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合趋同,千里相从!大罗年会“现场”
近日,罗氏制药中国一场“宇宙星河”概念的线上超硬核年会轰动罗氏内部。行合趋同,千里相从!大罗年会“现场”,履新上任2个多月的罗氏掌门人边欣携全体管理团队化身宇航员闪亮登场,带领“罗氏号”穿梭在浩瀚的星际宇宙中,回顾了璀璨震撼、奋力追寻的2021,凝心聚力开启罗氏制药中国如北极星璀璨的未来新征程。
罗氏制药中国总裁边欣
过去一年,罗氏制药中国变革转型如火如荼、中国区总裁换帅、多种业务模式轮番上线、加码中国研发布局等,多次占据业界话题榜热搜。
近日,刚上任不久的边欣带领罗氏在医保调整的角逐中,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共有五款创新药成功入围医保目录。其中,玛巴洛沙韦和奥妥珠单抗均是在华上市第一年就通过谈判纳入新版国家医保目录。
作为目前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深耕中国,早已是罗氏全球达成的共识。而作为第一位罗氏制药中国本土总裁边欣的上任,恰好印证了这家跨国药企巨头稳中求变、以期更好拥抱中国市场的决心。
2020年,罗氏集团发布2030愿景:用更少的社会成本,带来更多的患者获益。即让每一位适用于罗氏药物的中国患者都能得到创新的健康解决方案。为了实现这一愿景,从去年中旬开始,罗氏就接连进行布局并升级业务模式。经过多轮架构调整,罗氏制药中国的转型终于有了更加清晰的方向:打造“以疾病治疗领域为核心”的客户交互业务模式。
边欣在罗氏制药中国年会上也清晰地规划出未来5年的战略,以及罗氏未来要打造一个怎样的组织。此前,边欣在接受思齐采访中用“创新、效率、人才、发展“这4个关键词描绘了罗氏制药中国下一阶段的蓝图。
罗氏制药中国管理团队年会上带来精彩BOSSSHOW
创新:变是永恒的主题
“到今年下半年,我们需要在市场中验证的一些新模式,得到了初步的答案。”边欣将罗氏制药中国近一年的业务模式探索与尝试,比作“试水期”。
去年6月,罗氏在以患者和疾病为导向的趋势下,开启了“敏捷转型”之路。罗氏成立了“淋巴瘤亚专科创新团队”,聚焦中国淋巴瘤规范化诊疗水平和淋巴瘤患者生存获益的提高,开启“生态圈模式”。同年12月1日,罗氏对内宣布,将会在广东省和川渝地区设立两个专区,探索“区域模式”。
很快,罗氏在试点中找到了最佳答案:打造“以疾病治疗领域为核心”的客户交互业务模式。“所有基于新模式的管理团队和一线团队已经全部到位,试水期基本告一段落,现在进入深水区。并且,我们打算按照这个模式坚定地走下去。“但这并不意味着高枕无忧,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深水区往往充满危险,边欣却选择直面,如何应对深水区内的障碍成为了她的挑战。
其身正,不令而行。每隔六个月,罗氏制药中国内部会通过两个指标纠偏,一是回到外部客户,让客户反馈与罗氏交互的效率与质量;二是员工满意度,让员工反映工作过程中的感受。
同时,为了少走弯路,边欣还会借鉴其他行业与其他国家的业务模式,以减少试错中的损耗。
罗氏制药进入中国以来,为中国患者带来了行业内赫赫有名的赫赛汀、美罗华、安维汀等药物,书写了行业的很多历史。近年来,更是带来了如安圣莎、佳罗华、赫赛莱等多款突破性创新药物,而新业务模式的启动将会为罗氏制药创造更多的价值。当然,这个模式是否能够深耕,还未有明确的答案,因为转型不是一蹴而就的,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的是罗氏对中国的信心。
效率:加速研发成果转化
2018年,药品集采的大幕拉开,对于所有药企而言,无论中标还是不中标,从药品的研发策略、市场营销模式、产品的生命周期再到行业间的竞争环境,都在因集采而发生巨变。
在边欣看来,像包括集采在内的中国医药市场一系列的变化,意味着企业要迅速提升自身的整体效率。“每年,罗氏会将20%的营收投入到研发中,2020年,罗氏研发投入达125亿美元,在跨国药企中排名第一。当研发投入巨大、又要保证企业有一定利润,在其他方面就要特别高效。”
仅在今年,罗氏就实现了12款新药及新适应症在华获批。不仅是新药上市的数量,边欣还想在速度上进一步提升效率。“首先是现在的研发投入比过去研发出来一个新药投入更高。其次,现在产品的生命周期以及外界环境更加有挑战。在这样的情况下,要保证源源不断的资源让研发运转起来,就需要我们在后期的运营、生产等环节非常高效。”此外,罗氏还把研发的砝码加注到“中国智慧”中,以期让更多创新成果实现中国首发。今年5月,投资近3亿人民币的“罗氏中国加速器”正式启动。作为罗氏全球首个自主建立并运营的加速器,罗氏将整合自身资源与优势,以敏捷灵活的合作方式,为创新药物、诊断和个体化医疗、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初创企业提供个性化的支持计划,加速从科研到药物的成果转化,推动中国研发走向世界。
罗氏中国加速器大楼
人才:足够的成熟度
在此之前,边欣曾先后负责过医学、市场、商业策略、市场准入等要职,拥有十几年医药行业经验,正是合适的中国总裁人选。
其次,一线员工考核发生明显的变化。“如果打通了患者疾病治疗过程中所有的痛点和堵点,加上罗氏药品本身处于治疗方案中的定位,理论上来讲不需要直接考核业务的指标,就能够实现公司很好地成长。”
这就意味着罗氏员工要从过去单一的职能转变为解决客户和患者问题的复合职能,在工作推进中有更多的自主权,有效调用内部的资源服务客户。换句话说,“未来面对客户,相当于把现在的一些职能放在某一位或两位同事的主要联系人的交互上。”因此,边欣认为罗氏的复合型人才要具备准确度与多元化两个标准。
发展:为患者创造更好的未来
对于中国患者来说,罗氏制药这个深耕中国市场27载的品牌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其中包含了历任总裁与每位罗氏人的用心经营。“罗氏产品在不同的疾病领域都有里程碑式的突破,也书写了很多患者生命的奇迹。”
罗氏“患者为先“灯塔
比如淋巴瘤领域,在国家诊疗一体化建设和罗氏淋巴瘤亚专科的助力下,中国淋巴瘤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从5%-22%提升到了38%;在罕见病领域,罗氏携手合作伙伴,快速建立了全国十余家多学科诊疗中心,为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患儿搭建治疗方案。
在亮眼的成绩单与底气下,身为罗氏制药中国第5任总裁,边欣有了更大胆的想法。
除了加快新药上市速度和数量,罗氏中国正在调整业务布局,力争在未来5年,从以肿瘤为主,调整到肿瘤和非肿瘤领域并驾齐驱,将陆续上市眼科、神经科学等领域的创新产品。
作者:Janessa
排版:Joyce
责编:Adam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我有话说
0/500
同步到新浪微博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