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

在中国绘画史上,顾恺之有着极高的地位。唐·张怀瓘《画断》评顾恺之人物画:“象人之美,张(僧繇)得其肉,陆(探微)得其骨,顾得其神。神妙无方,以顾为最。”而人物画最能传神的莫过于眼睛:“顾长康画人,或数年不点目晴,人问其故,顾曰:‘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顾恺之画像资料图

一半痴愚,一半狡黠

东晋大画家顾恺之,在中国美术史上是个大腕级的人物,他的《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等堪称人物画的巅峰之作。其实绘画并不是顾恺之才华的全部,他“工诗赋、书法”,而为人更是率真洒脱,当时人送了他“画绝、才绝、痴绝”的雅号。在今天的人看来,他的有些行为不仅痴,甚至有些傻。其实在那让人掩面而笑的怪诞背后,却是他无奈的生存智慧。

1、一幅佛像募得百万捐款

据《京师寺记》记载,东晋哀帝兴宁二年(364年),南京修建了一座瓦官寺,寺里的僧人举办法会,请信徒和朝中贤士捐款赞助。有一个年轻人也来到寺庙,在捐款薄前提笔写下了“百万钱”。人们都惊讶不已,因为即使是那些朝中的达官贵人,捐款也没有超过10万钱的。大家都以为他吹牛,向他投去了轻蔑的眼神。

法会上要宣读祝祷文,兑现捐款的数额。轮到年轻人时,他胸有成竹地说:“请贵寺选一面空白墙壁,我到那里后,关好院落门户,不许他人进入。”

洛神赋图局部

僧人们将信将疑,好在寺庙里墙壁有的是,便给他空出了一个院落。年轻人落落大方地进了院,在一面墙壁前作起画来,画的是一幅巨大的佛像,整整干了一个多月。在只剩下眼珠没有画时,年轻人对僧人宣布说:“我将当众点睛,不过第一天来看画的人,每人要捐10万钱;第二天捐5万钱;以后随便施多少都可以。”

这件事引起了轰动,那天不少人都蜂拥而至。只见年轻人拿起画笔,在佛像的眼睛处轻轻一点,画像立刻像活了一般,“光照一寺”。虔诚的人们纷纷解囊,不一会儿,就筹集了上百万钱。

这个年轻人的名字由此也不胫而走,他就是顾恺之。

顾恺之出身于江南的名门望族,从曾祖、祖父到他父亲,都在朝为官,家里的诗书气息很浓。他从小就显露出了聪明和才气,喜欢博览群书,写诗作赋样样皆能。他与绘画的渊源,则来自于母亲。

顾恺之一出生,母亲就去世了,他跟着父亲和奶奶生活。长到四五岁时,跟他一起玩的小伙伴问他:“我们都有母亲,你的母亲在哪里啊?”顾恺之跑回家里,向父亲问起了这个问题。父亲只好以实相告,他禁不住大哭起来,从此变得沉默寡言。

因为思念母亲,他不停地问母亲长什么样,父亲就把母亲的样子描述给他听。回到自己的屋里,顾恺之拿起画笔开始画母亲。画好一张,他就拿给父亲看,父亲摇头,他也不气馁,回去再接着画,渐渐有了点模样。就这样画了一张又一张,转眼几年过去了,有一天,当他拿着一张画像给父亲看时,父亲惊呆了:“这就是你的母亲啊!”这一年,顾恺之才8岁。

顾恺之以画人物画见长,特别擅长画女人。他笔下的女性,身材都非常修长,面容姣好,看着别有一番柔美动人的神采。这都源于他对母亲的想象。有人问顾恺之曾经拜谁为老师,他的回答是:“我的母亲是我心中一直活着的老师。”

当然,为了学习绘画的技法,顾恺之也曾拜过真正的老师,他就是卫协。卫协所画的道释人物,白描细如蛛网,线条简洁有力,冠绝当代。顾恺之得到了老师的真传,并发扬光大,特别强调神韵,提出了“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等思想。他说四体的美与丑,本来和画的妙处无关,传神写照,正在眼睛之中。《世说新语》说他画人,有时数年都不点眼睛,人们问他是何原因,他说一点眼睛人便活了。

顾恺之曾画过一幅西晋重臣裴楷的画像,脸颊上加了3根毛,别人不理解,他解释说:“裴楷长相俊,有见识,这3根毛正是突显他气质的地方,看画的人一定感觉这个人很不寻常。”

还有一次,他想给曾任荆州刺史的殷仲堪画幅像,殷仲堪眼睛有毛病,怕画出来不雅,说什么也不肯。顾恺之为打消他的顾虑,解释说:“如果以飞白的手法来擦过,让眼睛如轻云蔽月那样,岂不是很美吗?”殷仲堪半信半疑,结果顾恺之采用了“飞白”技法,在笔法中间夹杂着丝丝点点的白痕,给人朦胧飞动之感,巧妙地遮掩了眼睛的缺陷,殷仲堪见了连声称妙。

《晋书·顾恺之传》记述了一件更为神奇的故事。顾恺之喜欢上了一个邻家女孩,就大胆地去追求她,可是偏偏女孩对顾恺之一点也不来电,弄得他灰头土脸,很是郁闷。顾恺之不甘心,就发挥自己的强项,把女孩的画像画在了墙壁上,然后用一根针钉在了意中人的心上。结果,女孩不久就患上了心痛病,请了很多医生也治不好。后来顾恺之如实向女孩做了表白,女孩终于为他的深情所打动,答应了他。顾恺之于是把针从女孩的画像中拔出,说来也奇怪,女孩的病马上痊愈了。

顾恺之以这样的方式来俘获爱情,听着让人有点毛骨悚然,大概只能归于传说的范畴,但人们对于他神奇绘画技艺的膜拜,却可见一斑。

2、开起了个人诗歌朗诵会

除了绘画,顾恺之对于诗歌也相当有研究,而且水平很高。《全晋文》中说他曾著有《启蒙记》3卷,文集20卷,可惜皆已失传。

列女仁智图局部宋摹本

顾恺之少年时就在文学上崭露头角。十几岁时,父亲请同事吃饭,宴席上有人弹筝,顾恺之即席写了一篇《筝赋》:“端方修直,天隆地平,华文素质,烂蔚波成。君子喜其斌丽,知音伟其含清……”文句之优美,令在场的客人们都击掌叫绝。顾恺之对此也颇为得意,他说:“吾赋《筝赋》之比嵇康《琴赋》,不赏者,必以后出相遗,深识者,亦当以高奇见贵。”意思是说,我所做的《筝赋》,可以与嵇康所做的《琴赋》相比。不愿欣赏者必以为它是后辈之作弃之不顾,但深有见识者必因它不同凡响而倍加珍视。

关于顾恺之写诗最有名的一件逸事,记载在《晋书》中。晋安帝义熙三年(407年),顾恺之被任命为散骑常侍,相当于中央办公厅秘书,随时接受皇帝诏书、执行临时任务等。一天晚上,他在官署值班时,或许因为新升了职,心情非常愉快,看到皓月当空,不由诗兴大发,便高声吟诵起来。恰好名士谢瞻的官署就在隔壁,这天他也在值班,听到顾恺之的吟咏,便隔着墙称赞说:“长康兄的诗立意深远,才情高绝,佩服佩服!”顾恺之一听,大受鼓舞,愈发忘我,一首接一首地随口吟来,像开起了个人诗歌朗诵会,谢瞻也来了兴致,不停地鼓掌叫好。

这样折腾了一个时辰,谢瞻没精神了,困得不行,可顾恺之还在兴头上,谢瞻不好意思扫了他的兴,便叫来自己的侍从,吩咐他:“只要顾恺之有诗作出炉,不管听得懂听不懂,作得好还是不好,你就高声称赞。”然后拍拍屁股睡觉去了。顾恺之丝毫没有察觉听众早已换了人,还在称赞声中情绪饱满地作诗吟诵,一直整到了天亮。

大司马桓温非常欣赏顾恺之的才华,曾经征招他在自己手下做事,每有宴饮游玩等活动,都会带着他参加。顾恺之的才思敏捷,在这样的场合经常露脸。有一次,桓温在高台上观看他修筑的江陵城(今属湖北荆州),很是惬意,便下令文士们以此为题,写诗歌颂。当其他人还在搜肠刮肚、苦求佳句时,顾恺之早已随口吟出一首诗,其中有“遥望层城,丹楼如霞”的描写,桓温听了,十分赞叹,当即就赏给他两个婢女。

桓温对顾恺之有知遇之恩,两个人感情上很亲近。桓温死后,顾恺之有一次去拜谒桓温墓,睹物思人,十分难过,当场赋诗说:“山崩溟海竭,鱼鸟将何依。”后来有人问他:“您平时倚重桓公,哭拜的样子可以描述一下吗?”顾恺之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声如震雷破山,泪如倾河注海。”

或许是得益于绘画的修养,顾恺之的诗作视野开阔,境界高远,描述风景别有洞天。一次他游览会稽山,归来后有人询问那里的风景,他随口而出:“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若云兴霞蔚。”这些佳句,直到今天还在为人们津津乐道。

顾恺之性格开朗,喜欢夸耀自己的诗作,自认为得到了先贤的风韵。有人听了很不服气,请他作“洛生咏”,他嗤之以鼻,十分不屑地回答说:“为什么要作老婢女之声呢?”洛生咏是一种洛阳书生吟诗的声调,源于宰相谢安。谢安的鼻子患有鼻炎,吟诵诗歌时音色浑浊,洛阳的书生们也和现在的年轻人一样多是追星族,为了学谢安的作派,故意用手掐住鼻子学那种声音。顾恺之显然没有跟风这个兴趣,不想跟在别人的屁股后边走,所以断然拒绝。

说起顾恺之的“才绝”,还不能不提他的书法。中国书法自汉代的蔡邕、三国的钟繇以后,已成为与绘画并立的艺术种类,到了两晋时期,更是名家辈出,达到了书法艺术的一个高峰。生活于这个时代的顾恺之,同样是这一领域里的高手,正如唐人张怀瓘在《书断》中说:“顾长康,亦善书。”

顾恺之时常与当时的大书法家羊欣一起讨论书法,两个人谈论起来“竟夕忘倦”,通宵达旦也不知疲倦。他还写过专门的书法论著《书赞》,提出了不少极有价值的书法理论。顾恺之还把书法与绘画紧密结合起来。明代大书法家、鉴赏家董其昌经过鉴定认为,《女史箴图》上面所描写的箴文也是顾恺之的手笔,很像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的笔意。顾恺之因此被称为古代文人画的始祖,后世文人画讲究的“诗书画印”,诗文、书法、画功、印章一个都不能少,顾恺之这几样都齐活了,于是成为一个重要的分水岭。

3、一片柳叶让自己隐身

《史记》上说,顾恺之的性格“好谐谑,人多爱狎之”。“好谐谑”就是天生喜欢幽默,爱开玩笑。有一次,顾恺之请假坐船回老家,按照级别和惯例,是不能给他提供布帆的。他“苦求”上司,人家经不住他磨,就把布帆借给了他。结果船行驶到一个叫破冢的地方时,遇到了大风,弄得很是狼狈。于是顾恺之写信给上司说:“地名破冢,真的死里逃生,像破冢而出了,所幸行人安稳,布帆无恙。”这就是成语“布帆无恙”的出处,比喻旅途平安。李白在《秋下荆门》中的句子“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说的就是这件事。

斫琴图卷局部宋摹本

顾恺之的“好谐谑”在日常生活中处处有体现。据说他吃甘蔗和别人不同,别人总是从甘蔗根吃到甘蔗梢,先捡甜的吃,他却总是从甘蔗梢吃到甘蔗根。有人问他为什么,顾恺之回答说:“这样吃才能渐至佳境呀!”

这不禁让人想起了钱锺书在小说《围城》里写的一段话:“天下只有两种人,譬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到最后吃。照例第一种人应该乐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葡萄里面最好的;第二种人应该悲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葡萄里面最坏的,不过事实适得其反,缘故是第二种人还有希望,第一种人只有回忆。”

顾恺之很符合钱锺书的话,他应该算得上是个“乐天派”,这让他很讨人喜欢,容易让人接近,不过弊端也不是没有,那就是“人多爱狎之”,别人也爱拿他开涮。

顾恺之曾在桓温之子桓玄手下做事,有一次他要出远门,就把自己最为得意的画作收集起来,放在一个大柜子里,用封条封好,请桓玄代为保管。桓玄这个人“性贪好奇”,顾恺之走后,他打开柜子一看,立刻对里边精美的画作爱不释手,于是就把画全部取出,据为己有,然后又把空柜子封好。两个月后,顾恺之回来了,桓玄把空柜子还给了他,还故意说道:“你托我保管的东西现在原封不动地交给你啦。”顾恺之打开一看,里边空空如也。不过他并没有质问桓玄,而是非常开心地惊叹说:“看来我画得太好了,我的画都成了通灵宝画,人间留不住,像仙人般羽化登天了,好呀!好呀!”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如果偷画还算玩笑的话,那接下来的事就更为过火。有一天,桓玄送给顾恺之一片柳叶,郑重地说这是“蝉翳叶”。蝉就是知了,翳就是遮蔽。民间流传,知了躲藏的地方,有一片叶子盖着,因此鸟雀都看不到它,这片树叶就叫“蝉翳叶”,如果谁用“蝉翳叶”遮住自己,就能隐身了。顾恺之拿过叶子,非常高兴,把它举在自己的眼前,说:“看得见我吗?”桓玄故意东找西看,大声喊:“你跑哪儿去了,我怎么看不到你啦?”顾恺之不吭声,桓玄索性对着他撒起尿来,顾恺之却欢喜得手舞足蹈,把那片柳叶当宝贝一样珍藏起来。

说起顾恺之的“痴绝”,人们不禁要奇怪,难道他真的不谙世事,“痴”得近乎愚,好似傻吗?一个人如果到了这份上,不是智商有问题,就是情商高得出奇;不是彻底的天真纯朴,就是完全的大智若愚。还是桓玄的父亲——枭雄桓温的评价一语中的:“(顾恺之)痴黠各半,矜伐过实”,意思是顾恺之一半是痴愚,一半是狡黠。

顾恺之的痴,说白了,是形势所迫。

东晋时期,权臣迭起,政局动荡,稍不小心就有可能成为政治牺牲品。顾恺之对桓温还算服气,但对他的儿子桓玄则向来没有好感。

桓玄自恃出身高贵,总认为自己是英雄豪杰,沽名钓誉,不可一世,后来更是起兵攻入南京,篡位称帝。顾恺之早就看出了桓玄的野心,不想与他合作,但又慑于他的权势,不敢表露,只好装傻充愣,扯个那些画是“通灵宝画”的幌子,将所谓的“蝉翳叶”珍藏起来。顾恺之的“痴”并不是傻,而是一位艺术大师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让人心酸的生存智慧。

事实证明了顾恺之的远见,桓玄从称帝到兵败出逃,只有80天;从登上皇帝宝座到被自己提拔的老部下刘裕所杀,前后不到半年,死时年仅36岁。顾恺之虽然曾在桓氏父子手下做事,但因为那些早已驰名天下的“痴绝”逸事,不仅没有在残酷的政治风雨中受到冲击、打压,反而还升了官,直到62岁死在任上。

元代书画家柯九思评价顾恺之:“人称虎头(顾恺之的小名)为画中之圣,予又谓为画中之神,800年来继起亦多矣,诚无有逾于此者。”历代美术界对顾恺之推崇备至,丝毫不吝于“画圣”、“画神”、“宗师”、“画祖”这样的称谓。1985年,顾恺之被中宣部确定为全国138位可立塑像的历史人物之一,这应该是对他历史地位的最好认可。

THE END
1.彩票中奖不捐款,后果竟然这么严重?揭开背后‘内幕’!彩票中奖不捐款,后果竟然这么严重?揭开背后‘内幕’!声明:取材网络、谨慎鉴别爱看剧的阿峰 广西 0 打开网易新闻 体验效果更佳原来梵高竟在他的遗作中,隐藏了一只来自外太空的怪物! 四眼电影 693跟贴 打开APP 苏联咸鱼领导人勃列日涅夫,曾创下苏联巅峰时刻,却又毁掉了苏联 我的盖世摇滚英雄 1.5万跟贴 打开APP https://m.163.com/v/video/VEHHQM6S4.html
2.一个个让人感动的故事?十九、湖北退休工人史德洪自愿捐款2百万元,系全省最高 在湖北所有自愿捐款党员中,捐款数目最高的是中国葛洲坝集团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退休工人史德洪。在湖北捐款通知印发前,他已向武汉市硚口区慈善总会捐款100万元。3月1日,再次捐款100万元,总计捐款200万元。 https://www.meipian.cn/2qpig7c0
3.大学生返乡创业的事迹(通用11篇)这样的小小成功不仅让让刚步入创业行列的刘满同学充满喜悦,同时也对创业产生了坚定的信念。 勇敢参赛,在创业中坚实迈步 为了在创业的道路上走的更加长远,2013年12月,作为学生干部的刘满同学自己组建团队参与江苏省“创青春”创业大赛校内选拔赛。第一次参加创业比赛的刘满同学有很多不足,刘满与团队成员并不畏惧困难,根https://mip.oh100.com/chuangye/5246595.html
4.罗一笑走了,同样募集百万捐款的荷兰绝症男孩被誉为国家英雄本次Tijn的募捐活动中,捐款人可以去到电台所在的玻璃房,让Tijn为其涂指甲,并向红十字会捐赠1欧,不愿意接受涂指甲的捐赠10欧;网友们自己也可以涂指甲,将图片发布在社交网络上,到募捐平台的网页上捐赠并点名三位朋友。該募捐于2016年12月24日晚停止,共募得资金2,597.256欧元。https://www.jianshu.com/p/ed58b394477b
5.局关工委工作总结10篇(全文)2007年以来,宁国市教体局关工委在市关工委的领导下,在局党政领导支持下,认真组织广大关工老同志紧紧围绕市关工委工作中心,根据市关工委的工作意见,对青少年学生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法制教育和科学技术教育,动员本系统老领导、老教师加入到关工委组织中来,发挥其作用,真正当好青少年学生理想信https://www.99xueshu.com/w/fileaj8vsd78.html
6.警惕这类传销骗局!号称走路看视频就能月入百万而所有操作都在网上完成,“这就是日常网络购物,总不能不让买吧!”赵经理说,他们常举办线上、线下交流会,很多人都因此走上了“致富路”,隔三差五有会员买“宝马”。 这种“分级代理”的网络传销,在被屡屡打击后,组织者只是稍微有一点点收敛。更有甚者,开始将该模式演变成“社交电商平台”,主要手法是,让参与http://www.hotds.com/news/html/18837.html
7.教育系统志愿者工作总结(精选14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青年志愿者活动起着积极的作用,它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的实践活动,并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健康发展。青年志愿者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以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要求我们不断加强青年志愿者的活动,在活动中确实地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yrv1q1zc.html
8.揭露重庆市涪陵区江北实验学校校长曹东,后勤主任邓勇等人的贪污5年来,学校公用经费共计:达4百万元以上,但从来没有查账和公布账目,学校许多大型的开支,大部分都是上级部门,另外下拨的款项(如班班通,塑胶运动场等)。 (四)此人贪得无厌,胆大妄为,5年前,他刚到学校时,还剩7万多现金,现在他调走时还欠账三十几万元,学校其他领导和老师们至今不知道实情。 https://cqwz.cqnews.net/askRedirect?oldId=267ed2ba-7642-4762-9c69-974c39fb1e85
9.“火橙父”女孩获捐百万:已卖车承诺不挪用善款——中国青年网“我进去找爸爸,但是我没有看见爸爸。”佳佳奄奄一息中说出的话,让赖荣清明白了女儿重进火场的原因——郭洪勇6年前因为一场车祸左腿留下了严重残疾,佳佳担心爸爸腿脚不便返回寻找,却在浓烟中与走出火场的爸爸错过。 爱心接力 面临截肢,好心人帮她5天凑齐百万救命款 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news.youth.cn/sh/201612/t20161209_8934443.htm
10.公共政策学考试题库24、在传统社会中对世袭地位的认同属于(A)。 A、系统文化 B、过程文化 C、政策文化 D、生态文化 25、下列政策手段中不是用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是(C)。 A、关税壁垒 B、“绿色壁垒” C、举证壁垒 D、非关税壁垒 26、影响公共政策的内部环境因素中的制度与政治系统自身因素中的政治制度之间(A)。 https://blog.csdn.net/qq_67692062/article/details/126328372
11.记者调查丨女大学生吴花燕之死:谁让募捐“变了味道”?1月20日,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通过官方微博发布关于吴花燕善款处理的后续调查说明。说明中表示,由于吴花燕年龄超出救助范围,项目违规,百万善款将全部原路退回捐助人,退款将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今年1月13日,贵州一位名叫吴花燕的女大学生因病离世,消息传出立即引爆网络。至今,网上还充斥http://m.news.cctv.com/m/a/index.shtml?id=ARTIFYIBva6TpauGNgrCbmoN20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