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知识点

一、字典和辞书等工具书对于学习古代汉语有哪三方

面的用途?

(一)查检字音和字义。

(二)查检词语和典故。

(三)查检虚词和特殊词语。

二、目前汉语字典排列汉字的方法主要有哪三种?各

有什么利弊?

(一)主要有以下三种:

1.按音序排列(现在通行的是按汉语拼音字母次序)

2.按部首和笔画排列(部首检字法)

3.按号码排列(通行的是四角号码检字法)

(二)以上三种汉字排列法各有利弊:

1.音序法迅速方便,但不明读音或读音不标准都无法

顺利查检。

2.部首法不存在上述缺点,但有的字究竟归于哪一部

首,不易确定。汉字简化后,笔画变化很大,其中有些字的归类还没有一致的意见。

3.号码法也有问题,有些角的归类只能凭死记,如果

不常用,容易忘记。

三、对王本和郭本所列之字典、辞书及语言学著作逐一

进行分析。

(一)《说文解字》

1.东汉许慎著。公元100年写成初稿,公元121年定

稿。

2.我国语言学史上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义、辨识

声读的字典,也是一部杰出的语言文字学著作。

3.全书分15卷,第15卷为叙目,每卷分上、下。

4.收正篆9353个,重文1163个,总收10516个。

5.首创部首编字法,分540部。

6.最大特色:以形释义。

7.清人王筠著《说文释例》,对全书体例作了总结归

纳。

8.其部首排例体例:

1)始一终亥。

2)据形系联,形近的部首挨着排。

3)据义系联。形既远,则取诸义,或以义相引,或以

类相蒙。

4)先独体部首,再同体重叠部首。

5)先正体,后反体,倒体。

6)徐锴《说文解字系传部叙》对说文540部先后相承

的意义有专门的解释。

9.列字体例

1)按所反映事物的虚实远近排列,先实后虚,先近后

远。无虚实远近可言的,则按义训之好恶。

2)以事物本来的顺序排。

3)以义联属。

4)与部首字相对或相反的字列在该部末尾。

5)以某字为部首而实非某类事物之字列在该部之末。

6)组成双音节的两个字排列在一起。

10.说解体例

1)释义:界说、描写、区分、沟通、互训、声训、互

文错见等方法。

2)释形:以六书为据;

(1)象形字:象形、……象形、象……之形

(2)指事字:象……之形、从某从某

(3)会意字:从某从某、从某某

(4)形声字:从某,某声、从某,某省声、从某省,

声、从某从某,某亦声

3)释音:

(1)形声字:从某声

(2)其它:读若某、读又若、读之若、读与某同、读

若某同

4)附上该正篆的重文:古文、籀文、奇字、或体

5)阙:表示对某个字的字形、字音或字义不明白,反

映了实事求是的作风。

11.原本失传,世所通行是徐铉校定本——大徐本;番

禺陈昌治据孙星衍刻本改为一篆一行本,大字印许书原文,以双行小字印徐铉校注及反切;1963年中华书局将陈昌治刻本影印出版,于每篆之首增加楷体,卷末附新编的“部首”“正文”“别体字”三个检字索引。

(二)《说文解字注》

1.清段玉裁著。

2.王念孙序曰:盖千七百年来无此作矣

3.贡献:

1)以声训发明许意

2)以经证字

3)善推本义,也讲引申义、假借义、后起义

4)同义词辨析

5)补正删校,归纳许书条例,阐发语言理论

4.局限:

1)有时极力维护

2)有时妄加擅改

3)滥谈引申

(三)《说文通训定声》

1.清朱骏声著

2.三部分内容:

1)说文:以许说为宗,补充举例

2)通训:讲转注(即词义引申)、假借(通假)——

朱书中最精彩最重要的内容

3)定声:以上古韵文的用韵来证明一个字的古韵。同

韵相押为古韵,邻韵相押为转音。

(四)《康熙字典》

1.张玉书、陈廷敬奉敕编纂。

2.成书于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

3.以梅膺祚《字汇》和张自烈《正字通》为基础。

4.字头按部首排列,分成214部;部首又按十二地支

分为十二集,每集又各分为上中下三卷。笔画少的部首排在前面,同部首的字再按笔画数目排列。

5.全书收字47035个。

6.这部字典释字体例是先音后义。每字下面先列历代

主要韵书的反切,然后解释字义,每义之下一般都引古书为证。如果这个字有别音别义,便再解释别音别义。其解释字义主要引用前人的意见,很少有编者自已的看法。她解释字音和字义也引用古注。

(1)其缺点和错误还是很多的。王引之奉旨作《字典

考证》,王力作《康熙字典音读订误》

四、谈谈古代汉语的代词。——郭本P319-335

(一)人称代词

1.第一人称:吾、我、予、余、朕

1)吾:魏晋以前不做宾语(魏晋以后可以),否定句

中可作。例:不吾知也。

2)朕:秦始皇以前可以用于一般人。

2.第二人称:汝、尔、而、若、乃

1)女、尔、若:用于主、宾、定语。

2)而、乃:只作定语,偶尔作主语,绝不作宾语。

3.第三人称:其、厥、之、他(严格来说,先秦无第

三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其”、“之”可看作。)

1)其:定语;作用相当于名词后面加“之”。例:其

名为鲲。“其名”等于“鱼之名”;吾见师之出而不

见其入也。“其出”相当于“师之出”。(这句的其

必须认为是定语而不是主语。)

2)之:宾语。

3)厥:定语。

4)他:上古为指示代词,唐代开始才作第三人称。

5)现代汉语用第三人称作主语的地方,古代有两种表

达方法:

(1)重复前面出现的名词:献诸子罕,子罕弗受。

(2)省略主语:使子路反见之。(子路)至,(丈人)

则行矣。

4.表人称的复数:

1)古代人称无单复之别:齐师伐我;若皆罢去归矣!

2)第一、第二人称后可加“侪”、“属”、“曹”等字,

相当于“这班人”、“这些人”。

5.用谦称(或自称其名:文倦于事。)代第一人称,

用尊称(或称人之字:今少卿抱不测之罪。)代替第二人称。

6.古汉语人称代词比现代用得少的原因:

1)古汉语中省略主语的地方较多,而且没有用作主语

的第三人称代词;

2)谦称和尊称较多,代替了人称代词。

(二)指示代词:此、是、斯、兹、彼

1.此、是、彼:可以指人、事、物。例:此(这人)

谁也?彼(那个人)哉!彼哉!

2.彼:很少情况下带有人称代词的性质,译作“他”、

“他们”,她到底不是正式的人称代词。例:彼,丈夫也;彼且奚适也?

THE END
1.十大名面阳春面问答中心十大名面是指2013年举办的第二届中国饭店文化节评选出的“中国十大面条”。 这十种面分别是陕西棒棒面、山西刀削面、四川担担面、河南烩面、延吉冷面、兰州牛肉面、山东炝锅面、武汉热干面、广东云吞面呵北京炸酱面。 这十种免确实是知名度最高、流传范围最广的,但象扬州阳春面、上海葱油拌面和杭州片儿川等也是很有http://m.gaokaomanfen.com/know/1498858.html
2.长短句和整散句区别(长短句整散句区别举例)爱问知识人长句是指用词较多,结构较复杂的句子,它的修饰语(定语、状语)多,并列成分多,或者某一成分结构比较https://iask.sina.com.cn/b/newqZ1D2ySoMJT.html
3.简述长句和短句的区别短句是指字数少、结构简单的句子。短句的修辞效果是简洁、明快、活泼、灵活、有力。所以短句经常应用于日常谈话、辩论、演讲等当中。 更多答案请查看上面的正确答案TAGS简述长句以及短句区别区分 关键词试题汇总大全本题目来自[12题库]本页地址:https://www.12tiku.com/newtiku/919876/36834451.htmlhttps://m.12tiku.com/tiku/919876/36834451.html
4.现代汉语长短句式的区别和转换一、长句和短句的区别 长句和短句从直观上来看,长句是指字数多,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短句是指字数较少,结构比较简单的句子。但是句子的长短又是相对而言的,并没有截然的界限。而从专业角度上看,长句和短句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区分。 1.修饰词语的多或少 https://www.jianshu.com/p/d48e6127857d
5.请问长句与复句的区别是?短句与单句的区别是?答案解析 查看更多优质解析 解答一 举报 常见句式种类A.根据表达语气分: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B.根据主语的性质分:主动句、被动句.C.根据结构的繁简分:长句、短句.D.根据判断的性质分:肯定句、否定句.E.根据句子成分或成分句的位置分: 解析看不懂?免费查看同类题视频解析查看解答 更多答案(1) https://qb.zuoyebang.com/xfe-question/question/f949c4f91b73708cc1a7f67f2c9db863.html
6.歌词创作技法漫谈综合4、歌词长短句在音乐结构中的对应关系 歌词必须服从音乐曲式结构的节制,否则将无法谱曲演唱。 首先说说歌曲音乐一般是两段或两段以上相同的循环结构模式,其句式对应极为重要,段与段中的句子必须对应且字数要尽量等同。 歌曲受时间的限制,一般长度在4分钟左右(歌剧和音乐剧中的咏叹调剧诗除外),歌词的遣词造句就必须凝https://www.zgshige.com/c/2023-02-15/23626888.shtml
7.什么是长句短句(精选5篇)什么是长句短句(精选5篇) 篇1:什么是长句短句 长句变短句 下定义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不能用否定; 2、不能用比喻; 3、不能用模糊性语言; 4、不能以偏概全; 5、不能以类别、形成代替概念; 6、压缩语段式的要注意语序; 7、不能循环论证;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qsfm9c7l.html
8.2022届高考专题复习语言表达11长短句的变换课件.ppt2022届高考专题复习语言表达11长短句的变换课件.ppt,语言表达 长短句变换 一、解读高考 1.考纲考情 (1)考查内容: “变换句式”考查对给定语句换一种句式表达的能力,如长句与短句、肯定句与否定句、主动句与被动句、常式句与变式句、整句与散句、单句与复句等句式的变换。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2/0523/5034110104004232.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