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情境式默写(含答案)汇总

高中语文必修三理解性默写的名句训练

《蜀道难》中理解性默写的名句训练

1、描述蜀道的开凿过程的句子是: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2、用夸张的手法写蜀道高与天齐,险似绝壁的句子是: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开篇以蜀地方言为全诗奠下雄浑感情基调的句子是

“噫吁嚱!危乎高哉!”。

4、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5、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

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6、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神话、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

子有“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

度愁攀援”真是“物犹如此,人何以堪”!——那山有多高呢?不言而喻了!

7、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便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

画出来的句子是“扪(mén)参(shēn)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8、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但见悲鸟号(háo)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

规啼夜月,愁空山。”为我们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的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再一次有了地烘托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之情状。

9、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剑阁峥嵘而崔嵬(wéi),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10.《蜀道难》写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11.《蜀道难》中,诗人李白在感叹蜀道之高时,用衬托手法,生动暗示行人入蜀艰难的诗句是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1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诗人

先用“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飞湍瀑(pù)流争喧豗(huī),砯(pīng)崖转石万壑雷”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

1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

居”语句的句子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fēi)亲,化为狼与豺”,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

14、从李白《蜀道难》一诗中“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zī)嗟”的长叹中,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诗人对功业难成的一声叹息。

《秋兴八首(其一)》中理解性默写的名句训练

1、以枫叶凋零、秋气萧索寄寓凄苦落寞情怀的诗句是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2、用双关手法,情景交融,直接抒发作者故园之思的句子:丛菊两开他日泪,孤

舟一系故园心。

3、借捣衣发出的声音来寄托思乡之情的句子: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4、借秋天长江与塞上风景为喻,写时局动荡不安,国家命运暗淡的句子江间波浪

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咏怀古迹(其三)》中理解性默写的名句训练

1、写尽昭君一生悲剧的句子是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2、诗人借远嫁塞外的女子的乡土之思,吐露自己飘零的故园之情的诗句千载琵琶

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3、运用拟人、对比手法,借用山水景象蓄势,用以烘托昭君形象的句子群山万壑

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4、借用理性的质问与悲戚的想象,说明昭君的怨恨之情、思乡之情及其人生悲剧根源句子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登高》中理解性默写的名句训练

1、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2、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凄冷江色和长江气势的句子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3、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

尽长江滚滚来。

4、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5、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艰难苦恨繁霜鬓(bìn),潦倒新停浊酒杯。

6、本诗的主旨句(表现诗人忧国伤时)的句子是:艰难苦恨繁霜鬓(bìn),潦倒新停浊酒杯。

7、杜甫《登高》中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的句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8、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琵琶行》中理解性默写的名句训练

1.《琵琶行》中“月”这一意象贯穿始终,对烘托气氛、推动情节发展具有重要

的作用。请写出诗中写到“月”的3个句子:别时茫茫江浸月,唯见江心秋月白,绕船月明江水寒。

2.诗歌中既交待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并为诗人秋夜送别友人这一事件渲

染出悲凉气氛的诗句是: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3.诗歌中第一次写到琵琶女演奏音乐的诗句是: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4.描写琵琶女初次出场时的情态的诗句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5.运用拟声词写音乐由粗重、急骤转向轻微、委婉,而最终浊重和清脆兼而有之的诗句是: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7.琵琶声在沉咽、暂歇后突然爆发并达到高潮,却又戛然而止的诗句是:银瓶乍

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8.在第二次音乐描写中表现琵琶女与诗人情感交流的诗句是:寻声暗问弹者谁,

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

琶半遮面。

9.描写音乐间歇时诗人感受的诗句是: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10.侧面表现琵琶女演奏之后的音乐效果的诗句是: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11.运用侧面烘托的方法描写琵琶女技艺高超、美丽出众的诗句是:曲罢曾教善

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12.琵琶女年轻时人们对他的态度是: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而当

她年老色衰之后则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13.描写琵琶女委身贾人、独守空船、夜深梦醒啼泪的诗句是:去来江口守空船,

THE END
1.论语精选,探析学的智慧——经典句子及深邃解释一览说说大全论语中关于学的句子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是指通过回顾和复习已知的知识,从而获得新的理解和认识;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指的是天资聪慧且乐于学习的人,不会因为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而感到羞耻;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如果只是机械地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收获,如果只是http://722973.com/5E531dD8e99b.html
2.两句也阐述了学与思的关系。(2)《荀子.劝学》中蚯蚓向上食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论语》中孔子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两句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荀子.劝学》中,“___,___”两句也阐述了学与思的关系。 (2)《荀子.劝学》中蚯蚓向上食尘土,向下饮泉水是因为“___”,而螃蟹“___”是因为浮躁、不专心。 (3)《荀子.劝学http://www.1010jiajiao.com/paper/timu/3707001.html
3.劝学中强调反思的重要性的句子.doc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荀子的《劝学》中,也有一句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劝学》中,也有一句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中连用了“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等五个比喻,论证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自己,改变自己,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 学不可以已 ”的观点。 12、孔子曰: “学而https://mip.book118.com/html/2018/0215/153289926.shtm
4.思而不学则殆”两句写出孔子对学与思关系的思考,荀子在《劝学题型: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难度:0.85引用次数:37题号:24092488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两句写出孔子对学与思关系的思考,荀子在《劝学》中也有二者关系的思考,这两句是:“___,___。” (2)升旗仪式上,张老师以“https://zujuan.xkw.com/10q24092488.html
5.思而不学则殆”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荀子的《劝学》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荀子的《劝学》中也有直接提到学与思关系的句子___,___。(2)在《赤壁赋》中,苏轼写自己与朋友泛舟赤壁之下,朗诵《诗经·陈风》中的《月出》篇,即文中所谓___,___。(3)《谏太宗十思疏》中https://m.12tiku.com/newtiku/919783/35799234.html
6.课文《劝学》文言文教案7篇学不可以已 终身学习 积累、持恒、专一 (社会、时代的需要) 《劝学》文言文教案(精选篇2) 一、导入新课 在学习方面,不少同学存在着疑惑。没关系,荀子的《劝学》也许可以帮我们解惑。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荀子的《劝学》。(板书) 二、作者简介、解题 http://www.jiaoyubaba.com/jiaoan/26760.html
7.《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述了学习和思考《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荀子《劝学》中,也有一句直接提到了学与思关系的句子是:“ , ”。题目标签:荀子学习关系如何将EXCEL生成题库手机刷题 如何制作自己的在线小题库 > 手机使用 分享 反馈 收藏 举报 https://www.shuashuati.com/ti/501701a9b9d046e28b7fad50a7230fb6.html?fm=bd2c7e4689a0e0dd4917c0e0ab9e0a2c48
8.《劝学》理解性默写1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___这句话印证了这句话。 12.《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荀子的《劝学》中,也有一句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 13.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http://www.360doc.com/content/23/1230/14/46601607_1109303103.shtml
9.学与思的关系的辩证《论语十则》第四则的内容:“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讲述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并指出二者不可偏废. 然而,荀子在《劝学篇》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从另一个角度对“学”和“思”作出了比较,并得出了“学”比“思”更为重要的结论. https://www.jianshu.com/p/46933f16ce97
10.人教部编版必修上册《第10课劝学》2021年同步练习卷(15)”。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 , ; , 。” 组卷:6引用:2难度:0.8 解析 3.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 “这句话印证了这句话。 组卷:8引用:2难度:0.8 解析 4.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与荀子《劝学》中的“ https://www.jyeoo.com/sj/445b7db9-3576-4bb7-a654-a86b4326d4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