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高考权威对话|高考语文有哪些答题技巧?如何拿到高分作文?名师给你“支几招儿”
不负韶华,逐梦远航。中国吉林网《吉网高考考前大宝典顶级高三名师助力大冲刺》节目精彩继续。
高考语文如何备考?怎样破解阅读难题?如何写出高分作文?
本期节目,让名师王会娜给你“支几招儿”。访谈开始,直奔主题!
王会娜老师针对广大考生认为最难的阅读题给出解题妙招!
“高考语文阅读题,将论述类和实用类合并为信息类,增加了一道文言文简答题,会出现双文本阅读,阅读内容除了文学作品,还包括政论、学术、科普等,大致有7种文体,这要求考生既有阅读广度又有阅读深度。”王会娜老师说。
历年来,高考语文的阅读都被很多考生称为“难点之处”,节目中,王会娜老师也从这一“难点”入手,直奔主题。
而在如何提升阅读能力方面,王会娜老师也给出了“三步法”。
“要想答好阅读理解题,技巧是次要的,还是要抓住高考语文考查的本质,高考语文注重思维本位,可以说阅读题的各种类型注重思维考查而各有侧重。”她说,如现代文阅读I重点考查“理性思维”:追求条理清晰。现代文阅读Ⅱ考查“感性思维、形象思维”:追求感悟与理解。古文考查“历史思维”:古代人情事理之间的关联。古诗考查“共情思维”:要读懂古人深层的内心世界。语用题考查“关联思维”:把握小语境的内在逻辑。写作题考查“思辨力”等。
至于怎么解决呢?具体来说:
第一步,坚持问题导向,审题很重要,问什么就答什么。特别是对于情境化设题方式,要透过题目看本质。
第二步,坚持文本依据,当然是建立在前面所说的“理解每一则材料的整体结构、论证思路和主要内容”基础上,在文本中寻找答案;注意对点回答,有针对性地找到文本对应区间,扣关键词和句子。
第三步,坚持基础能力,就是概括梳理,分条表述,力求语言精练。
这其中,思辨性写作是近年来高考流行的作文导向,对考生的辩证思维、批判性思维要求更高。思辨也不再是简单的二元对立,而是综合性强的多元思辨。
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认真阅读材料区的内容,把握材料的中心与感情倾向,确定立意与切入的角度,联系个人与时代,提出有针对性、有深度,体现个性思考的观点。
二是认真阅读任务区的内容,注意写作要求、文体以及读者与情境要求,避免跑题、偏题。
三是标题要体现观点,明确清晰。结构见清晰度,段落和题目有契合度,表达有审美度,语料见丰鲜度,论证有力度,思想见深度,感情有热度,书写见靓度。
四是写作中应当扣紧材料语境,做到写作中不抛开材料,充分利用材料。
在节目的最后,王会娜老师也凭借着多年教学经验,对现阶段语文学科的复习给考生提出了几点建议。
“首先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是回归课本,巩固必背篇目,加强理解性默写记忆,把难写、易错的字再记一记。加强文言文词语、特殊句式及重要的文化常识积累;回归一轮复习学案,梳理各专题知识点,把各个专题的重点、答题的一般技巧及自己最容易犯的错误认真地再想一遍。”她说,此外深研高考,看高考真题,对着答案看,边看边思考答案的要点、答题的方式,总结解答各类问题的有关规律。
同时,聚焦新题型,应对“创新性”命题。2023年高考会保持延续性与稳定性,不可能有颠覆性变化,但命题还会增强探究性和开放性,以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并且做到在考前的这几天里坚持做题,让自己始终浸泡在文字语言的考试状态中。
而在作文这个环节,可以说成功的高考作文离不开绝美素材的支撑。所以,建议在素材的积累与运用下功夫,以新颖、鲜活、丰富的内容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
“最后想跟各位考生说的是高考远远不足以决定你的人生,决定你未来人生的,永远是你自己的努力。预祝所有的考生不负时光,高考顺利,金榜题名,梦想成真!”王会娜老师最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