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11月30日电(记者郑莹莹)“我们作为一名院士,有必要时常把思想回归到原点。要经常想:院士是什么?院士要干什么?怎么用自己一生的奋斗来回答这个问题?”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名誉主席徐匡迪30日在上海说。中国工程院当天下午在上海举行2021年新当选院士学习教育暨颁证仪式。徐匡迪从一
作为中科院审议通过“改进院士遴选机制、维护院士称号纯洁性”制度文件后的首次院士增选,2023年院士增选意义重大。中国纪检监察报发布的《从严从实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管理监督》一文中透露:在候选人公示阶段取消存在违规问题的5名候选人资格,在院士大会期间处置涉及22名有效候选人的突发重大举报线索。
88岁的郑儒永院士和她90岁的丈夫黄河研究员,2日将150万元捐给中国科学院大学教育基金会,设立“郑儒永黄河奖学金”,用于激励青年科研工作者勤奋学习努力创新。郑儒永是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微生物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我国著名的真菌学家。在国际上她首次发现高等植物中的内生毛霉,首次报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张弥曼,新近当选为瑞典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张弥曼院士系浙江嵊县(今嵊州)人,我国著名的古生物学家和系统动物学家。她于1960年毕业于前苏联莫斯科大学地质系,并先后于1965年至1966年及1980年至1982年在瑞典国家自然历
中国人民大学在本月3日发布讣告,该校理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物理学家解思深院士因病医治无效,在本月2日19时1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0岁,作为我国学界的一位巨匠,这位学者的离世让世人感到难过,而作为我国顶尖学者,解院士在这么多年期间,为我国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这位学者的离世,不只是中
2023年院士增选工作已正式启动,本次院士增选工作从推选到评审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深度改革,最大的变化是院士在增选过程中的权利被削弱,这在学术圈引起了不小的波澜和期待。院士增选中的“人情世故”院士增选顾名思义,就是评选出新的学术人才授予“院士”称号。按照规定,院士增选每两年进行一次,评选步骤
中科院院长白春礼(右)为新当选院士王贻芳颁发证书。12月7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今天分别公布了2015年院士增选和外籍院士选举结果。此次新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61名、外籍院士12名;新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70名、外籍院士8名。新当选的61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平均年龄53.9岁,最小年龄
9月1日上午,中国科学院沈树忠院士受聘仪式在浙江工商大学桐庐校区报告厅举行。学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全体中层干部、师生代表参加仪式。仪式由副校长苏为华主持。校党委书记金一斌代表学校对沈树忠受聘为浙江工商大学双聘院士表示欢迎,对一直以来沈树忠校友助力母校发展表示感谢。他说,今天既是对沈院士的聘任
据可靠消息,2023年院士评选已完成投票,结果基本已尘埃落定,工程院第一轮共推选出108名候选人,最终74人当选。今年的规则相比以往出现较大变动,环节更为公正公开,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参评条件变宽松,不再严格限制候选人数量,工程院共有655人进入增选名单;2.关键投票环节周期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将之雄略,千军受益。”尝到院士给企业带来的技术发展与利润甜头之后,丹娜(天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周泽奇忍不住感慨。自中国工程院院士廖万清来到公司的院士专家工作站之后,企业的创新人才培养、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等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不少产品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近日,中
刘先林院士自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以来,先后在全国建立了多个院士工作站,为了扎实推进各地工作站的开展,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北京四维远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于3月20日在北京组织召开了第一次院士工作站工作会议。来自北京、山东、河南、云南、吉林、山西等地的院士工作站和有意新建院士工作站的单位代表共3
在我国,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具有崇高的荣誉和学术上的权威性,代表着我国科学技术队伍的水平和声誉。但是,目前我国存在着把“终身荣誉”和“终身能力”以及“职业生涯终身制”概念混淆的情况。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即使今天达到最高水平,也并不意味着明天仍处于最高水平
早晨7点的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一对夫妻不徐不疾地走了进来。“除了打扫阿姨,我跟程和平总是最早来的。”她说。“每天一起上下班,如果天气好,偶尔还陪肖瑞平去未名湖走上半个小时。”他笑笑说。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钙信号与线粒体生物医学实验室主任等,是属于程和平的
来自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詹裕农(Yuh-NungJan)和叶公杼(LilyYehJan)夫妻是一对有名的华裔科学家伉俪,他们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神经系统的功能和发育,在本期《Cell》杂志上,他们通过遗传筛选发现了树突和轴突是如何形成截然不同构造的,这个问题是神经生物学的基本问题,但是之前科学
著名的神经生物学家蒲慕明教授2009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201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近期其研究组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发表了题为“Axonpositionwithinthecorpuscallosumdet
一粒稻谷,是一枚小舟,自七千年前,自河姆渡口,渐次苏醒,顺水漂流,泊入院士港。院士港,是青岛国际院士港,坐落于李沧区。10月刚扯开金色大幕,我乘着高铁的激情和速度,追逐着这粒稻谷小小的身影,来到院士港。十六号楼,是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是该研发中心主任和首席科学家,这儿
2011年12月1日,一个海外传来的喜讯在中国科技界激起了阵阵涟漪,法国国家医学科学院院长皮埃尔若利(PierreJOLY)先生宣布,上海血液研究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赛娟教授当选为法兰西国家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这是她在获得国际人类基因组织成员和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身份之后,获得的又一个国际
“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全省筛选出有产业化前景、有意愿在省内落地转化的高新技术成果1172项,转化项目703项,签约额33.27亿元;新注册成立哈工大机器人集团、焊接集团等科技型企业3347家,新形成主营业务收入超500万元的科技型企业572家,吸纳本科以上人才9496人;全省通过组织
据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发布讣告,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属物理学家、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宋家树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6月30日14时3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宋家树宋家树1932年3月21日出生于湖南长沙,祖籍安徽舒城。1953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4年毕业于东北人民大学(今吉林大学)物
钟南山,84岁再战防疫最前线李兰娟,年过古稀仍奔波一线陈薇,大年初二就奔赴武汉……他们,是院士,也是战士感谢他们感谢所有为防疫而努力的人
11月16日,在第三届世界生命科技大会开幕式上,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王辰、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和余杭区区领导共同启用了余杭“院士之家”。“院士之家”是院士专家工作站的升级版,余杭“院士之家”建设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深入推进“院士智力集聚工程”的重要举措。按照“统筹规
据大公文汇全媒体报道,香港科学院第七届周年大会29日举行,香港科学院创院院士、分子生物学家卢煜明获选为新一任院长,创院院长徐立之随即卸任。数学家莫毅明担任副院长,临床肿瘤学家莫树锦则出任名誉秘书。卢煜明表示,香港科研实力雄厚,加上国家的支持和粤港澳大湾区的机遇,对香港科创发展充满信心。“国家十
8月30日,教育部党组在华南理工大学宣布了有关任免决定,唐洪武同志任华南理工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张立群同志不再担任华南理工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职务。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人事司司长何光彩出席会议并讲话。广东省委组织部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教育部人事司、广东省委教育工委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