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年终盘点时总让小编们格外焦头烂额,难以取舍,但2010年文娱圈的主线条却格外清晰明了,很容易从中辨识出两大要素:混战与洗心革面。新兴应用科技从未如此大刀阔斧地改变着我们体验文娱生活的态度或方式,一项项被不断刷爆的商业纪录,预示了各方势力历经蓄谋、发力、角逐之后的重新洗牌。
所谓最给力的,当然是那些大多数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作品及事件,而所谓最浮云的,则是一些叫人心里痒痒但又不乏悬念的争议与遗憾。至于本文所评出的2010年文娱界“最给力”与“最浮云”大奖,仅供参考,切莫视作“专家”发言,或行对号入座之便。欢迎各路达人“拍砖”。
年度乐坛盘点
给力的都在现场,浮云的都是创作
最给力大奖
纵观2010年乐坛,还没有哪件大事像王菲复出那般引人瞩目。正所谓轰轰烈烈地来,也要轰轰烈烈地去,她业已“昭告天下”的身价、排场、舞美及票房生产力,已然成为中国演出市场的新标杆。
一个王菲不仅让演出商赚了个盆钵满溢,还连带拉动了一些音乐人飞速“上位”,譬如她个人巡唱的音乐总监梁翘柏。这位昔日80年代香港地下乐团的灵魂人物,已升作堂堂“港台N大金牌制作人”之一,在内地名声鹊起。任何与王菲复出有过关联的人,上至经纪人,下至乐手、伴舞、VJ(背景视频动画制作),都可在其个人履历上贴上一道“天后御用”的金字标签,受益终身。思忖媒体为何浓墨重彩地神化王菲复出,并且如此趋之若鹜,其实,这原本就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一大“音谋”:歌曲神马的全是浮云,它不是要给“时代偶像”下个最通俗易懂的定义,而在给飘摇不定的音乐产业注入一针强心剂。
备选提名
滚石30周年、怒放摇滚
大锅饭模式“拼”出新境界
2010年的几大拼盘演出,以“快乐天堂滚石30周年”“怒放摇滚”为首,却把大锅饭模式“拼”出了新境界、新口味。“怀旧”是屡试不爽的杀手锏,没有它不能攻破的情感底线,只要你“怀”得够名正言顺,也够气势恢宏。无论是“回望滚石唱片风雨30年”还是“回顾中国摇滚乐的历史英雄”,那都是中国流行音乐史上的一顶“高帽子”,拿这么舒服、得体的帽子扣在观众头上,一个赚人热泪的拼盘怀旧年代就这么诞生了。
政府扶植户外音乐节品牌
空前大井喷
最浮云大奖
近日,美国权威音乐杂志《Billboard》把2010年度艺人大奖颁给了LadyGaga,要知道她去年才只是个年度新人。现在,翻开杂志、浏览网页或打开电视机(海外频道),LadyGaga一定会映入你眼帘,她就是一种无孔不入的信息病毒,哪怕压根不知道她唱的是啥歌,你必须承认听过此小妮子的大名。在中国,混迹于满大街的奶茶铺背景音乐和手机彩铃之中,《PokerFace》《Telephone》等“嘎氏”金曲的大众流行度绝不低于那些在SP(无线增值)业务上大放异彩的“城乡结合部音乐”。
乐坛中流砥柱频转行
青春偶像组合持续低迷
新作更新不及格
年度影坛盘点
大师混战与群魔乱舞
今年的电影可谓是大师混战啊,你打我我打你,最后干脆打群架,分不清谁在打谁。从春节档到情人节、五一、暑期档、十一,再到圣诞节……在这些有的、没的档期里制造了一场又一场高潮,观众兴奋过之后票房也跟着突飞猛进,纪录屡被刷新。但是在一干名门正派为争夺武林盟主明枪暗箭、唇红齿白、乐不可支时,中间还间或夹杂着一众小鬼,群魔乱舞,妖娆多姿。正所谓疾风知劲草,乱世出英雄,英雄属于大师,也属于草民。在此,我们无意就作品本身论事,而是从作品中一窥事件的本质及现象……啊,说得深刻了,总之,给力与不给力是事物的两极,也是一种辩证存在,更是无间道。无论如何,2010年的电影工业在持续着2009年的热度,而且还将烧下去。
票房“飞”了
《盗梦空间》:梦也可以做得这么牛
如果说卡梅隆在负责革新电影技术,那么诺兰则是在负责革新电影结构。《盗梦空间》在想象力和制作上,都代表着当今世界主流电影界的顶尖水平,其最大的趣味在于“共享梦境”和“梦中梦”的设定,这也是诺兰惯用的手法——利用各种高密度的“大招”把观众唬得一愣一愣的。
时长30~40分钟的短片电影在网络中如单细胞分裂般的速度复制、传播,它们主题奇特,形态各异,相对小成本,没有大片中的明星阵容,甚至还存在制作马虎粗糙的嫌疑,然而,别得瑟的说你不看网剧,网剧井喷,2010,就是爆发元年。
《艋舺》最给力之处在于这是一部作为城市名片的影片,首映后,台北万华区在春节期间的客流量增加了5倍以上。把这样的题材作为城市营销的电影,令人匪夷所思。台湾电影学者黄建业认为:城市营销电影不一定都要正面题材,《艋舺》给了活生生的实践启示。
3D与IMAX引导“巨幕风潮”
警告:拍戏有风险,入组须谨慎
在线看电影先交钱
8月,新成立的中国电影著作权协会(简称影著协)宣布,将在全国试点推广“国产电影网吧数字发行平台”,网上、网吧、长途汽车上看电影都要收费,紧接着,迅雷、酷6网纷纷表示,将推行收费模式。网友却发出了激烈的抗议,“宁可中毒也要免费”“坚决抵制收费”。其实,只要保护知识产权、与国际接轨,收费是会光明正大、无可厚非,但这个突然冒出来的被网民揶揄为“邪会”的影著协,采用“人脉关系”(不会派人收取,而是在地方上聘请“有人脉关系”的人员执行)的收费方式,却遭到了质疑。
年度剧集盘点
浩瀚荧屏星辰稀弱
《手机》:厚道自在人心
综艺相亲节目:赶紧都嫁了吧
谁都可以“革”了青春偶像剧的命
名著翻拍变了“性”
年度剧场盘点
更暴力的臆想更和谐的繁荣
2010,努着劲儿艺术、力图保质保量的戏剧,倒不如混着耍把式卖艺,以猪油“包装”住观众双眼的“话剧产品”,尽展祖辈上对自由与平等的妄想能事,更暴力地意淫,更和谐地繁荣。
借戏剧圈内一位“常年愤慨者”前几日刚出炉的话,寄语一下2011。祝愿:未来的戏剧圈,多点人性,少点兽性;多点作品,少点作秀;多点不要命,少点不要脸;多点先锋精神,少点先锋制度;多点戏里的纠结,少点戏外的是非。
《外套》:让观众high了
比票房飞了更有价值
真希望民族自尊能和米油蛋一起膨胀,让第一名落在中国制作的话剧头上。但这戏已经年内两度搬上了京城舞台,如何昧着良心,也不能熟视无睹。
本戏从剧本解构到表演呈现,从舞美灯光音乐到服装化妆道具,各个部分都可谓精良,更重要的是,所有的精良,都是在为故事、为人物服务,不整那些平添的虚夸做作。各种戏剧元素都丝丝入扣,集体创作的强大气场,在该出彩儿的点上给力地喷薄,更让人越琢磨越有味儿。每个指标都拿10分制的9分,整体分数排第一实在是情理之中。
《不过如此》:来自英国的新潮戏剧展
非线性结构的片段构成,弱化亚里士多德提倡的“开头、中间和结尾”的旧式,展现现实和幻象间诙谐的游移交错。这不是个大事件,只是普通人的小故事,但人人都能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随着男女主人公内心的困扰,随着他们日益尖锐的各种问题而焦虑起来,仿若电影常用技巧中,那些巧妙而自然的转场,让人不禁称赞创作团队的想象力。三个人,在小舞台上,让观众思考:渴望、失望乃至潜在的暴力欲望,一切都暴露在婚姻面前时,“幸福”有多脆弱!
《宝岛一村》:集体记忆之适时现身
像所有的宝岛剧一样,表演工作坊的戏,动情与欢笑总是交织缠绕,虽有考验观众耐力与体力之嫌,但以应和全球经济环境的“怀旧牌”,彰显其品牌营销的成熟程度,更能与国内各种文化产品比肩,引发“谁更代表中国文化”的深度舆论之争。深值国内创意营销团队研究和学习。
难以历数
以数量庞大、拉拉杂杂的小品剧、越比“差”越没有尽头的各色话剧“产品”来说,这些难分仲伯的混戏,列出名字,除了羞辱也别无他用。那些自己捂在被窝里,拿翻新的瓶子装过期糖水儿的“艺术从业者们”,确是欠啐,不过到今日,已经无需媒体的引导了。观众的的确确在慢慢搜寻适合自己心智的对味戏。于是,很多剧团在改变,更精良、更花哨、更大资本地投入创作,因为票房的曲线迫使他们反思,原始阶段简单的迎合,以糙为美,到了今时今日,很不容易累积的品牌,是否能有质与量的均衡提升?
但再明媚的征兆,也还需要时日,才能让观众看到更清晰的定位乃至风格,才能从不给力的大阵营里,冒进给力的清单中。
阅读中了iPad的“毒”
拥有一部iPad已经成为文青们的迷思,不仅酷、炫,更是一种阅读方式,甚至生活方式的改变。4月初,正式上市的iPad一天狂销30万台,在其绚烂多姿的应用程序中,iBooks夺人眼球。进入图书库,每本书都整齐摆放在黄色的虚拟书架上,阅读感跟在纸本上阅读极为相似,而且还提供了更多的功能:调整字体大小、更换字体、切换亮度、随时随地做笔记、内建字典。当你想看一些新书时,iBooksstore跟你之间的距离仅限于几个点击的动作……而在此前关于iPad如何蚕食阅读市场的传言,在用户大呼过瘾的同时再次紧逼出版业。《连线》创始主编凯文·凯利在被问及纸质书是否会消失时不置可否,却期待有一天自己书架上的书能全部装进电子阅读器。
年度图书盘点
被争夺的市场与被遗忘的作品
《1Q84》:被激活阅读时代
《独唱团》:文学期刊的强心针
在这本杂志未出版前,因为其曲折出生历程而被全民意淫,被当做“反抗”或“挑战”的喻体,7月,在推迟了近一年后终于面世,首印50万册在两天内被一抢而空,但“被辜负的等待”“韩寒,你就只能这样了吗?”“《独唱团》将成绝唱”,质疑与批评声还是铺天盖地地袭来。
《百年孤独》中文版天价引进
养生图书遭遇“滑铁卢”
2010年的张悟本在调戏时代的同时也被时代戏弄着,其中影响最深的莫过于养生类图书。如今,出版社对于此类书籍已如惊弓之鸟,唯恐避之不及,而一些严谨的读物也被避之门外,成为受害者。时隔半年,张悟本的名字只零星出现在各大年终打假盘点中,但那场集体无意识的膜拜与批斗却让人记忆犹新。养生书火爆顺应了社会的发展,对于鱼龙混杂的市场确实需要正本清源,但我们更需要的是理性的回归。
当当、卓越、京东上演“三国杀”
这是一场充满趣味的大战。京东开战,当当反击,卓越跟进,辅以微博口水仗,再混入偷袭、挑衅、封杀、报复等诸多元素,战团不断升级。而价格战的“重灾区”就在图书领域。在这场貌似给力的屠杀中,消费者似乎是最大赢家,但令人震惊的2.2亿元“让利”究竟有多少真金白银?也或者不过是联手推动的一场规模空前大促销?在三国杀的混战中,最魅惑的地方就在于,不到最后一刻分不清是忠臣内奸还是反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