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苏轼千古佳句(精选120句)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经典苏轼千古佳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故人应在千山外,不寄梅花远信来。

2、三十三年,今谁存者,算只君与长江。

3、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6、凤凰山上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蓉,开过尚盈盈。

7、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8、西湖处士骨应槁,只有此诗君压倒。

9、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10、太华峰头作重九,天风吹灩黄花酒。

11、春风陌上惊微尘,游人初乐岁华新。

12、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13、回头望彭城,大海浮一粟。

14、臂间刺道苦相思,这回还了相思债。

15、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6、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

17、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

18、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

19、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20、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2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22、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23、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24、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5、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27、已矣乎,吾生有命归有时,我初无行亦无留。

28、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杳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

29、岁月不可思,驶若船放溜。

30、作诗火急追亡逋,情景一失后难摹。

31、永元荔枝来交州,天宝岁贡取之涪。

32、先驱负弩何在,心已誓江西。

33、存亡惯见浑无泪,乡井难忘尚有心。

34、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35、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觳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36、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为问东风余几许?春纵在,与谁同!隋堤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37、不应同蜀客,惟爱卓文君。

38、以至详之法晓天下,使天下明知其所避。

39、万顷风涛不记苏。雪晴江上麦千车。但令人饱我愁无。

40、百舌无言桃李尽,柘林深处鹁鸪鸣。

41、治生不求富,读书不求官。

42、亦知人生要有别,但恐岁月去飘忽。

43、今君疑我特佯聋,故作嘲诗穷险怪。

44、西垣清禁,夜永露华侵被。

45、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46、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傍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

47、念此惘然,故作此词。

48、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49、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

50、尽见西山遮岱岭,迥分东野隔新罗。

51、颠坑仆谷相枕藉,知是荔枝龙眼来。

52、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

53、扫埽诗书诵法律,投弃俎豆陈鞭杻。

54、绮席才终。欢意犹浓。酒阑时、高兴无穷。共夸君赐,初拆臣封。看分香饼,黄金缕,密云龙。斗赢一水,功敌千钟。觉凉生、两腋清风。暂留红袖,少却纱笼。放笙歌散,庭馆静,略从容。

55、象胥杂沓贡狼鹿,方召联翩赐圭卣。

56、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哪有扬州鹤?

57、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58、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59、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60、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2、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3、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4、西湖处士骨应槁,只有此诗君压倒。

5、卷却西湖千顷葑,笑看鱼尾更莘莘。

6、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

7、太华峰头作重九,天风吹灩黄花酒。

8、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

9、此生初饮庐山水,他日徒参雪窦禅。

10、放生鱼鳖逐人来,无主荷花到处开。

11、缑山仙子,高情云渺,不学痴牛騃女。

12、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13、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

14、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

15、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16、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17、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

18、少年辛苦真食蓼,老景清闲如啖蔗。

19、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20、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也。

21、约他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

22、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

23、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24、所种者谷,虽瘠土惰农,不生稗也;所种者稗,虽美田疾耕,不生谷也。

25、相逢虽草草,长共天难老。终不羡人间,人间日似年。

26、见说岷峨凄怆,旋闻江汉澄清。但觉秋来归梦好,西南自有长城。东府三人最少,西山八国初平。莫负花溪纵赏,何妨药市微行。试问当垆人在否?空教是处闻名。唱着子渊新曲,应须格外含情。

27、青春不觉老朱颜,强半销磨簿领间。

28、近者作堂名醉墨,如饮美酒销百忧。

29、沙平风软望不到,孤山久与船低昂。

30、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

31、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32、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歌管楼亭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33、竹外桃花二三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34、其择人宜精,其任人宜久。

35、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36、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37、东栏梨花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38、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39、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

40、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1、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

2、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3、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

5、西湖处士骨应槁,只有此诗君压倒。

6、卷却西湖千顷葑,笑看鱼尾更莘莘。

7、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THE END
1.喝酒的最高境界的诗句关于喝酒的名言警句(精选35句)12、劝你多进一杯酒,西出太阳传无端。 13、青年喝酒,老年喝酒。anacasis。 14、当一个人喝得太多时,他就会说实话。 15、酒是瓶中的诗。克利夫顿弗里德曼。 16、苍老渐知紧张薄,而愁至深酒杯。 17、杯子淹死的人比大海还多。 18、名誉远在千里之外,在一杯杯的心中。 19、酒一定要喝,面包一定要热。 https://m.meiwenjuzi.com/aiqing/548933.html
2.古人与酒的千古佳句句句入心的经典诗词诗词及经典典籍佳句金句260句[心] ? 诗词及经典典籍佳句金句260句[心] ?诗词及经典典籍佳句金句260句[心] ? 千古经典佳句十句(苏轼的十句千古名句) 千古经典佳句十句(苏轼的十句千古名句)千古经典佳句十句【一】千古经典佳句十句【二】10 .说什么百年至死不相离,全不晓天意人心千古 流传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104/12/14458075_1109816554.shtml
3.东坡赤壁:“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佳句就是在这里写的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段佳句,它是苏东坡词《念奴娇·赤壁怀古》的第一句,连蒋介石都题赠“文章千古,壁垒一新。《念奴娇·赤壁怀古》 碑文就在“坡仙亭”, ?“坡仙亭”,是右边第一个亭子。 ?这就是 《念奴娇·赤壁怀古》原作,据说是苏东坡醉后草书而成。小时候,经常拿着https://m.8264.com/thread-5502376-1-d.html
4.偷得浮生半日闲之酒的艺术酒能让人灵性 酒的千古佳句数不胜数,“酒里乾坤,壶中明月”,有一句话说得好,诗人与疯子只是一线之隔,醉到手舞足蹈口不择言是疯子,而似醉非醉,醉翁之意不在酒者便是诗人,我认为诗同于酒,作得越烈,洒味越浓,意境更深远。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感慨良多,远不及曹操一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https://www.jianshu.com/p/f1451c4ff3a2
5.中国吟酒古诗词7篇(全文)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后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 花开花落年复年。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马尘车驰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车马,他的富贵我的闲。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 无花无酒锄作田。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j8nlpyct.html
6.“春蚕到死丝方尽”的诞生地是这番模样平乐诞千古佳句,商隐印山亭前伤别离 有1700多年历史的平乐县,现属桂林市,唐称昭州,元明清称平乐府,当今它的县城平乐镇是桂林市第一大镇。农耕文化、船家文化、过山瑶文化、庙会文化、族群(祠堂)文化、妈祖文化、客家文化在这里相互交集、融汇。唐宣宗大中元年(公元847年),李商隐随桂州刺使郑亚来到桂林,任郑亚的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86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