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许多同学对于语文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偏见,那就是学语文不要怎么动脑子,快考试的时候,背一背,记一记,也就行了,但这是错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考语文必考重要知识点梳理,欢迎大家来阅读。
中考语文必考知识点文学常识
1、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九华山
2、中国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
3、中医四诊:望闻问切
4、戏曲四行当:生旦净丑
5、道教四大名山: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四川青城山安徽齐云山
6、四大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敦煌莫高窟
7、黄山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8、泰山四大奇观:旭日东升晚霞反照黄河金带云海玉盘
9、中国四大名楼;岳阳楼黄鹤楼腾王阁太白楼
10、四大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11、四大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李宝嘉)二年目睹之怪现状(吴研人)老残游记(刘鄂)孽海花(曾朴)
12、民间四大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寻夫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与许仙
13、古代四美女:西施(沉鱼)王昭君(落雁)貂禅(闭月)杨玉环(羞花)
15、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曾补之张来
16、四史:史记汉书君汉书三国志
17、历史上四大书院:庐山白鹿洞长沙岳麓衡阳石鼓
18、商丘应天府
19、古代祥瑞四灵:龙凤麒麟龟
20、宋中兴四诗人:陆游杨万里范大成尤袤
21、科考四级及录取者称谓:院试-秀才乡试-举人会试-贡生殿士-进士
23、有很高史学和文学价值的三史:史记汉书后汉书
24、三班父子:班彪班固班昭
25、三书指:魏书蜀书吴书后人将其合为一本称三国志。
26、左思的三都赋指:蜀都赋(成都)吴都赋(南京)魏都赋(邺)
27、南朝三谢:谢灵运谢惠连谢眺
28、三瘦词人指:李清照三个名句是:
29、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30、知否,知否应是肥红瘦。
31、新来瘦,非千病酒,不是悲秋。
32、旧书塾使用的三种教本简称为三百千指: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33、郑板桥(郑燮)的三绝指:绘画诗作书法
34、鲁迅的三部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35、我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三大散文作家是:刘白羽杨朔秦牧
36、高尔其的自传体三部曲是:《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37、世界作品中三大吝啬鬼指:老葛朗台夏洛克泼留希金
38、老舍小说《四世同堂》也是三部曲指:《惶惑》《偷生》《饥荒》
39、我国古代有四个大城市称四京:东京-汴梁西京-长安南京-金陵北京-顺天
40、汉字的字音的四种音调叫四声指:平上去入现代则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41、元末明初吴中四杰:高启杨基张羽徐贲
42、元杂剧的四大爱情剧:《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考点
一、《论语》十二章
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两处)
可/以/为师矣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人不知而不愠愠:生气,恼怒
(2)吾日三省吾身省:自我检查、反省
(3)为人谋而不忠乎忠:竭尽自己的心力
(4)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诚信
(5)四十而不惑惑:迷惑,疑惑
(6)不逾矩逾:越过矩:法度
(7)学而不思则罔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8)思而不学则殆殆:疑惑
(9)人不堪其忧堪:能忍受
(10)逝者如斯夫逝:往、离去
(11)匹夫不可夺志也夺:改变
(12)博学而笃志笃:坚定
(13)切问而近思切:恳切
(14)富贵于我如浮云于:介词,对,对于
(15)必有我师焉焉:于此,意思是在其中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人家不了解我,(我)并不因此恼怒,不也是有才德的人吗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是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
4.做到孔子教导的“人不知而不愠”,对我们处理好人际关系有何益处
①不怨天尤人,能严格要求自己,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道德规范。②宽容对待别人,能让人际关系更和谐融洽。
二、陋室铭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有仙则名名:出名,有名
(2)有龙则灵灵:神异
(3)斯是陋室斯:这
(4)惟吾德馨惟:只
(5)谈笑有鸿儒鸿:大
(6)可以调素琴调:调弄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说说笑笑的都是博学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平民。
(4)孔子云:何陋之有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不矛盾。因为居室环境雅,生活情趣雅,主人品德雅,所以陋室不陋。
【示例】作者采用类比的手法,以历史上两个知名人物的居室和自己的陋室作比,说明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主人品德高尚。
三、爱莲说
(1)可爱者甚蕃蕃:多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独:只染:沾染(污秽)
(3)濯清涟而不妖濯:洗涟:水波妖:艳丽
(4)亭亭净植亭亭:耸立的样子植:竖立
(5)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亵:亲近而不庄重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值得喜爱的很多。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莲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香气远闻更加清芬,洁净地挺立,(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赏玩。
(3)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对于菊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4)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对于牡丹的爱,应当人很多了。
运用衬托的手法,将莲与菊和牡丹对比,突出莲的高洁情操。
4.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作者感慨世上像“我”一样爱莲的人很少,也慨叹生活中保持高洁品质的人太少,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态度。
四、河中石兽
(1)沧州南一寺临河干临:靠近
(2)山门圮于河圮:倒塌
(3)二石兽并沉焉并:一起
(4)阅十余岁阅:经过,经历
(5)竟不可得竟:终了,最后
(6)尔辈不能究物理究:研究、探求
(7)是非木杮是:这
(8)湮于沙上湮:埋没
(9)沿河求之沿:顺着
(10)不亦颠乎颠:颠倒,错乱
(11)众服为确论服:信服确:正确
(12)转转不已已:停止
(13)遂反溯流逆上矣遂:于是溯流:逆流
(1)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你们这些人不能探求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
(2)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顺流而下寻找它们,不是颠倒了吗
中考语文教材重要知识点
一、生字词
孱弱(chán)瞻望(zhān)攫取(jué)臆测(yì)馈赠(kuì)恻隐(cè)豁免(huò)告禀(bǐnɡ)庖代(páo)延纳(nà)
饶恕(ráoshù)糍粑(cíbā)打鼾(hān)阴霾(mái)盘缠(chɑn)峥嵘(zhēnɡrónɡ)涟漪(liányī)
一气呵成(hē)妙手回春断壁残垣(yuán)如坐针毡(zhān)芒刺在背(mánɡ天伦之乐(lún)
望眼欲穿吹毛求疵(cī)奄奄一息(yǎn)一泻千里(xiè引颈受戮(lù)周道如砥(dǐ)遮天蔽日(bì)
山崩地裂(bēnɡ)浩瀚无垠(hànyín)乐此不疲万恶不赦(shè)鸡犬不宁有例可援(yuán)遍稽群籍(jī)怡然自得(yí)
睡眼惺忪(xīnɡ)蹑手蹑脚(niè)鳞次栉比(zhì)通宵达旦(xiāo)顶礼膜拜(mó)
二、诗文典故
1.穷鸟入怀
三国魏的刘政因为避祸去投靠邴原,他对邴原说,我好比是“穷鸟入怀“。邴原说:你怎么知道这个怀是可入的见《三国志·魏志·邴原传》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比喻处于困境的人前来投靠。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省事》:“穷鸟入怀,仁人所悯。”
2.剖腹藏珠
唐代西域有个商人,得到很美丽的珍珠,就剖开身体把它藏起来。见《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元年》。后以喻为物伤身,轻重倒置。《红楼梦》第四五回:“跌了灯值钱呢,是跌了人值钱……怎么忽然又变成这剖腹藏珠的脾气来!
中考语文复习知识点
1、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记叙文)
2、开篇点题,提出中心(中心论点)
3、用故事或典故引出论点或论题(说明对象),激起读者阅读兴趣。
1、深化中心,升华感情
2、篇末点题,提出中心或中心论点
3、总结上文,提出倡议,发出号召
一句话或一段话的作用
1、结构上的作用是: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2、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①、充当事实论据,证明前(后)一句话,进而证明中心论点;
②充当道理论据,证明前(后)一句话,进而证明中心论点;
③说明了前(后)一话(说明事物的特征)
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
联想、想象、象征、比较、对比、衬托、烘托、反衬、欲扬先抑、先抑后扬、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寓理于物、借物喻人、状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借物抒情、借古喻今、运用典故、直接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
“这”、“它们”等指代什么
1、一般是往前找,不会超出前三句;
2、找到之后,将找到的内容放在指代词所在句中读一读,看是否适合。
语句特色评价用词
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限字题的解答
1、根据题目要求作完全准确的表述(此时不要过多地考虑字数的多少);
2、对照字数要求进行简缩:
①去除无关紧要的修饰语,
②多音节词改为单音节词,
③用简称(尤其是地名)。
3、将符合题意和字数要求的句子连起来读一遍,是否有语病,有,必须修改。要做到句子简明、完整、通顺、明确。
语句作用、含义分析、语句赏析题
1、句中用了关联词“虽然……但是……”,这组关联词表转折关系;用了关联词“不但……而且……”之类,这类关联词表递进关系,两者用意都在于强调后者。
2、倒装句的作用:往往是强调前置(即调到前面)的部分,例如:“甚矣,汝之不惠”就是为了强调“汝之不惠”的程度是“甚矣”。又如“并不见佳,我以为”一句是为旗帜鲜明地强调作者对“雷峰夕照”这一胜景的评价是“并不见佳”。
3、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严密或用了动词、形容词……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
4、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5、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准确、生动)。
7、议论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论点(或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或是所在段的分论点)以及议论文语言的特色。
8、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①点明题旨的句子;
②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
③总结全文的句子;
④起承转合的句子(如相互照应的句子和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
⑤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语、设问、反问,特别是引用的句子)。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点。
散文的表达技巧
1.表达方式.
(1)叙述的方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
(2)描写种类: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环境描写等。
(3)描写技法:以动衬静、化静为动、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侧结合、声色结合、粗笔勾勒、白描(运用简笔勾勒事物的轮廓)、绘形绘声、绘声绘色等。
(4)抒情方式: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离情于景、托物言志),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以乐写哀、以哀写乐等。
2.表现手法常用术语
(1)象征:借助某一具体事物的形象,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其特征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种类似,使被象征物的某一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
(2)衬托:用相似或相反的事物作陪衬,烘托出主体事物什么特点或者烘托出所要表达的某种感情。用相似的作陪衬叫“正衬”,用相反的作陪衬叫“反衬”。
(3)对比:用一事物与另一事物进行比较,从而鲜明形象地表现事物(道理)的什么特点,突出作者对这一事物或道理的某种感情。
(5)想象:人们在原有的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活动。
(6)联想:人们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由某个事物或事理想到其他有关事物或事理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