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诵古代诗文,品名家华章。请根据要求或提示补写下列诗文名句或成语。
1.《陈涉世家》中表现陈胜少时有远大抱负的句子是:!
2.《陈涉世家》中指出陈胜起义的根本原因的句子是:。
3.《陈涉世家》中体现起义领袖勇于打破封建尊卑观念,善于激励众人反抗决心的一句话是:!
5.诸葛亮的《出师表》说理和陈情得以完美的结合,在陈情部分表现他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9.《出师表》中表明侍卫之臣和忠志之士义无反顾为国效力原因的语句是:
,。
12.《出师表》一文中,表现作者志趣过人的句子是:
16.《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中抒发征夫戍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表达主旨)的诗句是:,。
17.范仲淹的《渔家傲》中直接抒写征人忧国思乡的情感的句子是:
,,。
20.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汉代魏尚自喻,表达希望朝廷重用自己的句子是:
22.宋朝词人李清照在《武陵春》中化抽象为具体,集中抒写自己内心深重愁苦的句子是:,。
23.辛弃疾《破阵子》这首词,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概括而又生动地再现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的句子是:,。
28.今夜偏知春气暖,。
29.,人迹板桥霜。
,
。
32.疑怪昨宵春梦好,,。
33.簌簌衣巾落枣花,。牛衣古柳卖黄瓜。
35.李清照词《醉花阴(薄雾浓销愁永昼)》中既写人,又写景,创造了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境界的佳句是:
36.?,不尽长江滚滚流。
37.天下英雄谁敌手?。。
二、根据拼音写汉字。
三、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于是与亮情好日密()②天下苦秦久矣()③等死,死国可乎()
④尉果笞广()⑤将军身被坚执锐()⑥请广于君()
⑦轻寡人与()⑧以光先帝遗德()⑨此皆良实()
四、属对练习。
①上联:鸟声频送千峰翠②上联:海上孤帆渡
下联:下联:
③上联:黑发应知勤学早④上联:甘居陋室
五、诗歌欣赏。
1.下面对《望江南》(温庭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C.这首词写一女子登楼远眺,盼望归人的情景,表现了她失望和怅惘的情怀。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②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这首词的意境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语言质朴、凝练,是宋词中的精品。
3.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⑵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
的豪情壮志。
4.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⑵下边对本首词理解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词描写了看剑、闻角、分炙、奏乐、点兵、杀敌等多种军营生活。
B.这首词展现了醉态、梦境、往事、理想和现实等多层面的人生境界。
C.这首词前九句追忆往事,豪情满怀;结尾一句,词意陡转,点出理想与现实、希望与失望等多重矛盾。
5.观刈麦(杜甫)
选出下面对《观刈麦》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D.这是一首叙事诗,着墨不多,但却把割麦者和拾麦者夏收时那种辛勤劳碌而又万分痛苦的生活情景和内心感受,描绘得真切生动,历历如画,带有强烈的讽喻色彩。
6.商山早行(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对下列古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颔联历来脍炙人口,是全诗最精彩的部分。经过诗人一词一景致的层叠渲染,一幅可触可感的霜晨图跃然纸上,从中流露出行旅的人心中悠闲随意轻快的感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C.词的下片礼赞梅花的高洁坚贞、顽强不屈的品格。
D.全词主要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托物言志,咏物而不拘泥于物,刻画梅花的风格神韵,同时也是爱国词人自我形象的艺术写照。
8.对下列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醉花阴(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9.对下面的散曲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朝天子咏喇叭(王磐)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身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A.这首散曲的首句渲染喇叭、唢呐极为响亮的声音,先声夺人,营造出一种乱哄哄的不安定的气氛。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①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②。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注释】①寒烟:带有寒意的烟雾水气。②旅思:飘流他乡的愁思。
⑴完成下列填空。
这首词的上片起首两句点明,从高低两个角度描绘出的秋景。三、四两句,从碧天旷野写到遥接天地的。上片结尾三句进一步将天、地、山、水通过、两物组接在一起,景物自目之所接延伸到想象中的天涯。
六、课外文言文阅读。
1.扁鹊见齐桓侯①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扁鹊过齐,齐桓侯客之()②桓侯使人问其故()
③桓侯体病,使人召扁鹊()④扁鹊已逃去()
A.辍耕之垄上B.医之好利也,欲以不疾者为功
C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河中D.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3.在括号中补出省略的成分,然后翻译句子。
⑴医之好利也,欲以()不疾者为功。
⑵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A.见微知著B.见利忘义C.防微杜渐D.讳疾忌医
2.训俭示康(司马光)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①既入,问其所从来,以实对。()②故就酒家觞之。()
③上以无隐,益重之。()④所亲或规之。()
2.找出下列各句加点的词意思与例句一致的,把序号分别填入例句后的括号内。
例1:公虽自信清约,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
例2:虽举家锦衣玉食,何患不能?()
A.虽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B.风力虽尚劲,徒步则汗出浃背。
3.翻译下列句子。
家人习奢已久,不能顿俭,必致失所。
4.这段话的论点是()。
A.家人不能顿俭,必致失所B.公宜少从众
C.由俭人奢易,由奢入俭难D.大贤之深谋远虑,岂庸人所及哉
5.这段话用了什么类型的论据?摘录文中关键词语概括论据(各不超过7个字)。
3.进《诸葛亮集》表(节选)(陈寿)
亮少有逸群(超众)之才,英霸(英雄)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遭汉末扰乱,随叔父玄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解带写诚(表示诚意),厚相结纳(结交)。及魏武帝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听命)而备失势,众寡(兵力少)无立锥之地。亮时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权既宿(一向)服仰刘备,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军三万以助备。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后备又西取益州。益州既定,以亮为军师。将军备称尊号(称帝),拜亮为丞相,录尚书事。及备殂没,嗣子幼弱,事无巨细,亮皆专之。于是外连东吴,内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教育感化)肃然也。(节选自陈寿《进〈诸葛亮集〉表》)
1.选出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组()。
A.之:甚敬重之B.以:以亮为军师
临川之城东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C.于:躬耕于野D.也:风化肃然也
于舅家见之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2.选出词义不同的一组()。
A.异:时人异焉B.殊:以亮有殊量
渔人甚异之先帝之殊遇
C.诚:遂解带写诚D.殂:及备殂没
诚宜开张圣听中道崩殂
4.诸葛亮辅佐刘备历经艰难坎坷,建立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谓忠臣良相的典型。但也有人说他这是愚忠。你同意哪种观点?说说你的理由。(不超过50字)
4.秀才何岳
夫畏斋一穷秀才也,拾金而还,暂犹可勉③;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
【注释】①封识(zhǐ):封存的标记。②利:贪图。③暂犹可勉;短时期内还可以勉励自己不起贪心。
问其银数与封识标记皆合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①不敢与家人言之()②遂以还之()
③又尝教书于宦官家()④闻其侄有他事南来()
3.翻译下面的句子。
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
4.最后一段中哪一个字有点睛之效?为什么?
5.唐河店妪(王禹偁)
【注释】①虏:文中指辽国的兵士。②端拱:宋太宗年号。③杪:梢端。④彘首:猪头。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①唐河店南去常山郡七里()②会一虏至()
③虏因系绠弓杪()④跨马诣郡()
2.用一句话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
常山民吏观而壮之。
5.从故事中你获得什么启示?
6.集异记(节选)(薛用弱)
狄梁公性闲①医药,尤妙针术。显庆中,应制②入关,路由华州,阛阓③之北,稠人广众,聚观如堵。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聚观如堵()②顷刻将绝()
③吾哀尔子命之危逼()④不顾而去焉()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组是()。
A.于是两眼为赘所缒B.而瘤赘应手而落
山峦为晴雪所洗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C.即于脑后下针寸许D.则以缣物奉焉
信义著于四海扶苏以数谏故
②吾盖急病行志耳,非鬻技者也。
4.狄梁公救治病儿这件事,表现了他哪些优秀品质?请简要回答。
7.东坡还宅
【注释】:①自儋北归:从儋州遇赦回来。东坡曾被贬为琼州别驾,治所在儋州;②缗:穿铜钱的绳子,此处指成串的铜钱。③卜吉:占卜、挑选吉日。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不敢与之游()②卜吉入新第()
③坡徙倚听之()④此吾所以泣也()⑤徐谓之曰()
2.比较下列①②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用法,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
①坡问妪何为哀伤至是②保守不敢动,以至于我
是岁七月今当以是屋还妪
A.①组用法相同,②组用法不同。B.①、②两组用法都不同。
C.①、②两组用法都相同。D.①组用法不相同,②组用法相同。
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⑴而吾子不肖,遂举以售诸人。
⑵呼其子,命翌日迎母还旧第,竟不索其直。
5.本文表现了东坡的哪些美德?从下列五项中选出两项。()()
A.理解同情别人B.无私赈济别人C.为官清正廉明
D.对人豁达大度E.处事是非分明
8.
周村有贾某,贸易芜湖,获重资。赁舟将归,见堤上有屠人缚犬,倍价赎之,养豢舟上。舟人固积寇也,窥客装,荡舟入莽①,操刀欲杀。贾哀赐以全尸,盗乃以毡裹置江中。犬见之,哀嗥投水;口衔裹具,与共浮沉。流荡不知几里,达浅搁乃止。犬泅出,至有人处,狺狺②哀吠。或以为异,从之而往,见毡束水中,引出断其绳。客固未死,始言其情。复哀舟人,载还芜湖,将以伺盗船之归。登舟失犬,心甚悼焉。抵关三四日,估楫③如林,而盗船不见。适有同乡估客将携俱归,忽犬自来,望客大嗥,唤之却走。客下舟趁④之。犬奔上一舟,啮人胫股,挞之不解。客近呵之,则所啮即前盗也。衣服与舟皆易,故不得而认之矣。缚而搜之,则裹金犹在。呜呼!一犬也,而报恩如是。世无心肝者,其亦愧此犬也夫!【注释】①莽:密生的草,此指芦苇丛生的僻处。②狺狺:狗叫声。③估楫:指商船。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词。
①或以为异,从之而往()②引出断其绳()
③将以伺盗船之归()④抵关三四日()
⑤适有同乡估客将携俱归()⑥衣服与舟皆易()
2.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不同的两组是()()。
A.倍价赎之,养豢舟上B.盗乃以毡裹置江中
客近呵之,则所啮即前盗也达浅搁乃止
C.或以为异,从之而往D.则所啮即前盗也
估楫如林,而盗船不见缚而搜之,则裹金犹在
3.下列句子括号内是补出的省略成分,错误的一项是()。
A.(贾某)见堤上有屠人缚犬B.(舟人)窥客装丰,荡舟人莽
C.(犬)流荡不知几里,达浅搁乃止D.(贾某)登舟失犬,心甚悼焉。
4.翻译划线句子:
世无心肝者,其亦愧此犬也夫!
5.给这段短文定一个标题:(3个字以内)。
6.本文写义犬的故事是为了说明一个什么道理?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9.季布
①季布匿僕阳周氏()②衣褐衣()
③意季布匿其所()④诸将皆阿吕后意()
2.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字词意思或用法不相同的两组是()()
A.数窘汉王B.之鲁朱家所卖之
广故数言欲亡辍耕之垄上
C.季布为项籍用D.今哙奈何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
单于尝为书嫚吕后独以己之私怨求一人
3.翻译句子:
今上始得天下,独以己之私怨求一人,何示天下之不广也!
10.洪州书生
【注释】①洪州:旧治即今江西南昌市。②录事参军:官名,隋唐时兼为郡官。
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①少年叱之不与()②而悉为所污()③生甚有愠色()
④成嘉其义()⑤此人诚忤君子()⑥傅于头上()
A.亲贤臣,远小人B.召之与语,大奇之C.作奸犯科D.乃丹书帛曰
①小儿哭求其价,少年叱之不与。
②断人之首,流血在地,岂不见累乎
4.我们通过成幼文洪州逢侠的奇遇,可以看出洪州书生是个什么样的人
5.文中洪州书生惩治恶少一段,写得很精彩,令人惊叹。你对书生所采用的方法赞同吗?你遇到类似的情况会怎么做?
11.黄冈竹楼记
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①去其节,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子城②西北隅,雉堞③圮毁④,榛莽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平挹⑤江濑⑥,幽阒⑦辽夐⑧,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和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之暇,被鹤氅⑨衣,戴华阳巾⑩,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王禹偁《黄冈竹楼记》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比屋皆然()②公退之暇()
③被鹤氅衣()④亦谪居之胜概也()
A.临崩寄臣以大事也B.悉以咨之C.扶苏以数谏故D.以头抢地
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
4.作者因触犯朝廷忌讳,被贬为黄州知府,本文写于在任时。文中反映了他什么样的情怀?
12.齐桓公出猎
【注释】①牸牛:母牛。②夷吾:即管仲。③咎繇:人名,法官。④见暴:见,被。暴,欺凌。⑤狱:法律、案件。
管仲正衿再拜
2.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以臣名之()②公诚愚矣()③管仲正衿再拜曰()
A.是为何谷B.何为以公名之C.以臣为愚D.故名此谷为愚公之谷
5.从全文看,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桓公、管仲都认为愚公不是愚者
B.桓公、管仲都认为愚公是愚者
C.桓公认为愚公是愚者,而管仲认为他不是愚者
D.桓公认为愚公不是愚者,而管仲认为他是愚者
13.烧车御史
【注释】①[谢芗泉]名振定,字一之,芗泉是其号,湖南湘乡人,乾隆进士,嘉庆初官御史。因杖和珅妻弟解职,复官后累至通州坐粮厅。御史,清代分道行使纠察的官吏。
②[消籍]除去官籍中的名姓,即革职。③[部郎]郎中。旧时政府各部尚书、侍郎、丞以下的高级部员。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权焰张()②莫敢诘()
()
A.不以物喜B.以大易小
C.以君为长者D.假他事削其籍以归
3.翻译句子。
和珅诛,复官部郎以卒。
4.从上述文字看,谢御史有哪些品质值得后人学习?
答:
14.假道伐虢
【注释】①晋献公:名诡诸,公元前676—651年在位。荀息:春秋时晋贵族。虞:春秋时小国名,在今山西省平陆县东北。虢:读ɡuō国,春秋时小国名,在今山西省平陆县境。
⑩宫子奇:春秋时虞国大夫。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词:
①假道于虞以伐虢()②若受吾币()
③献公许之()④荀息伐虢,克之()
2.列句子中加点字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假道于虞以伐虢B.假道于虞以伐虢
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虞公滥于宝与马
C.吾先君之宝也D.虞之不亡
夫虢之不亡也,恃虞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3.翻译文中画线句:
不然,彼若不吾假道,必不吾受也
4.这个历史故事说明了一个怎样的道理?用文中的原句来回答。
(六)九年级(下)
,,。
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的中心论点是:
7.《鱼我所欲也》一文提出的有关生与义的观点是:
生,,义,;二者不可得兼,。8.生活中难免经历痛苦与挫折,请你用古诗文中的语句对身处逆境的朋友进行激励或劝勉:。
14.《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邹忌分析齐王受蒙蔽的原因的句子是:
17.,肯将衰朽惜残年!18.,胜做一书生。
19.,对影成三人。20.锦江春色来天地,。
21.,随风满地石乱走。22.,甲光向日金鳞开。
23.,谁言天地宽?毅魄归来日,。24.?雪拥蓝关马不前。
二、古诗词赏析。
1.对下列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对下列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雁门太守行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5.对《雁门太守行》这首诗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别云间夏完淳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9.赏析《诗经关雎》并答题。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①本诗围绕一个字,写一个男子对美好女子的爱慕追求。②诗中思念情人使人历历在目的一个细节是,通过反复写男子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且细心呵护的短语是:、、、。10.赏析《诗经蒹葭》作答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日希,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末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①诗中为爱情设置了一个特定环境:、、、,来表现主人公对爱的纯洁与执着。②全诗反复铺排描写,渲染扑朔迷离的寻爱历程,极富美、美、
美、美。
三、课外文言文语段阅读:
(一)武王克殷
1.解释加点的词。
①武王克殷②咸刈厥敌
2.此文是成语的出处。
A.庶竭驽钝,攘除奸凶。B.其一犬坐于前。
C.小信未孚,神弗福也。D.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5.翻译下列句子:
①将奈具士众何?
②有罪者杀之,无罪者活之,何如
6.对战俘的处置办法,武王问了三个人,太公认为,邵公认为,周公认为。武王听取周公的意见,体现了仁者爱人的思想。
(二)卖蒜叟
南阳县有杨二相公者,精于拳勇①,能以两肩负粮船而起,旗丁②数百,以篙刺之,篙所触处,寸寸折裂,以此名重一时。率其徒行教③常州。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
【注释】①拳勇:拳术。②旗丁:指运粮船上的船工。③行教:教人习武。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能以两肩负粮船而起()(2)走告杨()
(3)陷入尺许()(4)叟能如是乎()-
(5)杨愈怒()(6)老人自缚于树()
(7)但见杨双膝跪地()(8)卒不肯告人姓氏()
A.能以两肩负粮船而起B.以篙刺之
C.以此名重一时D.以衾拥覆
(1)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
(2)有卖蒜叟龙钟佝偻,咳嗽不绝声,旁睨而揶揄之。
6.本文刻画卖蒜叟这一人物形象时,采用了描写和描写相结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