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析制品成型工艺条件之间的关系,
(2)明确制品工艺分配关系和拟定合理的工艺条件
(3)查找导致废品的成型工艺因素,学会调整成型参数;
二、实验内容
1、实验内容
(2)观察模具与注射机的关系。
(3)认识注射工艺参数
温度:注射过程控温部分及原理,温度的设定方法及调节方法、温度与注射产品质量的影响。
压力:注射过程压力控制部位及原理,压力的设定方法及调节方法、压力对注射产品质量的影响。
2、实验程序
(一)开机与调试
打开电源,预热注塑机。同时设定料温,让模具试运行,在升温过程中,通过开、闭模具空顶出模具观察模具是否安装、调试停当,同时观察模具与注塑机的关系。
(二)闭模
动模快速进行闭合,与定模将要接触时,合模动力系统自动切换成低压(即试合模压力)以低速靠拢后,再切换成高压将模具合紧。
(三)注射装置前移动和注射
确定注射压力、注射速度大小时,需考虑原料、制品、模具、注射机、以及其它工艺条件等情况,参考经验数据,分析成型过程及制品外观,通过实际成型检验,最终确定。
(四)保压
注射模腔的熔料,由于冷却作用,物料产生收缩,出现空隙,为此须对熔料保持一定的压力使之继续流入进行补缩、增密。这时,螺杆作用面的压力为保压压力。保压时螺杆位置将会少许前移。
(五)冷却和预料
制品在模内冷却定型的同时,注射机的螺杆在液压马达驱动下带动塑料流动,由于螺杆头部熔料压力作用,使螺杆在转动的同时又向后退(螺杆后移距离反映出螺杆头部所积存的熔料体积),当达到成型制品所需的计量值时,螺杆即停止转动和后移,完成预塑程序,准备再次注射。
料筒温度可以分为二至五段控制,由后段至前段逐渐增加温度,分布差通常在60摄氏度以内。应避免喷嘴温度过低,发生物料凝结阻塞喷嘴现象,或喷嘴温度过高,出现“流涎”现象。
(六)注射装置后退和开模推出制品
三、原材料:PP
四、主要仪器设备
注射成型机HTF90W1注射模(一模一腔)游标卡尺(精确度0、001mm)
五、实验方法
方法:在原料、注射机、模具不变条件下,仅改变若干成型工艺条件制取制品。
六、实验记录
(1)注射制品名称、塑料材料、颜色等。PP聚丙烯乳白色
(2)实验过程记录,实验过程分几步,每一步做什么工作。
(3)实验设备等,注射机、模具规格、型号。
(4)制品质量测量记录。
料筒温度压力404816速度104513
七、实验总结
一、实训的目地:
熟悉模具的结构、培养实践动手能力;了解模具零件之间的相互配合与装配关系;熟练的掌握模具的拆装与装配过程。
二、实训条件:
室内冲压模具若干、有内六角扳手、拔销器、木锤、钳工台、纱布、钢直尺、游标卡尺、千分尺、润滑油……。
三、实训步骤:
1、上下模分离,左右分别摆放。
2、冲出定螺钉,松动内六角螺钉,按折装顺序依次排列测量其尺寸,并做好记录。
3、对模具零件分析、了解模具的工作原理与各部件作用。
4、对拆装模具进行测量,按要求画出相应的零件结构图。
5、拆下模具零件用纱布清洁,再擦些润滑油。模具拆装人员分组:
1人负责拆装、1人负责测量、1人负责记录数据。
画图步骤:
1测量零件尺寸、2、画草图、3、装配好模具、4、画正规图。
四、装配过程及注意事项:
1、在装配前选好基准件,并做好标记,安排上下模装配顺序。
2、在装配时,按照拆时的顺序依次装配,检查无误后钉入销钉、再拧紧螺钉。
五、实训拆装结果:
对冲压模具的拆装实习,进一步掌握模具结构、工作原理、模具的零部件在模具中的各个做用、及其之间的.装配过程、安装与调试。模具结构主要分为五个部分:
1、导向装置:保证上、下模准确合模的装置、有高精度导向、互换性
2、紧固装置:不论模具大小大多都采用沉头螺钉和销钉作可拆连接、大型模具支架也有用焊接方式连接。
3、支撑装置:支撑零件的上下模架。由凸、凹模及其它零件装配在其的一个构架。使之与压力机相连,传递与承受工作压力。
4、工作部分:工作部分是凸与凹模。在复合模中还有凸凹模,成对相互配合。
5、辅助装置:协助凸、凹模完成工艺不可或缺的装置。
六、拆装实训总结:
通过本次的模具拆装实训很切实的看到了冲压模与一些零部件的实体。这次的实训冲压模拆装让我明白了书上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有很大的区别。通过这次实训让我对冲压模有了一些了解,为以后从事这个工作打下了一点基础。同时在实训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就是自己的动手能力还有待加强。理论知识不够丰富,在拆装时感觉有些脱节。今后将努力弥补这些不足。
小组成员:旷兴华、李临福、余鹏
20xx年xx月xx日
1、熟悉塑料模结构、各零部件的作用和装配关系;
2、掌握成型零件、结构零件的装配和检测方法,及模具总装顺序;3、锻炼自己动手实践能力,加深对塑料注射模具结构的认识。
二、实验器材
1、双分型面注射模1台;
2、内六角扳手、卷尺、木锤等工具一套。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1、拆卸前准备仔细观察分析准备好的模具,了解各零部件的功用及相互装配关系。
2、开始拆卸掌握该模具各零部件的`结构及装配关系后,接下来开始拆卸模具
3、模具外部清理与观察
仔细清理模具外观的尘土及油渍,并仔细观察典型注射模外观。记住各类零部件结构特征及其名称,明确它们的安装位置,安装方向(位)。明确各零部件的位置关系及其工作特点。
4、典型注射模的拆卸工艺过程(图双分型面注射模)
(1)首先从分型面B—B处把模具分为定模部分和动模部分。
(2)定模部分拆卸顺序
拆卸浇口套15→拆卸限位销钉3→定模座板14→导柱4→定距拉板1→弹簧2→中间板13
(3)动模部分拆卸顺序
拆下推件板5→拆卸型芯固定板(动模板)6、支承板7和模脚8三块板间的紧固螺钉→取下模脚8→拆卸推出机构(拆推板9上紧固螺钉→推板9→推杆11→推杆固定板10)→支承板7→动模板6→凸模→导柱12
5、用煤油、柴油或汽油,将拆卸下来的零件上的油污,轻微的铁锈或附着的其它杂质擦拭干净,并按要求有序存放。
6、典型注射模的组成零件按用途可分为三类:成型零件、结构零件和导向零件,观察的各类零部件结构特征,并记住名称。
(1)成型零件:凹模、凸模、型芯、螺纹型芯、螺纹型环等
(2)结构零件:动模座板、垫块、推板、推扦固定板、动模板、定模板、定模座板、浇口套、推杆、复位杆
(3)导向零件:导柱、导套、小导柱、小导套
7、典型注射模装配工艺过程
(1)装配前,先检查各类零件是否清洁,有无划伤等,如有划伤或毛刺(特别是成型零件),应用油石油平整。
(2)动模部分装配:将凸模型芯、导柱12等装入型芯固定板(动模板)6,将支承板7与动模板6的基面对齐。将推杆11穿入推杆固定板10、支承板7和动模板5。然后盖上推板9,用螺钉拧紧,再将模脚与支承板用螺钉与动模板紧固联接。最后在动模板上装上推件板。
(3)定模部分装配
将浇口套15装入到定模座板14上,然后将弹簧2放入中间板13,将导柱4穿入定模座板14和中间板13,再插入定距拉板1,把限位销钉联接到中间板13上。
(4)将动模部分与定模部分从分型面B—B处合上。模具装配图、零件图见附图。
四、实验心得
通过塑料模具拆装实验,我熟悉了塑料模结构、各零部件的作用和装配关系。掌握成型零件、结构零件的装配和检测方法,及模具总装顺序。培养了我的实践动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