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译文】不恃己能、不居功。由于不居功,所以其功劳不会失去。
2.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译文】把自己的性命置之度外,反而更好地保护了自己的性命。不正是因为他对自己的无私?反而可以更好地成就他自己。
3.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译文】上好的行为典范就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之争,
4.夫唯不争,故无尤。
【译文】最善的人的所作所为正因为不争,所以没有过时。
5.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译文】金玉满堂,谁能守藏?富贵而骄横,自埋祸殃。功成身退,是最应该奉行的行为准则。
6.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
【译文】因此,圣人致力于基本的维生事务,不耽乐于感官的享乐。
7.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译文】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恐,把宠辱这样的大患看得和自身生命一样重要。
8.夫唯不盈,故能敝而新成。
【译文】正因为他不自满,所以能去故更新。
9.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译文】保持纯朴的本性,减少私心杂欲。
10.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译文】因为他不执着于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把他作为对立面而与他争。
11.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译文】所以,善人,可以作为不善人的师范;不善人,又可以作为善人的借鉴。
12.知其雄,守其雌。
【译文】虽深知什么是雄强,却安守于雌柔取态而处事。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译文】了解别人叫做明智,能认识自己才是聪明。战胜别人的叫做有力量,战胜自己才是强者。知道满足就是富有,坚持力行就是有志。
14.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而之。
【译文】上士听了传道言谈,勤勉行证;中士听了传道言谈,似有所动,但终无所得;下士听了传道言谈,大加嘲笑。
15.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译文】过分的爱名利就必定要付出更多的代价;过于积敛财富,必定会遭致更为惨重的损失。
16.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译文】最大的祸害是不知足,最大的过失是贪得的欲望。知道到满足的人,永远是满足的。
17.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译文】塞住欲念的孔穴,闭起欲念的门径,终身都不会有烦扰之事。如果打开欲念的孔穴,就会增添纷杂的事,终身都不可救治。
18.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
【译文】善于建立自身道德的人不会动摇,善于秉持自身道德的人不会丧失信心。
19.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译文】道德涵养浑厚的人,就好比初生的婴孩。
20.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译文】聪明的智者不多说话,只有总想表现自己、欲示己能的人,才夸夸其谈,而这种人才是“不知”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