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关系的研究开题报告(通用3篇)

师生关系影响着班级气氛,影响着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影响着学生的学业成绩和身心健康,影响着学校乃至整个教育的社会形象。传统意义上的师生关系可以用“传道、授业、解惑”来形容,即强调教师的权威地位,强调知识的灌输,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发展需要。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由此可见,建立充满人文关怀的师生关系,既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和条件,又是素质教育的内容和任务。许多研究者认为,“民主平等是现代师生关系的主要标志”,随着时代的发展,师生关系将体现人本主义趋势,主张师生关系应从二元对立不平等的阴影中走出来,建立民主的、平等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我们的课题研究正是借助新课程改革的东风,对传统的师道尊严提出了挑战,力图打破传统的对立式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发掘各种潜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因此,本课题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理论依据与研究现状

(一)理论依据

《爱弥尔》,让·雅克·卢梭著,李平沤译,该著作主要阐明了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理论。卢梭反对戕害人性、违反自然的腐朽的封建经院主义性质的教育,提倡以培养自然人,自由人为目的的教育理论。他认为,教育的任务应该使儿童“归于自然”,弃恶扬善,恢复其天性,使之在自然中发展。保护儿童善良的天性,按照儿童的自然本性,而不压抑其个性,也不灌输传统的偏见,更不用严酷的纪律和体罚,让儿童有充分自由活动的可能和条件,使儿童身心得到自由的发展,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是自然人。卢梭从“归于自然”的理论出发,重视儿童成长的阶段性和顺序性,强调要根据不同年龄时期的身心特点实施教育。

《杜威教育论著论》,赵祥麟、王承绪编译,该著作阐明了约翰·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杜威认为,学校生活组织应该以儿童为中心,一切必要的教育措施应该为了促进儿童的生长。儿童决定教育的质和量,学校的教学计划、内容和方法以及一切教育活动都要服从儿童的兴趣和经验的需要。儿童是起点、是中心,而且是目的。关于教师的任务,杜威认为,教师应该放弃向导和指挥官的地位,去充当一名忠实的儿童教育的看守者和辅助者,完全站到学生背后去。

《马卡连柯教育文集》下卷,吴式颖等编,该文集体现了马卡连柯的“辩证”师生观。马卡连柯对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的认识充满了辨证法的精神。他指出,一般来说,教师和成人自然是儿童集体的指导者,他们理应时时刻刻运用自己的思想、经验与机智去分析儿童集体中的各种现象、希望和倾向,并且用忠告、意见及其他影响来帮助儿童集体。对教师来说,学生确实是教育的对象,但儿童却是活生生的人,他们应以生活为乐,并从丰富的生活中获得生活经验。

《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该文集阐述了苏霍姆林斯基的师生关系论。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必须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这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以及整个教育过程得以开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而建立师生之间的友谊,是要付出巨大劳动,花费许多精力的。

《和青年校长的谈话》,苏霍姆林斯基著,赵玮等译,该著作中,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了解儿童是热爱儿童、关心儿童和实施教育的前提,是教育学的理论和实践的最主要的结合点。

《帕夫雷什学校》,苏霍姆林斯基著,赵玮等译,该著作中,苏霍姆林斯基特别强调教师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他说;“只有当教育建立在相信孩子的基础之上时,它才会成为一种现实的力量。如果对孩子缺乏信任,不信任他,则全部教育智谋,一切教学和教育上的方法和手段都将像纸板搭小房一样定然倒塌。

《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傅道春编著。主要观点: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改变教学途径,倡导体验参与;注重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发展。

《国外师生关系研究》,海南出版社,王旭东编著。王旭东在书中阐明了师生关系的几种理论模式的要点,其中包括行为塑造模式,和谐沟通模式,交付责任模式,目标导向模式,肢体语言模式,果断纪律模式。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家们对教学方法进行了彻底的改革,他们反对权威主义和体罚,崇尚自由精神,提倡教育应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针对中世纪教育禁欲主义、权威主义、强制纪律棍棒体罚等陋习,人文主义教育家们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举措:蒙田开展了“没有惩罚,没有眼泪”的教育实验,他认为对那些鞭打儿童的教师,自己就应该被鞭打。维多利诺则指出,应该跟随儿童的天然本性前进;拉伯雷认为,教学方法要使整个教学变得轻松愉快——“与其说是一个学生在学习,毋宁说是一个国家在消遣。”从教学活动的角度,勾画出了师生问题以人为本的,尊重人格伦理关系。

2、当代美国人本主义教育,针对60年代科技至上教育的精神弊端,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上,侧重情意的发展、创造力的培养、经验的学习及感受性的训练。提倡创建了一种积极的充满人性味的师生关系和校园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展露个性、发展个性。他们提出了“四个R的教育”,采用背对法、沟通、拟情等教学策略。注重人际关系和谐和知情意整合发展。

3、现代人本主义教育理论最著名的代表罗杰斯认为,构成道德教育的条件是感情和态度,是教师的真诚、坦率与学生的和谐一致,提出用真诚、接受和移情性理论来构件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

4、1970年,美国教育家弗兰德斯曾用自己独特的调查研究来证明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的重要性,他认为教师必须用一种无威胁的方式“接受”学生的积极或消极的行为。

5、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理论工作者对师生关系的讨论非常有意义,它昭示着我国教育改革已经深入到教育内部的深层次问题。对师生关系的本质、特征、功能及模式等方面的研究将有助于教师的角色定位,提高教师素质,从而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民主。这种研究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首先,研究视角的多学科化。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突破单一的教育学领域,将师生关系放到心理学、社会学、法学、哲学、阐释学甚至文化生态学的视域中去考察,对师生关系的解释更加丰富、深刻。其次,从静态描述走向动态过程研究。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研究者更倾向于用具有动态性质的“师生互动”、“师生交往”来代替静态描述的“师生关系”,并努力探索具有可操作性的师生关系模式。第三,师生关系研究的人本主义价值趋向。这体现在文献中,研究者强调师生在人格上的平等,并致力于构建“民主、平等、对话”的新型师生关系。这也反映了我国教育民主化、法制化进程的加快。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有:《师生关系的几种理论模式》、《融洽师生关系的技巧》、《文化和社会背景下的师生关系》等。这些都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保障。

但是,目前国内关于师生关系问题的研究仍有不足之处。第一,在研究方法上,研究者大多进行概念分析和理论建构,只有少数研究者以问卷形式进行调查分析。因而研究多停留在描述层面,缺乏实证性和可操作性。第二,在研究内容上,大多数研究还属比较抽象的认识论上的研究,对一般意义上的师生关系阐述较多,很少对实践课题进行研究,也鲜有对具体情境中的师生关系如教师与特殊学生群体的关系、教师惩戒学生行为等特定师生关系进行探究,这种研究对具体的教学实践缺乏指导意义。我们的课题研究从“人的高层次需要”出发,着眼于学生独立性、创造性的发展和人格的自我实现,重构一种多元价值基础之上的平等、尊重、理解、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而且我们的研究对象都是直接参与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线教师和学生,面对的是师生之间真实的交往环境,因此更富有真实性和实践意义。

三、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一)研究内容。

1、我校师生关系现状调查及归因分析。

2、学校师生关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的反思研究。

3、更新教师群体的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认识。

4、探索消除对立的师生关系的途径,重构尊重信任、平等理解、互动和谐的师生关系的策略。

(二)预期目标。

1、转变教师的观念、营造充满人文关怀的教育环境和充满尊重信任、平等理解、互动和谐的师生关系。

2、建设一支高水平的领导队伍和教师队伍,在研究和实施过程中形成优良的校风,推动学校整体发展。

3、探讨师生交往的技巧,形成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指导策略。

4、学生在与教师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感受心灵成长的愉悦,逐步完成自由个性和健康人格的确立。

四、研究方法与策略

1、利用调查问卷法、访谈法,了解全体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得分值,了解我校师生关系的基本现状,了解学生心目中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如何的,为课题研究提供正确的方向依据。

2、行动研究法,用于帮助教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探讨师生交往的技巧。利用各种具体的师生活动,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搭建桥梁,提供课题研究的平台。

3、个案研究法,用于形成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指导策略。通过对具体个案的追踪研究、总结,提高教师的实践理论水平,并反指导于研究工作,找出最有利于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方法。

4、经验总结法,用于研究报告的撰写。通过总结,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对以前的工作进行回顾总结提练,同时为以后的研究工作提供理论的凭据。

五、研究步骤

1、启动阶段(20xx年1月-20xx年4月)

(1)对在校师生关系现状进行调查。

(2)分析调查结果。

(3)教师新课程知识培训,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学生观。

2、研究阶段(20xx年5月-20xx年10月)

(1)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进行尝试,有意识、有目的增加师生交往的范围和密度,尝试多种交往方式,注意每种交往方式对学生的影响和程度,从而总结出一些有益的交往方法和技巧。

(2)组织教师撰写观察记录、反思录等。

(3)收集各种案例。

(4)根据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和修改研究方案。

3、总结阶段(20xx年11月-20xx年12月)

(1)总结调查,对比分析。

(2)收集、整理资料,撰写研究报告。

(3)评比“学生喜欢的老师”、“优秀教师”等。

六、成果形成

教育教学案例、课例,论文,总结报告等

七、课题组成员分工

课题组主要成员:

二、国内外意义:20xx年教育工作会议指出:"十五"期间将加快课程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决定指出: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认知规律,优化课程结构,调整课程门类,更新课程内容,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等"。这就要求教师与学生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师以教为主,学生以学为主的教育模式。良好的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将逐渐成为教育改革研讨的焦点。其实,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提出"学导式教学法"。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教育家,思想家都是十分重视师生关系。20xx年中国首届师德建设论坛会首次正式提出"教育以人为本"的师德内涵。它以鼓励人的自主发展为旨意,以教育,爱为核心,以正确认识人,尊重人,信任人,开发人的心志,提升人的道德为指南,提倡人的教育。

国外的教育家们更是重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的建立。他们认为教育家必须是心理学家,依据心理学提出的学生的情感影响着学生学习结果的结论,更重视研究人的心理胜于研究教法的模式。教育家卡罗尔的一篇论文"学校学习模式"指出了影响学生在校学习程度的主要因素,重点指出了学生的主观学习能动性,师生之间良好的和谐关系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影响。近几年风迷全球的"学习的革命"这本书也就和谐师生关系对学习的影响做了一些阐述。

三、研究思路:从以下两方面展开研究:⑴深入调查研究,确定师生之间能存在哪几种关系,在什么情况应表现何种关系,学生愿意接受哪几种关系⑵深入研究如何才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四、出发点:国内外教育专家在无数的教育论坛中提及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对于教育改革的重大作用,但都未深入研究师生关系如何才能和谐建立,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成绩,实验方案的设计从理论上讲科学规范,内容具体,措施得当,但随着方案的逐步实施,师生关系发展一定存在许多不可预见性。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将有助于对未来学生身心全方位的发展。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

大家好!我们巴东县民族实验小学于20xx年4月向湖北省教研室申报立项,承担湖北省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子课题——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设计的课题研究活动,研究性开题报告。今年9月获得正式立项,今天,我们正式开题。

该项研究是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的精神为指针,以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要求为依据,以全面提高学生数学素养为目的的教研活动。

一、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1、建构主义理论;2、行动学习理论;3、人本主义理论。

关于课堂有效学习的内涵

(1)课堂有效学习是相对于无效和低效学习而言的。

二、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课题研究将从调研课堂上无效教学现象、分析致因入手,研究课堂有效学习个案,发掘、预设并生成有效学习的操作点,引领教师积极应用,构建以有效学习为主导的教学体系。

对课堂上无效教学现象进行调研,分析致因,针对无效学习现象,开展对应策略研究。

三、本课题省内、外研究现状,预计有哪些突破

(2)越来越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人本主义心理学讨论的是个体的人,是理性和感性相结合的人.当代教育研究把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和独特个性当作优先追求的目标。通过实施一定的课堂教学策略,使学生在人格中达成理性与情感意志、科学与人文等方面素质的和谐统一。使每一个学生在各个方面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

(3)该领域研究发展趋势分析

新世纪的基础教育需要加快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步伐,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在课堂教学中,以人为本,实施有效教学,在探索性、自主性、研究性的学习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课程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最后,祝愿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在上级领导的关怀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取得圆满成功!

THE END
1.师生关系理论之内涵与意义师生关系,这看似简单的四个字,却蕴含着无尽的内涵与深远的意义。它宛如一座桥梁,连接着知识的此岸与彼岸;又似一束光,照亮着学生成长的道路。 从内涵上来看,师生关系绝不仅仅是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简单互动。它首先包含着一种尊重与信任。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兴趣和差异,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潜力和闪光点。这种http://rnboa.i-huodong.cn/hudt/1472.html
2.[形容师生关系的成语]形容关系20220703214543.pdf[形容师生关系的成语]形容关系.pdf 11页内容提供方:153***1065 大小:1 MB 字数:约7.04千字 发布时间:2022-07-06发布于辽宁 浏览人气:11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形容师生关系的成语]形容关系.pdf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2/0703/6052222013004205.shtm
3.师生相聚的诗句—形容师生情的诗句有哪些?形容师生关系的诗句? 1、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 ——东晋葛洪《勤求》译文:开明的老师对我恩重如山, 简直胜过了天地的博大, 比我的父毌对我付出的还要多啊。 2、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 何处遥相见,心无一事时。 ——《远师》唐·白居易译文:在朝中做官的我和在南寺的自远禅师,什么时候能https://www.oilube.cn/72137.html
4.对师生关系的理解与对专业的展望zhang98我期望的师生关系 看了邹欣老师的博客,博客前半段中类似于Boss/Emplyee,Baby-sitter/Babies,Buddies/Buddies这样的师生关系,觉得并不陌生。 自己也开始在心中思考,用什么样的关系形容师生关系才比较恰当。直到看到“健身教练/健身学员”,茅塞顿开。对,就是这样的关系。只有你有锻炼的需求,才会去寻找合适的健身教练,教https://www.cnblogs.com/zyqzyq/p/6155673.html
5.用传统养分润泽新型师生关系无论是指向大学生还是中小学生的调查中,对理想师生关系的形容常常是“亦师亦友”。“师”代表着对爱心的期待,而“友”则代表着对陪伴与理解的渴望。因此,这种新型师生关系的第一个关键词应是仁爱:教师对学生有仁爱之心,学生才会拥有仁爱之心。第二个关键词应是陪伴:放下教师的权威,懂得在社交网络时代创新陪伴http://www.moe.gov.cn/jyb_xwfb/moe_2082/zl_2017n/2017_zl20/201703/t20170328_301149.html
6.师生关系的基本类型面对那犀利的眼神,你是否也会觉得心惊胆战?作为教师,是否光凭眼神杀就能镇住学生,或者说是否这样的眼神杀就能让学生“言听计从”?今天,我就来向大家介绍一下在我们日常教学工作当中存在的几种基本的师生关系类型,希望大家在学习完这部分知识后能够有所收获,“收服”学生的信任不再单纯靠着眼神杀。http://m.jl.zgjsks.com/html/2022/zx_1115/88356.html
7.任务驱动型作文“教授怒断师生关系”导写任务驱动型作文“教授怒断师生关系”导写,师生关系,任务驱动型作文,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某著名大学硕士新生郝同学,在微信朋友圈中对几位国内知名的史学教授出言不逊,用"垃圾"等词形容https://wap.cnki.net/touch/web/Journal/Article/ZWKS2017Z2023.html
8.马敏:让我们重拾亲密的师生关系其实,在我看来,教师节最应该讨论的,倒是如何在大学中重建那种令人值得回味、神往的自然而亲密的师生关系,让大学回归育人的本位和本质。 韩愈《师说》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者所传之道,显然不只是学问之道,还应包括为人之道、成长之道;解惑,也不仅仅为学业之惑,更应为思想之惑、人生之惑。简https://www.douban.com/note/97743964/
9.最好的师生关系,是彼此成就最好的师生关系,是彼此成就 浦江第一小学 罗琳 之前在网络上看到这样一句话: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跟任何人联系在一起都是为了成为更好的彼此,这样的亲密关系才更加有意义。除了恋人之间,很多稳定的关系都是如此,朋友之间,亲人之间,同事之间……而今天我要说师生之间也大抵是如此。 https://sssfxnx.mhedu.sh.cn/jgzj/dwqs/214494.htm
10.当代师生关系中的阴影:学生越来越不好管关系淡了我国自古以来就尊师重教,“一日为师,终身为父”道出了教育伦理和师生关系的亲密。但如今人们普遍感觉“师生关系淡了”。那么,当代师生关系呈现出怎样的新特点? 教师“权威”受到挑战 在北京一所小学担任数学老师的李玉新有着19年的从教经验。前不久,她班上发生了一件挑战她“权威”的事情。 https://edu.youth.cn/jyzx/jyxw/201608/t20160829_8601675.htm
11.高校师生关系渐行渐远“有的老师只是在照本宣科,听那样的课实在是一种折磨”。即将毕业的任明说起他上的一堂课,课堂上他开始看小说,看之前,黑板上是5个字,看了小说睡了一觉之后,他发现黑板上还是5个字。用他的话形容,老师讲课味同嚼蜡,学生听课呆若木鸡。 学生陈旭彪感觉,是金钱让人心变冷,欲望沸腾,把纯洁的师生关系变成了赤http://zqb.cyol.com/content/2007-11/16/content_1958266.htm
12.表示师生关系的成语N个相似问题 形容师生关系良好的成语有? 表现师生关系的成语 齐心协力、雄伟壮观、师生关系是并列式的成语吗? 特别推荐 热点考点 2022年高考真题试卷汇总 2022年高中期中试卷汇总 2022年高中期末试卷汇总 2022年高中月考试卷汇总 二维码 回顶部?2021 作业帮?联系方式:service@zuoyebang.com?作业帮协议https://www.zybang.com/question/8e2c2847dab00840cad18a3fb75bcc29.html
13.相互欣赏,是师生关系的最高境界(精选6篇)相互欣赏,是师生关系的最高境界 薛 胜 我们常把欣赏学生作为教育手段之一,但效果不佳,因而困惑不解,甚至放弃欣赏学生,“专攻”如何压制学生。 教师欣赏学生,要善挖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激发他们的潜能和智能优势,当学生的“两种正能量”被激活,他就把“欣赏”反作用于教师,自己身上的潜能优势与智能优势,就会发挥得淋漓https://www.360wenmi.com/f/filebrlle186.html
14.良好师生关系具有哪些特征?Directions: Complete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with the words or phrases given below. Change the form if necessary.adhere toapprovecautionconsiderationdistinguishethicalfor instancehamperincorporateviolhttps://www.shuashuati.com/ti/38e53e530ff249158bd99b465bca4690.html?fm=bd3ef6f1d729133016fdce2fdd8d7504cd
15.大学校园师生关系裂痕大师生关系就是没关系章必功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本报社会调查中心去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只有51%的人表示会关注母校的发展,表示“毕业后和母校就没什么关系了”的占35.3%,有16.2%的被调查者用“烂”字来形容自己的母校。 校长信箱能修补师生间的裂痕吗 师生之间已经产生了裂痕,还能消除吗?记者采访到的一些大学教师态度并不乐观,在高校规https://edu.dbw.cn/system/2007/11/23/05106058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