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12.02.29
句法成分与句法结构之小结
综观汉语句法成分及其构成,我们可以将汉语句法成分与句法结构的关系及其特点归纳如下:
一、句法成分之间所构成的语法关系基本上是两两相对的,但主语的运用具有灵活性
所谓“关系”,肯定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位,以某种方式发生某种联系。同理,句法成分,之所以能够构成关系,必然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分以某种方式发生某种语法联系。在句子里,孤立的词语,无所谓主语、谓语、动语、宾语等。
在汉语的句子里,其句法成分基本上是两两相对的,即:主语与谓语相对,动语与宾语相对,定语与主语中心或宾语中心相对,状语、补语与谓语中心相对,句首状语、独立语实际上是与整个句子相对。
不过,由于汉民族“重悟而不重形式论证”的运思特征,在处理主语与谓语的关系时,由于主语是陈述、疑问、祈使或感叹的对象,这些对象往往可以由语言环境、说话情景以及交际双方的背景知识来取代,因此,在句子的表层序列中经常隐而不现,于是,在汉语的实际运用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听到“没有主语”的句子。例如:
上引句子中所“缺”的主语,虽然大多可以补上,但一补就令人觉得别扭。因为听话人对这所“缺”的是“谁”、是“什么”,都可以领悟出来,心里是清楚的;即使不清楚,也无碍对全句的理解和把握。因此,主语的使用无须面面俱到而具有灵活性。
二、句法成分与词类(词语性质)不存在固定的对应关系
在英语里,句法成分与词类(词语性质)具有固定的对应关系,即:主语、宾语与名词性词语相对应,谓语与动词性词语相对应,定语与形容词性词语相对应,状语与副词性词语相对应。因此,在英语中,句法成分与词类(词语性质)是可以互证的。
在汉语里,由于词语的“多功能性”,以致现行的句法成分与现行的词类(词语性质)的对应关系是不固定的。因此,在汉语中,某一类句法成分并非是某一类词的绝对标志,某一类词也不仅仅只充当一类句法成分。质言之,汉语的句法成分与词类(不同性质的词语)呈现出错综的关系。
汉语的句法成分与词类(不同性质的词语)的错综关系,如图表所示:
三、谓语的构成多样化
在许多语言中,谓语是句法结构的重要成分,汉语也不例外。不过,同一些外语,特别是英语不同,汉语的谓语并没有被限制在动词性词语之内。在汉语中,不论是动词性词语,还是形容词性词语,甚至是名词性词语,其语义只要能够与主语贯通,就可以充当谓语。因此,呈现出汉语谓语构成的多样化。例如:
今天||星期二。(名词充当谓语)
这里气候||干燥。(形容词充当谓语)
我们||走吧。(动词充当谓语)
这部电影||怎么样?(代词充当谓语)
歌声||阵阵。(量词充当谓语)
远处炮声||隆隆。(象声词充当谓语)
周总理||浙江人。(定中短语充当谓语)
教室里||太闷热了。(状中短语充当谓语)
中国人||讲求信用。(动宾短语充当谓语)
这篇论文||写得很有心得。(中补短语充当谓语)
中国||人口众多。(主谓短语充当谓语)
明天||“十·一”国庆节。(同位短语充当谓语)
这本书||四十页。(量词短语充当谓语)
代表们||举手表决。(连谓短语充当谓语)
中文系||请来美学专家做报告。(兼语短语充当谓语)
这电视机||彩色的。(“的”字短语充当谓语)
他||落汤鸡似的。(比况短语充当谓语)
这位老师||一打铃就下课。(紧缩短语充当谓语)
总之,汉语句子的模式不仅仅是NP+VP所能概括殆尽的,NP+VP并非是汉语句子的基本样态。
四、汉语句法结构关系的实质是语义的搭配和贯通
在汉语中,一方面,由于词语的性质和句法成分不存在固定的对应关系,不仅谓语的构成多样化,而且其它句法成分的构成也是多样化的,因此,任何句法结构关系都无法以一种格式来表达。例如:主谓关系,其格式就有NP+VP、NP+AP、NP+NP、NP+NP+VP、NP+NP+AP、NP+NP+NP等,甚至VP+VP、AP+VP等也能构成主谓关系。这一点,同英语只承认NP+VP才能构成主谓关系是很不同的。
另一方面,在汉语中,同样是NP和VP,有的可以构成主谓关系,如:“他在跑步”,有的却不行,如“他在驰骋”;同样是AP和NP,有的可以构成定中关系,如“优秀的学者”,有的却不行,如“优越的学者”。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上述两方面显示,汉语句法结构关系的实质是语义的搭配和贯通,即:汉语任何句法结构的形成和任何句法关系的建立,取决于进入句法结构和句法关系的词语之间的语义能否搭配和贯通。因此,要正确建立汉语的句法结构和关系,对词语语义的准确把握就具有基础性的意义和决定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