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o〗、能够掌握各句子的各个构成成分
〖Three〗、能够学会划分句子成分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能够学会划分句子成分的方法
句子成分就是句子的组成成分,也就是单句的句法结构成分。因为短语和句子的区别在于有没有语调,所以当短语加上语调成为句子时,短语成分也就成为句子成分。
有两种基本的析句法:句子成分分析法和直接成分分析法。
句子成分分析法又叫中心词分析法,这种分析法一分为多,在一个平面上一次分出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六大句子成分,其中主语、谓语(有时包括宾语)是主干成分,其他是附加成分。直接成分分析法又叫层次分析法,认为句子是有系统、分层次组合起来的,这种方法把句法结构一分为二,分析出来的两个部分叫直接成分。然后不断层层二分,揭示语言中句子结构的层次性。
主语是陈述对象,回答“谁”、“什么”等问题,谓语是对主语加以陈述的,回答“怎么样”、“是什么”、“做什么”等问题,主谓之间用||.动语是支配关涉宾语的,宾语是被支配关涉的对象,动宾之间用|.中心语是被修饰、限制、补充的成分,有主语中心语、宾语中心语、谓语中心语、动语中心语,分别用=、~、__表示。
定语是名词性偏正短语中修饰、限制中心语的成分,用()表示。状语是谓词性偏正短语中修饰、限制中心语的成分,用[]表示。
补语是中补短语中补充中心语的成分,用<>表示。
〖One〗、主语的构成经常做主语的是名词性词语,包括名词、代词、数词、重叠的量词等实词,以及定中短语、同位短语、的字短语等名词性短语。
处所方位词语在句首可能是主语,也可能是状语,判断的标准:
(1)作为陈述对象,是主语;否则是状语。
(2)能移到句中的是状语,不能的是主语。
(3)看句子类型,存现句中的处所词语是主语。
主谓短语在特定条件下也可以做主语,条件与谓词性词语做主语的条件相同。副词、介词短语不能做主语。
经常做谓语的是谓词性词语,包括动词、形容词,以及动宾短语、连谓短语、状中短语、中补短语等谓词性短语。主谓短语做谓语形成主谓谓语句。
句子成分的意义类型是看句子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进行语义分析,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句子的含义。
我们主要是以位置关系判定主语的,主要分三种类型:
(1)施事主语施事主语是谓语动作行为的发出者,构成“施-动”关系。大多数主语属于这种类型。
(2)受事主语受事主语是谓语动作行为的承受者,构成“受-动”关系。受事主语的句子是被动句,施事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以用“被”,也可以不用。
非施受主语既不是动作行为的发出者,也不是动作行为的承受者,而是施受以外的其他语义关系的主语。分为两类:A、谓语中用非动作动词,如“是、有、像”等;B、谓语中用动作动词,但主语表示动作涉及的工具、处所。
(三)宾语〖One〗、宾语的构成宾语和主语的区别主要在于位置的不同,以动词来说,主语在动词前,而宾语在动词后。做主语的词语大都可以做宾语。
经常充当宾语的是名词性词语(和主语相同)。谓词性词语在特定条件下也可以做宾语。
名词性词语的宾语称为名宾,谓词性词语的宾语称为谓宾。名宾是常见的,因而要重点把握谓宾。名宾和谓宾对谓语动词有选取性,并不是所有的动词都可以带名宾,或者带谓宾。
(1)判断词“是”。既可带名宾,也可带谓宾。
(2)心理动词。如“喜欢、盼望、认为、觉得、讨厌、爱、恨、怕”等,既可带名宾,也可带谓宾。
(3)感知动词。如“知道、听见、感到、感觉、明白、看到”等,既可带名宾,也可带谓宾。
(4)表示动作始终的动词。如“开始、进行、结束”,一般只能带谓宾。
(5)表示对待、处理意义的动词。如“加以、给以、予以、给予、足以、难以、得以”等,只能带谓宾。
(6)“于”类动词。如“勇于、敢于、善于、易于”等,只能带谓宾。
宾语的意义类型和主语的意义类型相同,但常见的主语意义类型是施事主语,而宾语常见的意义类型是受事宾语。(1)受事宾语
这类宾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或结果,分为对象宾语和结果宾语。“买汽车”是对象宾语,“造汽车”是结果宾语。结果宾语表示的事物只有在动作完成之后才有。
这类宾语是动作行为的发出者,主要出现在存现句和供宾句两种句型中。如“门口站着一个人”、“一间屋住四个人”。
非施受宾语是施事、受事以外的、或难于断定是施事还是受事的宾语,分两个小类:A、动词为动作动词,宾语表示该动作行为的处所、工具、目的、原因等,如“吃食堂”是处所宾语,“吃火锅”是工具宾语,“吃大款”是原因宾语。
B、动词是非动作动词,如“是、有、像、当、算、在、姓、变成、成为、当作、成了”等,这些动词表示某种关系。
主语和宾语的施事、受事关系一般表现为“施-受”(我看书),也可以表现为其他多种关系,如“受-受”(土豆炖牛肉),“非--施”(外面来人了),“非-非”(他是学生),“施-非”(他吃火锅)。
〖One〗、定语的构成定语的构成范围很广,几乎除副词、量词以外的所有实词,的字短语以外的所有短语都可以做定语。定语分为描写性定语和限制性定语。描写性定语由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的短语充当,限制性定语由形容词性词语以外的词语充当。
一般认为,不存在纯描写性的定语,描写性定语常常兼具限制性,如“红衣服”同时也区别于别的衣服。
定语的排列顺序一般是:(1)表示领属的词语;(2)表示指示或数量的词语;(3)表示性质、状态的词语。
〖Three〗、补语的类型能够做补语的是形容词、动词、副词(很、极)、数量短语(动量)、联合短语(谓词性的)、状中短语、介词短语、动宾短语、主谓短语等。
(1)结果补语。结果补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结果。如“说破了嘴”。
语义指向分析:结果补语的语义指向可以不同,试比较:我们打赢了球--我们打破了球--我们打完了球、我们吃饱了饭--我们吃多了饭--我们吃完了饭。(2)程度补语。表示动作行为或性质状态的程度。程度补语常由副词(很、极)、量词短语(一些、一点)、谓词性短语、形容词充当,其中心语一般为形容词、心理动词。
(3)趋向补语趋向补语表示动作行为或性质状态变化的趋向。
(4)数量补语数量补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数量或频率。
数量补语由量词短语充当,有两种:表示动量的量词短语,如一次、一回;
数量补语的位置:动语后、谓语后或宾语后。
(6)对象补语对象补语表示动作的对象或比较对象,由“于”构成的介词短语充当。
(7)能否补语能否补语表示可能或不可能,由“得”和“不得”构成。
〖Six〗、补语和宾语并存时的位置补语和宾语都是动词后的成分,其位置关系有如下情况:
(1)(动语中心+补语)+宾语。如“他锁好了车”。
(2)(动语+宾语)+补语。如“我看过他几次”。
(3)(动语中心+补语+宾语)+补语。如“他说不出话来”。
(4)动语+近宾语+补语+远宾语。如“他教过我几次英语”。
(1)词性不同。宾语一般由名词性词语充当,特定条件下也可以由谓词性词语充当;而补语一般由谓词性词语充当。因此,动词后的名词性成分多为宾语,谓词性成分则需要看与动词的关系。量词短语中的动量短语一般做补语,物量短语一般做宾语。
(2)关系不同。动语和宾语是支配关涉关系,回答“谁”、“什么”等问题;中心语与补语是补充说明关系,回答“怎么样”、“多少”、“多久”等问题。动词后的谓词性成分主要依靠这种区别判断是宾语还是补语,即看其能不能够被“什么”代替。
(3)转化方式不同。有宾语的句子可以转换成“把”字句。“他浪费了一个小时”可以转换为“把”字句,“一个小时”是宾语:“他工作了一个小时”不能转换,“一个小时”是补语。
(4)助词“得”。结构助词“得”是补语标志。但要注意“得”是构词语素的情况,如“取得、晓得、认得、赢得、使得、省得、分得、获得、觉得、记得、亏得、懒得、乐得、落得、值得”等,这些词后面的成分一般是宾语。
(五)中心语不同层次、不同位置上有不同的中心语。
〖One〗、主语中心语主语中心主要由名词性词语充当。
〖Two〗、宾语中心语宾语中心语常由名词性词语充当。谓词性词语也可以做宾语中心语,但必须借助助词“的”。
〖Four〗、动语中心语动语中心语由动词充当,动语中心语后面既要有宾语,也要有补语。
单句的类型单句可以分为句型和句类。句型是按句子的语法结构特点划分出来的类型。单句句型分为主谓句、非主谓句。句类是按句子的语气用途划分出来的类型。句类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一个句子既可以从句型角度分析,也可以从句类角度分析。如“他来了”属于主谓句句型,属于疑问句句类。
〖Five〗、“连”字句连字句是用“连……也/都……”格式表示强调的句型。如“连他也不愿意去”。连字句的分类:(1)主语施事型,如“连他都不来”;(2)主语受事型,如“连书也不看”;(3)重复动词型,如“连看也不看”。
(1)注重结构层次,也注重结构关系。(2)重视结构中心的作用,善于抓住中心语。(3)注意语义分析在句子分析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