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的人际关系

老子的道讲的就是人与大自然的关系问题,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包含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里面,几乎每一句话都可以用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道教的人际关系有哪些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搜集整理的一些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齐同慈爱,异骨成亲”出自《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是道教对于人际关系的理想境界的描述。齐同慈爱,即对于物我和彼我同等慈爱,“物我兼容”。异骨成亲,即对于并无血缘关系的人视同血亲,也就是亲其亲以及人之亲的意思。《度人经》称元始天尊在宝珠内说经,大众都蒙济度,倾土归仰,咸行善心,不杀不害,不嫉不妒,不淫不盗,不贪不欲,不憎不,言无华绮,口无恶声。齐同慈爱,异骨成亲,国安民丰,欣乐太平。因此,道教认为消除十“不”,行为符合常道,是做到“齐同慈爱,异骨成亲”的条件。而“国安民丰,欣乐太平”则是有和谐的人际关系的自然结果。道书中常说,道无可同修。这是强调修遭人必须自己下苦功修炼,不能依靠别人。这并不是说学道人没有同道和朋友。他们应该“齐同慈爱,异骨成亲”,循“道”而行。

“承负”之说出自《太平经》,意思是前辈行善,今人得福;今人行恶,后辈受祸。《太平经》称:“力行善反得恶者,是承负先人之过,流灾前后,积来害此人也。其行恶反得善者,是先人深有积蓄。大功,来流及此人也。”

魂魄之说,古已有之。《左传》昭公七年:“人生始化曰魄,既生魄,阳曰魂。”唐孔颖达疏:“附形之灵为魄,附气之神为魂。”《道德经》中有“鬼神”,而无“魂魄”;早期道教的《太平经》有“魂”,称“故昼为阳,人魂常并居;冥为阴,魂神争行为梦,想失其形,分为两,至于死亡”(卷137—153)。《云笈七籤》卷五十四,“说魂魄”称“人身有三魂,一名胎光,太清阳和之气也;一名爽灵,阴气之变也;一名幽精,阴气之杂也”。道教认为人常得清阳气,不被三魂所制,则神气清爽、五行不拘、百邪不侵、疾病不荣、长生可学。“制七魄法”称七魄之名为:尸狗、伏矢、雀阴、吞贼、非毒、除秽、臭肺等。道教认为七魄是“身中之浊鬼”,如果只知求仙之方而不知制魄之道,也不可能做到长生。

太平道,“太平”是道教社会观的主要内容。早期道教的一派“太平道”以《太平经》作为主要经典。《太平经》卷四十八称:“太者,大也,乃言其积大行如天,凡事大也,无复大于天者也。平者,乃言其治太平均,凡事悉理,无复奸私也。”《太平经钞》称:“天气悦下,地气悦上,二气相通,而为中和之气,相受共养万物,无复有害,故曰太平。”因此,“太平”就是最大的平均,最大的和悦。《道德经》第八十章的“小国寡民”历来被认为是道家的社会理想,“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个社会是稳定而没有干扰的社会,是没有暴力和压迫,也没有不安和失落的社会。

《太平经》中多处描述理想的社会面貌,称“天地得以无病而喜;帝王得以自安而喜;贤者得以自达而喜;百姓得以自解不冤,家富人足而喜,奴婢得其主,不为非而喜;四时五行得顺行,民谨不犯之而喜;万物各得其处所,不见害而喜;鬼神见德君可为积善,亦复悦喜;恶气不复上蔽日月三光亦喜,太上平气得来治,王者用事亦喜;恶气得一伏藏,不伏见使行诛伐亦喜;夷狄得安其处,不复数来为天战斗亦喜;军师使兵器得休止不用,士卒不战死亦喜。”(九十六章)这样的理想社会,就是“国可安,家可富”,“国安民丰”。道教徒在实践这项“太平”教义时,就应该拥护“人间天堂”的建设,爱国爱教,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中。

THE END
1.老子的缘起论从事相生到和谐世界老子是中国道家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道德经》是一部深刻阐述了宇宙自然法则和人生境界的经典之作。在这部著名著作中,老子提出了“缘起”这一概念,这一概念在道家哲学中具有深远意义,它不仅解释了宇宙万物如何生成,也揭示了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类社会应如何建立和谐。 https://www.kkrtggh.cn/dao-jia-ren-wu/774495.html
2.道德经深度解读理解天地万物之间的相互依存《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巨著之一,由老子所作,是一部集哲学、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思想于一体的杰出作品。它以“道”为核心,阐述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基本法则,强调顺应自然,不争不斗,以达到内心世界之平静与外在世界之和谐。这篇文章将从“道德经感悟最深的一段话”出发,探讨其蕴含的哲学思想,并对此进行现https://www.0enllpinf.cn/dao-jia-gu-shi/336480.html
3.探索道德经的智慧如何在混沌中寻找平衡与和谐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的著作,内容丰富深邃,通过对自然界万物生长变化规律的观察和思考,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以及“顺其自然”的宇宙观。它不仅是一部哲学书籍,更是一部生活指南,为人们提供了许多实用的智慧。 道法自然 道德经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强调“道”,即天地之间运行的一种普遍原则。这股力量https://www.lbizomgyw.cn/dao-jia-ren-wu/245107.html
4.《道德经》第八讲:老子与人际关系的智慧武当功夫《道德经》第八讲:老子与人际关系的智慧 《老子》的智慧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大家看就那么五千言,但是含金量特别高,好像一座挖了几千年的金矿到现在还是那么富有,永不穷尽。在人际关系方面老子也有许多智慧是当代人可以借鉴的,这一讲先来总体上谈谈《老子》与人际关系的智慧,以后各讲再一一条分缕析。http://www.wdgf.com/culture/djjd/2015-08-04/4029.html
5.金刚经和道德经到底哪个更实用(很多人都不懂)可见金刚经强调的是无差别心,即人应该具备对万物一视同仁的态度,这种无差别心在现代社会中同样具有重要意义,而道德经则强调的是处事原则,如“行不言之教”,“弃智成圣”,这些都是非常实用的智慧。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如果能够遵循这些处事原则,就可以更好地化解纷争,增进人际关系,使得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https://www.ewtop.com/archives/17231
6.老子人际交往中的竞争CCTV节目官网CCTV10往期 片段 分享到:手机观看 点赞收藏评论客户端看 视频简介 栏目介绍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0年04月14日 00:10 视频简介:现代社会做任何事都存在竞争,而且竞争的石头愈演愈烈,怎样做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呢?这确实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老子就在他的《道德经》中为我们道出了应对竞争http://tv.cntv.cn/video/c19235/1c4e42ff7efb4423de1574b8cd37c04d
7.《中国式人际关系》(曾仕强著)简介书评在线阅读曾仕强说人际关系曾仕强说中国好家风曾仕强经典语录曾仕强详解道德经中国式情绪管理中国式人际关系人性的真相坤道-中国女人的修养三国的人生智慧孝经:中国式家庭关系从易经到中华文化大道至简大易人生家风-遗失的优秀传统文化 北京汇智光华书刊发行有限公司当当自营 http://product.dangdang.com/25214877.html?ref=book-65152-9168_1-529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