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进贾府》课文预习

《林黛玉进贾府》描写林黛玉第一次离开母家进入贾府的情景,借黛玉之眼来描写贾家的一干人等与贾府的建筑结构、房屋摆设、人们之间的关系,是全书进一步展开故事的精华之笔。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林黛玉进贾府》课文预习,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作者及作品背景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他的家族曾盛极一时,后因政治等原因家道中落。《红楼梦》是他“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而成的长篇小说。

《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通过林黛玉的视角,展现了贾府的宏伟壮丽、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及封建贵族家庭的奢华生活和森严的等级制度。

二、生字词预习

1.读准字音:

阜(fù)盛

敕(chì)造

台矶(jī)

嫡(dí)亲

珠玑(jī)

罥(juàn)烟眉

蹙(cù)眉

2.理解词义:

敕造:奉皇帝之命建造。

华冠丽服:形容衣着华丽。

顾盼神飞:左右顾视,目光炯炯,神采飞扬。

1.第一部分(1):林黛玉初进贾府,拜见贾母等人。

2.第二部分(2—4):林黛玉拜见大舅贾赦、二舅贾政,未得见,后在王夫人处闲话。

3.第三部分(5—6):林黛玉初见王熙凤,领略其泼辣张狂的性格。

4.第四部分(7—11):林黛玉初见贾宝玉,两人似曾相识,宝黛爱情初露端倪。

5.第五部分(12—15):林黛玉安排住处。

四、人物形象分析

1.林黛玉:

美貌聪慧:“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小心谨慎: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

敏感细腻:对贾府的环境和人物的言行举止有着敏锐的感受。

2.贾宝玉:

英俊潇洒:“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

叛逆不羁:厌恶封建礼教的束缚,追求自由平等的爱情。

善良多情:对林黛玉一见如故,关怀备至。

3.王熙凤:

精明能干: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出场方式独特,显示其在贾府中的地位。

泼辣张狂:说话大声大气,行为举止张扬。

善于逢迎:对贾母阿谀奉承,对林黛玉热情周到。

五、艺术特色

1.人物描写细腻生动: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

2.环境描写细致入微:对贾府的建筑、陈设等进行了详细的描写,烘托出贾府的豪华富贵和森严的等级制度。

3.情节安排巧妙:以林黛玉进贾府为线索,通过她的所见所闻,逐步展开贾府的人物和故事,情节紧凑,引人入胜。

六、预习问题

1.林黛玉进贾府的原因是什么?

2.贾府的环境有哪些特点?这些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有什么作用?

3.王熙凤在文中的出场有何特点?体现了她怎样的性格?

4.贾宝玉和林黛玉初次见面有何反应?这反映了他们怎样的性格特点和情感?

THE END
1.沟通的艺术(罗纳德·B·阿德勒/拉塞尔·F·普罗科特)有一种检视自我袒露在人际关系中扮演的角色的方法,叫“乔哈里视窗模式”。其实就是“自己知道的”、“自己不知道的”和“他人知道的”、“他人不知道的”所组成的四象限。视窗显示了两个沟通者不同程度的袒露会影响在关系中亲密感的程度。你和他人都知道的称为“开放区”,别人知道自己不知道的是“盲视区”,自己https://blog.csdn.net/weixin_30258027/article/details/99171509
2.4月份主题活动《生活多奇妙》2.知道太阳、地球、月亮三者之间的关系,激发幼儿对神秘宇宙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3.认读字词:星星,用,绕,地球,走,正。 语言《盲人摸象》 目标: 1.理解故事,感知故事的寓意。 2.能复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3.认读字词:象、去、羊、鼓、柱子、绳。 https://www.meipian.cn/1zx28apx
3.四字词语大全四字词语查询四字成语大全第164页能立起个项目拿到一笔科研经费,已经是大喜过望,但那也要靠人际关系的长期苦心经营,多半人达不到这种境界。网上流行晒工资,那些对于薪水和现状大发牢骚的人,除去累得半死的小白领以外,相当比例是留在大学里的年轻人,看不到前途,也不知道如何或者是不想努力改变现状。 真正的知识分子,能够通过知识的积累和创造来https://www.hujiang.com/cidian/sizideciyu_164/
4.《沟通的艺术》:看入人里之沟通者(笔记)1-4章探讨与沟通者有关的因素,说明了人际关系的本质。 【目录】 一、沟通的必要性 二、沟通塑造自我的技巧 三、影响沟通的三个因素——知觉、同理心、情绪 【读前思考】 如何认识你自己与沟通对象? 如何衡定话题的广度与深度? 作者能够站在五种不同的立场上想问题,你呢? https://www.jianshu.com/p/f90b39b6204d
5.汉译英教程张云临英语的词类依据是语法,词类与句子成分有严格的对应关系,词义倒在其次。 如:一个表示动作的概念,放在英语的主语位置上,就要以名词形式*表达,放在谓语的位置上,就要以动词形式出现,表达静态含义时,还可用介词形式。 汉语用形容词归类表示事物性质、特征时,到了英语中就要用语法的模子重塑一番:在主语、宾语位置上化为https://www.cnblogs.com/zhangyunlin/archive/2008/10/06/6167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