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报表如何分析?教你两个方法会计实务

成本报表是根据日常成本核算资料及其他有关资料编制的,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内产品成本水平和费用支出情况,据以分析企业成本计划执行情况和结果的报告文件。成本报表应该如何分析呢?又有哪些分析方法呢?跟网校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是将分析期的实际数据同某些选定的基准数进行对比来揭示实际数与基准数之间的差额,借以了解成本管理中的成绩和问题的一种分析方法。

1.实际数据与计划数(预算数)对比

(1)实际脱离计划的差异额

(2)实际脱离计划的差异率

2.分析期实际数据与前期实际数据对比

这种比较可以反映成本、费用的变动趋势,考察生产的发展变化情况

举例:可比产品实际成本降低额=实际产量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实际总成本

可比产品实际成本降低率=可比产品实际成本降低额实际产量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实际产量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

3.分析期实际数据与本行业实际平均数据和本行业先进实际数据比

(二)比率分析法

2.构成比率分析法

构成比率也叫做结构比率,它是局部数量(数额)与总体总数量(总数额)之比、即局部在总体中的比重,或称部分与全部的比率。

构成比率分析法就是通过计算构成比率来进行分析,也称作结构分析法。在成本分析中,通过计算产品成本中各个成本项目的比重,费用总额中各个费用项目的比重,可以反映产品成本或费用总额的构成是否合理,为寻找降低成本、节约费用的途径指明方向。成本分析中有关构成比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3.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就是将综合经济技术指标分解为各个原始因素,并确定各个因素变动对该项经济指标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的方法。在成本分析中,连环替代法以及连环替代法的简化形式差额计算法,就属于因素分析法。

运用因素分析法的一般程序是:

(1)确定某项指标是由哪几个因素构成

(2)确定各个因素与该指标的关系

(3)采用适当的方法分解因素

(4)计算确定各个因素影响的数额。

(1)连环替换分析法

连环替换分析法是顺序用各项因素的实际数替换基数,借以计算各项因素影响程度的一种分析方法。

设某项经济指标是有三个因素组成的。在分析时,若是用实际指标与基期指标进行对比,则实际指标与基期指标的计算公式如下:

基期指标N0=A0×B0×C0

实际指标N1=A1×B1×C1

分析对象为N1-N0=A1×B1×C1-A0×B0×C0

采用连环替换法分析各因素变动对指标的影响程度时,计算原理如表所示:

连环替代分析法计算表

替换次数

因素

乘积编号

每次替换的差异

产生差异的因素

第一项

第二项

第三项

基数

基数A0

基数B0

基数C0

第一次

实际数A1

②-①

第1项因素

第二次

实际数B1

③-②

第2项因素

第三次

实际数C1

④-③

第3项因素

各项因素影响程度合计

差异额

各项因素

【例】假设生产某规格椒盐瓜子的瓜子计划消耗量为5000元,实际消耗量为6156元,比计划增加1156元,椒盐瓜子其他材料消耗情况见表1,根据上述资料用连环替换分析法分析直接材料增加的原因,见表2。

表1某规格椒盐瓜子材料消耗量情况

项目

计划数

实际数

某规格椒盐瓜子产量

50箱

60箱

单位产品材料消耗

20千克

19千克

材料单价

5元

5.4元

材料消耗总额

5000元

6156元

表2某规格椒盐瓜子直接材料费用差异分析法计算表

各因素乘积

金额

编号

算式

50

20

5

5000

60

6000

+1000

产品数量

19

5700

-300

单位产品消耗

5.4

6156

+456

各项因素影响成都合计

总差异额

+1156

各项因素综合

(2)差额计算分析法

相对销售差额计算分析法是根据各项因素的实际数与基数的差额来计算各项因素影响程度的方法,是连环替换分析法的一种简化的计算方法。

THE END
1.www.stats.gov.cn/zsk/snapshoot?reference=33e2b9cdb6391521c5知识库 知识分类:|知识来源: |发布日期:https://www.stats.gov.cn/zsk/snapshoot?reference=33e2b9cdb6391521c53328be6244e40b_E0674EF1D588ECF83FBFA8A59D967D14
2.机器学习数据预处理—统计分析方法条件概率权重信度系数核心原理是增加样本数较少类别中的部分样例达到类别平衡。过采样法因增加样例而增大了时间开销,但要注意防止过拟合。过采样法的代表性算法是SMOTE。 3 连续值离散化 连续属性离散化(Discretization of Continuous Attributes)是指将连续数据分段为一系列离散化区间,每个区间对应一个属性值。连续属性离散化的主要原因: https://blog.csdn.net/mnwl12_0/article/details/137429779
3.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常见问题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有:1、对比分析法;2、分组分析法;3、结构分析法;4、留存分析法;5、交叉分析法;6、漏斗分析法;7、矩阵分析法;8、象限分析法;9、趋势分析法;10、指标分析法;11、综合评价分析法。其中“对比分析法”是对数据进行比较以分析数据间的差异,包括静态比较和动态比较。 1、对比分析法 即比较分析https://m.php.cn/faq/572257.html
4.大数据分析五步法数据分析五步法是啥大数据分析五步法 数据分析五步法是啥 数据驱动的时代,无论你的工作内容是什么,掌握一定的数据分析能力,可以帮助你更好的认识这个世界,更好的提升工作效率。 数据分析流程主要分为五个关键环节:明确数据分析目的、明确数据源及数据口径、数据处理、数据分析、输出。https://blog.51cto.com/u_16213595/7028099
5.数据分析的三大方法是什么指数平滑法是一种用于预测未来数据趋势的方法。通过指数平滑法可以了解数据的趋势和波动,进而作出相应的决策。例如,企业可以通过指数平滑法预测产品销售量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趋势和波动,进而制定相应的生产计划和销售策略。 3.回归分析 回归分析是一种用于预测未来数据和因素之间关系的方法。通过回归分析可以了解数据和因素https://www.linkflowtech.com/news/2717
6.数据分析的八种方法数据分析的八种方法1.指标对比分析法 指标对比分析法,又称比较分析法——是统计分析中最常用的方法。是通过有关的指标对比来反映事物数量上差异和变化的方法。有比较才能鉴别,单独看一些指标,只能说明总体的某些数量特征,得不出什么结论性的认识; https://www.cda.cn/view/14770.html
7.《谁说菜鸟不会数据分析(入门篇)》,读书笔记萱草yy1定义:数据分析是为了提取有用信息和形成结论而对数据加以详细研究和概括总结的过程。 2目的:把隐藏在一大批看似杂乱无章的数据背后的信息集中和提炼出来,总结出所研究对象的内在规律。 3分类:数据分析可划分为描述性数据分析,探索性数据分析和验证性数据分析。描述性分析是日常工作中主要的数据分析,有对比分析法、平https://www.cnblogs.com/xuancaoyy/p/5816757.html
8.「数据分析」十六种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分享三、逻辑回归分析法。 「数据分析」十六种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分享,该模型要求变量为连续的正态分布变量,且自变量与变量呈线性关系,而逻辑回归模型对变量的分布没有要求,通常用于变量的离散。 类别: 逻辑回归模型有条件和非条件两种,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与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的区别在于参数报价是否使用了条件概率,其它https://www.dtstack.com/news/7370
9.学会看数据流,向高级诊断师进发3、因果分析法 指对相互之间有因果关系(或有联系)的数据间响应情况和响应速度进行对比判断。如压缩机的工作,并不是直接由AC开关直接控制,而是ECU对多种信号进行评判后再确定是否让压缩机进行工作。 4、关联分析法 指对彼此有关联的数据进行分析,对比后来查看故障是否存在。如电子油门踏板的位置信号与节气门位置传感器https://www.yoojia.com/ask/17-12215014079437050870.html
10.数据分析的概念与方法(3)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是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加工、整理,以便开展数据分析,它是数据分析前必不可少的阶段。这个过程是数据分析整个过程中时间占比最大的,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数据仓库的搭建和数据质量的保证。 数据处理主要工作包括数据清洗、数据转化、数据抽取、数据合并、数据计算等处理方法,利用这些方法将各种原始https://www.jianshu.com/p/d236c74f6e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