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全国名中医张忠德:守正创新,中医药现代化离不开“融合”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林清清通讯员宋莉萍张靓雯

图/林添杰

“来,我们一个个问题解决!”脚步匆匆的德叔走进采访间时,脸上又绽放出大家熟悉的温暖笑容。

每日满满的行程安排下,急诊出身、走路如风的他,语速却很和缓,态度更是温文尔雅,这是他多年来与病人问诊时养成的习惯,毕竟医生“定”,病人心才定。

德叔的人生经历,在许多人眼里看来是一个传奇。其实,这也是中医学在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作用的时代特写。

2003年,他冲锋在抗击“非典”第一线,在救治重症患者时不幸感染,生死关前走了一遭;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他一如既往白衣执甲,奔波在全国各地抗疫一线,累计支援战疫324天。

抗击新冠疫情以来,作为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专家组副组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疫病防治专家委员会副组长、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中医药专班临床救治组副组长、国家援助湖北第二支中医医疗队队长、中央援港抗疫中医专家组副组长、内地援港医疗队副领队,他12次出征,12次凯旋,深受百姓信赖,“德叔”这个广味称呼,随着他转战全国,被大江南北熟知。

“我们中医的自信不是盲目的,我们用疗效来说话,用老百姓的信任来说话。”德叔笑说,中医药抗疫不仅在中国各地、也在支援海外抗疫中积极发挥作用。在东南亚、非洲都有广东中医的抗疫队伍,为当地提供“中国方案”“广东经验”。

“近十年来,中医学科体系有了与现代科技接轨的新面貌。我相信,未来十年,中医药还将迎来飞跃式发展。广东中医,将继续奋力充当‘领头羊’。”德叔逐字逐句、坚定地说。

中医抗疫,创新融合模式获认可

羊城晚报:广东的中医药基础深厚。随着近几年的战疫,您与国内以及世界各地的医疗界多有交流沟通。您觉得与十年前相比,从普通百姓到中西医疗界人士,人们对中医的认识有何显著变化?

张忠德:无论是群众基础、科技创新还是临床实践,广东中医药一直以来都有着非常深厚的根基,加上近十年来政府的大力支持,从政策层面、医疗机构建设、人才队伍培养和中医药产业化建设等进行全方位支持,打造平台,才有了现在岭南中医药蓬勃发展的气象。

说起这十年来人们对于中医认识的变化,我有太多感触。今年2月底,世界卫生组织专门组织了21位国际专家,对中医药抗击新冠肺炎的作用进行评估,给出了相当高的评价。

得出这样的评价不是偶然的。有一组对比数字,我们广东中医界都记忆深刻——从3%到80%,这是我们今年3月支援香港抗疫时,两个月内中医参与率的变化。

由于香港与内地医疗系统的不同,内地医疗队在入驻香港亚博馆新冠治疗中心后,科学稳妥逐步扩大中医药使用范围,修订及完善中医诊疗方案。结果很明显,普通市民爱用中医药,西医同行认可我们的方案是科学的、流程是规范的,中医药抗疫在香港实现了多项突破。时任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表示,现届特区政府已将中医药纳入香港医疗系统,未来将研究在制度和政策上如何令香港中医药发展有更多契机。我想,这个过程也反映出我们广东中医在中西医融合抗疫中不断创新、务实努力。

中西结合,深度融入公卫体系建设

羊城晚报:从抗击“非典”(2003年),到此后的甲流(2009年)、登革热(2014年)、寨卡(2016年)、新冠(2020年至今)等传染病防治,您一直站在一线。与以往相比,中医药在公共卫生体系中有何新发展、新角色?未来还可在哪些方面积极发挥作用?

张忠德:可以说,中医药在公共卫生体系中的作用,在抗击“非典”后得到了重视和提升。抗击“非典”是个遭遇战,大家可能还记得当时的情况,我们在二沙岛院区,戴着三个棉口罩抢救病人,用完拿去洗晒后再用。说明当时我们对这个传染病的认知和物资储备都不足够。

此后在应对甲流、登革热、寨卡、新冠等公共卫生事件中,中医药参与的程度一次比一次深入。中医药应如何深度参与到公共卫生防控体系中,大家一直在探索。

中医药未来要在公共卫生体系中发挥更好的作用,我认为还要在三方面发力:

第一,要建设一个高级别的公共卫生防控中医药平台,包括科研和救治平台。例如广东正在推进的省中西医结合应急救治中心、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的建设。目前已经成立的国家中医紧急医学救援队(广东),队员来自省内14家中医院,已定期开展应急培训演练,并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和紧急救援工作。

第二,是药物保障机制,要重视中医药产业链的发展。“饭碗要端在自己手上”,如果我们自己不重视原创中医药的研发和生产,就会落后被动。

第三,要打造平战结合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体系。

中医现代化,让病人的获益最大化

羊城晚报:您是中医急诊学和中医传染病学两个国家级重点学科的学科带头人。尤其是急诊学,以往常被认为属于西医的话语体系。您觉得今天的中医学科体系,有何新面貌?

张忠德:医学是研究人类健康的科学,所以我认为,医学是最能够吸收每个时代先进科技成果来发展、壮大自己的学科。这就是医学的魅力。用现在的话说,医学一定是最前沿、最fashionable的学科,包括中医学。

不要把中医与先进文明科技隔绝开来,我们要冲破自己给自己捆上的枷锁。尤其在中医重症医学和急诊学的发展上,一定要借助现代科技成果来为中医服务。

随着科技的进步,CT、介入等影像技术,以及胃镜、纤维支气管镜等内窥镜技术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创新,中医要大胆地拿来为我所用,这些检查治疗手段实质上都是中医“望闻问切”四诊的延伸。

几千年来,中医对急救和防治传染病的理论和手段有着丰厚积淀,每个时代都会在前人的基础上继续发展。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要用尽你所在的时代最好的东西,来完成治病救人的使命,让病人的获益最大化。

羊城晚报:这两年来的抗疫令很多人思考:为何病毒不断变化,中医能否“以不变应万变”?为何“古老”的中医经典理论,跨越两千多年至今仍能有指引作用?您对此有何看法?

张忠德:中医学有“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辨证论治总则。中医应对传染病有一套理论体系,无论病毒如何变化,“不变”的是中医诊疗的对象,根据病人的证候来分析核心病机,以此建立治疗方案,就能以“不变”应万变,对每位患者辨证论治。

守正创新,湾区中医药将迎来飞跃式发展

羊城晚报:现在要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要用现代科学的语言来阐释和发展中医药。广东有哪些敢为人先的探索?在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建设中,广东有何优势?

张忠德:中医讲究守正创新。当下,要守的是中医的思维模式;而创新,则要积极推进中医药现代化。

中医药现代化,首先是理论体系要创新。我们要用看得见的疗效和可重复的循证医学,向世界阐述好中医药理念,为应对全世界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越来越成熟的“中国方案”“广东经验”。

其次,我们要不断完善产业链,为人们更好地使用中医药提供可及性。例如在中药剂型上,从煎煮的汤药,到片剂、冲剂、胶囊等的创新;在产业化建设方面,从药物种植、药物提取到药物供应等环节的一系列优化。

2020年1月,我国首家中医类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中医湿证国家重点实验室获批建设,落户广东。它与此前在澳门特别行政区建立的我国首个中药类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同组成了中医药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相信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的过程中,能进一步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

中医药现代化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我相信,广东有如此优良的中医药基础,在中医现代化的路上,将会继续奋力充当“领头羊”。

人物名片

张忠德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院长。全国名中医,“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岗学者,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支持计划——岐黄学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岭南甄氏杂病流派第四代传承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传染病学学科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急诊学重点学科的学科带头人。先后参与中医药防治“非典”、甲流、登革热和新冠肺炎疫情等工作,是我国防治传染病的中医领军人物。大家喜称其为“德叔”。

大咖金句

医学一定是最前沿、最fashionable(注:流行的)的学科,包括中医学。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要用尽你所在的时代最好的东西,来完成治病救人的使命,让病人的获益最大化。——张忠德

假日新观察③|“夜的狂欢”装点长假新生活

揭秘丰田双擎混动,一直被追赶却从未被超越

美女创二代两次创业变身“斜杠青年”

工匠新势力!2022粤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博览会暨湾区文创节启动礼举行

THE END
1.最新医院服务理念宣传标语汇总6篇21.为患者着想,替百姓服务白衣天使献爱心。 22.技术精湛,服务至上,全心全意为病人。 23.奋发图强,开拓创新,建设医院新形象。 24.以我们的热心、关心、细心、耐心让病人舒心、放心、安心、欢心! 25.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尽善尽美树新风。 26.以病人为中心,质量为核心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 http://www.yueduku.com/duanyukouhao/fuwukouhao/58/58646.html
2.写作素材积累:人民日报素材人物素材+热门语段+金句+高分范本桂平济济多士,乃成大业;人才蔚起,国运方兴。加快促进我国科技人力资源由大转强,培养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优化、作用突出的科技人才队伍,就一定能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打下坚实基础。 【金句】 1.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以史为鉴、开创未https://blog.sina.com.cn/s/blog_628df92b0102z7gq.html
3.送您25个管理糖尿病的金句,照着做血糖棒棒的,无糖尿病并发症送您25个管理糖尿病的金句来自糖尿病网00:0008:45 糖尿病总是不请自来,出人意料,有时来得蹑手蹑脚、悄无声息,只有查了血糖才会知道;有时又来得大张旗鼓、动静不小,用“三多一少”或恶心、呕吐等症状拉响警报。 尽管您打心眼里不愿意接受糖尿病,既然来了,就应安之若素,请您记住25个金句,正确认识糖尿病http://www.360doc.com/content/19/0227/12/44567947_817872514.shtml
4.护理PPT结尾八字金句.pptx护理ppt结尾八字金句护理理念护理目标护理技能护理伦理护理职业发展目录contents01护理理念关爱生命生命无价,护理有情生命相托,护理精心护理工作应充满关爱和人情味,以珍视生命的理念去关爱每一位患者。护理人员承载着患者的信任和生命,应以高度的责任心和精心的工作态度来履行职责。生命至上,护理为先在医疗工作中,护理工https://m.book118.com/html/2024/0326/7022042024006056.shtm
5.医患压力大,社区干部成出气筒,张文宏这些金句外,还有什么让上海人“把医护照顾好了,他们才能更好照顾患者。”第九批援鄂医疗队队长、被称为“医护守护者”的市精卫中心副院长王振说。为此,上海积极细化心理干预方案,加大对援鄂医疗队员与本市医护人员关爱程度,由50名精神专科医生组成的医疗队专门前往武汉开展心理援助,为前线医护人员披上“心灵铠甲”。 https://m.jfdaily.com/wx/detail.do?id=227823
6.心与心的交流,面对面的关怀科室动态神志财(睡眠中心)为缓解患者的情绪和改善睡眠,医院着力打造病区环境,丰富文化生活,加强心理辅导,收到了良好效果。在治疗室,患者可随意在心愿墙书写心里话便签和玩捏解压球,以缓解和改善自身焦虑情绪,促进睡眠;在走廊及病房门上,由医护人员精心摘录并张贴的一句句暖心和抚慰人心的心灵金句,唤起患者和家属内心的共鸣;跑步机、爱心书屋,https://www.gszyy.com/ksdh/nkxt/szbksmzx/ksdt52/content_36467
7.防疫满百日,成功关键在安民心!盘点钢铁部长陈时中的22个暖心金句这天是白色情人节,指挥中心在例行记者会上请媒体吃巧克力。陈时中表示「让大家吃甜甜,不一定要生儿子(台语),巧克力满好吃的,但吃完记得要刷牙。」 3月22日「病毒来了,我们就?备好处理它」 「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之」意思是,我们?备好,我们的法宝不是压在它(疫情)不来,而是压在它来了,我们要去处理它」https://m.careerss.cn/view/11124179
8.团队精神团队精神的金句优秀17篇团队精神的金句 3 1、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2、善于发现人才,团结人才,使用人才,是领导者成熟的主要标志之一 ——邓小平 3、什么叫团结,就是一个人手机响了,全班读书声暴涨。 4、指甲和肉分不开。 5、不怕巨浪高,只怕桨不齐。 6、修剪的树木,生长得又直又高;齐心的人们,团结得又牢又固。 https://www.shubaoc.com/zuowen/youxiu/91ng.html
9.ここの施設の目的は患者が自己治療できるための有効な環境を作ここの施設の目的は患者が自己治療できるための有効な環境を作ることであってc医学的治療は正確にはそこには含まれていないのです。だからもし直子の病状がこれ以上悪化するようであればc別の病院なり医療施設に移さざるを得ないということになるでしょう。私としても辛いことですがcそうせざるhttp://news.hfhome.cn/hot/6VMAHD3lNuI5/index.aspx
10.团队精神的金句精彩12篇团队精神的金句 3 1、一人难挑千斤担,众人能移万座山。 2、一箭易断,十箭难折。 3、滴水不成海,独木难成林。 4、指甲和肉分不开。——维吾尔族 5、金银财宝不算真富,团结和睦才是幸福。——维吾尔族 6、刀鞘保护刀的锋利,它自己则满足于它的迟钝。——泰戈尔 https://www.baihuawen.cn/zuowen/daquan/725190.html
11.台湾一确诊新冠患者入睡后咳出鲜血跑两家医院竟都被拒收台海网7月5日讯 据台媒报道,台湾阳明医院胸腔内科医师苏一峰昨(4)日在脸书PO出两张一名确诊患者的咳血照,画面中的女子因咳血过多,血直直滴到胸口,但连跑了两家医院,都因为没有空床而被拒绝入院观察,引发网友关注。 苏一峰表示,这是一名家住在新北市的中年妇女,在上(六)月初确诊新冠肺炎,在夜间入睡后突然觉得喉http://m.taihainet.com/news/twnews/twsh/2022-07-05/t_2633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