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的八大思想,看懂的人不到10%,能做到的人不到0.001%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4.01.24江苏

你是否听说过《道德经》?这是一部由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所著的经典著作,是道家思想的源头和基础,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道德经》用简洁而深刻的语言,阐述了老子对于天地万物、人生哲学、政治治理、军事战略等方面的见解和主张,影响了无数后人的思想和行为。《道德经》中的许多思想,不仅适用于古代,也适用于现代,甚至可以说是超越了时代的智慧。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道德经》中的八个思想,看看它们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和指导。你可能会惊讶地发现,这些思想并不难懂,但是能够真正理解并实践的人,却是少之又少。你准备好了吗?那么,让我们开始吧!

道德经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句话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没有绝对的好坏,只有相对的利弊。我们不能单纯地看到事物的一面,而要看到事物的全面,才能正确地判断和处理。比如,遇到困难,我们不要灰心丧气,而要想办法克服,因为困难可能是成功的垫脚石;得到幸福,我们不要沾沾自喜,而要保持谦虚,因为幸福可能是危机的隐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变化的世界中,保持平和的心态,应对各种挑战。

道德经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要和别人争夺利益,不要和别人争论是非,不要和别人争强斗狠,而要和别人和睦相处,和别人互相学习,和别人共同进步。这样,我们就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和信任,也能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和冲突。比如,我们不要为了一点小事,就和同事或朋友发生争执,而要体谅和包容,因为和气生财,和谐有力;我们不要为了一点个人的得失,就和领导或客户发生纠纷,而要尊重和合作,因为诚信为本,合作共赢。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竞争的社会中,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实现自身的发展。

道德经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这句话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相反而相成的,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有相对的高低。我们不能单纯地按照常规和习惯,而要按照道理和实际,才能正确地认识和行动。比如,我们不要认为仁义智慧是美好的,而要看到仁义智慧的背后可能有虚伪和欺诈,因为人心难测,表里不一;我们不要认为孝慈忠臣是可贵的,而要看到孝慈忠臣的背后可能有不和和乱,因为人情复杂,利害相冲。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复杂的世界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出明智的选择。

道德经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学习水的品质,无私地为他人服务,不计较个人的得失,不追求个人的名利,而要顺应自然的规律,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这样,我们就能得到他人的感激和赞美,也能得到自己的安心和快乐。比如,我们不要为了一点小利,就损害他人的利益,而要为了公共的利益,就放弃自己的利益,因为利他利己,公平正义;我们不要为了一点小名,就炫耀自己的能力,而要为了社会的进步,就隐藏自己的能力,因为谦虚谨慎,功德无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和谐的世界中,保持高尚的品格,达到人生的境界。

道德经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这句话告诉我们,要认识自己,克服自己,提升自己,不要总是比较和竞争,不要总是贪婪和不满,而要知足和感恩,要自律和自强。这样,我们就能增加自己的智慧和明亮,也能增强自己的力量和强度。比如,我们不要为了一点小事,就和别人比较和争斗,而要为了自己的成长,就和自己比较和争斗,因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不要为了一点小物,就贪婪和不满,而要为了自己的幸福,就知足和感恩,因为知足常乐,感恩有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变化的世界中,保持稳定的心境,实现自我超越。

道德经说:“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坚持原则,创造变化,避免纷争,不要总是固执和保守,不要总是冒险和创新,而要适时和适度,要灵活和机智。这样,我们就能保持国家的秩序和安全,也能保持自己的权利和利益。比如,我们不要为了一点小事,就违反法律和道德,而要为了国家的和平,就遵守法律和道德,因为法治为本,道德为先;我们不要为了一点小事,就拘泥于常规和惯例,而要为了国家的强大,就突破常规和惯例,因为变通为要,创新为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复杂的世界中,保持正义的立场,实现国家的利益。

道德经说:“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句话告诉我们,要认识“无”的价值,利用“无”的空间,发挥“无”的功能,不要总是看重和追求“有”的东西,不要总是忽视和排斥“无”的东西,而要平衡和协调“有”和“无”的关系,要灵活和巧妙地运用“有”和“无”的特点。这样,我们就能增加自己的效率和效果,也能增加自己的便利和舒适。

比如,我们不要为了一点小事,就占用和浪费“无”的空间,而要为了自己的需要,就利用和节约“无”的空间,因为空间为贵,节约为美;我们不要为了一点小事,就忽视和废弃“无”的功能,而要为了自己的目的,就发挥和利用“无”的功能,因为功能为用,利用为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有限的世界中,保持无限的可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你是否觉得自己很强大,很有能力,很有权力?你是否喜欢与人争强好胜,不服输,不妥协?你是否认为这样才能够获得成功,获得尊重,获得幸福?如果你这样想,那么你可能要失望了。因为老子告诉我们,这样做,只会让你走向灭亡,走向失败,走向痛苦。老子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曰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和万物,都是在柔弱的状态下生存,而在坚强的状态下死亡。坚强的人和物,都是走向死亡的,柔弱的人和物,都是走向生命的。所以,用兵的时候,不要太强势,否则会被消灭,用木头的时候,不要太硬,否则会被折断。强大的人和物,应该居于低位,柔弱的人和物,应该居于高位。这是一种守柔贵雌的思维,它认为柔弱、温和、谦卑、顺从的品质,比坚强、暴力、傲慢、抗拒的品质,更能够保持生命的活力和延续。

这种思维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不要过于自信或自卑,不要过于攻击或防御,而要保持一种适度和平衡,与人和睦,与自然和谐。这样,我们就能够在竞争中求合作,在冲突中求和平,在困境中求转机,在顺境中求谨慎,从而达到一种外在的成功和内在的满足。

举个例子吧,你可能听说过甘地的故事。他是印度的民族英雄,也是世界和平的象征。他曾经领导了印度的独立运动,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但是,他并没有使用暴力或武力,而是使用了非暴力和非合作的方式,即所谓的“真理之力”。他通过和平的抗议、罢工、游行、绝食等手段,来争取印度人民的权利和尊严,同时也尊重英国人民的感受和利益。他的柔弱,就是他的强大,他的强大,也是他的柔弱。他曾经说过:“非暴力不仅是一种道德,也是一种政治。它是一种最有力的武器,它能够征服一切。”这就是守柔贵雌的思维的体现,它让他能够在弱势中找到强势,也让他能够在强势中保持弱势。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的著作,是道家思想的源头和基础。道德经的内容深奥,富含智慧,对后世的影响非常巨大。道德经中有许多思想,可以指导我们的生活和修养,但是这些思想并不容易理解和实践,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和领悟。

THE END
1.老子的缘起论从事相生到和谐世界老子是中国道家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道德经》是一部深刻阐述了宇宙自然法则和人生境界的经典之作。在这部著名著作中,老子提出了“缘起”这一概念,这一概念在道家哲学中具有深远意义,它不仅解释了宇宙万物如何生成,也揭示了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类社会应如何建立和谐。 https://www.kkrtggh.cn/dao-jia-ren-wu/774495.html
2.道德经深度解读理解天地万物之间的相互依存《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巨著之一,由老子所作,是一部集哲学、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思想于一体的杰出作品。它以“道”为核心,阐述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基本法则,强调顺应自然,不争不斗,以达到内心世界之平静与外在世界之和谐。这篇文章将从“道德经感悟最深的一段话”出发,探讨其蕴含的哲学思想,并对此进行现https://www.0enllpinf.cn/dao-jia-gu-shi/336480.html
3.探索道德经的智慧如何在混沌中寻找平衡与和谐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的著作,内容丰富深邃,通过对自然界万物生长变化规律的观察和思考,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以及“顺其自然”的宇宙观。它不仅是一部哲学书籍,更是一部生活指南,为人们提供了许多实用的智慧。 道法自然 道德经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强调“道”,即天地之间运行的一种普遍原则。这股力量https://www.lbizomgyw.cn/dao-jia-ren-wu/245107.html
4.《道德经》第八讲:老子与人际关系的智慧武当功夫《道德经》第八讲:老子与人际关系的智慧 《老子》的智慧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大家看就那么五千言,但是含金量特别高,好像一座挖了几千年的金矿到现在还是那么富有,永不穷尽。在人际关系方面老子也有许多智慧是当代人可以借鉴的,这一讲先来总体上谈谈《老子》与人际关系的智慧,以后各讲再一一条分缕析。http://www.wdgf.com/culture/djjd/2015-08-04/4029.html
5.金刚经和道德经到底哪个更实用(很多人都不懂)可见金刚经强调的是无差别心,即人应该具备对万物一视同仁的态度,这种无差别心在现代社会中同样具有重要意义,而道德经则强调的是处事原则,如“行不言之教”,“弃智成圣”,这些都是非常实用的智慧。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如果能够遵循这些处事原则,就可以更好地化解纷争,增进人际关系,使得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https://www.ewtop.com/archives/17231
6.老子人际交往中的竞争CCTV节目官网CCTV10往期 片段 分享到:手机观看 点赞收藏评论客户端看 视频简介 栏目介绍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0年04月14日 00:10 视频简介:现代社会做任何事都存在竞争,而且竞争的石头愈演愈烈,怎样做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呢?这确实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老子就在他的《道德经》中为我们道出了应对竞争http://tv.cntv.cn/video/c19235/1c4e42ff7efb4423de1574b8cd37c04d
7.《中国式人际关系》(曾仕强著)简介书评在线阅读曾仕强说人际关系曾仕强说中国好家风曾仕强经典语录曾仕强详解道德经中国式情绪管理中国式人际关系人性的真相坤道-中国女人的修养三国的人生智慧孝经:中国式家庭关系从易经到中华文化大道至简大易人生家风-遗失的优秀传统文化 北京汇智光华书刊发行有限公司当当自营 http://product.dangdang.com/25214877.html?ref=book-65152-9168_1-529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