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易经

太极即易。《秘书》说:“日月为易,象阴阳也。”日月上下读作易,左右读作明。上下指八卦64卦卦爻自下至上排列,左右指人的左脑右脑互参,所以上下为易,左右为明。

学不懂周易,用周易占卜还是可以的。于是20年间研究术数之学,用于实战,常有证验。这样以来对周易古经和易传便光顾的少了。直到近年,当我重新阅读易经时,豁然发现:易经是很容易读懂的一本书。甚至可以说:任何人都可以轻松地读懂易经。

历代学人之所以读不懂易经,是由于不知易经之根本,而被庸俗的易学家们误导的结果。古时侯人误导得浅,今人误导得深。易经与佛法儒家道家一样,有正法时、像法时、末法时,从经典文化诞生的轴心时代开始,在2500年的连续中,经典解读智慧呈现退化趋势。这是为什么呢对国人来讲,进化论是科学,人类是不中断进化的,经典文化怎么会有退化现象呢人类的一切智慧都是人的大脑创造的。大脑有左脑和右脑之分。左脑主管语言、数学、逻辑、理性,右脑主管印象、直觉、储存、感性。就像一个人童年时右脑发达,成年后左脑发达一样,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在其童年时代以右脑文化为主,在其成年时代以左脑文化为主。所以人类的发展有两条线:左脑进化,右脑退化。

那么,易经的根本是什么易经的根本是象数。象数的根本是类象。象数是根本,理占是花果。象为根,数为本,理为花,占为果。象是右脑的德能,数理是左脑的德能,占又是右脑的德能。易经智慧从右脑开始,转到左脑规画,最后又回归右脑。世界人类的发展是同步的。在2500年前的世界文化轴心时代,随着人类左脑的进化,左脑终于以数理逻辑处理来自右脑的信息,左右脑于是达到了一个平衡和相济,佛家称之为“定慧等持”,于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到来了!那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时代!

这时期人类历史上产生了令人惊奇的事件:在中国诸子百家时期也就是公元前6世纪前后的几百年,最伟大的哲人几乎同时出现在大家这个地球上。我可以举例说说他们的年龄对照。孔子只比释迦牟尼小14岁;孔子去世后10年,苏格拉底诞生;墨子比苏格拉底小1岁,比德谟克利特大8岁;孟子比亚里斯多德大6岁;庄子比亚里斯多德小15岁;阿基米德比韩非子大7岁。波斯的精神开山祖师琐罗亚斯德去世的那一年正好孔子出生。这个年龄对照表说明,他们确实是一起来到世间的同代人,同样是开天劈地的精神高峰。似乎是约好了,要在那个时候一起呈现人类的共同成熟,甚至是同步成熟。他们还有分工,各自显出不同的重点。希腊哲人在爱琴海边上思考着人和物的关系,印度哲人在恒河边上思考着人与神的关系,而中国哲人则在黄河边上思考着人与人、人与天的关系。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以为,在公元前数百年的轴心期时代,人类至今赖以自我意识的世界几大文化模式(中国、印度、西方)大致同时确立起来,从此,“人类一直靠轴心时期所产生的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奔腾都回顾这一时期,并被它重燃火焰,轴心期潜力的苏醒和对轴心期潜力的回归,或者说复兴,总是提供了精神的动力。”

右脑是先天脑,生命脑。老子说的“返先天”、“复归于婴儿”,孔子说的“易无思也无为也感而遂通”都指的是的右脑智慧。每个民族的上古历史都是神话语言,神话类似于童话,二者都是右脑化的语言。山海经、归藏易、旧约圣经都是如此。不要以为用神话叙述的历史就不是信史,神话语言只是表述方式。现代人写的历史和传记有用辩证唯物主义表述方式的,也常被国外的专家使用,所以表述方式的不同并不能否定信史的定位。

于是解读易经就很容易了,你只要把你孩童时期的思维找回来就可以了。右脑思维是先天具有的,所以右脑也叫动物脑,现代生物学发现有些鸟类迁徙竟用天空的星座导航,所以千万不要以现代人的思维去揣度古时侯人的思维,古时侯人观星象的本事比大家高,古时侯人直觉思维形象思维比大家高。顾炎武《日知录》说:“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农民之辞也;‘三星在天’,妇人之语也;‘月离于毕’,戍卒之作也;‘龙尾伏辰’,儿童之谣也。昆裔文人学士,有问之而茫然不知者矣。”

象数是义理的根本。义理是象数的花果。如何让易经这个智慧大树恢复其强大的生命力呢是发挥其义理呢还是弘扬其象数呢当然只有浇灌树根才能使大树恢复其生命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云:“譬如旷野沙碛之中,有大树王,若根得水,枝叶华果,悉皆繁茂。生死旷野,菩提树王,亦复如是。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

解读易经二:学易经好比骑三轮车

一、《易经》在东方文化中的地位等同于西方文化中的《圣经》

孔子说:“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孔子以后的2000多年,易经一直为群经之首。康有为说:“老子之学,只偷得半部《易经》。”黑格尔说:“《易经》代表了中国人的智慧,就人类心灵所创造的图形和形象来找出人之所以为人的道理,这是一种崇高的事业。”现代心理学的开山祖师之一荣格说:“不列颠人类学会的会长问我,为什么像中国这样一个如此聪慧的民族却没有能发展出科学。我说,这肯定是一个错觉。由于中国的确有一种‘科学’,其‘标准着作’就是《易经》,只不过这种科学的原理就如许许多多的中国其他东西一样,与大家的科学原理完全不同。”荣格又说:“谈到人类独一的智慧宝典,首推中国的《易经》,在科学方面,大家所得出的定律频繁是短命的,或被后来的事实所推翻,唯独中国的《易经》亘古常新,相距六千年之久,依然具有价值,而与最新的原子物理学有颇多相同的地方。”

冯友兰说:“《易经》是宇宙代数学。”张岱年说:“《易经》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最高典籍。”【感悟】:当代最尖端科技为电脑和基因,电脑的二进制以及64位系统,生物基因64种氨基酸密码竟与易经64卦暗合,这不是无意无意无意偶然的。孔子盛赞易经“与天地准、弥纶天地之道”是名副其实的。易经是宇宙人生的密码。

二、《易经》的历史与结构

伏羲于6500年前画八卦,并把八卦重叠为64卦,当时没有文字,只有卦画,史称先天卦。

神农时期出现《连山易》64卦,以艮为首,当时只有卦画,没有卦辞。

黄帝时期出现《归藏易》64卦,以坤为首,当时只有卦画,没有卦辞。

夏朝推行《连山易》,此时有了卦辞,多以神话语言,与《山海经》类似。六十甲子择日吉凶成为《连山易》外外传。连山八万言。

商朝推行《归藏易》,此时有了卦辞,多以神话语言,与《山海经》类似。《归藏》四千三百言。

商末周初文王与周公推行《周易》,《周易》以《连山》、《归藏》64卦为基础,文王作卦辞,周公作爻辞,共计七千字。

东周春秋时期孔子注解《周易》为《易传》一万八千字,易传共有十篇,称作“十翼”。有“彖传”上下,“象传”上下,“系辞传”上下,“文言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十篇。周易加易传称为《易经》,共有二万五千字。

自此以后以至于民国,注解易经的大家名见于经传者共有约8000人。

三、其实每个人本来就会易经64卦

假如你能把易经64卦卦辞和爻辞理解了,你已经与圣贤同伍。而解读64卦本来很容易,只是被人为弄糊涂了。解读易经用的是人本来具有的先天智慧,就似乎骑三轮自行车,一个小孩不用学就会骑,然而大人却很难驾驭它,由于大人使用了骑两轮自行车的思维。说实话骑三轮车是不用学的,大人要想恢复其本有的三轮车智慧,只要暂时忘掉自己的知识即可。

所以老子说:“为道日损,为学日益。”学易是为道,不是学习知识。学易是用减法,请不要被知识所蒙蔽,知见越多越糊涂。学知是用加法,陶弘景说:“读书万余卷,一事不知,以为深耻。”如何获得全知答曰:只有无知,方能全知。无知,指不受现有知见的约束,舍识用根,弃识神而用元神,以此转识成智。《庄子》曰:“故曰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之,以至于无为。”《道德经》曰:“无为而无不为”。即使是科学上的每一次伟大的发现,也是科学家敢于放下知见、打破常规意识形态的结果。

THE END
1.道德经与易经关系之对应蛊,是教化的意思,蛊卦提醒君子教化万民。两卦是相关的,因为君子受跟随自然有教化的责任。老子认为圣人应该用“道”来启发人民的纯朴,使人类社会与万物一起返归淳朴然后顺应自然。老子还把君主分为三种,最后的君主建功立业了百姓却是我们顺乎自然。 临卦,《道德经》对应章节为第六十六章 https://www.meipian.cn/2z9hdlwo
2.道德经和易经的关系爱问知识人虽然两者在学术上存在差异,但两者的关系密不可分,互相影响和促进。通过对道德经和易经之间关系的探究https://iask.sina.com.cn/b/new2FAmNysboap.html
3.陈沛亮老师—易经和道德经玄妙关系的专家易道学体系创始人陈沛亮老师自幼道缘深厚,承蒙多位明师隐士指点修习奇门六壬等易术。后深感传统根文化普及之重要性,遂全力为道德经、易经的普及工作奔走呼号,并致力于教育公益慈善事业,多年来全国各地演讲超600场。 陈沛亮老师是首个在学术上深度破译易经和道德经玄妙关系的专家。把易经的64卦和道德经的81章进行了深入地解析配比https://www.58kaocha.com/h-nd-647.html
4.《易经》和《道德经》哪个出现的更早?二者又有怎么的关系呢?新浪视频秒拍 打开新浪新闻 发现更多精彩 打开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最新的video播放 00:00 03:16 03:16 《易经》和《道德经》哪个出现的更早?二者又有怎么的关系呢? onetart 说说你的看法 0 打开APP https://k.sina.cn/article_6586763998_m1889a0ade00100fy9v.html
5.[柚声]《易经》总体思想与先秦道家儒家的关系摘要:就《易经》思想的儒道之争,本文另辟蹊径:从占卜心理学入手,指出十翼旨在增加《易经》含蓄多意的神秘性以及与当代人生活的相关性,不足以改变《易经》原有思想体系;孔子晚年好易,其心态近于庄子的美学追求,而与孟子的心学式自我超越不同。从社会形态入手,指出汉初信仰道家与两晋南北朝时代的道家思想流行均与地方http://zhouyi.sdu.edu.cn/info/1070/1492.htm
6.易经和道德经的区别与相同之处道德经和易经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强调了“仁”的概念,以及实现和谐社会的道德准则;而后者则是一部阴阳五行的哲学著作,强调“道”的概念,以及调和自然界的秩序。它们的相同之处在于,都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经典著作,又都深刻地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https://blog.csdn.net/weixin_35756892/article/details/129457502
7.《论语》《道德经》《易经》开篇第一句话代表的人生智慧内涵!论语,开篇头一句,就指明了内涵,修身,乐道,宽恕。这样的人际关系哲学智慧。 2、《道德经》开篇,就是“道之道,非常道。” 人人耳熟能详。但是鲜有人知道内涵。这句话,现代翻译就是,成功之道,就是与众不同。 反者道之动,后其身而身先,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道德经接下来通篇的思维就http://www.mou5.com/m/?post=953
8.《道德经》全文81章节总章解读引导篇唐代,因皇帝与老子同姓李氏,故大力提倡道教,设置崇玄学,令生徒论习《道德经》,道俗学人,先后注《老子》的名家有孙思邈、傅奕、尹知章、成玄英、唐明皇、李荣、强思齐、杜光庭等。 宋代注解《老子》亦多名著,道士陈景元撰《道德真经藏室纂微》10卷,范应元撰《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2卷,有《续古逸丛书》影印宋刊本https://www.douban.com/note/850837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