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论语》中感悟师生关系

读《论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这几句:“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孔子这番话是针对一个最具挑战性的学生而发的,就是宰我。纵观整部《论语》,很少看到孔子这样批评自己的学生。尤其是这两句前面的句子:“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中,也许只有宰我能让老师这么激动了。

宰我在《论语》中出场四次,第一次陈述观点遭到孔子驳斥,第二次是上课睡觉被痛批一顿,第三次是向老师提问,第四次是质疑“三年之丧”又遭到批评。孔子在给弟子分类排名时却将宰我排在言语科第一名,然而整部《论语》却少见其踪。在关于“三年之丧”的讨论中,当孔子驳斥他的观点后,他立刻离开教室。因此,孔子对宰我的印象很不好,以至于两次在其他弟子面前利用宰我作为反面教材。

同样的问题也存在于另一个学生澹台灭明身上。孔子感慨说:“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可见即使智若孔圣都难免受惑于表象。

即使是孔子,都因惑于言辞而错看了宰我,因迷于外貌而错看了子羽,这都是教训。

我们的教育是要直入人类灵魂深处的,是要以了解学生为起点的。那么怎样才能真正了解自己的学生呢?孔子也有所论述:所谓“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这是不是孔子在经历“宰予昼寝”事件后的反省与应对呢?用这三点来作为“听其言而观其行”的注脚实在是太贴切了。尤其最后重复“人焉廋哉”这个反问句,简直就是孔子对于“以言取人,失之宰我;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的深度反省。

然而,通过视、观、察了解学生必然发现有优有劣。如何对待这样的优劣,我想更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宰我这样的学生,被老师说两句就离开教室,而又言行不一。孔子却并未放弃他,所谓“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也许只是一时的气话,而“于予与是改”的语气又像极了“启予者商也”。似乎也没看出来宰我被开除的迹象,可见孔子还是心怀慈悲,通过观察了解学生的优缺点,却并不因此而全盘否定宰我,还是承认他是言语科第一名的。其实,这段话在我看来,既是一时气话,又是借题发挥。但无论如何,都能看到文字背后一位慈祥的伟大导师。夫子之道,一言以蔽之,那就是“忠恕”,“忠”即真实表达自己的意思,批评宰我;“恕”则和而不同,包容宰我,这一切都基于一点:仁爱之心。

孔子先前听其言而信其行是因为仁爱之心,而后决定听其言而观其行也是因为仁爱之心。因为对学生的爱而轻信其言,在发现这样做有问题时,又因为对学生的爱而要去观其行以了解学生,进而因材施教。这样的忠恕仁心实在令人感动,难怪颜回会满含深情地说:“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我想正是孔子这份忠恕之心,使他所有的教育智慧都能深入人心,让学生“欲罢不能”。因为“忠恕”违道不远。我想这才是最值得我们体悟学习的思想吧!

THE END
1.从《论语》中感悟教育家精神两千年前,孔子提出“仁”的思想,并将这个“仁”贯彻于他的学说和实践之中。在《论语》中,孔子有关仁的论述很多,他认为“仁”是一种美德,“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更要拥有这种美德,弘扬教育家精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踔厉奋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https://www.jianshu.com/p/9cf58d83de94
2.《论语第八章: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是一部宝贵的国学经典,其中包含了许多有智慧和价值的句子。通过学习和背诵这100句必背经典,我们可以汲取其中的智慧,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提升自己的修养。希望大家能够读懂《论语》中的精华,将其中的智慧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http://www.qlmzp.com/gx/39388.html
3.从《论语》看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艺术(五)根据《论语》中关于师生关系的论述来看孔子的教育思想和艺术 1.教学相长,共同学习 《论语》中记录:“当仁不让于师。”意思是学生在真理面前,不必迁就自己的老师,也就是说师生之间应该相互学习,孔子也是这样践行的,《论语 八佾》记载过,子夏对于《诗经》中的句子有疑惑,向孔子提出疑问,孔子在解答之后,子夏曰https://www.fx361.com/page/2021/0611/8445675.shtml
4.论语文交际圈中的师生关系(精选8篇)在这种交往里,尊重双方的主体性是平等交往的前提;在平等交往中,教师与学生通过平等对话,实现语用经验的传递,语感的迁移,语文知识的积累和语文素养的共同提高。 作者邮箱: wuyun_0320@sohu.com 篇2:论语文交际圈中的师生关系 《小学教学》第11期的第1篇https://www.360wenmi.com/f/filemwi75bq0.html
5.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系统复习资料(含答案)7、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表明“只要谦虚求教.到处有老师”的观点(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时常引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的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8、表明孔子非常重视学习过程中的复习环节的句子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9、与今人“举一反三”意思类似的句子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https://m.wang1314.com/doc/webapp/topic/22188209.html
6.师生感情论文范文5篇(全文)感情匮乏指的是, 教师在师生关系中不愿或没有付出足够的感情, 以冷漠、疏远、轻视的方式对待学生。这是目前教师感情投入方面最大的问题。应试教育和功利主义的盛行使得教育局限于单纯的知识传授和应试训练, 教师过度重视教育之外的目的或结果, 教育过程成为一种教师改造学生的技术过程, 学校成了工厂, 课堂成了车间。https://www.99xueshu.com/w/ikey08px2uax.html
7.“侍坐”是《论语》中比较罕见的完整段落,生动地再现了孔子和学生【简答题】战国后期,《礼记》中的《___》从正反两方面总结了儒家的教育理论和经验,以简赅的语言、生动的比喻,系统地阐发了教育的作用和任务,教育、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等,是罕见的世界教育思想遗产。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判断题】图像处理软件中一个完整的图https://www.shuashuati.com/ti/08fa7866f1fa4947903464f579892080.html?fm=bdbds1e2858c63546d7bb72aac338d65cdd8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