人的和谐相处。中国画的分类,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哲学观念和审美观。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https://zujuan.xkw.com/thematiclist/10pt1794ct8302n215893.html
5.道德经名言名句及解释(道德经最精髓的句子)《道德经》里讲:“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踮着脚的人,也许站得高,却注定站不稳;迈大步的人https://www.haian.com.cn/thread-1274278-1-1.html
6.老子的道德经10大名句道德经全文及译文下载老子的道德经10大名句_道德经全文及译文下载_道德经中最唯美的句子详细信息 运行环境: WIN 资源等级: 免费资源 开发商: 不详 资源添加: 审核:赝青 录入:赝青 下载地址1 老子的道德经10大名句_道德经全文及译文下载_道德经中最唯美的句子 老子的道德经10大名句_道德经全文及译文下载_道德经中最唯美的句子重读http://3g.ychedu.com/LSCS/LSJA/GEJA/599643.html
7.佛经中的名言(精选9篇)借鉴野兽的智慧和勇力,并用于人世争斗,古已有之,如早自宋代就有这样的思想:“人有所不为,然后可以有为,凡物皆然。《裴氏新书》曰:‘虎豹无事,行步若不胜其躯;鹰在众鸟之间,若睡寐然。盖积怒而后全刚生焉。此越人以灭吴之道也。’”[5](40)然而,只有在中古时期的中印——汉梵文化交流,并从印度传译https://www.360wenmi.com/f/filekfct4hmd.html
8.道德经中的关于仁的句子集锦200句老子道德经句子网络文章61、道德经中强调“因为有儿子,所以能够爱他”,这是一种平和的心态,能够带来家庭中的吉祥和睦。 62、与人相处,要以真诚的情感,宽容的胸怀,热爱的心态,笃定的信念。 63、道德经告诫人们,若能以诚待人,便能建立可信赖的人际关系。 64、若者不可尽得,尽得则不可保守。 65、独处让我们避免了依赖他人的情感支持https://bbs.openke.cn/thread-619291-1-1.html
9.林安梧:中国哲学研究的“话语”与“方法”——关于“经典诠释如说“仁”是柔软的心肠,是人与人之间存在的道德真实感。若进一步说“胡话汉说”,或是“汉话胡说”者,说Metaphysics如同我们说的“形而上者谓之道”,这“道”说的是“总体的根源”,这与Metaphysics之为“物理之后”已有差别,但仍有可相互融摄处。犹记多年前,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访学,与叶秀山先生谈起中西哲学http://www.rjwm.sdu.edu.cn/info/1016/21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