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在保留现有水源的基础上,杭州将逐步形成以千岛湖为主,钱塘江、东苕溪为辅的多水源供水,从而提高居民的用水品质。
B.如何在加快发展经济的同时,减少人口增长速度,保持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平衡,这是摆在一些国家面前的重大课题。
C.我们欣赏古代诗词,应该全面了解作者的生平以及他所处的时代和环境,真正走进作品,去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
D.当灵感迸发、文思泉涌时,美妙的文辞会源源不断地流泻到笔下,这都源于写作者平时注重知识和生活的积累为基础。
【答案】选C
【解析】A选项中,成分残缺,缺失宾语,应该是“形成的格局”,所以,应该在“多水源供水”的后面加“的格局”。
B选项中,搭配不当,“减少人口增长速度”动宾搭配不当,速度不能减少,应该将“减少”换成“减慢”。
D选项中,“这都源于写作者平时注重知识和生活的积累为基础”这一句句式杂糅,修改时去掉“为积累”。
5、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自古以来,成都人才辈出,汉代大儒扬雄的故乡就是成都郫县人。
B.一个人能否具有创造能力,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
C.为了使大家生活在文明祥和的环境中,业主委员会讨论并通过了文明公约。
D.“珍爱生命,远离有毒的物品”的校园宣传活动,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的自我保护。
【答案】C
【解析】A项主语“故乡”与宾语“成都郫县人”搭配不当;B项前后不一致,一面和两面不能同时呼应;D项成分残缺,缺“增强”的宾语“意识”。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大家都以亲切的目光注视和倾听着这位老干部的发言。
B.她是一位优秀的曾经获得四川省优质课竞赛一等奖的剑阁县文峰中学的语文教师。
C.你平时没有认真学习,考试时又没有按照要求仔细审题,那怎么可能有好成绩是可想而知的。
D.为加快广元经济发展的步伐,我们要尽力争取国内外投资,建设好基础设施努力发展高新科技产业,搞好生态节水农业,办好文化旅游业、服务业。
【答案】D.
【解析】A.搭配不当,“目光”与“倾听”不搭配,可改为:以亲切的目光注视着这位老干部,倾听着他的发言。B.多项定语语序不当,可改为:她是剑阁县文峰中学一位曾经获得四川省优质课竞赛一等奖的优秀语文教师。c.结构混乱,句式杂糅,可改为:那怎么可能有好成绩呢或:没有好成绩是可想而知的。
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南充的金秋时节是旅游休闲的好去处。
B.马航MH370失踪后,许多中国大陆的游客纷纷取消去马来西亚旅游的预约。
C.根治“中国式过马路”的陋习,完善道路设施,增强法律意识才是根本途径。
D.在学校开设的选修课中,同学们尤其更喜欢“生活中的法律”“电脑制作”等课程。
【解析】A搭配不当“时节”和“好去处”不能搭配;B语序不当,应为“中国大陆的许多游客”;D成分赘余,“尤其”“更”语意重复
8、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读书不仅是开启个人成长、成功、成才之门的钥匙,而且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复兴、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
B.能否规范地书写汉字,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
C.在今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代表们就完善和建立社会保障机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
D.某小学校长兑现诺言,当众亲吻小猪,以此教育鼓励学生。这一行为为真的出乎该校绝大多数师生的意料之外
【答案】A
【解析】B项前后不一致,应去掉“能否”;C语序不当,应为“建立和完善”;D项“出乎……意料之外”错,应为“出乎……意料”
病句类型,归纳起来有以下十种
(一)成分残缺
成分残缺是指句子不完整,缺少某一个成分,使表达的意思不明白的一种病句。
例如:
1.“下课了,在操场上玩游戏。”(这句话缺少了“谁”这个主语部分,谁在操场上玩游戏呢?意思不明白。)
2.“我们学校书法竞赛活动。”(这句话中因“做什么”这个谓语不完整,所以意思不完整。)
3、“老师在认真地为我们批改。”(这句话中的后部分“为我们批改”不完整,缺少了与“批改”这个中心词搭配的宾语,使人不明白老师为我们批改什么。)
句(1)缺主语,句(2)缺谓语,句(3)缺宾语,这三种现象都犯了成分残缺的毛病。
(二)用词不当
用词不当,就是句子中的某个词语用的不恰当,或褒贬不当,或大小不当,或轻重不当,或近义词错用而造成的一种病句。例如:
1.在这次比赛中,他取得了优异的成就。
2.他办事总是犹豫不决,一点儿也不武断。
3.隔着雾,眼前的景物糊糊涂涂。
这三个句子中的“成就”“”武断“糊糊涂涂”都用得不恰当,句子的意思都不清楚,都犯了用词不当的毛病。
(三)搭配不当
搭配不当,多指主谓搭配或动宾搭配不恰当、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使句子意思不清楚的一种病句。
2.我们要改进学习态度。(“改进”的意思是“改变原来落后的情况,使之有所进步”,多与“方法”“技术”等搭配,不能与“态度”搭配。这句话犯了动宾搭配不当的毛病。)
句子成分不搭配,主要由两种情况造成:
一种是句子结构更复杂,修饰成分多,造成成分之间语义搭配不当。第二种是当某个或某几个成分包含两项以上的意思时,往往由于照应不周、顾此失彼而造成搭配不当。
(四)词序混乱
词序混乱,指句子中的词语没有按照一定的顺序或想要表达的意思排列,以致出现歧义或混乱现象,使句子的意思表达不清楚的一种病句。
1.我们必须认真改正并仔细检查作业中的错误。
2.法国一位外宾在长城上丢失了570元人民币。
3.今天是我们学校建校100周年纪念日,到处校园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4.他的学习成绩不仅在全校拔尖,而且在班里也名列前茅。
(五)重复累赘
重复累赘,是指句子中重复使用了意思相同的词语,显得多余累赘的一种语病。有时表达上既想用甲句式,又想用乙句式,结果造成句式杂糅。
1.我们正在观看优美漂亮的舞蹈。(“优美”和“漂亮”意思一致,多余累赘。)
2.《标准汉语》的主要读者对象是为英语国家中国留学生子女及汉语爱好者编写的一套汉语学习材料。(“英语国家”和“留学生”。)
(六)前后矛盾
前后矛盾,是指句子中前后表达的意思自相矛盾,使句子不清楚的一种病句。
例如:“我敢肯定今天可能会下雨。”这个句子中的“肯定”和“可能”是互相矛盾的,“肯定”是确定不移的;“可能”是也许能够,或许能够的意思。这两个意思显然是矛盾的,使人看了不明白这个句子要表达的意思究竟是哪一个。
(七)指代不明
指代不明,是指句子中用上了代词(如“你、我、他、她、它、这、那”等等),但是指代什么,使人无法确定所指代的对象,造成意思不明白的一种病句。
例如:“小芳和小丽是邻居,她经常到她家玩。”这个句子中的“她”,究竟是指“小芳”,还是指“小丽”呢?要表达的意思不清楚,令人费解。
(八)不合事理
不合事理,是指句子所表达的意思,不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和客观事实的一种病句。
例如:夕阳的朝晖洒满了湖面。(夕阳散发的是“余晖”,而“朝晖”是朝阳散发的,这个句子表达的意思不合事理。)
(九)归类不当
归类不当,是指句子里根本不是属同一类的事物混杂在一起说,造成归类不恰当的一种语病。
例如:妈妈买了冬瓜、茄子、扁豆、猪肉等许多蔬菜。(把“猪肉”归属到蔬菜类,显然是错误的。)
(十)关联词语使用不当
关联词语使用不当,是指前后两个分句和使用的关联词之间关系不协调。
例如:我们只有刻苦学习,就能取得好成绩。(关联词“只有”不能和“就”搭配,改为“只有才”或“只要就”才能将句子的意思表达清楚。)
这十种类型是中考最常见的病句类型,同学们不仅要记住错误类型,在自己的写作过程中,也要避免出现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