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重点(2)

绪论以及归纳重点语言究竟是什么?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语言具有三种性质:社会性、全民性、体系性。

(一)语言的社会性语言就其本质特征而言,是社会性的。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1、语言与社会相互依存2、语言是社会约定俗成的,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二)语言的全民性语言就其功能特征而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是全民的共同财富,语言具有全民性即无阶级性(三)语言的体系性1、语言就其结构特征而言,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2、语言又是一个严密的体系,它是由语音、词汇、语法三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

二、语言和言语言语和语言在语言学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言语指的是人们在思维和交际中运用语言的过程(可以叫做言语活动”)以及结果(可以叫做言语作品”),而语言则是言语的综合,是从言语中概括出来的词语和规则的总和。

言语是每个人对语言的运用,也就是人们在特定的环境中为了某种目的对语言这个体系中的一些单位的具体运用,它是属于个人的,具体的。

言语具有开放性,言语是信息,语言是代码。

语言和言语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一、现代汉名族共同语的形成1956年国务院正式确定为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现代汉语方言概况方言是民族语言的地方变体,是某一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

根据各方言的特点,联系方言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就目前方言调查的初步结果看,现代汉语方言大体上可分为七大区。

(一)北方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

(二)吴方言以苏州话为代表。

(三)湘方言以长沙话为代表(四)赣方言以南昌话为代表(五)客家方言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六)闽方言闽东方言以福州话为代表。

闽南方言以厦门话为代表。

(七)粤方言以广州话为代表(一)语音方面音节界限分明,乐音较多,加上声调高低变化和语调的抑扬顿挫,因而具有音乐性强的特点。

现代汉语基础知识重点一、汉字的构造和发展汉字是汉族人民所使用的文字,它是由笔画和偏旁部首组成的。

汉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甲骨文和金文时期,经过演变和发展,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熟知的汉字。

二、汉字的基本组成部分每个汉字由一个或多个部分组成,其中包括: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内外结构、中心结构等。

汉字的结构不仅仅是为了美观,更是为了方便书写和识别。

三、汉字的读音和声调汉字的读音是由声母和韵母组成的,声调则是指语音的音调变化。

汉语中的声调分为四个,分别是: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

正确的发音和把握声调对于学习和使用汉语来说非常重要。

四、汉字的词性和词义汉字作为汉语的基本单位,具有丰富的词性和词义。

一个汉字可以作为名词、动词、形容词等不同的词性,并且在不同的语境下具有不同的词义。

五、汉字的词组和成语汉字不仅可以单独使用,还可以组合成词组和成语。

词组是由两个或多个汉字组成的,通常具有固定的意义和用法。

成语是由四个汉字组成的,代表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智慧。

六、汉字的拼音和拼音输入法为了方便使用汉字,我们使用拼音来标注汉字的发音。

拼音是由声母和韵母组成的,通过拼音我们可以准确地发音和拼写汉字。

拼音输入法则是一种通过拼音来输入汉字的方法,提高了汉字的输入效率。

七、汉字的书写规范和字形简化汉字的书写规范是指按照一定的规则和要求进行汉字书写的方法。

书写规范包括笔画顺序、笔画的结构和比例等方面。

字形简化是指在书写过程中对汉字进行简化,使得字形更加简洁明了。

八、汉字的常见用法和表达方式汉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书写、阅读、交流等方面。

掌握常见的用法和表达方式,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语。

九、汉字的文化内涵和演变汉字作为中国特有的文字,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演变。

通过学习汉字,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的文化传统和思维方式。

十、汉字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学习汉字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需要有科学的方法和技巧。

通过合理的学习安排和巩固复习,可以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效率。

现代汉语重点第五章语法第一节语法概说二、语法的性质1、语法的性质有哪些P3语法具有比较明显的抽象性、稳固性和民族性。

(1)抽象性①语法是从众多具体的语法单位里抽象成其中共同的组合方式、类型及如何表达语义的规则。

②语法指的是抽象出来的公式,舍弃了个别的、具体的内容,一种语言里具体的词多得很,但其内部的组合规则和格式是很有限的。

③语法学的任务是描写、解释组成词、短语和句子的规则和格式。

④例:汉语里的“看、说”可以说成“看看、说说”从中抽象出一条词的变化规律:有些动词可以重叠表示少量或短时。

(2)稳固性①稳固性:任何事物在历史的长河中都在不断发展变化,而语法的变化就显得缓慢得多。

②语法的稳固性并不限制语法的演变,新的语法规则总会逐渐产生出来。

③例:主语位于谓语之前,是自古以来就有的语法习惯。

(3)民族性①每种语言都有明显的民族特点,不仅表现在语音和词汇上,同时也表现在语法上。

②研究语法要注意不同的语言的共性和个性,不能因有共性而忽略了语法的民族特点。

③例:比如“两本书”在汉语里有量词的习惯,“twobooks”在英语中却没有量词,这就是语法的民族性。

三、语法单位和句法成分P4(具体看课本和笔记,分析具体用法)第二节词类(上)一、划分词类的依据1、划分词类的依据有哪些P7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主要是词的语法功能。

(1)词的语法功能①词的分布功能:主要是指实词在语句里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即词的职位。

能作主语、宾语,就是能居主位、宾位。

把词分为两大类:实词和虚词。

实词指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能充当句法成分的词;没有词汇意义仅有语法意义、不能充当句法成分的词叫虚词。

②词的组合能力:A、实词与另一些诗词的组合能力。

例:“新的机遇”正确,“不机遇”错误B、虚词依附实词表示语法意义的能力。

例:“我的书”“高兴地说”“听得津津有味”(2)词的形态变化①构形形态:主要为重叠例:“看看”“红红的”②构词形态:主要为加词缀例:“凿”加词缀“子”变为“凿子”(3)词的意义词的意义是具有参考作用的,这里的词的意义不是指具体的某一个词的意义,而是指概括了的某一类的词的意义。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重点现代汉语名词解释重点:现代汉语是中国的国家通用语言,也是世界上最多人使用的语言之一。

本文将重点讨论现代汉语名词的解释,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语言要素。

它们可以单独作为主语、宾语、定语、状语等,同时还可以通过量词来表示数量。

在现代汉语中,名词的特征包括有性、数、格等形式变化。

2.名词的分类根据名词的意义和语法特点,名词可以分为多个不同的类别。

常见的分类包括:人名、地名、物名、抽象名词、数量名词等。

其中,人名和地名是具体的专有名词,物名是指物体的名称,抽象名词是指无法直接观察到的概念,数量名词则用来表示数量和度量。

3.名词的解释方法在现代汉语中,名词的解释除了可以通过简单的文字解释外,还可以使用类比、举例、定义以及同义词等方法。

对于抽象名词,常常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来帮助读者理解其意义。

同时,对于一些难以解释的名词,可以使用同义词或定义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

4.名词解释中的注意事项在进行名词解释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准确性:名词解释需要准确地表达词语的意义,不应有歧义或模棱两可的解释。

-完整性:名词解释需要全面地涵盖词语的各个方面,不能遗漏重要的信息。

-简明性:名词解释应该简洁明了,避免使用过于复杂或晦涩的语言,以便读者容易理解。

-规范性:名词解释应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用法,遵循语法和词义的准则。

总结:现代汉语名词解释是学习和应用汉语的重要任务之一。

了解名词的定义、分类、解释方法以及注意事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现代汉语中的名词。

大一现代汉语笔记重点1.中国的现代汉语是以普通话为基础的国家通用语言。

它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使用。

2.现代汉语的语音系统由四声调和声母韵母构成,对于学习者来说,正确的发音和语调是非常重要的。

3.汉字是现代汉语的基本文字表达方式,掌握一定的汉字能力是学习现代汉语的重要基础。

4.现代汉语的词汇丰富多样,包括单音节词、双音节词和多音节词等,学习者需要掌握常用词汇并学会运用。

5.语法是现代汉语的核心组成部分,包括词序、主谓宾等句子结构以及变声母、加前缀等形态变化。

6.中文的写作方式有一定的特点,包括填空、作文等形式,学习者需要积极练习写作并提高文笔水平。

7.语用学是现代汉语学习中的重要内容,它研究语言在交流中的运用,包括语言交际策略、礼貌用语等。

8.阅读是学习现代汉语的重要技能之一,学习者需要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提高阅读速度。

9.听力是学习现代汉语的重要技能之一,学习者需要通过听录音、音频材料等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10.学习者可以通过参加现代汉语角、实践交流等活动来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化理解水平。

现代汉语考点整理现代汉语考点整理注:红字部分为考试重点;如发现错误请自行纠正。

第一部分:绪论一、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二、语言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索绪尔)三、现代汉语的形成和发展(考研重点,有待整理)四、七大方言即代表话1、北方方言(北京话)2.吴方言(苏州话)3、湘方言(长沙话)4、赣方言(南昌话)5、客家方言(广东梅县话)6、闽方言(厦门话)7、粤方言(广州话)五、现代汉语的特点六、语言文字工作的三大任务:“促进汉字改革,推广普通话,实现汉语规范化”第二部分:语音语音: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音是人类通过发音器官来传递具有一定信息的声音)第一节语音概说一、语音的性质:1、物理属性1)音高:音高是指声音的高低,它取决于发音体颤动的快慢。

(与发音体的大小、粗细、薄厚、长短、松紧有关)2)音强:音强是指声音的强弱,它与发音体颤动幅度的大小有关。

4)音色:音色又叫音质,指的是声音的特色。

音色的差别主要取决于物体颤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

造成音色不同的三个条件:①发音体不同②发音方法不同③发音提示共鸣器形状不同2、语音的生理属性(发音器官可分为呼吸器官、喉头、声带、咽腔、口腔和鼻腔)3、语音的社会属性(语音最根本的属性)可出论述题,看课本。

三、语音单位(一)音素---辅音、元音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

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辅音:辅音是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又叫子音。

元音:元音是气流颤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又叫母音。

辅音和元音的区别:1、从受阻与否看,发辅音时,气流通过咽头、口腔的时候受到某个各部位的阻碍;发元音时,气流通过咽头、口腔不受阻碍。

这是二者最主要的区别。

2、从紧张度看:发辅音时,发音器官成阻的部位特别紧张;发元音时,发音器官各部位保持均衡的紧张状态。

《现代汉语》第一章绪论1.语言了解定义语言具备语音、词汇、语法三大要素。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文化的载体。

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

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

2.必考现代汉语定义: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这是说采纳北京话的音系),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用其词汇),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这一句话可以说是必考的,尤其会考填空题。

必背!现代汉语有口语和书面语两种类型。

3.方言了解定义:方言是语言的地域变体。

汉语方言是汉语的地域变体,俗称地方话。

4.必考七大方言区北方方言(官话)以北京话为代表使用人数最多吴方言以苏州话(也有说上海话的)为代表湘方言以长沙话为代表赣方言以南昌话为代表客家方言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这个比较特殊,注意一下闽方言以福州话、厦门话为代表粤方言以广州话为代表5.现代汉语规范化:推广普通话;汉字规范化。

《现代汉语》第二章语音1.语音定义:语音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来的有意义的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属性: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社会属性。

这其中,社会属性是最本质的属性。

例题:语音的本质属性是_____。

2.语音四要素:音高指声音的高低声调不同,音高不同音强指声音的强弱在语音里的表现主要是轻、重音和轻声音长指声音的长短普通话里的轻声的音长比一般的音节短很多音色又叫音质每个人有自己独特的音色汉语语音系统里声调的性质主要取决于音高。

在普通话里,轻声的性质主要取决于音长。

3.音节在语音一章还会重点讲音节定义:这会出填空题的。

音节是一个语音系统中听觉上自然感觉到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在汉语里,一个字就是一个音节(儿化音除外)。

4、音素定义:音素是从音色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很多人会分不出一个音节里面有到底几个音素。

这个只要看国际音标就可以了。

我在这里也不能教大家汉语国际音标,举几个例子吧:chang切分为chang是3个音素;er是1个音素;bao切分为bau是3个音素;jiang切分为jiang是4个音素;体会一下。

现代汉语知识要点1、基本知识的把握。

《现代汉语》作为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研究体系有自己的基本知识结构,因此,作为学习效果的检测内容,对学习者来说这些基本知识点的掌握是必要的。

这里仅就"语音"一章作一例说。

首先,要分析语音现象,语音的物理、生理和社会这三大属性是最基本的,而进一步学习和分析语音现象,音素及其分类也是必须掌握的;其次,要分析和把握现代汉语语音,其最自然的语音单位音节及其结构构成是重要的,接着要进一步了解声母、韵母及声调的特征和初成,并在此基础上掌握音节的拼写规则;最后,我们还要掌握语音在实际运用中产生的临时变化现象即语流音变如轻声、变调、儿化等。

2、难点、重点的掌握。

由于本门课程的特殊性,要求考生在这一步学习中,不能有任何偏废,必须逐个地攻克堡垒。

下面分章说明:"语音"章在全面把握的基础上,本章有这样几个重点,也是难点:①调值与调类的联系和区别。

首先要了解两者的联系,其次要把握两者之间的区别。

②声母的特征。

我们可以从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两个方面去掌握,这是考试的一个重点。

务必对每一个声母的特征有准确的了解。

⑦韵母的分类与特征。

其中单元音韵母的特征和复元音韵母的结构分类是难点,另外,四呼也是不可忽视的内容。

④音变中轻声的性质、上声的变调及儿化的拼法以及字母和音素(音位)的关系等。

"词汇"章重点理解和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⑦语素的性质、类型及其与音节、汉字的关系。

②词语的构造方式。

这里注意单纯词的形式、合成词的类型。

③语素义与词义的关系,尤其是第二、第四两种类型。

④多义词的意义构成、的类型及同音词与多义词的关系。

⑤同义词的区别。

⑧基本词汇的特征、外来词的类型、术语义与普通义的区别、与惯用语的区别以及语素、字、词的联系和区别等。

现代汉语(复习重点)现代汉语(20XX年复习重点)一、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二、现代汉语:1、民族共同语(普通话)。

2、汉语方言(基础)。

3、域外汉语(国外的汉语)。

三、汉语七大方言:1、北方方言(北京话为代表)。

2、吴方言(苏州话为代表)。

3、湘方言(长沙话为代表)。

4、赣方言(长沙话为代表)。

5客家方言(梅县话为方言)。

6、粤方言(广州话为代表)。

7、闽方言(1、闽东方言:福州话为代表。

2、闽北方言。

3、闽南方言:厦门话为代表。

4、闽中方言。

5、莆仙方言)四、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一)语音的物理属性。

(二)语音的生理属性。

(三)语音的社会属性。

语音的四要素:音高、音长、音强、音色。

造成不同音色的主要条件有三种:(简答题)第17页第一,发音体不同。

第二,发音方法不同。

第三,发音时共鸣器形态不同。

五、为什么说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10-12分论述题,5分简答题)1、语言和意义的结合是由社会决定的,约定俗称的。

2、语音的选择是社会决定的。

(汉语用zh\ch\sh\英zcs)3、语音的组合模式和组合规则也是由社会决定的。

4、语音系统的形成也是由社会决定的。

六、辅音是气流经过口腔或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又叫子音。

(b\m\f\d\k\zh\s)到某个部位的阻碍;元音是气流振动声带发出声音,经过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

(a\o\e\i\u)辅音和元音的发音区别:1、受阻:发辅音时,气流通过咽头、口腔的时候受到某个部位的阻碍;发元音时,气流通过咽头、口腔的时候不受阻碍。

2、紧张度:发辅音时,发音器官成阻的部位特别紧张;发元音时,发音器官各部分保持均衡的紧张状态。

3、气流强弱:发辅音时,气流较强;发元音时,气流较弱。

4、响亮度:发辅音时,声带不一定振动,声音一般不响亮;发元音时,声带振动,声音比辅音响亮。

七、(一)辅音的发音部位七类:1、双唇音(b\p\m).2唇齿音(f)3、舌尖前音(z\c\s)4、舌尖中音(d\t\n\l)5舌尖后音(zh\ch\sh\r)6舌面前音(j\q\x).7、舌面后音(g\k\ng\h)PS:为便于记忆用根据儿时背书的顺序,做微调。

填空题:1、从结构上看,语言是音义结合体2现代汉语(“现代汉语”有两种解释:狭义的解释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广义的解释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和现代汉语方言。

3、声调:声调是音节中具有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5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6什么是词:词是最小的能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是比语素高一级的单位。

7基本词汇特点:1、稳固性2、能产性3、全民性8语素: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9、声母的分类:按其发音是声带是否震动,可分为清音(声带不震动)和浊音(声带震动)。

P54页—55页。

10句型:按照句子的结构和格局给句子分出的类。

11汉语从性质上说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

12、词是具有一定语音形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代表一定意义的、具有固定的语音形式的语言单位。

)13.语法可分为词法和句法。

14、部首是具有字形归类作用的偏旁。

15、现代汉语中划分词的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主要是语法功能。

16、主语的语义类型指主语与谓语所表示的动作行为之间的语义关系。

17、辞格的综合运用辞格的综合运用,常见的有连用、兼用、套用三种形式。

名词解释1单纯词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

2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按照一定的结构方式和语义关系组合构成的词。

3句类(按照句子的语气分出的类。

按照语气,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去、祈使句、感叹句。

)4主谓谓语句(由主谓短语充当谓语。

5顶真,是用上一句结尾的词语作下一句的起头,前后句子首尾蝉联,上递下接,又叫联珠。

6引申义:是引申发展开出来的意义。

根据词义的相似性划分)8、错综:为了避免语言呆板和单调,特意是字面更换,结构参差,这就叫错综9、仿词:更换现成的词中的某个语素、临时造出新词,以适应修辞的需要,这就是仿词10、飞白:飞白就是为了表达上的特殊需要,故意将读错或写错的字(也叫白字或别字)如实记录下来,是一种明知其错而故意仿效的修辞手法简答1、试分析“把字句”和“被字句”的特点:1))“把”字句:用介词“把”将谓语动词支配、关涉的对象用于动词前面的句子。

第二章语音语音部分是现代汉语学习的一个难点。

应掌握现代汉语语音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识记汉语拼音方案和普通话语音的特点,能用国际音标记录汉语语音,能分析和拼写普通话音节,能用普通话进行交际。

声母、韵母、声调三节为全章重点。

第一节语音概说一、语音的性质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一种社会现象。

识记语音具有生理属性、物理属性、社会属性等三种属性,其中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掌握语音的物理属性,即音高、音强、音长、音色。

能够理解音高与声调的关系,音强与重音、轻音的关系。

重点掌握决定音色的三个条件:发音体、发音方法、共鸣器的形状。

理解语音的社会属性表现在两个主要方面:一是从语音表示意义的社会性看出来,一是从语音的系统性上看。

二、语音单位识记语音的各级单位及其含义。

音素是构成音节的最小单位或最小的语音片断。

普通话的音素可以分为元音音素、辅音音素两大类。

虽然声母由辅音充当,但有的辅音不作声母,只作韵尾,如ng[]。

有的辅音既可作声母,也可作韵尾,如n。

重点掌握辅音和元音的主要区别。

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段。

一般说来,一个汉字表示一个音节。

正确理解一个汉字代表一个音节的一般性和例外的特殊性。

理解汉语传统的音节分析方法:声母、韵母、声调三部分,并能够具体分析实例。

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也就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的音类。

三、记音符号了解记音方法的历史。

掌握《汉语拼音方案》的结构及其用途。

掌握国际音标的有关知识。

掌握国际音标与汉语拼音方案字母的对应关系。

第二节声母重点掌握声母的发音,并能够从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两个方面具体分析每一个声母。

一、声母的发音根据发音部位的不同,普通话声母可以分为七类:双唇音、唇齿音、舌尖前音、舌尖中音、舌尖后音、舌面音、舌根音。

同时要能够具体分析每一个辅音的发音情况,能够写出每一小类的具体成员。

从发音方法看,普通话声母从阻碍的方式上可以分为: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边音;以声带是否颤动可分为清音和浊音;以气流的强弱可分为送气音和不送气音。

1.形容词与区别词的差异形容词:作定语,谓语,一般能作状语、补语,加副词“不”和“很”。

区别词:作定语,不能加“不”,不能单独作谓语——非谓形容词。

传统上把它归入形容词,看到的是它可以修饰名词,这和一般的形容词一致,但又不能作谓语或者谓语核心,这一点又与一般的形容词不同,于是,称之为“非谓形容词”。

这里把它单独列为一个词类——区别词,是看到它与形容词不同的一面,看到它的句法、语义个性。

2.关联副词的特点(4)关联作用a.单用发挥关联作用。

说干就干死也不投降说了又说b.同一个副词前后叠用发挥关联作用。

又高又大越说越伤心边走边说c.两副词配用发挥关联作用。

再困难也难不倒他。

他非学不可。

d.副词和连词套用发挥关联作用。

不管多难受也得学会。

我连一个字也不认得。

当时四月。

*正在是八点钟。

*曾经是四月。

谁、什么、哪、哪里、怎么样、多少特殊用法:表示无疑而问特殊用法:表示无疑而问任指:表示任何人或任何事物,有强调一切的作用(一定的范围内没有例外)。

谁都说服不了他。

他什么都知道。

虚指:指不能肯定的人或事物。

他没说什么。

我好像在哪儿见过他。

派谁谁去。

喜欢吃什么就吃什么。

5.介词和动词的区别(1)介词不能带“着、了、过”表示动态,动词可以:①我给了他一封信。

(动词)②我给他写了一封信。

(介词)③他拿我开玩笑。

(介词)④他拿着书。

(动词)有个别介词自身带一有“着、了”等语素,不要误认为动态助词,如:沿着、为了、当着。

(2)介词不能重叠,动词可以:①他叫人打了。

现代汉语重点笔记第二部分——语音一、语音的性质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言要通过语音来传递信息进行交流。

(一)语音的物理性质1音高:指声音的高低,是由发音体振动的快慢来决定的。

2音强:指声音的强弱,是由声波振幅的大小决定的。

振幅大,声音就强;振幅小,声音就弱。

4音色:指声音的特色,是由声波的不同形状决定的。

也叫音质。

发声体不同、发音方法不同、共鸣器的形状不同,会造成音色的不同。

(二)语音的生理性质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具有生理性质。

发音器官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肺和气管2.喉头和声带3.口腔和鼻腔(三)语音的社会性质1语音是一种社会现象,具备社会性质。

2语音的社会性是它的本质属性,突出地表现在语音和语义的联系上。

3在不同语种或方言中,同一个意思会用不同语音来表示。

此外,各语种或方言都有自身独特的语音系统,这也是语音社会性的表现。

二、语音单位(一)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

音节就是由音素构成的。

普通话的一个音节,最少的由一个音素构成,最多的由四个音素构成。

音素可以按照音色的不同划分为元音音素和辅音音素两大类。

元音指的是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

普通话中有10个元音。

辅音指的是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而形成的音。

普通话中有22个辅音。

元音和辅音区别:1、元音发音时,气流在咽头、口腔不受阻碍;辅音发音时,气流通过口腔、鼻腔时要受到某部位的阻碍。

这是元音和辅音的最主要区别。

2、元音发音时,发音器官各部位保持均衡的紧张状态;辅音发音时,构成阻碍的部位比较紧张,其他部位比较松弛。

3、元音发音时,气流较弱;辅音发音时,气流较强。

4、元音发音时,声带要颤动,发出的声音比较响亮;辅音发音时,有的声带颤动,有的辅音声带不颤动。

(二)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语音片断,由一个或几个音素组成。

现代汉语知识重点汇总现代汉语是指现代社会在中国大陆使用的汉语,其知识重点包含词汇、语法、拼音等方面。

下面是现代汉语的知识重点汇总:1.词汇:-基本词汇:常用词汇、地名、人名、科学技术术语等。

-常用成语:熟知的成语及其用法,如“以卵击石”、“画蛇添足”等。

-动词、名词、形容词的用法:常见的词性转换、词义辨析等。

2.语法:-句子结构:主谓宾、主谓补、主谓宾宾补等句子结构的基本知识。

-时态、语态和语气:常见的时态、语态和语气用法,如一般现在时、被动语态、虚拟语气等。

-语法关联词:用于连接主语、宾语、定语和状语的关联词,如“的”、“地”、“得”、“而”等。

3.拼音:-汉字拼音:掌握常见字的拼音及读音规则。

-声调和音变规律:了解普通话中的四个声调及其变调规律。

4.表达方式:-口语表达:日常生活中的常用口语表达,如问候、道歉、感谢等。

-书面表达:书面语的基本规范和常用表达方式,如书信写作、议论文写作等。

5.文化背景:-文言文常见词汇:了解古代文言文中的常见词汇及其用法。

-历史文化知识:对中国历史、文化、传统习俗等有一定了解。

6.汉字运用:-基本汉字:掌握常用的基本汉字。

-汉字规范:了解现代汉字的规范用法,如字形、字义、字音等。

7.语言技能:-听力:能够听懂日常对话、演讲等,并理解其意思。

-口语:能够流利表达自己的意思,对话沟通无障碍。

总的来说,现代汉语的重点知识包括词汇、语法、拼音、表达方式、文化背景、汉字运用以及语言技能等方面。

掌握这些知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现代汉语。

考试题型:1、名词解释题2、填空题3、选择题4、判断题5、分析题6、问答题7、理论联系实际题第一章绪论重点:1.三个概念:现代汉语、共同语、方言2.七大方言的名称及代表点。

各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别。

3.现代汉语的特点。

4.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

1.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符号系统,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

2.现代汉语的含义:现代汉语指现代汉民族使用的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3.共同语: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

4.方言:民族语言的地方分支,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

5.方言的分布(1)北方方言北方方言(北方话、官话),北京话。

约占汉族总人数73%以上。

广西西北部。

(2)吴方言吴方言(江南话或江浙话),上海话。

7.2%(3)湘方言湘方言(湖南话),长沙话。

3.2%。

广西北部。

(4)赣方言赣方言(江西话),南昌话。

3.3%(5)客家方言客家方言(客话),广东梅县话。

3.6%。

广西东南部博白、合浦等地。

(6)闽方言闽方言(福佬话),福州话。

5.7%。

广西少数地区。

(7)粤方言粤方言(广东话),广州话。

4%。

广西东部南部。

6.各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别:闽、粤最大,吴次之,湘、赣、客较小。

7.现代汉语的特点:与印欧语比较(1)语音:①无复辅音:在一个音节内没有两个或三个辅音连在一起的情况。

②元音占优势:音节中可以没有辅音,但极少缺元音的。

③音节整齐简洁:绝大部分音节中,辅音在前元音在后,辅音在后的极少,因此整齐简洁。

④有声调:阴、阳、上、去。

(2)词汇:①单音节语素多,双音节词占优势。

②构成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

用附加法和重叠法构词很少。

(复合法——主谓式:地震、月亮、霜降;动宾式:司机、动员、司令;并列式:开关、收获、美好;偏正式:冰箱、手迹、气功;动补式:提高、推广、改进。

例:名词是人或事物的名称、形容词是表示性质状态的词。

二、实词1、名词的语法特征P9(1)经常作主语、宾语和定语,一般不能作补语。

例:“牛吃草”“柳树叶子”;特殊:名词作谓语:“今天星期五”“明天晴天”“她南京人”。

(2)名词前面一般能够加上表示名量的数量短语,一般不能加副词。

例:“一个人”,没有“不人”。

(3)名词不能用重叠式表示某种共同的语法意义。

亲戚称谓以及其他少数词是构词的语素重叠,不是构形形态的变化。

如“妈妈”“星星”(4)经常用在介词后构成介词短语。

例:“用事实说话”、“被人发现”。

(5)汉语名词单复数同形。

2、动词的语法特征P10(1)动词能作谓语或谓语中心,多数能带宾语,不及物动词不可带宾语。

例:“我爱你”“他来了”。

(2)动词能够受副词“不”修饰,多数不能加程度副词修饰,只有少数表心理活动的动词和一些能愿动词能够前加程度副词。

例:“太可怕”“很应该”。

(3)能够构成“V不V”式并带宾语表示提问。

例:“洗不洗手”“有没有钱”(4)动词多数可以后带“着、了、过”等表示动态。

“着”表进行体,“了”表完成体,“过”表经历体。

(5)有些动作行为动词可以重叠,表示短促动作的动量小或时量或尝试轻松等意义,限于表示可持续的动作动词。

例:A、单音节动词:“看看”“走走”B、双音节动词:“学习学习”“交流交流”3、三类特殊动词P11(1)判断动词“是”A、表判断和肯定。

B、位置:放在主语和宾语之间。

C、用法:a、表示事物等于什么或属于什么。

例:“我们的目的是发展生产”b、表示事物的特征、质料、情况。

例:“这孩子是双眼皮”c、表示事物的存在。

这类句子的主语一般是表示处所的词语,全句是存现句。

例:“遍地是牛羊”D、要注意副词“是”常用在谓语动词、形容词前,表示肯定。

“是”重读时,相当于“的确、确实”的意思,不能省略;不重读时,可以省略,只表示一般的肯定,这种“是”与句末语气词“的”配合构成“是……的”格式。

例:“她是很认真”“我们是很认真的”(2)能愿动词A、定义:又叫助动词,能用在动词语、形容词语前边表示客观的可能性、必要性和人的主观意愿,有评议作用。

B、分类:表可能、表必要、表意愿。

C、语法特征:主要是作状语,也可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语。

D、两个思考题P11(3)趋向动词A、定义:表示移动的趋向,有单音的、双音的。

B、语法特征:可以单独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语,也可以用在别的动词或者形容词后边表趋向作趋向补语。

4、形容词的语法特征P12(1)A、形容词常作定语和谓语或谓语中心语,多数能直接修饰名词。

例:“她很红”B、性质形容词少数能够直接修饰动词作状语。

例:“快走”C、通常要重叠或加助词“地”才可以用作状语。

例:“慢慢地走”D、一部分形容词(2)形容词不带宾语。

但有些性质形容词兼属动词,作动词时能带宾语。

例:“端正态度/使态度端正”(3)性质形容词大都能受程度副词修饰。

(状态形容词自身就有一种修饰和限制的功能)例:“很简单”“太小”(4)有些性质形容词可以重叠。

(形容词的重叠和状态形容词不使用程度副词修饰)例:“长长的”“开开心心”“冰凉冰凉的”(5)有些单音性质形容词可带上叠音词缀或其它词缀,不能加“很”(便于理解请见P13)例:“红彤彤”“灰不溜秋”5、名词和谓词比较表P136、区别词的定义P14区别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属性或区别特征,有区分事物的分类作用。

区别词往往是成对或者成组的。

例:“男/女”“西式/中式”“大型/中型/小型/微型/”7、区别词的语法特征P14(1)能直接修饰名词作定语,多能带“的”形成“的”字短语例:“尖端科学、特级教师”“长期的、相对的”(2)不能作谓语、主语、宾语,但是组成联合短语或成双成对后可以作主语、谓语、宾语,组成“的”字短语可作主语、宾语。

例:“公私不分”“小型的我不要,我要中型的”(3)不能前加“不”,否定时前加“非”(成组或单独)。

例:“非慢性、非烈性”8、量词的语法特征P17(1)量词总是出现在数词的后面,同数词一起组成数量短语,作定语、状语、补语。

例:“一个人”“看一本”(2)单音量词大都可重叠(表每一、逐一),重叠后能单独充当作定语、状语、主语、谓语,不能充当补语。

例:“感谢、感人”“好得很、好极了”(2)副词一般不能单说,只有少数在省略句中可单说。

例:“你去过南京吗?没有(去过)”(3)部分副词能兼有关联作用。

例:“他越活越年轻”11、副词其他P20(理解辨别)(1)副词中的同音词:“白、怪、净、老”等词,修饰名词时是形容词,修饰动词、形容词是副词。

例:“白布(表性质、形容词)”“白跑一趟(白=空,表方式、副词)”(2)辨别作状语的副词和形容词凡是能作位于、位于中心,又能作定语或补语的是形容词,否则是副词。

叹词偏主观,表达个人情感;拟声词偏客观,模仿事物声音。

有的完全虚化,如“从、被、对于、关于”等,但不少介词还处于过渡状态。

介词与动词的区别,只能在具体的语境中看“是否单独作谓语或谓语中心,是否能加动态助词或者重叠”,如果则为动词,反之是介词。

例:“他比我干劲大(介词)”“他和我比干劲(动词)”3、助词的分类P28(1)结构助词①定义:主要表示附加成分和中心与之间的关系②分类A、的、地、得这三个助词分别是定语、状语、补语的标志,它们连接短语中的偏向和正项,都念“de”;“的”还可以在动词、形容词、代词及词组后面组成“的”字短语。

例:“大的、他们的、去参观的“B、之用双音节定语修饰单音节中心语时,用古汉语结构助词“之”。

例:“光荣之家、彼此之间”C、者“者”可以组成“者”字短语,一般用在比较正式的书面语中。

例:“获得一等奖者”相当于“获得一等奖的”(2)动态助词:着(进行)、了(完成)、过(经历)A、“着”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动作在进行或状态在持续。

例:“手里拿着一本书(进行)”“灯还亮着(持续)”B、“了”表示动作或性状的实现,即已经成为事实。

例:“吃了饭(动作)”“水都凉了半天了(性状)”C、“过”表示曾经发生这样的动作或者曾经具有这样的性状。

例:“他到过南京(动作)”“他神气过好几年(性状)”(3)尝试助词:看读作轻声,说话人对听话人有一种轻松、舒缓、鼓励的语气,但不做句子成分。

例:“他十点钟到的北京”B、“来着”用在句末,一般表示不久前发生过的事情。

例:“昨天你干什么来着”(5)约数助词:把、来、左右、多、上下例:“十来个人、一千多”(6)比况助词:似的、一样、一般比况助词总是附着在词或短语后边,一起组成比况短语。

例:“木头似的、鲜花一样”(7)其他助词:所、给、连A、“所”用在及物动词前面,组成名词性短语。

例:“我所说的都是真话(省略了中心语话)”B、“给”紧靠在动词前面,表示被动态,是个口语色彩较浓的助词。

例:“他把杯子给打破了”C、“连”用在名词性、动词性、形容词性词语前面,与“也、都、还”相呼应,组成“连……也(都)”得格式,表示隐含比较,也隐含强调。

例:“这件事连我也不知道“第四节短语一、短语及其分类1、短语的定义P44短语是由语法上能够搭配的词组合起来的没有语调的语言单位,又叫词组。

二、短语的结构类型1、短语的结构类型P45(看课本具体举例区分)(1)基本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偏正短语、中补短语、联合短语。

THE END
1.详解句子成分划分,掌握汉语语法核心技巧与实践指南诗句大全在现代汉语中,句子成分主要分为六大类: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以下是具体划分方法: 1. **主语(Subject)**:句子的核心,通常位于句首,表示句子所描述的人或事物,主语可以由名词、代词、数词、名词化的形容词、不定式、动名词和主语从句等来承担。 http://722973.com/F955E2196802.html
2.汉语句子成分有哪些1、汉语句子的组成部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补语、状语六种。2、句子的组成成分叫句子成分,也叫句法成分。在句子中,词与词之间有一定的组合关系,按照不同的关系,可以把句子分为不同的组成成分。句子成分由词或词组充当。汉语:现代汉语里一般的句子成分有八种,http://m.7tqp.com/news_466571.shtml
3.把字句被字句句子成分的划分陶云昌有人在划分句子成分时对“把”字句和“被”字句这两种句式的成分感到难于处理,下面我就来谈谈“把”字句和“被”字句句子成分的划分。 著录项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2007年第4期|20-20|共1页 作者 陶云昌; 作者单位 湖南省衡阳县井头镇井头中学; 原文格式 PDF 正文语种 chi 中https://www.zhangqiaokeyan.com/academic-journal-cn_language-world-junior-high-school-edition_thesis/0201268173099.html
4.语文句子成分分析练习(精选7篇)二、划分下列句子成分。 主语= 谓语- 宾语﹏ 定语( ) 状语? ? 补语? ? 1、这件事一定要搞个一清二楚。 2、今年队里冻死三只羊。 3、我同桥梁事业的发展迅速发展,表明了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4、敌人的三个碉堡被我们攻破了两个。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4iyv6oma.html
5.被动句把字句该怎么化分句子成分?1我们把侵略者赶出了家门.21、我们把侵略者赶出了家门.2、他被老师狠很地批评了一顿.这2个句子该怎么化分成分?用符号表示出来!谢谢! 扫码下载作业帮搜索答疑一搜即得 答案解析 查看更多优质解析 解答一 举报 把字句和被字句都属于宾语前置的句型.1、我们把侵略者赶出了家门.我们【主语】把侵略者 【宾语】赶出了家门 【谓语,完成时】2、https://www.zybang.com/question/9bc031938bbcca2d6e9d029ca5820bd1.html
6.现代汉语语法知识讲义连动短语的结构搞清楚了,那么连动句的句子成分划分也就不是问题了。 [注意]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连动短语构成的连动句与在时间上、逻辑上连续排列的几个句子组成的句群不是一回事! 比如: ①我放下饭碗就出去了。(连动句) ②我放下饭碗出了门,掮了锄头,跨上笼,绕过山岗,来到了自家的田地里。(句群) https://www.diyifanwen.com/jiaoan/hanyuchangshi/133101801049776895.htm
7.语文语法划分句子成分11句名句精选语文语法划分句子成分11句 1.(除去发明了许多木匠工具外),鲁班在其他方面还有不少创新。 2.(经过反复的试验),蔡伦终于发明了造纸术。 3.(直到今天),锯子仍然是木匠们干活的主要工具。 4.把字句:老师[亲切地][把书]放〈到他的手中〉。 5.被字句:她[已][被北京大学]录取了。https://www.fx99.cn/mingjujingxuan/312151.html
8.初中语文语法知识——句子成分划分练习题汇编b及论大学生写作能力PAGE PAGE 16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句子成分划分练习题汇编一、把下面各词填入下表:校园 繁忙 北京 积蓄 三万 豁亮 老实 中间 哪里 瞻仰 战场 颓唐 夜晚 二分之一 斤朵 驾驶 那里 自己 巩固起来 大伙 政治 希望词? 类词? 语名? 词 ? 动? 词 ? 形容词 ? 数? 词 ? 量? 词 ? 代? 词 ? 二、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2/0522/8024050143004102.shtm
9.考点02辨析并修改蹭结构混乱型病句都是因为句子结构问题造成的病句,所以查找病因时要注意句子结构的划分,主要表现为成分多余和成分残缺两种。 1.句式杂糅主要表现为成分赘余。句式杂糅有主干杂糅和状语杂糅等形式,主干杂糅又有谓语杂糅、主客杂糅和宾主杂糅。 谓语杂糅通过划分句子成分之后,会发现有多余的动词,如例2“这是成为楼顶覆冰融https://zujuan.xkw.com/thematiclist/10pt1794ct5021n108372.html
10.现代汉语的语法10篇(全文)现代汉语的语序归类于SVO型语言, 其语法通常是:句子成分的排列通常是按主语在前, 谓语紧随其后, 宾语最后的顺序进行的, 名词放在定语之后, 状语处于动词与形容词之前, 谓语置于补语以前。平时的书面语里, “的”代表的是定语, “地”代表的是状语, 而“得”代表的则是补语, 三者全部都处于定语、状语以及补语之https://www.99xueshu.com/w/ikey7chioldg.html
11.句子成分分析教师教案.docx6、把字句:教师[亲切地][把书]放〈到他的手中〉。 7、被字句:她[已][被北京高校]录用了。 8、存现句: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园子。 1、划分下列句子成分。 (1)中国人民志气高。 (2)进步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程度是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事业。 https://www.taodocs.com/p-666792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