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科技资讯2022年11月28日Blog版资讯中心

早在8月初网上就爆料蔚来即将推出手机产品线,一年将只做一款旗舰机,后来蔚来火速成立蔚来移动科技有限公司,并且吸纳不少其他手机厂商的人才。在东莞松山湖蔚来中心开业典礼中,蔚来的李斌也透露了蔚来手机的近期发展情况。

据报道,原美图移动高级副总裁易炜已加盟蔚来手机团队,担任软件部门负责人,并且有消息人士称,目前在蔚来看不到易炜具体的职级,只有代号。

除此之外,据之前的爆料可知,蔚来手机团队已超过了300人,员工背景包括OPPO、美图和华为等。

李斌表示该机售价比苹果便宜,并表示这一年用安卓的可以先不要换手机,预计在明年蔚来的手机发布,购买方式将比较有特色。

并且在今年的四月,李斌曾表示手机是蔚来用户连接车辆最重要的设备,由于苹果对汽车行业很封闭,不开放UWB等接口,导致蔚来很被动,为了保证用户利益和体验,蔚来将好好研究手机和以车为中心的智能终端设备。

未来可以预见的是,蔚来手机将和蔚来汽车深度绑定,两者在日常生活中会实现1+1>2的体验,就像苹果自家的智能设备生态一样。自研的生态拥有更高的话语权,可以去调用或是深度集成更加便捷的功能。

而这一次,蔚来将会瞄准高端市场,毕竟对于一款与车机有着深度交互的机型,将会成为车主的主力机,那么在各个方面都要符合车主的需求。不过有一个好处是,蔚来手机在销售初期已经有了固定的车主用户,在销售方面不会有太大压力。

手机对于蔚来汽车而言,更像是信息终端中枢,手机和车机的联动将不可避免成为新能源汽车崛起后最重要的组合,能够一改过去稍显“笨重”的座舱体验,手机与汽车的联动赋予了智能座舱更多可能。

11月28日消息,富士胶片株式会社宣布,将投资1.8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6亿元)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ResearchTrianglePark(RTP)建立细胞培养基生产工厂。

该工厂将由富士胶片株式会社子公司富士胶片欧文科技运营,其主要是为生命科学研究、生物生产、细胞及基因治疗和医疗应用开发和提供先进细胞培养解决方案的高科技公司。

富士胶片预计,到2031年,对支持生物生产和先进疗法的细胞培养基的需求预计将以10-12%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公司做出战略决策,通过在世界各地的生物技术中心建设工厂来扩大产能。

据了解,该区域供应网络采用富士胶片欧文科技统一的质量体系和原材料,使公司能够快速适应自然灾害或不可预见的问题,能够持续运营并向全球的客户交付产品。

此外,富士胶片集团还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荷兰以及日本的埼玉县和爱知县拥有细胞培养基生产工厂。

在GPU计算领域,AMD显卡不止是面临硬件性能问题,更重要的一点是NVIDIA的CUDA生态所向披靡,在HPC及AI等领域形成了垄断,而且只支持NVIDIA自家硬件,不过这个问题也不是没法解决,A卡照样能兼容CUDA。

前几天我们报道过国内的摩尔线程因为兼容CUDA一事引发老外热议,还有人吐槽成立仅2年的GPU公司都比AMD做得好,这话其实也夸张了点,AMD的显卡有自己的生态系统ROCM,而且是开放生态,兼容多个计算框架,比如PyTorch、Tensorflow、ONNX-RT、RAJA等。

至于CUDA兼容这个问题,AMD也可以解决开发者棘手的代码迁移问题,最新的ROOM中支持HIPify工具,可以将基于CUDA的文件(.cu)转换为HIP文件(.cpp),绝大多数CUDAAPI都可以一对一转换为HIPAPI。

整个转换大部分都是自动的,不过有部分内容可能需要手动干预,好在不会太繁杂。

AMD还提到了一个最新的例子,TempoQuest(TQI)开发的AceCAST天气研究和预报(WRF)软件就从CUDA及OpenACC环境转向了AMD平台,可以在MI200系列加速卡上使用了。

今日消息,吴德周通过个人微博宣布创业做AR,本人担任致敬未知创始人兼CEO。

作为手机行业的大咖,吴德周此前曾在华为任职,华为第一个内置天线、荣耀第一个双摄像头的手机都是吴德周打造。

在离开华为之后,吴德周加盟锤子科技,与罗永浩合作打造了多款坚果手机。后来坚果手机业务出售给了字节跳动,吴德周加入了字节公司并担任新石实验室总裁。

在字节宣布暂停坚果手机研发消息后,吴德周离开字节跳动,加盟鲨纹科技,现在吴德周本人创业开始做AR。

吴德周在接受36氪采访时表示,我是一个硬件行业的产品经理,又特别喜欢做一些比较有挑战的事情,所以后来跟我的几个合伙人一聊,大家一拍即合,准备做AR。

对我自己而言,这是我离开手机行业后,第一次在硬件上的真正创业,意义独特,我希望能够把我过去17年在手机行业的积累真正的去实践。

值得注意的是,吴德周曾经的搭档罗永浩,目前也在创业做AR,创业公司名叫细红线科技。

公开资料显示,细红线科技成立于2022年6月,从6月创立之初,细红线科技就开启了招聘计划,主要招聘对象为AR工程师和产品经理。

罗永浩曾在一次访谈中说,下一个计算平台如果没有意外,一定是AR。罗永浩说他的终极梦想,就是参与或领导这样一次大的计算平台革命。

这也迫使国内晶圆厂积极备货和加快国产半导体材料验证。

目前国产半导体材料整体还相对薄弱,2021年国内半导体材料国产化率仅约10%左右,这对于国产半导体材料厂商来说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巨大挑战。

下面借用国信证券最新的一份关于半导体材料领域的深度报告(芯智讯有删减及增加部分内容)来为大家展示国产半导体材料行业的现状。

一、半导体材料是半导体产业的基石

1、半导体材料贯穿了半导体生产的整个流程

半导体产业链一般分为设计、制造和应用三个环节。半导体材料在半导体产业链中位于制造环节上游,和半导体设备一起构成了制造环节的核心上游供应链,是推动半导体产业链发展的基石。

按照应用环节半导体材料可以分为制造材料与封测材料。其中,晶圆制造材料主要包括硅片、特种气体、掩膜版、光刻胶及配套材料、湿电子化学品、靶材、CMP抛光液&抛光垫等;封装材料主要包括封装基板、引线框架、键合丝、包封材料、陶瓷基板、芯片粘接材料等。

晶圆制造材料中,硅片为晶圆基底材料;掩膜版用于光刻工艺底板;光刻胶用于将掩膜版上的图案转移到硅片上;靶材用于薄膜沉积;电子特气用于氧化、还原、除杂;湿电子化学品用于清洗、刻蚀;抛光材料用于实现平坦化。

封装材料中,封装基板与引线框架用于保护、支撑芯片及建立芯片与PCB间的连接;键合丝用于连接芯片和引线框架;粘合材料用于芯片贴片;陶瓷封装体用于绝缘打包。

细分市场中,制造材料市场占比63%,硅片在制造材料中占比最高。2021年半导体材料全球整体市场空间约643亿美元。其中制造材料市场规模约404亿美元,占比63%;封测材料市场规模约239亿美元,占比37%。

2021年晶圆制造材料市场细分占比中,硅片占比41%最高,市场份额约126亿美元;掩膜版、电子特气分别占比16%、15%,市场份额约49亿美元、45亿美元;CMP材料、光刻胶、湿电子化学品、靶材分别占比10%、8%、6%、4%,市场份额分别为30亿美元、25亿美元、20亿美元和11亿美元。

2、全球半导体材料行业市场规模整体呈上升态势

根据SEMI数据,2015-2021年全球半导体材料行业市场规模整体呈不断上涨态势,2015年市场规模为432.9亿美元,2021年增长到643亿美元,CAGR为6.8%。

2019年全球半导体材料行业市场相比2018年下降1.12%,主要系2019年下游增速放缓,叠加贸易摩擦,使得半导体产业整体低迷,增速下滑。

2020与2021年由于5G和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大幅提升了半导体产业的市场需求,半导体材料市场规模快速上升,2021年达到643亿美元,同比增长15.86%。

分产品的市场规模来看,晶圆制造材料占比不断提升。

2011年到2020年,晶圆制造材料占比较封装材料不断上升,2011年晶圆制造材料和封装材料占比分别为50.63%和49.37%,2020年晶圆制造材料和封装材料占比分别为63.11%和36.89%。

晶圆制造材料占比提升的原因是先进制造的持续发展,对晶圆制造环节的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工工艺步骤的不断增加也提升了晶圆制造材料的消耗量。

3、中国集成电路市场保持高增速,国内半导体材料的市场空间广阔

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为10458.3亿元,同比增长18.2%。

其中,设计业销售额为4519亿元,同比增长19.6%;制造业销售额为3176.3亿元,同比增长24.1%;封装测试业销售额2763亿元,同比增长10.1%。

晶圆厂扩产推动材料需求上升,中国大陆是全球新建晶圆厂数量最多的。

SEMI预计,2020年至2024年间将有众多晶圆厂上线,包括25座8英寸晶圆厂和60座12英寸晶圆厂,其中中国是新增数量最多的国家,中国国内新增14座8英寸和15座12英寸,中国台湾新增2座8英寸和15座12英寸,在新建8英寸晶圆厂方面,中国国内的数量远远超过其他国家/地区。

2021、2022年中国国内新建数量分别为5座和3座,2024年中国国内的12英寸寸晶圆厂市场份额上升至20%,相较于2015年增长12%,产能达到150万片/月。晶圆厂的扩产将刺激上游半导体材料行业的市场需求。

根据ICinsights预计,2022年全球新投产10座12英寸晶圆厂,将带来全球晶圆产能8.7%的增幅,高于2021年的8.5%,并预计2022年全球晶圆厂的产能利用率仍将超过90%,预计为93%。

根据KnometaResearch数据,2021年全球的晶圆产能达到了2143万片/月(按8寸晶圆当量),其中中国国内月产能为350万片,仅占全球产能的16%。

中国国内的产能份额在过去两年中每年增加1pct,自2011年以来累计增加7pct,预计到2024年中国在全球IC晶圆产能中的份额将达到近19%。

另外随着先进制程不断发展,制程提升会增加工艺难度和加工步骤数,28nm刻蚀步骤仅40步,5nm刻蚀步骤提升至160步,工序的增多也扩大了对上游材料的需求。

根据SEMI数据,2021年,中国台湾地区仍是全球半导体材料最大的市场。但中国大陆市场增速最快,2021年增长21.90%至119亿美元,占全球市场的18.56%。

中国集成电路仍以进口为主,国产替代空间巨大。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2021年中国进口的芯片总量为6354.8亿个,同比增长了16.9%;进口金额突破到了近4326亿美元,同比增长23.6%,均创下历史新高。

2017-2021年,我国集成电路进口数量约为出口数量2倍,进口金额约为出口金额4倍,总体仍高度依赖进口。

我国半导体材料国产化率2021年仅约10%,主要系产业起步较晚,在品类丰富度和竞争力处于劣势。

今年10月7日美国BIS出台管制新规制裁我国半导体先进制程产业,短期对集成电路制造业各环节造成一定冲击,但长期来看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必将走上独立自主创新之路,管制新规将进一步催化设备及材料端国产化趋势,特别是在成熟制程,预计国产材料及设备能够得到更多的验证资源和机会,国产替代周期有望缩短。

二、半导体硅片:半导体器件的主要载体,集成电路大厦之地基

硅片是半导体器件的主要载体,在半导体材料占比最高。硅基半导体材料是目前产量最大、应用最广的半导体材料,多晶硅是单质硅的一种形态。

通常按照纯度不同,将多晶硅分为工业级(纯度在95%-99%)、太阳能级(纯度在99.99%-99.9999%)和电子级(纯度在99.9999999%-99.999999999%)。

电子级的多晶硅经过拉单晶硅锭、切割和后续一系列加工后,成为半导体硅片。

硅片位于半导体制造产业链上游。在半导体制造产业链中,硅片是基础材料,位于制造产业链的上游,集成电路结构是以硅片为基础搭建而成的,硅片是芯片制造的核心原材料。

1、半导体硅片制造流程与分类

半导体硅片制造流程复杂,主要包括拉单晶和硅片的切磨抛外延等工艺。半导体硅片的生产流程复杂,涉及工序较多。

研磨片工序包括拉单晶、截断、滚圆、切片、倒角、研磨等,抛光片是在研磨片的基础上经边缘抛光、表面抛光等工序制造而来;抛光片经外延工艺制造出硅外延片,经退火热处理制造出硅退火片,经特殊工艺制造出绝缘体上硅SOI。

硅片制造过程中需要经过多次清洗,在销售给客户之前还需要经过检验和包装。

根据掺杂程度不同,半导体硅片可分为轻掺和重掺。重掺硅片的掺杂元素掺入量大,电阻率低,一般用于功率器件等领域产品;轻掺硅片掺杂浓度低,一般用于集成电路领域,技术难度和产品质量要求更高。由于集成电路在全球半导体市场中

占比超过80%,全球对轻掺硅片需求更大。根据工艺,半导体硅片可分为研磨片、抛光片及基于抛光片制造的特殊硅片外延片、SOI等。

研磨片可用于制造分立器件;轻掺抛光片可用于制造大规模集成电路或作为外延片的衬底材料,重掺抛光片一般用作外延片的衬底材料。相比研磨片,抛光片具有更优的表面平整度和洁净度。

在抛光片的基础上,可以制造出退火片、外延片、SOI硅片和结隔离硅片。

退火片在氢气或氩气环境下对抛光片进行高温热处理,以去除晶圆表面附近的氧气,可以提高表面晶体的完整性。外延片是在抛光片表面形成一层气相生长的单晶硅,可满足需要晶体完整性或不同电阻率的多层结构的需求。

SOI硅片(Silicon-On-Insulator)是在两个抛光片之间插入高电绝缘氧化膜层,可以实现器件的高集成度、低功耗、高速和高可靠性,在活性层表面也可以形成砷或砷的扩散层。结隔离硅片是根据客户的设计,利用曝光、离子注入和热扩散技术在晶圆表面预形成IC嵌入层,然后再在上面生长一层外延层。

应用最广的三类硅片是抛光片、外延片与以SOI硅片。抛光片直接用于制作半导体器件,广泛应用于存储芯片与功率器件等,也可作为外延片、SOI硅片的衬底材料。

外延片是由抛光片经过外延生长而形成,常在CMOS电路中使用,如通用处理器芯片、图形处理器芯片等,也应用于应用于二极管、IGBT等功率器件的制造。

SOI硅片是由抛光片经过氧化、键合或离子注入等工艺处理后形成,具备耐高压、耐恶劣环境、低功耗、集成度高等特点,主要应用于智能手机、WiFi等无线通信设备的射频前端芯片,也应用于功率器件、传感器、硅光子器件等芯片产品,价格是一般硅片的4-5倍。

根据应用场景不同,半导体硅片可分为正片、假(陪)片。

正片用于半导体产品的制造,假片用来暖机、填充空缺、测试生产设备的工艺状态或某一工艺的质量状况。

假片一般由晶棒两侧品质较差部分切割而来,由于用量巨大,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部分产品会回收再利用,回收重复利用的硅片称为可再生硅片。

据观研网数据,65nm制程的晶圆代工厂每10片正片需要加6片假片,28nm及以下制程每10片正片则需要加15-20片假片。

2、半导体市场推动硅片市场增长,大尺寸硅片需求提升

中国半导体硅片市场增速明显。根据SEMI数据,2016-2018年,全球半导体硅片市场总体处于上升增速明显,2018-2020年小幅回落,2021年重拾升势,全球市场规模126亿美元。

中国国内半导体硅片市场自2015年起迅速上升,2021年中国市场规模16.6亿美元,2015-2021年CAGR为27%,市场增速明显。

半导体含量提升推动硅片出货面积增加,2021年全球硅片出货面积创历史新高。历史上半导体行业的年均增速高于电子系统整体市场,主要驱动力是电子系统中使用的半导体的含量不断增加。

比如随着全球手机、汽车和个人电脑出货量增长趋于成熟和放缓,电子系统市场2011-2021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5%,而半导体行业2011-2021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5%。

根据ICInsights的数据,2021年电子系统中的半导体含量提高到了33.2%,创历史新高,同时预期终值将超过40%。

在半导体含量推动作用下,硅片出货面积呈上升趋势,根据SEMI的数据,2021年全球硅片出货面积141.65亿平方英寸,创历史新高。

集成电路制程缩小推动硅片向大尺寸发展。半导体硅片通常可以按照尺寸、工艺两种方式进行分类。按照尺寸分类,主流半导体硅片分为150mm(6英寸)、200mm(8英寸)与300mm(12英寸)等规格。

硅片诞生于1960年,初始为23mm,此后逐步向大硅片发展,2002年300mm(12英寸)硅片实现量产,台积电、Intel等企业仍有450mm硅片的研发规划。

根据摩尔定律,集成电路上的晶体管每隔18个月要翻一倍,相对应的成本就下降一半,而大尺寸硅片能够提高单个硅片上集成的芯片数量,芯片尺寸越小,硅片尺寸越大,单个芯片的制造成本越低,可以显著降低边际成本。因此,制程的不断缩小推动硅片向大尺寸发展。

先进制程占比上升,推动12英寸芯片需求提升。根据ICinsight预测,2021-2024年,全球芯片制造产能中10nm以下制程占比迅速上升。

2021年,10nm以下制程占比为16%,2024年将上升至29%,而先进制程基本是以12英寸硅片为主,先进制程的发展将刺激12英寸硅片需求。

半导体硅片新增需求集中在8英寸和12英寸,6英寸及以下尺寸硅片需求稳定。

根据Omdia的数据,6英寸及以下尺寸的半导体硅片需求量在2000年到2015年之间曾下降趋势,2015年后基本保持稳定;12英寸硅片从2001年商业化生产后,需求量持续攀升;8英寸硅片需求量波动相对较少。

Omdia预计2021至2025年,8英寸和12英寸半导体硅片需求量将增加,6英寸及以下尺寸硅片需求保持平稳。

从出货片数来看,2021年12英寸占比47.7%,8英寸占比34.3%,小尺寸占比18.0%;从出货面积来看,2021年12英寸占比70.9%,8英寸占比22.6%,小尺寸占比6.5%。

基于成本考虑,分立器件继续沿用小尺寸,集成电路向大尺寸迁移。

分立器件由于价格偏低,生产厂商对于投资大尺寸产线动力不足,目前仍以6英寸及以下硅片为主。

集成电路使用大尺寸硅片带来的经济效益明显,比如12英寸面积是8英寸的2.25倍,可使用率是8英寸的2.5倍左右,单片可产出的芯片数量增加,单个芯片的成本随之降低。

若硅片尺寸增大带来的成本节约可以弥补投资大尺寸晶圆制造产线的成本,厂商便有向大尺寸迁移的动力。

目前商用的最大半导体硅片尺寸是12英寸,18英寸(450mm)硅片由于工艺和技术难度较大,目前还没有看到量产的可能。

3、行业竞争格局:日系厂商占据主导,国产化率不足5%

根据SEMI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半导体硅片市场,主要被日本信越(28.0%)、日本胜高(21.9%)、中国台湾环球晶圆(15.1%)、韩国SKSiltron(11.6%)、德国Siltronic(11.3%,已被环球晶圆收购)这五大家所占据。

即便是中国大陆最大的半导体硅片厂商——沪硅产业集团,在全球市场也只有约2.2%的市场份额,不过这也是沪硅产业首度上榜。整体的国产化率不足5%。

国内市场主要被日本信越、日本胜高及环球晶圆等占据,中国大陆厂商市占率不足5%。

目前,我国硅片企业目前在6吋硅片已具备较强实力,8吋与12吋产线也在积极建设和验证中。本土产业链公司包括沪硅产业、TCL中环、立昂微、神工股份、中晶科技、奕斯伟硅片技术、麦斯克、中欣晶圆、有研硅等。

其中,截至今年9月,上海新昇的12吋硅片出货量已超340万片。

三、掩膜版:图形转移传送带,光刻复制的蓝本

掩膜版是微电子制造过程中的图形转移母版,是半导体行业生产制造过程中重要的关键材料。

掩膜版的作用是将设计者的电路图形通过曝光的方式转移到晶圆上,从而实现批量化生产。

作为光刻复制图形的基准和蓝本,掩膜版是连接工业设计和工艺制造的关键,掩膜版的精度和质量水平会直接影响最终芯片产品的优品率。

以晶圆制造为例,其制造过程需要经过多次曝光工艺,利用掩膜版的曝光掩蔽作用,在半导体晶圆表面形成栅极、源漏极、掺杂窗口、电极接触孔等。

光掩膜制作对环境要求十分苛刻:

1.要保证恒温恒湿环境:温度保持23±0.5℃(10级净化房),23±0.3℃(1级净化房),湿度保持50±5%RH;

2.要保证高净化空间:大多数区域要求10级净化,局部区域要求1级净化(每立方英尺的空间内,直径大于0.5微米的尘埃颗粒数不能超过1个)。

在半导体制造产业链中,掩膜版位于中游。

掩膜版的主要原材料包括掩膜基板、光学膜、化学试剂以及包装盒等辅助材料,掩膜版主要应用于平板显示、半导体、触控和电路板的制造过程。

平板显示、半导体等中游电子元器件厂商的终端应用主要包括消费电子(电视、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家用电器、车载电子、网络通信、LED照明、物联网、医疗电子以及工控等领域。

光掩膜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包括CAM图档处理、光阻涂布、激光光刻、显影、蚀刻、脱膜、清洗、宏观检查、自动光学检查、精度测量、缺陷处理、贴光学膜等环节。

1、全球掩模版市场稳步提升,半导体用光掩膜版增长迅猛

全球半导体掩膜版市场保持高速发展的态势。

根据SEMI数据,自2012年起,在经过连续七年的增长后,2019年全球半导体掩膜版市场规模达到41亿美元;SEMI预计未来全球半导体掩膜版市场将保持稳健增长的态势,2021年市场规模将超过44亿美元。

分地区来看,随着国内半导体产业占全球比重的逐步提升,国内半导体掩膜版市场规模也逐步扩大;根据SEMI数据,2019年国内半导体掩膜版市场规模1.44亿美元,预计2021年将达到1.95亿美元(CAGR:16.32%)。

半导体掩膜版的技术更新主要体现在图形尺寸、精度及制造技术等方面。

半导体技术节点由130nm、100nm、90nm、65nm等逐步发展到28nm、14nm、7nm、5nm等;半导体掩膜版也从激光直写光刻、湿法制程、光学检测等逐步发展为电子束光刻、干法制程、电子显微检测。

同时,相移掩膜技术(PSM)、邻近光学效应修正(OPC)技术等也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先进制程半导体掩膜版制造领域。

2020年半导体光掩膜版需求首次超越FPD光掩膜版需求量。

根据智研咨询数据,从光掩膜版需求量来看,IC用光掩膜玻璃基板需求从2015年的2.9万平方米增长到2020年的5.6万平方米,FPD光掩膜玻璃基板需求从2015年的4.1万平方米增长到2020年的5.3万平方米,IC用光掩膜版首次超越FPD(平板显示)光掩膜版需求量。

半导体掩膜版以成熟制程为主,未来先进制程占比不断上升。

整体来看,不同制程半导体掩膜版占比中,130nm以上制程占比54%,是目前主流制程;28-90nm制程占比33%,22nm以下制程占比13%,长期来看,随着先进制程不断发展,半导体掩膜版在先进制程占比会不断提升。

2、行业竞争格局:美日韩厂商处于领先地位

掩膜版行业的主要厂商有美国的福尼克斯及其韩国子公司PKL,韩国的LG-IT,日本的SKE、HOYA、Toppan(日本凸版印刷)、DNP,中国的台湾光罩、清溢光电、路维光电。

其中,LG-IT和SKE的掩膜版产品主要布局在平板显示掩膜版领域,均拥有G11掩膜版生产线;Toppan和台湾光罩掩膜版产品主要布局在半导体掩膜版领域;福尼克斯、DNP、HOYA的掩膜版产品同时布局在平板显示掩膜版领域和半导体掩膜版领域,均拥有G11掩膜版生产线;清溢光电和路维光电的掩膜版产品种类多样,应用领域广泛,包括平板显示掩膜版、半导体掩膜版、触控掩膜版和电路板掩膜版等,其中路维光电拥有G11掩膜版生产线。

在平板显示掩膜版市场,美国、日本、韩国的掩膜版厂商处于垄断地位。根据Omdia数据,2020年全球各大掩膜版厂商平板显示掩膜版的销售金额前五名分别为福尼克斯、SKE、HOYA、LG-IT和清溢光电,前五名掩膜版厂商的合计销售额占全球平板显示用掩膜版销售额的比例约为88%。

根据Omdia,2020年路维光电平板显示掩膜版市场份额位列全球第八,国内第二。

在半导体领域,半导体掩膜版的主要参与者为晶圆厂自行配套的掩膜版工厂和独立第三方掩膜版生产商。

由于用于芯片制造的掩膜版涉及各家晶圆制造厂的技术机密,因此晶圆制造厂先进制程(45nm以下)所用的掩膜版大部分由晶圆厂自己的专业工厂生产。比如英特尔、三星、台积电和中芯国际内部都有光掩模制造业务。

但对于45nm以上等比较成熟的制程所用的标准化程度更高的掩膜版,晶圆厂出于成本的考虑,更倾向于向独立第三方半导体掩膜版厂商进行采购。

根据SEMI数据,2019年在半导体芯片掩膜版市场,晶圆厂自行配套的掩膜版工厂占据65%的份额;在独立第三方掩膜版市场,半导体芯片掩膜版技术主要由美国福尼克斯、日本DNP和Toppan掌握,市场集中度较高。中国大陆厂商份额极低。

3、未来发展方向:掩膜版趋向大尺寸和高精度

FPD掩膜版趋向大尺寸方向。近几年面板厂商积极投资与扩产高世代产线,面板尺寸的增大带动掩膜版朝大尺寸化方向发展,同时带动大尺寸掩膜版的需求增长。

面板的世代数按照产线所应用的玻璃基板的尺寸划分,面板代数越高,玻璃基板尺寸越大,切割的屏幕数目越多,利用率和效益就越高。

55英寸及以上显示产品的需求增加引领全球平板显示产业向8+代线和10+代线迈进,8.5代线可高效切割32吋、48吋、55吋电视,8.6代线可高效切割50吋、58吋电视,10.5代线可高效切割65吋、75吋电视。

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套切等技术,生产出尺寸差异化的产品,后续可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整。

举例来说,8.5代线切割65寸电视的效率为64%,但是可以采用66吋+32吋电视套切,实现94%的切割效率;8.6代线切割90吋电视的效率为74%,但是可以采用90吋+23.3吋电视套切,实现91%的切割效率;10.5代线切割65吋、75吋电视都可以达到90%以上的切割效率。

FPD掩膜版趋向高精度方向。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带动掩膜版朝着高精细化的方向发展。

《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指出:“到2022年,我国超高清视频产业总体规模超过4万亿元、4K产业生态体系基本完善,8K关键技术产品和产业化取得突破。8K电视终端销量占电视总销量的比例超过5%,同时超高清视频用户数达到2亿”。

掩膜版作为平板显示制造过程的关键材料,对面板产品的精度起决定性的作用,这意味着高清化对掩膜版的精度提出更高要求。

随着平板显示解析度不断提高,TFT半导体主动层材料已逐步采用LTPS/Oxide技术,并朝着LTPO(低温多晶氧化物)等新技术演变。对于掩膜版的配套技术要求,主要体现在曝光分辨率(最小线宽线缝)、最小孔或方块、CD均匀性以及套合精度的不断提升。

半导体领域,掩膜版技术更新主要体现在图形尺寸、精度及制造技术等方面。以掩膜版最小图形尺寸为例,180nm制程节点半导体产品所对应的掩膜版最小图形尺寸约为750nm,65nm制程节点产品对应约260nm,28nm制程节点产品对应约120nm。

可以看出,半导体掩膜版图形尺寸及精度随着半导体技术节点的演化而逐步提升,目前主流制程在100-400nm工艺区间。

掩膜版精度的提升,主要表现为对基板材料和生产工艺的进一步升级。在基板材料上,石英基板与苏打基板相比,具有高透过率、高平坦度、低膨胀系数等优点,通常应用于对产品图形精度要求较高的行业,因此基板材料逐渐由苏打基板转为石英基板。

生产工艺方面,随着集成电路技术节点推动,对于掩膜版CD精度、TP精度、套合精度控制、缺陷管控等环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特种气体:制造工艺不可或缺的原材料,产品需求走向高端化

工业气体是现代工业的基础原材料,在国民经济中有着重要地位和作用。按制备方式和应用领域的不同,工业气体可分为大宗气体和特种气体。

大宗气体根据制备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空分气体和合成气体(空分气体是应用低温原理从空气中分离出组分的气体,合成气体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人工合成的气体),通常指纯度要求低于5N(N为Nine简写,5N表示小数点后5个9,即0.99999),产销量大的工业气体。

特种气体指被应用于特定领域,对纯度、品种、性质有特殊要求的工业气体,根据具体应用不同可分为电子特气、高纯气体和标准气体,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显示面板、光伏能源、光纤光缆、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环保、医疗等领域。

电子特气是市场规模占比最高的特种气体。

电子特气是纯度和质量稳定性最高要求最高的特种气体,纯度一般在6N以上。

特种气体按应用领域分类可分为电子特气、医疗气体、标准气体、激光气体、食品气体、电光源气体等,电子特气在其中占比超过60%。

电子特气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制造领域和半导体照明领域,其中集成电路制造中主要用于硅片制造、氧化、离子注入、CVD、刻蚀等环节,半导体照明中主要用于外延片制造和刻蚀环节。

1、国内电子特气市场高速增长,在集成电路中占比最高

全球电子特气市场稳步扩大。根据TECHCET数据,2021年全球电子特气市场规模约45.4亿美元,预计2022年将达到50亿美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60.2亿美元,2017-2025年CAGR值为6.2%,全球电子特气市场逐年扩增。

中国电子特气市场呈现高速增长的状态。根据中国半导体工业协会和SEMI数据,2021年中国电子特气市场规模约196亿元,预计2022年将达到220.8亿元,2025年达到316.6亿元,2016-2025年CAGR值为14.2%,主要原因是下游行业的高速发展加大企业对电子特气的需求,而国家政策一直在大力发展我国半导体产业,在政策利好与需求升级的双轮驱动下,中国电子特气市场发展迅速。

下游应用中,电子特气在集成电路中占比最高。根据亿渡数据,应用于集成电路的电子特气占比约为43%,是电子特气占比最高的应用,此外,用于显示面板占比21%,LED占比13%,光伏6%。

集成电路中用于刻蚀和掺杂的电子特气比例最高,分别占比36%和34%,主要系当前制程刻蚀环节以干法刻蚀为主,电子特气是主要刻蚀剂;掺杂环节电子特气是提供掺杂元素的主要掺杂剂,所以占比较高。

2、行业竞争格局:高端气体被国外巨头垄断,国产替代需求提升

中国电子特气市场主要被国外气体巨头垄断。市场竞争方面,全球电子特气市场市场规模占比最高的是德国林德、法国液化空气、美国空气化工和日本大阳日酸四家公司,2020年分别占比20.2%、15.5%、6.6%、5.5%,共47.7%。

中国电子特气市场方面也由四家公司垄断,市场份额分别为空气化工24.8%、林德22.6%、液化空气22.3%、大阳日酸16.1%,共85.8%。国产厂商占比不到15%。

国产特种气体主要劣势在高端气体领域落后于国外。目前国产特种气体产品主要集中于在中低端产品市场,在集成电路制造应用更广的高端特气市场,国产厂商存在产品品类不齐全,品种纯度不高等问题,因此国产电子特气主要集中于清洗和部分蚀刻、光刻低精度环节,对掺杂、沉积以及其他刻蚀、光刻的高精度环节,主要依赖海外进口。

国产特种气体具备运输优势和价格优势。特种气体属于危险化学品,对于产品的包装和运输有很高要求,一旦发生泄漏会引起严重的后果,因此进口特种气体存在多种不便。如国家进出口管制、交付周期长、容器规格要求高、运输不便、售后困难等。而国产特种气体不存在进出口管制问题,运输和售后也更为便利。价格方面国产特气相较于国外更低,约为60%-80%,有助于下游企业降低生产成本。

目前中国大陆半导体领域对于电子特气的需求主要还是依赖于进口,国产电子特气厂商主要有华特气体、金宏气体、绿菱气体、凯美特气、三孚股份、和远气体、雅克科技、昊华科技、正帆科技、巨化股份等厂商,南大光电通过控股的飞源气体也有供应电子特气,整体国产化率不到15%。

五、光刻胶:集成电路制造之纽带,光刻刻蚀衔接链

光刻胶是半导体制造光刻工艺的关键材料。

光刻胶为利用光化学反应进行微细加工图形转移的媒体,由成膜剂、光敏剂、溶剂和添加剂等主要成分组成的对光敏感的感光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光电信息产业的微细图形线路的加工制作,是微细加工技术的关键性材料。

光刻胶按其形成的图像分类有正性、负性两大类。

在光刻胶工艺过程中,涂层曝光、显影后,曝光部分被溶解,未曝光部分留下来,该涂层材料为正性光刻胶。如果曝光部分被保留下来,而未曝光被溶解,该涂层材料为负性光刻胶。

光刻胶成分主要包括溶剂、光引发剂、成膜树脂和添加剂。

其中溶剂主要起溶解作用,占比50%-90%;光引发剂是核心部分,在特定光辐射能下回产生化学反应,占比1%-6%;成膜树脂起粘合作用,占比10%-40%;添加剂分为单体和助剂,主要对光化学反应和整体性能起调节作用,占比小于1%。

光刻胶按照用途主要分为半导体用光刻胶、平板显示用光刻胶和PCB光刻胶三类。自1959年被发明以来就应用于半导体产业,是半导体工业最核心的工艺材料之一;随后光刻胶被改进运用到印制电路板的制造工艺,成为PCB生产的重要材料;二十世纪90年代,光刻胶又被运用到平板显示的加工制作,对平板显示面板的大尺寸化、高精细化、彩色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不同品类半导体用光刻胶应用于不同制程节点。光刻胶根据对应波长,主要品类分为紫外光谱(300-450nm)、g-line(436nm)、i-line(365nm)、KrF(248nm)、ArF(193nm)和EUV(13.5nm)。目前g-line、i-line广泛应用于0.5um以上和0.5-0.35um制程,KrF多应用于0.25-0.13um,ArF应用于130-7nm,EUV应用于7nm及以下。

1、光刻胶市场规模稳定扩增,细分市场需求趋向于高端化

全球光刻胶市场与国内光刻胶市场稳定扩增。

根据reportlinker数据,2019年全球光刻胶市场规模为82亿美元,预计2021年市场规模约92亿美元,预计2026年将达到123亿美元,2019-2026年CAGR值为5.9%。

根据中商情报网数据,2017年中国光刻胶市场规模为58.7亿元,2021年中国光刻胶市场规模为93.3亿元,预计2022年达到98.7亿元,2017-2022CAGR值为10.9%,保持稳定增长。

光刻胶细分市场中,KrF、ArF市场占比最高。截至2021年,KrF、ArF、ArFi市场规模为6.9亿美元、1.96亿美元和7.59亿美元,市场占比34.7%、9.9%和38.2%;g&iline光刻胶市场2.92亿美元,市场占比14.7%;EUV光刻胶市场为0.51亿美元,市场占比2.6%,KrF、ArF光刻胶市场占比最高,覆盖了250nm-7nm的绝大部分制程。

出货量EUV光刻胶CAGR增速最快,KrF、ArFi保持高增速。根据TECHCET数据,2020年g&iline、KrF、ArF、ArFi、EUV光刻胶出货量分别为3658千升、3307千升、549千升、1190千升、18千升,预计到2025年将分别增长至4048千升、4965千升、602千升、1630千升、145千升,2020-2025年CAGR中,EUV光刻胶增速最高为51.8%,KrF、ArFi分别为8.5%和6.5%,g&iline、ArF增速为2%、1.8%。

下游出货量应用于Logic和NVM出货量增长较多,DRAM保持持平。从下游出货情况看,2021年Logic、DRAM、NVM出货量分别为5954、1565、1853千升,预计到2025年将分别增加至6774、1615、3002千升。Logic和NVM出货量增长较多,主要系先进制程发展增加了光刻步骤数及存储器的快速放量。

2、光刻胶产业从欧美转向日本,核心市场被国外占据

光刻胶产业从欧美转向日本。在集成电路制造业精细加工从微米级、亚微米级、深亚微米级进入到纳米级水平的过程中,光刻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全球光刻胶供应市场高度集中,核心技术一直掌握在日、美等国际大公司手中。

光刻胶产业早先被欧美厂商主导,1950年,德国Kalle公司率先发明g线、i线光刻胶;1980年,IBM研制成功KrF光刻胶技术;1995年,东京应化研发出KrF正性光刻胶迅速开始占领光刻胶市场;此后,日本企业开始统治光刻胶市场。JSR和东京应化先后于2000和2001年推出了ArF光刻胶产品;2002年,东芝开发出22nm的低分子EUV光刻胶。

光刻胶核心市场主要被国外厂商占据。截止2021年,美日韩企业占据了88%的光刻胶市场份额,其中东京应化27%、陶氏17%、合成橡胶13%、住友化学12%、韩国东进11%、富士胶片8%。光刻胶组分决定了光刻胶的质量,也是光刻胶技术壁垒所在。

国内知名光刻胶企业包括南大光电、晶瑞电材、彤程新材、上海新阳等。由于我国光刻胶产业起步较晚,目前市场份额占比较低。

3、国产光刻胶国产替代空间广阔,配套材料市场增长迅速

国内光刻胶生产集中于PCB光刻胶,半导体光刻胶和平板显示光刻胶具有光阔的国产替代空间。

根据ResearchinChina数据,全球光刻胶市场三大组成部分是半导体光刻胶、平板显示光刻胶和PCB光刻胶,市场份额分别为23.3%、25.9%和23.6%。半导体光刻胶在三者中是技术难度相对高、成长性好的细分市场。

目前我国半导体光刻胶和平板显示光刻胶制造能力仍较弱,只占整体生产结构的2%和3%,主要生产技术水平较低的PCB用光刻胶,占整体生产结构中的94%,半导体光刻胶及面板光刻胶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晶圆厂扩产叠加贸易摩擦,刺激光刻胶国产替代需求。

2022-2025年是国内晶圆厂产线投产期,外部压力增大,国产光刻胶进入认证窗口。

受益于5G通讯、新能源汽车等行业快速发展,半导体行业进入迅速扩张期。

据SEMI统计,预计至2024年底,中国国内将建立31座大型晶圆厂,主要集中于成熟制程,随着晶圆厂产线投产,光刻胶验证进入导入期。另一方面由于中美贸易冲突,刺激光刻胶国产替代需求,国产光刻胶发展迎来机遇。

光刻胶配套材料市场规模不断提升。在光刻胶使用过程中,光刻胶配套材料是光刻胶使用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包括稀释剂、显影液、漂洗液、蚀刻液、去胶液等,主要采用基础化工原料,包括氢氟酸、异丙醇、硝酸、氢氧化钾、四甲基氢氧化铵、无水乙醇、双氧水、硫酸、氢氧化钠等制造。

根据SEMI数据,全球半导体光刻胶配套材料市场规模稳步增长,2016年为19.1亿美元,2021年达到了32.3亿美元,CAGR为11.1%。

六、湿电子化学品:保证工艺精度的重要材料,国产替代任重道远

湿电子化学品又称工艺化学品,是微电子、光电子湿法工艺(主要包括湿法刻蚀、湿法清洗)制程中使用的各种液体化工材料。湿电子化学品按照大类一般可划分为通用化学品(通常为超净高纯试剂)和功能性化学品。

湿电子化学品主要用于半导体、光伏太阳能电池、LED和平板显示等电子信息产品的清洗、蚀刻等工艺环节。

半导体行业由于精细加工要求,对湿电子化学品要求更高。

SEMI将半导体用湿电子化学品按金属杂质、控制粒径、颗粒个数和应用范围等指标制定国际5个等级分类标准。

不同线宽的集成电路制程工艺中必须使用不同规格的超净高纯化学品进行蚀刻和清洗,且湿电子化学品的纯度和洁净度对集成电路的成品率、电性能及可靠性均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超净高纯试剂是湿电子化学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比88.2%。超净高纯试剂按照性质划分可分为:酸类、碱类、有机溶剂类和其它类,主要包括双氧水、氢氟酸、硫酸、磷酸、盐酸、硝酸、氢氧化铵等。根据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统计,湿电子化学品中占比较高的是双氧水(18.9%)、氢氟酸(18.1%)、硫酸(17.3%)、硝酸(16.2%)等;在半导体加工领域,需求量较大的产品是硫酸(32.8%)、双氧水(28.1%)、氨水(8.3%)、主要应用于晶圆的清洗环节。

1、湿电子化学品市场稳步增长,中国市场扩张迅速

全球湿电子化学品市场规模稳步增长,2025年需求量增加50%以上。根据智研咨询数据,全球湿电子化学品市场规模2011年为25.3亿美元,2020年为56.8亿美元,2011-2020年CAGR值9.4%。需求量方面,根据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数据,2021年全球湿电子化学品需求量为458.3万吨,半导体需求量209万吨,显示面板需求量167.2万吨,光伏等其他需求量82.1万吨。

预计到2025年全球湿电子化学品需求量将达到697.2万吨,半导体需求量313万吨,显示面板需求量244万吨,光伏等其他需求量140.2万吨,总需求量将增加50%以上。

湿电子化学品中国市场快速增长,2025年需求量超过70%。中国湿电子化学品市场规模2011年为27.8亿元,2021年为137.8亿元,CAGR值17.3%,高于全球平均增速,预计2022年将达到163.9亿元,2028年将达到301.7亿元。2021年中国湿电子化学品需求量为213.5万吨,半导体需求量70.3万吨,显示面板需求量77.8万吨,光伏需求量65.4万吨。

预计到2025年中国湿电子化学品需求量将达到369.6万吨,半导体需求量106.9万吨,显示面板需求量149.5万吨,光伏需求量113.1万吨,总需求量超过70%。

2、晶圆厂扩产刺激需求,贸易摩擦加速国产替代

晶圆厂扩产刺激湿电子化学品材料需求。8吋及12吋产能扩张带动高纯试剂需求进一步提升,12吋晶圆制造过程中所使用的湿电子化学品约为24千克/片,8吋晶圆消耗量约为12吋晶圆消耗量的五分之一,约为5千克/片左右,6吋晶圆消耗量约为12吋晶圆消耗量的八分之一左右,约为3千克/片。

中美贸易摩擦,推动湿电子化学品国产替代进程。湿电子化学品在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占比6.7%,约20亿美元,国内市场规模约6亿美元。

在湿电子化学品的主要应用中,半导体用湿电子化学品国产化率较低,约为20%,显示面板国产化率约为40%,具有广阔的国产替代空间。近年中美贸易持续摩擦,会对电子材料的供应格局产生一定影响,刺激湿电子化学品的国产替代需求,推动国产替代进程。

3、国外巨头占据湿电子化学品高端市场,国产替代任重道远

目前全球范围内从事湿电子化学品研究开发及大规模生产的厂商主要集中在美国、德国、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地区。主要企业包括德国巴斯夫、美国亚什兰化学、Arch化学,日本关东化学、三菱化学、京都化工、住友化学,中国台湾新林科技,韩国东友精细化工等。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国内在国内湿电子化学品市场供应分布仅占9%,欧美企业和日本企业占比超过60%。

我国湿电子化学品多集中于低端市场,高端市场亟需突破。国内湿电子化学品主要供应光伏市场、低代线平板显示市场和6寸及以下半导体市场,G6、G8代线平板显示和8寸及以上半导体市占率仅为10%。我国湿电子化学品由于起步较晚,品类丰富度及提纯技术水平相对落后于国外领先企业,因此多集中于低端市场,但国内厂商积极开拓高端湿电子化学品市场,头部厂商已具备了生产G4、G5标准的部分湿电子化学品品类的能力,同时结合运输、价格和售后等方面的本土化优势,未来湿电子化学品的高端市场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总结来说,国产湿电子化学品市场主要问题在于品种单一,纯度不足,在半导体所需的G4、G5的超净高纯试剂市场占比偏低,国内半导体用湿电子化学品市场中,欧美日韩企业占比近80%,国产化率仅约10%。

目前国内的湿电子化学品企业主要有巨化股份(中巨芯)、上海新阳、多氟多、江化微、晶瑞电材、湖北兴发集团、飞凯材料、盛剑环境、石大胜华等,不过与全球头部湿电子化学品厂商所提供的产品仍有一定的差距。

七、CMP材料:抛光液&抛光垫,平坦化技术核心材料

CMP是一种化学腐蚀和机械研磨相结合的平坦化半导体表面工艺,是集成电路晶圆制造中实现晶圆全局均匀平坦化的关键工艺。半导体制造分为前道工艺和后道工艺,其中前道工艺指在晶圆上形成器件的工艺过程,也称晶圆制造,后道工艺指将晶圆上的器件分离,封装的工艺过程。前道工艺共有七大工艺步骤,分别为氧化/扩散、光刻、刻蚀、离子注入、薄膜生长、清洗与抛光、金属化,通过循环重复上述工艺,最终在晶圆表面形成立体的多层结构,实现整个集成电路的制造。

在晶圆制造的各个阶段,晶圆表面都要进行平坦化处理以保持完全平坦。目的是去除多余的材料,或者是为了建立极其平坦的基底,以便添加下一层电路特征。如果晶圆制造过程中无法做到纳米级全局平坦化,既无法重复进行光刻、刻蚀、薄膜和掺杂等关键工艺,也无法将制程节点缩小至纳米级的先进领域,因此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的线宽不断细小化而产生对平坦化的更高要求需求,CMP在先进工艺制程中具有不可替代且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CMP抛光垫和抛光液是化学机械抛光环节的核心耗材。CMP工艺过程中涉及的耗材包括:抛光机、抛光液、抛光垫。根据SEMI2018年数据,CMP抛光材料在集成电路制造材料成本中占比7%,其中CMP抛光垫、CMP抛光液、CMP清洗液分别占比33%、49%、5%,合计占CMP抛光材料成本的85%以上。

全球晶圆厂积极扩产提升CMP材料需求。根据国际半导体协会SEMI数据,2021年全球晶圆制造材料市场同比增长15.5%,达到404亿美元,晶圆封装材料市场规模同比增长16.5%,达到239亿美元。硅、湿化学品、CMP和光掩模领域在晶圆制造材料市场中增长强劲。

1、制程缩小提高CMP次数,封装工艺进步拓宽CMP边界

晶圆制程缩小需大幅提高CMP次数,导致CMP抛光耗材在晶圆制造过程中消耗量增加。根据Cabot微电子数据,14纳米以下逻辑芯片工艺要求的关键CMP工艺将达到20步以上,使用的抛光液将从90纳米的约5种抛光液增加到20余种,种类和用量迅速增长;7纳米及以下逻辑芯片工艺中CMP抛光步骤甚至可能达到30步,使用的抛光液种类接近30种。CMP的应用边界,从最初的STI(浅沟槽隔离层)拓展到ILD(层间介质)、Metal(金属互连层)、TM(顶层金属)等。

目前逻辑芯片正向7nm以下先进制程发展,台积电5nm产品已于2020年下半年实现量产出货,而芯片制程从成熟制程28nm,先进制程14nm上升到7nm后,CMP抛光步骤大幅增加。

存储芯片的封装工艺进步,让CMP工艺从前道延展到后道。存储芯片由2DNAND向3DNAND技术变革,也会使CMP抛光步骤数近乎翻倍。集成电路2D存储器件的线宽已接近物理极限,NAND闪存已进入3D时代。随着系统级封装等新的封装方式的发展,技术实现方法上出现了倒装、凸块、晶圆级封装、2.5D封装和3D封装等先进封装技术。目前64层3DNAND闪存已进入大生产,232层闪存已经推出,目前处于扩产周期。

此外,TSV硅通孔技术作为一项高密度封装技术也需要用到CMP。TSV正在逐渐取代目前工艺比较成熟的引线键合技术,被认为是第四代封装技术。由于TSV技术中需要使用CMP工艺,进行通孔大马士革铜工艺淀积后的正面抛光,用来平坦化和隔开另一面沉积的导体薄膜,便于金属布线,也会用于晶圆背面金属化和平坦化的减薄抛光,因此CMP抛光材料将在先进封装工艺中寻找到新的市场空间。

2、国产替代突破技术壁垒,国内厂商缩短验证周期

①抛光垫:

抛光垫的自身硬度、刚性、可压缩性等机械物理性能对抛光质量、材料去除率和抛光垫的寿命有着明显的影响。硬度即定期保持形状精度的能力,采用硬质抛光垫可以获得较好的工件平面度,使用软质抛光垫可以加工变质层和表面粗糙度都很小的抛光平面。可压缩性决定抛光过程中抛光垫和工件表面的贴合程度,影响材料去除率和表面平坦化程度。可压缩性越大,贴合越紧密,去除率越高。目前,国际先进厂家在3D-NAND等高要求的生产环节中应用固定研磨颗粒的抛光垫,其产品融合了原本存在于抛光液的抛光颗粒,抛光垫重要性有望进一步提高。

CMP抛光垫行业具有技术密集、资金密集、客户验证壁垒高的特点,导致抛光垫全球市场集中度高,主要被陶氏化学占据,占全球79%的市场份额,美日5大厂商占据91%的份额。过去,国内抛光所用CMP抛光垫,几乎全部依赖进口。目前中国国内仅鼎龙股份有能力大批量提供,是国内唯一一家全面掌握抛光垫全流程核心研发和制造技术的CMP抛光垫供应商。目前陶氏化学垄断了中国近90%的CMP抛光垫市场供给,是国产替代的主要对象。

抛光垫行业的壁垒主要包括:技术壁垒、专利壁垒和客户认证壁垒。技术上,抛光垫需要持续试错,形成稳定有效的材料配方、制作工艺及设计图案,从而获得较好的抛光速率和抛光效果,在各项指标上达到较好的平衡。

②抛光液:

抛光液由去离子水、磨料、PH值调节剂、氧化剂以及分散剂等添加剂组成。在抛光过程中,抛光液中的氧化剂等成分与硅片表面材料产生化学反应并在表面形成化学反应薄膜,后由抛光液中的磨粒在压力和摩擦的作用下将其去除,从而实现抛光。根据应用环节、配方中磨粒、PH值的不同,抛光液可以进行不同分类。

按照应用环节分类:可分为硅抛光液、铜抛光液、阻挡层抛光液、钨抛光液、钴抛光液、介质层(TDL)抛光液、浅槽隔离(STI)抛光液和硅通孔(TSV)抛光液。

按照配方中磨粒分类:可分为二氧化硅、氧化铈、氧化铝磨粒等。二氧化硅磨粒优点是活性强、易于清洗、分散性及选择性好,多用于硅及层间氧化硅介电层的抛光,缺点是硬度大,容易对硅片表面造成损伤,且抛光效率低;氧化铝磨粒优点是抛光效率高,缺点是硬度大、选择性低、易出现团聚,因此抛光液中常需加入各类稳定剂和分散剂,导致成本上升;氧化铈磨粒优点是硬度低,抛光效率高,平坦度高,清洁无污染,缺点是团聚严重,需加入各类稳定剂和分散剂,且铈属于稀有金属,成本偏高。

按照PH值分类:可分为酸性抛光液和碱性抛光液。酸性抛光优点是抛光效率高、可溶性强,多用于对铜、钨、铝、钛等金属材料进行抛光,缺点是腐蚀性强导致选择性低,易降低抛光设备的寿命及可靠性,所以需要在抛光液中添加抗蚀剂(BTA)提高选择性,但BTA对抛光液的稳定性会造成一定影响;碱性抛光液优点是腐蚀性低、选择性高,多用于抛光硅、氧化物及光阻材料等非金属材料的抛光,缺点是抛光效率较低,原因是不容易找到在弱碱性中氧化势高的氧化剂。

抛光液在材料成本中占比最高。根据SEMI数据,全球CMP材料成本占比中,抛光液用量最大,其中抛光液占比49%,抛光垫占比33%,合计占比82%,钻石碟占比9%,清洗液占比5%。根据CabotMicroelectronics和TECHCET数据,全球CMP抛光液2016年市场规模为11亿美元,2021年为18.9亿美元,2016-2021年CAGR值为11.4%。预计2026年将达到25.3亿美元。

根据观研天下数据,2018年TOP5厂商为CabotMicroelectronics、Versum、日立、富士美、陶氏,合计占市场80%以上市场份额。然而抛光液市场格局有分散化趋势,国产替代机会更大。美国的CabotMicroelectronics是全球抛光液市场龙头,2000年市占率高达80%,不过到2017年CabotMicroelectronics全球市占率降低至36%。其他主要供应商包括Hitachi、Fujimi、Versum等,市占率分别为15%、11%、10%。抛光液市场分散程度相对较高,多元化发展趋势明显,国产厂商实现替代机会较大。目前安集微电子已经形成替代,但全球市占率仅有2%。

从国内CMP抛光液市场格局来看,CabotMicroelectronics市场份额高达29.0%,安集微电子市场份额为13%,紧随其后的则是Hitachi、Fujimi、Versum、富士胶片、陶氏等,市场份额分别为12.0%、5.0%、4.0%、3.0%、3.0%。

国内厂商加快验证周期。核心客户认证体系壁垒方面,由于抛光垫和抛光液对芯片良率影响较大,但成本占比较相对较低,在稳定而成熟的FAB厂中,为确保芯片良率,一般很少替换原有稳定的供应商。半导体Fab厂具有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的属性,对于上游半导体原材料的稳定性和良品率有极高的要求,因此对于原材料供应商认证门槛极高、认证周期较长。目前在半导体产业链安全可控的大环境下,国内厂商速度加快,验证周期缩短到半年左右。

八、靶材:PVD沉积核心材料,薄膜沉积重要组成部分

靶材是PVD的核心材料。物理气相沉积(PhysicalVaporDeposition)技术是制备电子薄膜材料的主要技术之一,是利用物理方法在基板表面沉积薄膜的方式,根据沉积方式的不同,PVD分为溅射法和蒸镀法,被沉积的材料称为靶材。靶材是PVD的核心材料。

溅射法是利用离子源产生的离子,在真空中加速聚集成高速离子流,轰击固体表面,离子和固体表面的原子发生动能交换,使固体表面的原子离开靶材并沉积在基材表面,从而形成纳米(或微米)薄膜。被轰击的固体是PVD沉积薄膜的原材料,称为溅射靶材。靶材质量的好坏对薄膜的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

真空蒸发镀膜是指在真空条件下,利用膜材加热装置(称为蒸发源)的热能,通过加热蒸发某种物质使其沉积在基板材料表面的一种沉积技术。被蒸发的物质是用真空蒸发镀膜法沉积薄膜材料的原材料,称之为蒸镀材料。真空蒸发镀膜技术具有简单便利、操作方便、成膜速度快等特点,主要应用于小尺寸基板材料的镀膜。

按照应用不同、化学成分不同、形状不同,靶材产品有三种分类方式。按下游应用可分为半导体靶材、平面显示靶材、太阳能靶材和其他类;按形状不同可分为长靶、方靶和圆靶;按照化学成分不同,可分为金属靶材、化合物靶材和合金靶材。

靶材产业链可以分为金属提纯、靶材制造、镀膜和终端应用四个环节。首先是金属提纯,原材料铝、铜、钽、钛等金属以金属提纯方式形成高纯金属,作为靶材制造的原材料;第二环节是靶材制造,将高纯金属通过加工形成溅射靶材,制造好的靶材包括靶坯和背板两部分,靶坯是溅射靶材的主体,背板起固定靶坯的作用。第三个环节是镀膜,以溅射镀膜为例,以高速离子束流轰击靶坯,溅射出靶坯表面原子,沉积于基板从而制成电子薄膜,电子薄膜按照应用不同有不同分类;最后将薄膜材料应用于半导体芯片、平板显示器、信息存储、光学元器件、薄膜太阳能等不同领域。

靶材市场主要分布于平板显示、记录媒体、太阳能电池和半导体四大领域,其中半导体占比约10%。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截至2021年,四大领域靶材市场占比约94%,其中平板显示、记录媒体和太阳能电池占比较高,分别为34%、29%和21%,半导体占比约10%。

1、半导体靶材市场发展迅速,制造与封装不可或缺

根据SEMI数据,全球半导体靶材市场规模整体保持增长态势。2021年为16.95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20%,其中晶圆制造用靶材10.5亿美元,封装用靶材6.45亿美元。

根据智研咨询数据,2021年中国半导体靶材市场约,预计2022年中国半导体靶材的市场规模将达到75.1亿元,同比增长19%,2018-2022年,中国半导体靶材市场规模一直保持较快增速,CAGR值为22.1%。一方面系消费电子、5G、新能源等半导体下游应用快速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国内政策推动了半导体产业进一步向国内转移。

靶材在晶圆制造与芯片封装中均有应用。在晶圆制造过程中,靶材主要用于晶圆导电层、阻挡层的沉积以及金属栅极的溅镀,在封装过程中主要用于贴片焊线过程中的镀膜。其中铜靶、铝靶常作为导电层,钽靶、钛靶常作为阻挡层,镍铬合金靶、钴靶、钨钛合金靶等常作为接触层。

铜、钽靶材受益于先进制程发展,铝、钛靶材受益于汽车电子发展。在晶圆制造过程中,在110nm以上的技术节点,常以铝和钛作为一组导电层和阻挡层来使用,进入110nm以下的技术节点后,出于对更高导电性能的要求,用铜替换铝作为导电层,用钽替换钛作为阻挡层。因此,先进制程的发展将刺激铜靶、钽靶的需求量增加,而汽车电子所需的功率芯片通常110nm以上制程即可满足,铝靶、钛靶将受益于汽车电子发展。

2、靶材市场国产化率偏低,国内头部企业成长迅速

国家政策推进靶材发展,推动靶材国产化。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新的政策法规,来推动靶材行业国产化的发展,特别是集成电路产业的靶材国产化。2021年颁布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重点提到了集成电路攻关方面,高纯靶材为重点攻关方向之一,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进一步助力靶材产业的国产替代发展。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国内企业在高纯靶材市场已打开一定空间,江丰电子、有研新材等厂商在国内外多家头部厂商已经具备一定的高纯靶材供货规模,随着晶圆集成度提升,靶材需求将继续向多品类、高纯度发展。

九、封装材料

芯片在封装过程中,需要用到很多的封装材料,比如芯片粘结材料、键合线、引线框架、封装基板、陶瓷封装材料、塑封材料等。

日本是封装材料主要生产国,而包括美国和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也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比如在引线框架方面,韩国SKMaterial、日本MitsuiHigh-Tec,、中国香港ASMPacific、日本Shinko、中国康强电子、中国华龙电子、中国永志电子等。

在键合线方面,主要有键合金线、键合铜线、键合银线、键合铝线。主要供应商有日本TanakaDenshi、日本NipponMicro、中国北京达博有色金属焊料(Doublink)、中国康强电子、中国烟台一诺电子材料、中国山东科大鼎新电子(KDDX)等。

在陶瓷封装材料方面,主要供应商为美国Amkor、美国Quik-Pak、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NGK/NT)、英国Alent、日本Hitachi、日本Kyocera、韩国LG、日本Sumitomo、德国BASF、日本MitsuiHigh-Tec、德国Henkel、日本Toray、日本Tanaka、中国宜兴电子器件总厂、中国三环集团、中国中瓷电子等。

在封装基板方面,这个前面在封测部分已经有介绍,主要的封装基板供应商包括:日本揖斐电(Ibiden)、中国台湾南亚科科技、日本神钢(Shinko)、韩国三星、中国台湾欣兴电子(Unimicron)、中国深南电路、中国珠海越亚和中国安捷利(AKMElectronicsIndustrial)。

在塑封材料(Encapsulationresins)方面,主要供应商包括日本Sumitomo、德国Henkel、日本Hitachi、中国江苏中鹏新材料、中国飞凯材料、中国华海诚科新材料、中国衡所华威电子(HysolHuawei)、中国宏昌电子等。

芯片粘结材料(Dieattachmaterials),是采用粘结技术实现管芯与底座或封装基板连接的材料,在物理化学性能上要满足机械强度高、化学性能稳定、导电导热、低固化温度和可操作性强的要求。在实际应用中主要的粘结技术包括银浆粘接技术、低熔点玻璃粘接技术、导电胶粘接技术、环氧树脂粘接技术、共晶焊技术。

环氧树脂是应用比较广泛的粘结材料,但芯片和封装基本材料表面呈现不同的亲水和疏水性,需对其表面进行等离子处理来改善环氧树脂在其表面的流动性,提高粘结效果。由于环氧树脂也是芯片主要的塑封材料,因此以上塑封材料的主要的供应商大多也属于芯片粘结材料的供应商。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烟台德邦科技股份(Darbond)是国内专业提供针对集成电路用的固晶胶、邦定胶、导电胶、底部填充胶的厂商。

今年英特尔发布13代酷睿处理器,推出部分带K版本的处理器,如今更高频率的i9-13900KS也遭到曝光,主频高达6GHz。

最近有海外电商曝光了英特尔尚未推出的i9-13900KS,KS后缀的处理器是英特尔特挑体质处理器,相比普通的i9-13900K默认主频更高,超频潜力也更大。从国外电商页面的价格来看,这次i9-13900KS价格高达975.99美元,约合人民币7000元左右。

而i9-13900K国行价格仅为5299元,那么i9-13900KS的国行售价有望超过6000元。但是在性能以及频率方面,i9-13900K还是比不上i9-13900KS,毕竟更强的体质让i9-13900KS拥有更多可能,也能承受更高频率。

据英特尔透露,i9-13900KS作为旗下首款频率高达6GHz的处理器,将在明年正式上市,在没有超频的情况下就能稳定6GHz。况且这还是在13代酷睿整体有着不小升级的前提下,有着6GHz的i9-13900KS性能着实让人期待。

凭借现有的英特尔600或全新英特尔700芯片组主板,发烧友用户可以畅享第13代英特尔酷睿处理器带来的出众性能。产品支持最新的DDR5和既有的DDR4内存,用户在享受第13代酷睿所带来的性能优势的同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功能需求和预算组装机器。

相比12代,13代英特尔酷睿处理器增加了能效核数量,并在运行多个计算密集型工作负载时将多线程性能最多提升高达41%。第13代英特尔酷睿处理器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超频体验。用户可以看到性能核、能效核和DDR5内存都达到更高的平均超频速度。

为支持第13代酷睿处理器,英特尔还更新了极具便捷性的一键超频功能IntelSpeedOptimizer,以帮助用户轻松地超频。强大的XMP3.0生态系统提供了多种超频模块选择。与IntelDynamicMemoryBoost搭配使用时,此功能可以轻松实现DDR4和DDR5内存的超频。

CPU-Z的跑分数据显示,i9-13900K单线程跑分846分,多线程13054分,稳居CPU-Z单核榜首。多线程成绩比12900KF(11289分)高出15%,比AMDR95950X(16核32线程)高出10%,也比之前的跑分有了提升。

而在超频潜质上,有超频爱好者将i9-13900K超频至8812.85MHz,创下新的世界纪录。此外,超频者还将DDR5内存品牌超到了11130MT/s。不过,他只开启了8个性能大核,关闭超线程,而且只有一个核心跑到了8.8GHz,其他七个都是3.0GHz。

这也更加让人期待i9-13900KS上市后的表现,是否有望超越i9-13900K创造新的世界记录。如果乐观一点,i9-13900KS将有突破9GHz最高频率的可能性。

不过对于特挑体质的芯片而言,虽然相比普通芯片在频率方面能够做到更高,但是极端频率并不是普通用户所能用到的,所以对于大多数用户而言,默认频率才是常态。

英伟达不久前发布RTX40系显卡,虽然带来三款性能卓越的全新显卡,不过由于定价因素等诸多原因,导致争议不断。如今争议最大的RTX4080也在欧洲市场迎来首降,销售情况不容乐观。

据外媒报道,耕升的GeForceRTX4080显卡已经首次低于建议零售价,原价1539欧元已降至1449欧元,这意味着该卡现在的售价低于德国RTX4080建议零售价1469欧元。

自从发售以来,这款显卡就一直处于降价的态势,外媒认为RTX4080目前缺少竞争力,如果用户选择用高于1000欧元的价格购买一张显卡,那么大概率会选择RTX4090而不是RTX4080。

目前RTX4090已经售出超过13万块,而RTX4080还仅售出3万块。除去RTX4090更早发售的原因之外,RTX4080确实在定价方面不具优势,况且在名称命名方面也导致RTX4080更加不受待见。

据介绍,RTX4080拥有9728个CUDA核心和16GB高速美光GDDR6X显存,在现代游戏中的性能可达GeForceRTX3080Ti的2倍。

在较低功率下,性能比GeForceRTX3090Ti更强大。RTX40系列基于全新的AdaLovelaceGPU架构,台积电4nm工艺,在性能、效率上都实现了巨大的代际飞跃,无论光线追踪,还是AI神经网络。这次的流式多处理器,其吞吐量超过上一代产品的2倍。

同时,第三代RTCores光追核心是上一代产品性能的2.8倍,光线与三角形求交性能是上代的2倍。同时加入两个全新的重要硬件单元:OpacityMicromap引擎和Micro-Mesh引擎。

以《赛博朋克2077》为例,RTX40系列光追计算能力,最多比RTX20提升了16倍。第四代TensorCores张量核心,超过上一代使用FP8加速性能的5倍。

支持着色器执行重排序(SER),老黄表示该技术的创新力度,堪比CPU处理器的乱序执行。追带来最高3倍的性能提升,整体游戏性能提升也可达25%。集成光流加速器,保持图像质量的同时提高帧率,带来2倍的性能提升。

不过即使如此,RTX4080仅从游戏性能上考虑,完全无法支撑涨价幅度。但是这一代的RTX4080重点还是在专业领域性能的升级,所以从英伟达起初的策略来看,RTX40系就是与RTX30系平行的产品。

两者分别定位专业与游戏,RTX4080如果改名成AITX4080,那么有关其争议就会少许多。毕竟定位不同,才导致如今的局面。

这次降价对于RTX4080而言是比较危险的,尤其是在所有用户都认为其性能无法支撑售价的前提下,一旦一款产品在质疑中降价,那么就可能面临无法重回价位的情况。

这是英伟达无法接受的,毕竟RTX4080即使游戏性能方面的升级不算小,只是比起前几代而言售价过高,但专业性能方面同样无法忽略。就好比此前的TITAN显卡,一样有着强大游戏性能的同时面向专业用户,同样有追求性能的游戏玩家选择购买。

但无论如何,RTX4080在性价比方面已经完败,这种认知已经被大部分用户所接受,那么之后的路会更加难走,英伟达如果不想出更好的策略来应对这种情况,RTX4080或许会成为英伟达显卡史上销售最差的次旗舰显卡。

NVIDIA的显卡在游戏及高性能计算领域已经随处可见,他们也在不断扩展GPU的边界,各行各业都有可能用到高性能GPU,日前在日本介绍了GPU显卡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推出了医疗服务NVIDIAClara,让内窥镜实现4K240fps超高清图像。

根据NVIDIA所说,医疗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大数据产业,预计到2025年时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6%,前景广阔。

随着医疗设备越来越先进,传统上使用的FPGA芯片已经很难应付大量数据处理,GPU就可以大显身手,适合高度并行的任务处理,还有强大的软件服务支持,NVIDIA为此推出了NVIDIAClaraHoloscan医疗平台。

传统上医疗设备不愿意使用GPU的一个原因还跟支持周期有关,游戏卡支持个一两年就能换新,但医疗设备的支持周期很长,为此NVIDIA也跟合作伙伴提供长期的硬件及软件支持。

解决这些问题之后,NVIDIA就可以充分发布会GPU的高性能优势了,Holoscan医疗平台用了NVIDIA的IGX超算平台,CPU是12核ARM架构,GPU是RTXA6000,性能强大。

得益于这样的平台,IGX在解码能力远胜以往的平台,用于内窥镜的话,原本1080p60hz的图像延迟都要220毫秒,而现在4K240hz下也只有10毫秒的延迟。

今日消息,一位米粉给小米产品经理魏思琪留言,表示小米13系列全系标配IP68级防尘防水,这是国产手机第一家这么做的,小米猛。

这次小米不仅在Pro版上支持了IP68,标准版也支持了IP68,是目前国产手机中唯一一家在标准版上支持IP68的旗舰了。在小米13之前,国产手机要么只在大杯或者超大杯版本上提供IP68级防尘防水,要么是标准版支持IP防水,但达不到IP68级别。

除了全系标配IP68,这次小米13系列全系搭载高通第二代骁龙8移动平台,最高支持120W有线闪充。

此外,根据此前曝光的信息,小米在13Pro上使用了索尼1英寸大底主摄,型号为索尼IMX989,此前小米12SUltra使用的便是这枚Sensor。

对比iPhone13ProMax,索尼IMX989感光面积提升72%,感光能力提升76%,同时拍照速度提升32.5%,启动速度提升11%。

该机将于12月1日正式发布。

第三代iPhoneSE是在今年三月发布的,对于消费者来说,这是一款加入苹果生态和iOS系统最便宜的入门级设备。

对于苹果来说,第三代iPhoneSE在全球各地的销量差异化明显,今年五月的调查数据显示,iPhoneSE3在中美两大市场遇冷,但是广受日本用户的好评,甚至一度供不应求。

关于芯片:满血版A16安排上?

考虑到今年已经更新了第三代设备,我更倾向于相信苹果将在2024年推出第四代iPhoneSE。而这就意味着,如果苹果坚持之前的配置惯例,第四代iPhoneSE将搭载iPhone14系列上的A16仿生芯片。

作为对比,今年发布的第三代iPhoneSE采用的是去年iPhone13标准版同款的A15仿生芯片,与Pro版本上搭载的A15的区别在于,标准版A15芯片砍掉了一个图形处理核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残血版”。

在苹果的差异化战略指引下,明年的iPhone15Pro系列将搭载A17仿生芯片,标准版iPhone15预计将搭载今年iPhone14Pro系列上的满血版A16仿生芯片。

iPhoneSE往往会在前一年的旗舰之后发布,大概率是次年三月的春季发布会,其处理器会与前一年标准版保持一致,第四代iPhoneSE有没有机会用上满血版A16芯片也让我们拭目以待。

关于屏幕尺寸: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科技推主JonProsser认为,第四代iPhoneSE将采用类似于iPhoneXR的设计,最直观的变化在于,第四代iPhoneSE也将采用iPhone主流的刘海全面屏设计——这也就意味着实体Home键将被取消。

Young在一份报道中提到,苹果正在考虑为第四代iPhoneSE提供尺寸在5.7英寸到6.1英寸之间的屏幕,它们将来自两家不同的供应商。而作为第四代iPhoneSE的“模板”,iPhoneXR的屏幕尺寸为6.1英寸。

截至目前,第四代iPhoneSE的屏幕尺寸到底是5.7英寸还是6.1英寸尚没有定论,当然这也有可能是苹果仍未做出最终决定的原因。

关于显示技术:LCD永不为奴?

RossYoung在最近的报告中表示,苹果正在考虑为第四代iPhoneSE搭载5.7至6.1英寸的LCD显示屏,与现行的iPhoneSE保持一致,当然苹果在权衡是否选择6.1英寸OLED屏幕。

从苹果历代产品来看,2017年的iPhoneX是首款OLED屏iPhone。在2020年之后,苹果几乎所有的主要iPhone型号都采用了OLED屏幕。

OLED屏幕的优势相比不用再科普了,当然其价格也会比LCD更高。至于OLED面板的价格是不是已经下降到足以让苹果将它用于iPhoneSE还不好说,如果苹果继续在第四代iPhoneSE上使用LCD屏幕也合情合理,LCD党的“最后一片净土”可能就是他了。

关于解锁方式:TouchID还是FaceID?

毫无疑问,一旦采用全面屏设计,我们也将与Home键告别。那么要解决解锁问题的无非仍然是两种方案——FaceID或者侧边TouchID。

天风国际行业分析师郭明錤在报告中透露,苹果计划在iPhoneSE采用侧边TouchID按钮。目前侧边TouchID主要应用在iPad、iPadAir和iPadmini上,与电源键合二为一,iPhone上面还没有采用过这种设计。

不过根据Young的说法,第四代iPhoneSE可能会保有一个“刘海”,这也就增加了它采用FaceID的可能。但是作为一款入门级设备,苹果真的会将FaceID下放到iPhoneSE上吗?我认为可能性不大。

如果屏幕依然保有刘海设计,那么大概率会和MacBookAir上的刘海类似——苹果已经形成了这样的家族设计语言,“就算是只放前置摄像头,我也要整个刘海出来”。

整体来说,iPhoneSE成为第一款采用侧边TouchID的iPhone是很有可能的。

多家机构的数据显示,三季度在国内市场,小米出货排在苹果之后。

事实上,从双11来看,iPhone依然是最受中国消费者欢迎的单品,尤其是考虑到其价格并不菲。

可是在海外市场,小米则逆袭了苹果,比如欧洲。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t的最新数据统计报告显示,2022年第三季度的欧洲智能手机市场上,三星以33%接近三分之一的份额拿下了第一,而小米则以23%的份额跃居第二,出货量提升4%。

根据小米公司的财报信息,他们已经稳居全球第三大手机厂商的位置,在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上位居前五。

在电动化方面,日系车似乎显得很佛系。

相较而言,美国的特斯拉、通用,德国的大众,韩国的现代起亚、中国的比亚迪以及蔚理鹏等新势力,则在销量、车型等方面保持着更快的步伐。

对此,日本的锂电池之父AkiraYoshino(吉野彰)有些着急了。

据报道,吉野彰日前呼吁日本必须抓紧扩大电动汽车的销售,否则在2025年左右,其在电池方面的优势将会被中韩完全超越。

其中,古迪纳夫发明了锂离子可充电电池和钴酸锂、锰酸锂、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并发现了古迪纳夫-金森法则,用于确定超交换(superexchange)材料磁性符号。威廷汉被称为可充电锂离子电池之父,吉野彰在1983年运用钴酸锂阴极和聚乙炔阳极制出了世界第一个可充电锂离子电池原型。

1991年,索尼基于古迪纳夫的理论,制作出了世界上第一款商用锂电池。

今日晚间消息,王冰冰更新微博动态,预告她将在今晚0点观战世界杯。王冰冰表示,现在已经搞懂了越位、点球、任意球、角球,今天力争进第一个球时候不需要问别人也能搞懂到底是哪队进的球,以免尴尬。

此前在11月22日晚,王冰冰出镜观战世界杯。当时王冰冰自称是个足球小白,她支持阿根廷,球星梅西是她“唯二”认识的球员。

王冰冰在节目中开心地说:“我为什么说也会支持阿根廷,因为梅西大概是我在这场(届)世界杯当中‘唯二’认识的球员。”王冰冰还表示,她认识的另一个球星是C罗。

在那场比赛中,阿根廷队上半场就被造了7次越位,被吹掉了3个运动战进球。赛后王冰冰表示:“借着工作机会人生第一次全程看完一场球赛,一个白的不能再白的足球小白,第一场居然就大爆冷门。这场绝对是一场越位球学习指南,我觉得,我应该已经相当懂越位了,告诉你们一个窍门,那就是:看裁判咋说。”

今晚0点,巴西对阵瑞士,值得期待。

自从英伟达公布RTX4080价格以来,有关这张显卡定价的争议就没有断过。不论是科技UP主还是游戏玩家,纷纷声讨英伟达的定价策略,认为RTX4080的性能提升完全配不上它的价格,这就是一张智商检测卡。

但是在深究英伟达如此定价的本质之后发现,英伟达的定价从客观上来看,确实不厚道,但是主观上来说,却无可厚非。

首先来看看历年xx80显卡的定价,从GTX1080的599美元到RTX2080以及RTX3080的699美元,再到RTX4080直接1199美元的定价。

可以看出相较上一代,RTX4080涨价幅度高达72%,所以说RTX4080的价格确实高到离谱,即使英伟达在发布会上声称RTX4080在光追性能下相较前代提升2-4倍,同样不足以支撑其涨价幅度。

但是回看年初英伟达的表态,或许能发现这一切似乎都有迹可循。英伟达曾经声称,RTX40系显卡将会和RTX30系共存。

并且40系显卡发布会上,英伟达给出的产品线是RTX4090和RTX4080领衔,其后才是RTX3080这代30系显卡,也就是说在英伟达的计划中,RTX40系显卡,至少目前的两款显卡并不是迭代产品,而是同代升级产品。RTX4090和RTX4080更应该被称为RTX3090Ti升级版和RTX3080升级版。

在理解这层意思的基础上,实际上就很好理解英伟达敢如此定价的理由。2018年,虚拟币市场首次矿难,英伟达显卡系列同样受到波及,无数显卡一夜之间跌到白菜价。

今年虚拟币市场再次迎来矿难,本以为历史会重演玩家将会迎来平价显卡,可是显卡价格虽然迎来暴跌,但却更像是从离谱的价格回归正常售价,并没有如消费者预期中那般显卡市场面临价格体系崩塌。

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随着近年来深度学习以及AI领域的崛起,显卡群体早已悄然发生变化。以往推动民用显卡技术发展最大的动力就是游戏行业的兴起,游戏画面以及技术不断升级同样促使显卡不断迭代。

对于游戏玩家群体而言,不是所有玩家都会下血本配置一台高性能的PC,所以时至今日,最受欢迎的显卡依然是RTX3060、GTX1060这样的甜品级显卡,拥有RTX3090Ti40%的性能,价格却只有其16.7%,极高性价比决定玩家最终的选择。

因此英伟达在定价方面大部分型号都会更加倾向游戏群体,同时也会推出最强的旗舰显卡TITAN系列面向专业用户。但是如今专业领域需求的扩大,使得这部分用户对于显卡的多样性要求越来越高,英伟达自然不会忽视这部分用户。

在RTX40系显卡发布会中,英伟达着重展示了该系列显卡在专业领域中的升级。这表明英伟达对于RTX4080以及RTX4090自始至终都有着十分清晰的定位,更加注重专业领域的民用显卡。

虽然RTX4080在游戏性能上有着不小的提升,但是比起专业性能的提升,实在不值一提。

这也是为什么所有从游戏性能角度出发的UP与用户都认为这款显卡是智商卡的重要原因之一,加上英伟达过于实诚的定价,RTX4080仅有RTX4090大约73%的性能,而定价刚好也是这样的比例,导致在游戏群体眼中,如此定价的RTX4080完全背离了用户。

但结合英伟达此前的计划,RTX40系和RTX30系是并行的两个系列,是不同定位的两个系列,那么这样的定价就能说得通了。从英伟达的规划来看,目前两款RTX40系产品定位专业领域,RTX30系全系则是偏向游戏群体的游戏领域。

所以有关RTX4080是不是一张智商卡完全是因为其命名混淆了用户,如果将其名字改成AITX4080,那么对于很多用户而言这款显卡的定价将不会有现在这么大争议,不同定位的显卡自然就没有可比性。

就像丽台显卡无法与RTX系列显卡来对比游戏性能一样,两者的侧重点不同,不能通过游戏性能来比较两者的定价。

仅凭RTX4080在游戏性能中的提升幅度去评判其定价,还是稍显片面,RTX4080不是一款面向游戏用户的显卡,自然在定价方面就不会照顾游戏用户。

但这并不妨碍一些追求极致性能的用户花大价钱去购买这样一款产品,就像当初同样有游戏用户购买TITAN显卡用来娱乐一样。

最后说一下结论,RTX4080是智商卡吗?对于游戏玩家而言,是的,9499的价格在基础游戏性能上甚至不如7999的AMDRX7900XTX,但是RTX4080开启光追后依然远超后者,可这并不能为如此高昂的售价开脱。

对于专业领域的用户而言,不是且十分值得购买,RTX4080作为升级产品而非迭代产品的前提下,拥有比RTX3090Ti更高的专业性能和游戏性能,同时价格更低,这样看来RTX4080更像是专业领域的甜点级显卡。

不过最终如何去定义这款显卡,还要看用户的具体需求,如果能完美契合用户需求且是该价位最优选择,那么RTX4080无疑就是一款优秀的产品。

上周一(11月21日),在美国美国马萨诸塞州欣厄姆市Derby街上的苹果商店发生一起“惨案”,一位司机驾驶丰田4Runner越野车冲破玻璃,撞入店内,造成1死19伤。

据悉,肇事司机是53岁的BradleyRein,他辩称没有酒驾毒驾,而是当时油门卡住了,操作失误冲撞了商店。事发时,有店内顾客被车辆撞到墙上,一名苹果店支持人员死亡,还有一些面临截肢。

Rein已经被捕,涉嫌驾驶机动车伤人罪,保释金10万美元,案件12月22日开庭审理。

另外,苹果门店现在设置了围挡,何时恢复开放还不清楚。

11月28日晚,拼多多发布三季度财报,平台实现营收355.0亿元,同比增长65.1%,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105.9亿元,同比上涨546%,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6.5亿元,去年同期为87.4亿元。

拼多多财务副总裁刘珺表示,本季度账面利润临时增加,部分项目的投入有所延迟,不能完整反映公司的实际生产经营情况。

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投入,助力科技创新与供给侧升级,用技术创造长期价值。

从具体业务来看,拼多多第三季度交易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02%至70.2亿元。网络营销服务及其他收入达284.3亿元,同比增长58%。而商品销售收入则为5640万元,同比下降31%。

在费用方面,三季度拼多多销售及营销费用为140.5亿元,去年同期为100.5亿元,研发费用则为27.0亿元,相较去年三季度的24.2亿元增长11%。

三季度,拼多多持续加大补贴投入,推出“超级农货节”、“多多丰收馆”以及“多多新匠造”等一系列活动,打造实体经济高质发展所需的重要增量市场,助力农业、制造业提质升级。

自去年以来,拼多多坚持“重研发”的战略,持续加大技术投入,支持品种培优与科研成果转化,探索前沿技术在农业生产的应用,推动供应链改造升级、产业提质增效。

拼多多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磊表示,“我们将继续扎根实业,加大研发投入,进一步助力农村实体发展、供应链提效,创造更多价值。”

小米13&MIUI14发布会定档本周四(12月1日)19点,除了最重磅的小米13系列手机和MIUI14,官方预告称,包括小米手表S2、小米Buds4、小米桌面NUC等新品也会登场。

IshanAgarwal甚至直接给出了小米手表S2和小米Buds4耳机价格,预计分别是999元和600元。

对比小米手表S1当时1099元的发售价,S2看来是便宜了。

回到新品层面,小米手表S2将延续AMOLED常亮显示屏,采用不锈钢表壳,支持蓝牙童话和GPS定位等。

至于小米Buds4,将采用半入耳设计,提供某种形式的被动降噪效果。

小米13的价格虽然没有被一同给出,但传言今年将涨价多达20%,或4599元起。

这次小米会同时发布小米13和小米13Pro两款机型,其中13是直屏方案,13Pro是曲面屏方案,二者都全系搭载第二代骁龙8移动平台,全系支持IP68级防尘防水。

另外,根据此前曝光的信息,小米在13Pro上使用了索尼1英寸大底主摄,型号为索尼IMX989,此前小米12SUltra使用的便是这枚Sensor。

小米创办人雷军指出,我们在小米13系列上了下了巨大的功夫,追求几乎360度无死角的高端体验。我相信,小米13系列会让大家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惊艳,甚至从此重新认识小米手机。

雷军强调,过去三年是小米高端化的三年探索期,其中有得有失,有起有伏。但随着战略确定、认知清晰、能力增长和经验积累,我们越发坚定而自信。在周四晚的发布会上,我跟大家聊聊小米这三年的变化。

“AIGC、AI绘画都不是新概念,这一波热度主要是由生成式AI主导,出现了一些通用AI模型,也在C端找到了商业化落地场景。再加上海外AI绘画作品《太空歌剧院》获奖,以及StabilityAI拿到1.01亿美元融资并且开源模型这些因素催化,市场供给端和需求端都有明显的突破。”一名AIGC领域投资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

日增65万用户,AI绘画小程序火了

“太上头了,我都把两三年前的照片都翻出来了,能玩到半夜两三点。”

“我之前有在网上付费找画师画自己的二次元头像,大概花几十块钱到一二百不等,现在用AI绘画这种软件,免费就能画。”

“没想到要画的好还挺难的,最近一直在小红书上看教程,还有专门卖教程、收费帮画的人。”

近日,财联社记者采访了多位AI绘画爱好者,他们中的大多数是近两三个月才接触到AI绘画软件,在谈到对AI绘画的感受时,“好玩”是他们提及频率最高的词。

财联社记者了解到,目前用户主要通过小程序和网站体验AI绘画。据一款小程序“意间AI绘画”披露的后台数据,9月30日至11月12日,平台用户数量从0增长到117万人,仅11月11日单日用户增加65.7万人。

记者也体验了一款AI绘画小程序“盗梦师”,在文字框输入“可爱、治愈、二次元”等关键词,简单的填写了几个选项后,不到5秒钟就获得了图片。

(AI绘画小程序“盗梦师”)

“从我们后台来看,大概80%的兴趣用户,可能以大学生为主,甚至有一小群退休人员。20%是专业级用户,像是产品设计师、工业设计师、视觉设计师、插画师、游戏原画师这些,画画本身就是他们工作流的一部分,用我们的工具可以提高一部分效率,比如画一些元素,或者画一些草稿带给自己灵感。”俞佳表示。

记者注意到,新用户注册盗梦师平台会获得20枚“盗梦星”,每次创作会消耗一定数量的“盗梦星”,若需要更高清晰度的图片则会增加额外消耗,用户可以通过完成任务和商城购买获得“盗梦星”,网页端还开通了VIP付费服务。

(“盗梦师”网站付费页面)

俞佳透露,盗梦师从10月1号开始商业化后,已经有很多用户付费,目前次日留存率大概40%,七日留存率接近30%。

“再往后走就是toC和toB两条线,我们会从一个工具变成一个场景能力,现在输入一段文字来生成图片是不够场景化的,社群中的用户在自发的创造场景。以后会深入行业,跟行业场景结合,比如给游戏公司打造生成游戏元素工作流的一个产品或工具。”

AI绘画现在还只是冰山一角

国泰君安传媒首席分析师陈筱认为,未来五年AI绘画有望参与10%-30%的图像内容生成工作,下一代互联网望成AI绘画关键着力点,相应或将有600亿元以上的市场规模。

多位从业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国内AI绘画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生成的还是比较简单的图片内容,距“解放内容生产力”还很远,在技术、产品和场景方面都有待探索。

“市场也需要被‘泼冷水’,靠‘吸睛’确实短期能在C端铺开并且创收,但持续性要打个问号。”上述AIGC领域投资人士表示。

“AI绘画的技术门槛其实很高。现在之所以出现这么多创业团队,也是因为StabilityAI公布了一个开源模型,只要有一定的技术能力都可以跑起来。但想达到一些细节性的生成效果,光靠开源能力还不够。真的做到商用级别,还得团队自己有算法级别的优化创新。”俞佳表示。

俞佳告诉记者,AI绘画目前的趋势一方面是商业上向场景化转变,“如果只停留在工具层面,之后会越来越内卷。”另一方面是技术上让画面变得更清晰、更可控。“现在的模型还欠缺一点,就是理解人类的意图,这个层面也需要技术去攻破。”俞佳透露,团队很快还会推出AI生成视频的能力。

二六三(002467.SZ)、东方国信(300166.SZ)、视觉中国(000681.SZ)等多家上市公司也表示AIGC业务还处于早期探索阶段。在热度之下,投资者真正关心的还是AIGC如何真正落实在公司业务层面。

十年前的2012年,NVIDIA发布了GTX680显卡,当时的价格不过是3999元,今年的RTX4090显卡已经是12999元了,显卡价格大涨有多重因素,其中核心原因就是芯片代工价格越来越贵。

RTX40系列上了台积电的5nm工艺,而上代的RTX30系列还是三星8nm工艺,后者本质上又是三星10nm工艺的改良版,成本还可以接受,但切换到台积电5nm之后,连NVIDIACEO黄仁勋都要吐槽代工价格“成吨地“上涨,他们也很难受,显卡涨价情非得已。

RTX4090的5nm芯片代工价格是16000美元,这还是2020年的价格,台积电已经多次涨价,2023年还会再涨6%,而GTX680当时是台积电的28nm工艺,那时候也是最先进的工艺,价格只要3000美元。

不仅是芯片代工价格在涨,厂商的设计费用、EDA软件、光罩等配套软硬件都在涨价,而且下代的3nm芯片代工价格要涨到2万美元以上,如果订单量少,价格还会更高,这样综合算下来28nm芯片的成本可能只有当前最先进工艺的1/10了,差距极大。

当然,28nm工艺现在已经无法制造高端芯片了,但是对汽车芯片、IoT物联网芯片、电源管理芯片、传感器等芯片来说依然是足够用的,毕竟市面上还有大量90nm到55nm的产品,后续升级到28nm的需求很高。

正因为此,哪怕量产10年后,28nm对各大晶圆代工厂来说依然是必争之地,台积电2021年来自28nm工艺的营收依然有54.1亿美元,差不多占了公司的1/10营收,而且是拿走整个28nm代工市场的3/4。

日前,迅雷网游加速器发布停运通知,称由于平台运营策略调整,结合整体运营情况考虑,迅雷网游加速器将于2022年12月1日正式停运,关停加速服务和各类活动。

11月28日,官方今天发布了新公告,付费购买的会员可以申请退款或转换成迅雷白金会员;赠送的会员不支持退款,但可以转换成迅雷白金会员。

以下是官方公告全文:

迅雷网游加速器停运公告

迅雷网游加速器已于2021年8月11日关闭会员付费功能,为保证会员用户权益,对于2022年12月1日后,仍有未使用完的会员时长,我们将提供以下“退换”服务:

1、对于付费购买迅雷网游加速器的会员,在2022年12月1日后可申请未使用完的会员时长退费,我们将在产品停止运营后开始安排退款事宜。

2、对于购买迅雷会员赠送的迅雷网游加速器会员未使完用的会员时长,将不支持单独退费,但可申请当时购买的迅雷会员按剩余使用时长退费。

今日消息,小米创办人雷军发文为新品小米13系列预热。

雷军表示,小米13系列不仅仅是我们最新的年度旗舰,更是小米高端探索的三年答卷。

小米13和小米13Pro将以不同的工业设计形态出现。小米13Pro采用了典雅优美的曲屏设计;而小米13则采用了大家呼声极高、期待已久的直屏设计,我们巨资定制了“超窄边直屏”,四边几乎相同,三边都窄到了1.61毫米,这是“视觉四等边”在国内安卓阵营首次实现。

雷军指出,小米13和小米13Pro不是以往的"中杯"和"大杯"关系,而是都以“超越大杯”的思路,设计出了不同的风格,但同样强大优雅,可谓各擅胜场。

从性能领先到体验优先,我们在小米13系列上了下了巨大的功夫,追求几乎360度无死角的高端体验。我相信,小米13系列会让大家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惊艳,甚至从此重新认识小米手机。

参数方面,这次小米13和13Pro全系搭载高通第二代骁龙8移动平台,最高支持120W有线闪充,全系支持IP68级防尘防水。

新品将于12月1日正式登场。

经常网上找资源的朋友们,除了百度网盘,也一定没少用115网盘。

而经常用115网盘的,一定听说过前几年他们推出过一次永久VIP,当时需要5000元开通。

但由于和理发店充卡套路太像,很多网友虽然心动了,但是怕跑路所以并不敢充值开通,结果这几年下来115居然一直风生水起。

甚至当年永久会员还有特权,可以送年费VIP,当初那批用户甩卖了不少会员回本。

获得的VIP服务资格无终止日期,长期有效;

支持在线预览/解压、文档音视频加速转码;云下载任务配额5000个/月;

支持文件的高速下载;有5PB的超大存储空间;

可以在江湖发布传说;

赠送5个社区码/年等权益;

还附送50张有效期到2024年1月15日(周一)的5TB存储空间卡。

另外,如果你的VIP时效不低于10年,则只需5000元即可升级成为长期VIP。

附送50张有效期到2024年1月15日(周一)的5TB存储空间卡,即这50张空间卡须1年内完成使用,过期自动失效作废。

此空间卡可给他人使用,也可以转让给他人,转让次数不限。

在此之前,Intel13代酷睿移动版的泄露,一直都是面向游戏本的H、HX系列高性能版,那么针对轻薄本的P系列、U系列低功耗版呢?

GeekBench5数据库里终于看到了新一代的“i7-1370P”,拥有6+814核心20线程,比现在的i7-1270P多了2个性能核,达到了i7-1280P的档次。

更惊喜的是频率,虽然基准频率从2.2GHz降低到了1.9GHz,但是睿频最高加速频率从4.8GHz来到了5.0GHz。

这也是P28W系列的频率第一次达到如此高度,但不知道最大睿频功耗是否能保持在64W。

另外,三级缓存也从18MB增大到了24MB,一下子就多了三分之一。

不过,GeekBench5数据库里缺乏12代P系列的性能数据,暂时无法得知i7-1370P提升了多少,从规格上看会有不小的跨越。

9月6日,华为宣布Mate50正式成为全球首款支持北斗卫星消息的大众智能手机,在手机没有信号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发送一条19个字以内的短消息求救。

这个被官方称为“捅破天”的技术到底是怎么实现的?B站UP主“先看评测”将华为Mate50进行了拆解。

由于不确定哪一颗才是短报文芯片。于是UP主跑到东莞松山湖华为开发者大会,找到华为手机产品线副总裁李小龙,结果李小龙给他指了五个位置。

值得一提的是,11月4日,国务院新闻办举办了一场北斗白皮书发布会,会上透露短报文芯片成本大概10块钱。

当然,除了芯片外,还需要经过各种天线、信号、技术难题的攻克,最终才实现大众消费的智能产品上北斗卫星消息的可用性,最终实现把卫星终端“装”进兜里。

要知道,苹果iPhone通信的低轨道卫星距离仅为1400千米左右,而华为连接的GEO卫星处于3.6万千米的轨道空间。

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2022年国内手机市场的情况,那一定是寒气逼人。

来自中国信通院的数据,2022年9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2092.2万部,同比下降2.4%,其中5G手机1510.4万部,同比下降0.1%,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72.2%。

虽然9月单月成绩还好,但2022年1-9月,国内市场手机总体出货量累计1.96亿部,同比下降21.1%,其中5G手机出货量1.53亿部,同比下降16.4%,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78.2%。

来看机型的数据,2022年9月,国内手机上市新机型34款,同比下降41.4%,其中5G手机15款,同比下降37.5%,占同期手机上市新机型数量的44.1%。

2022年1-9月,上市新机型累计305款,同比下降13.8%,其中5G手机156款,同比下降9.3%,占同期手机上市新机型数量的51.1%。

国产品牌依然是主导,其中2022年9月,国产品牌手机出货量1832.7万部,同比下降9.6%,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87.6%,上市新机型30款,同比下降44.4%,占同期手机上市新机型数量的88.2%。

2022年1-9月,国产品牌手机出货量累计1.70亿部,同比下降24.4%,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86.5%,上市新机型累计278款,同比下降13.1%,占同期手机上市新机型数量的91.1%。

智能手机方面,2022年9月,智能手机出货量1984.4万部,同比下降4.6%,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94.8%。

2022年1-9月,智能手机出货量1.91亿部,同比下降21.3%,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97.4%。

2022年9月,智能手机上市新机型28款,同比下降47.2%,占同期手机上市新机型数量的82.4%。

2022年1-9月,智能手机上市新机型累计257款,同比下降14.3%,占同期上市新机型数量的84.3%。

近日,手机中国注意到,美国最新热播电视剧《边缘世界》里,疑似出现了一部曾经被称为“理财产品”的华为MateXs折叠屏手机。这可惊呆了笔者,制裁的时候没见你们手软?这怎么转头又用上华为手机了?

《边缘世界》中的华为MateXs

《边缘世界》是文森佐·纳塔利、欧瑞克·莱利执导,科洛·莫瑞兹主演的科幻类美剧,该剧讲的是在未来世界,一个女子发现了一台可以进入另外一个现实世界的设备,然后探索属于自己的未来的故事。目前的第一季总计有8集,第二季不出意外应该会在明年上线。该剧目前豆瓣评分8.3,总体评价还是很好的。

《边缘世界》

当然,剧中的这款手机状态栏或许有些不一样,不过对此进行更改并非难事,小编花了10秒P了一张图,然后在手机上全屏显示就达到剧中效果了。

华为MateXs真机

华为目前已经出到了MateXs2,而剧中的华为MateXs,核心配置主要有麒麟9905G芯片、展开后8英寸的OLED屏幕、4000万像素超感光徕卡四摄、4500毫安电池等等。由于是比较早期的机型,这款手机是支持5G网络的。

不得不说这可是真的讽刺啊,拜其“大缺大德”,华为如今的旗舰手机无法直接使用5G网络,常务董事余承东都直言这是耻辱,但是漂亮国的热播电视剧却又出现了华为旧款5G手机的身影。果然制裁是工作,华为是生活,“麒麟奶奶提”(麒麟990)+华为5G+外折叠屏还是真香啊。

目前,这款华为MateXs已经基本售完下架,市面上只有二手机型,官方在售的只有MateXs2。MateXs2同样是一款外折叠屏手机,且经过后期更新之后,现在已经可以支持北斗卫星消息了,可惜这款机型暂时只支持4G网络。此外,华为还有一款折叠屏手机MateX3正在准备当中。

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受到了不公的待遇,但是华为的手机业务依然在稳步发展且蒸蒸日上。纵然受到了明显的恶意,但是优质的产品却不会因此而被埋没。

手机不仅是手机,还可以充当车钥匙,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鲜功能了,各大手机品牌现在都有这样的功能,vivo刚刚宣布X90等机型的数字车钥匙升级,正式支持BMW汽车,各位vivo手机用户的宝马可以一刷即开了。

目前支持vivoX90系列、X80系列、XFold系列、XNote、iQOO10系列、iQOO9系列等多款机型,更多机型后续可以在vivo钱包中查看。

同时软件版本需要升级,如下所示:

1、需要将MyBMWApp版本更新至2.11.0及以上

2、vivo钱包版本更新至4.6.7.0及以上

3、手机系统版本更新至最新

还需要确认车辆支持BWM数字钥匙功能,查询方式如下:

方法2:宝马车机,点击【我的座驾】->【设置】->【车门/钥匙】,能看到"数字钥匙"选项,即为支持BMW数字钥匙。

今日,坚果投影预热了自己的新款投影仪“N1系列”,并打出了“一步到位”的标语,可见新品的配置应该不低,该产品将会在12月1日晚8点登场。

从官方的海报可看出,新款投影仪造型简洁,采用黑白拼接设计,正面有一颗投影镜头,侧面还设有散热开孔,主体的棱角进行了圆润处理。

不过与一般的投影仪有些区别,就是其底部采用脚架支撑,使得整机看起来像一个放倒的“N”,官方称该投影仪在形态上会“颠覆想象”。

坚果最新的投影仪是在8月份发布的超短焦投影仪O1S,具备0.25:1超小投射比,放在电视柜上就能投射100英寸画面。

配置方面,坚果O1S搭载联发科四核MT9669,3GB内存+16GB闪存,具有1200ANSI流明,1920*1080PFHD分辨率,并联合丹拿打造音响,低音下潜至55Hz,首发价3499元。

据悉,坚果投影旗下产品有长焦旗舰J系列、中端G系列、超短焦O系列、便携P系列以及激光电视U系列,N系列作为一款新系列,将会主打哪个方向,期待官方来揭晓。

激光和喷墨打印机,你Pick谁?

如果是前者,那么要注意了,日本巨头爱普生决定,将于2026年停售办公用激光打印机,重心转移到喷墨式产品上。

爱普生的理由非常简单,那就是为了绿色可持续发展。爱普生认为,喷墨技术比激光打印在减排低碳等方面更具潜力。

对此,爱普生营销经理KoichiKubota解释,激光打印机通过加热和融化墨粉来工作,而爱普生的无热喷墨技术通过使用机械方式将墨水喷涂到页面,这会减少能耗。

同时,喷墨打印机的维护也更简单,只需要定期更换墨粉和废墨盒,激光打印机则需要更换硒鼓、显影剂、碳粉、定影器等。

实际上,除了亚洲和欧洲,爱普生已经在其它众多市场停售激光打印机。对于存量用户,官方承诺还会提供耗材和备件支持。

为了解决喷墨打印慢的劣势,爱普生新款的喷墨多功能机每分钟的打印数量已经增加到了60页,且能耗比激光打印机降低90%。

资料显示,IDC统计称,今年三季度,我国市场的喷墨打印机出货218.0万台,同比增长58.2%;激光打印机出货量205.0万台,同比下降9.7%;针式打印机出货量41.9万台,同比下降12.3%。

2021年,惠普、佳能、爱普生三家公司打印机全球市场份额分别为40%、21%和18%,处于行业前三位,接下来还有兄弟、京瓷、利盟等。

相比CPU市场AMD靠锐龙处理器大杀特杀,在显卡市场上AMD现在的压力更大了,多年来大家都期待两家能够五五开,然而没想到的是矿卡崩盘之后,NVIDIA在显卡市场上的优势反而更大了,JPR公布的最新数据是占了88%的份额。

JPR的Q3季度报告中,独立显卡当季出货量只有1400万,相比去年同期的2400万锐减了约42%,相比此前季度的1900万也减少了约26%。

这其中桌面显卡只占了700万,上一季度有1000万,去年同期更是1300万,如今几乎腰斩。

在三家厂商中,NVIDIA目前占据整个独立显卡市场的多达88%,份额大涨,AMD从一年前的17%跌落到了8%,Intel甚至都拿下了4%的独显份额。

NVIDIA的优势领先到什么程度?桌面独显上N卡、A看是86%、10%,笔记本独显则是90%、5%。

简单来说,以往AMD显卡还能跟N卡四六开甚至三七开,但在Q3季度中双方别说二八开了,现在差不是一九开。

更坏的情况是,独显市场未来两年还会继续萎缩,这对劣势方更不利,大家只会选择更占优势的显卡品牌。

现在讨论AMD显卡为何卖不过NVIDIA已经没什么价值,技术、性能、渠道及品牌运营上都可能找到一堆理由,然而对玩家来说更可怕的一个后果就是一旦A卡份额止不住,游戏厂商未来在AMD显卡的优化支持就会更少,这会成为一个恶循环。

在前有NVIDIA后有Intel的情况下,A饭还能怎么办?只能期待RX7000系列这波在显卡供应及挖矿上别再走RX6000系列的路了。

日前,极兔速递官宣,梅西成为其全球品牌代言人,这也是国内快递企业首次签约足球巨星代言。

极兔速递方面表示,梅西追求卓越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与极兔速递持续提升服务、致力连接全球的品牌理念完美契合。

据了解,梅西是阿根廷职业足球运动员,司职前锋,曾荣获7座金球奖、6次世界足球先生。11月27日凌晨,梅西在卡塔尔世界杯帮助阿根廷2比0击败墨西哥。

极兔速递创立于2015年,快递网络最初以东南亚市场为主,2020年初正式进入中国市场,2021年以68亿元的价格收购百世快递。

截至目前,极兔的快递网络已经覆盖印度尼西亚、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柬埔寨、新加坡、中国、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墨西哥、巴西、埃及共13个国家。

这不是快递业第一次签约体育明星了,此前中国邮政曾签约田径运动员刘翔,德邦快递签约篮球运动员易建联,顺丰同城签约田径运动员苏炳添。

随着智能手机功能的逐渐增加,手机的尺寸也在顺应用户需求越来越大,但也确实有部分用户更喜欢小尺寸的手机。

今天,Unihertz旗下的Jelly2E国行版本正式开售,成为了2022年极为少见的,比巴掌还要小的智能手机。

UnihertzJelly2E采用了一块3英寸的854x480分辨率显示屏,搭载联发科HelioA22(MT6761)处理器,4GB内存,64GB存储空间,2000mAh电池,支持指纹识别与全球4GLTE和双卡槽。

同时,Jelly2E还支持microSD卡扩展与3.5mm耳机孔,并支持红外线功能。

不过,与此前发布的Jelly2相比,Jelly2E其实更像是一个“缩水版”。

在体积与屏幕参数相同的前提下,更早发布的Jelly2采用了性能更好的联发科HelioP60(MT6771)处理器,有着更大的内存,还支持NFC、OTG等功能,且允许将指纹用于支付操作。

相比之下,Jelly2E唯一的优势大概就是升级了Android12操作系统。

目前,UnihertzJelly2E国行已经上架电商平台,首发售价1099元。

国内的双11大促已经告一段落,欧美地区的“黑色星期五”“剁手星期一”也接踵而至。

对于打算装机的朋友来说,今年“黑五”期间,PC硬件的杀价力度同样毫不手软。

以SSD为例,主流原厂颗粒的热销产品中,1TB已经跌至前所未有的59美元,2TB也干到了100美元出头。注意,这些还都是走PCIe4.0的NVMeM.2固态盘。

其中Solidigm就是SK海力士收购Intel闪存部门后成立的消费级品牌,完全可以避免黑片、杂片的可能。

关于接下来SSD的走势,行业的普遍观点是在明年上半年都还在下行轨道中,最多保持稳定。毕竟主要原厂美光、三星、SK海力士等均放缓了增资扩产的步伐,进一步收缩供给量。

马斯克给员工的一封内部邮件火了。

鼓励员工拒绝开会、公司规定不合理可以不遵守……俨然一个为员工着想的好老板。

一开始人们还奇怪马斯克的画风怎么变这么快,后来才发现原来这是他6年前写的。

对象也不是推特员工,而是特斯拉。

最近这封邮件由博主Alex曝光并梳理后,在网上引发网友激烈讨论。

许多苦开会久矣的网友们纷纷表示强烈支持。

甚至马斯克本人也亲自回复说:

总结得好。

当时,特斯拉创下了有史以来破纪录的销售量——第三季度交付了2.45万辆汽车。

这也就是这封邮件的发出背景了,马斯克也对特斯拉员工表达了感激之情。

但邮件更大的亮点,在于后半部分“Btw”(顺便提一句)里的建议。

这些建议整体来看,矛头均指向一件事——开会,Alex将它们归结为了6大点。

咱们一同来品一品。

1、不要开大会

除非大型会议能给每个人带来价值,否则不要安排开大会。

2、若是做不出贡献就离开会议

如果一个会议不需要你发表意见、提供价值、做出决定,那么你的存在毫无价值。

3、忘掉“指挥链”(chainofcommand)

有问题直接跟同事沟通,而不是非得经过主管和经理。

能做到快速沟通的人就能快速做出决策,而快速决策就意味着竞争优势。

4、思路要清晰,而不是耍聪明

避免毫无意义的词汇和专业术语(不要说黑话),这样只会降低交流的效率。

在用词过程中尽量选择简洁、直奔主题、容易理解的,而不是那种听着挺“聪明”,但实则晦涩难懂,要保证有效性。

5、不要频繁开会

会议是用来合作、正面直击问题,并且解决紧急问题。

一旦问题被解决了,那么频繁开会就没有任何意义。

其实不开会就能解决大部分的问题,例如通过发短信、发邮件等。

如果没有必要,不要打断团队的工作流程。

6、善用常识

如果公司的规定不合理、没法促进进步、不适用于你个人,那就不要盲目服从。

不要循规蹈矩,要遵从(工作)原则。

马斯克是否一直在坚持?

其实,“拒绝开大会”一直是马斯克坚信的管理模式。

2009年特斯拉还处于起步时期,马斯克在接受GQ采访时就曾表示:开会是人们不工作的时候才会做的事。

而现在,他也把这一追求效率的作风从特斯拉带到了推特。

在马斯克入驻推特给员工发的第一封邮件中,他就明确规定了:

禁止远程办公,每周至少在办公室工作40小时。

在后来临时召集的一次全员会议中,马斯克甚至警告员工,要做好每周工作80小时的准备。

其他措施还包括:取消推特每月一次的“全公司休息日”、代码审查不合格的员工直接开除等等。

不仅对员工如此,他自己也是以身作则。

在最近的巴伦投资大会上,马斯克宣称自己目前每周120小时的工作量。

一周7天的安排就是睡觉,醒来,工作,睡觉,醒来,工作,有点回到当时睡在特斯拉工厂地板的感觉。

对于这种硬核的管理方式,网友们的看法也是褒贬不一。

有苦开会久矣的网友表示强烈支持:

希望自己的前主管能学一学!本来5分钟邮件交流的事,非要开2小时的会。

有人甚至表示,让竞争对手读到这封邮件内容,是在泄漏马斯克的管理技巧。

但持反对意见的网友则表示,这种方法适用于特斯拉和SpaceX,但不一定适用于推特。

不过不管评价如何,特斯拉的发展或许在某种程度上证实了马斯克管理模式的成功:

据华尔街预计,特斯拉第四季度将交付约43.8万辆汽车,高于2022年第三季度的34.383万辆和2021年第四季度的30.86万辆。

如果这一数字是真的,这也将和6年前邮件里的话不谋而合:这又是一个创纪录的销售量。

100家英国公司已签署一项永久协议:每周4天工作制且不会给员工减薪。

这100家公司总共雇佣了至少2600名员工,虽然只占英国工作人口的一小部分,但他们希望能成为从根本上改变英国工作方式的先锋。

其中规模最大的一家公司“Awin”的CEO称,“这是我们公司历史上最具变革性的举措之一。

在此前一项调查中,约70家公司、3300名员工,与剑桥、牛津、波士顿学院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为期四天的试验,结果表明其中88%的公司业务“运作良好”,95%的公司生产率保持不变甚至有所提高。

一些历史学家表示,关于引入四天工作制的辩论与19世纪争取双休日的运动有很多相似之处。

冬季来临,电热暖手器由于使用方便,而且大部分售价只要几十块钱,因此在秋冬季节备受青睐。

电热暖手器也被称为“暖手宝”或暖手袋,一般内置纯净水,通过电加热棒升温,支持智能控温。

但是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经过对全国13个省市流通领域126批次产品的抽查检测发现,不合格率竟然达到了惊人的65.1%。而且隐患多在于可能爆炸伤人,引发触电、火灾等。

在湖北一起事故中,唐女士购买的暖手宝在充电时突然爆炸,她的儿子两条腿都有不同程度的烫伤。医生表示,要进行植皮手术,才能保证孩子能够正常行走。

类似的暖手宝爆炸烫伤、自燃起火等事故,每年冬季都有发生。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提醒,消费者在购买和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选购常识

1、应注意选择安全性相对较高的电热线式或金属发热管为发热元件的暖手宝。

2、选择信誉良好、证照齐全的正规商家,购买时向经营者索取发票或购物凭证。

3、查验是否有商品名称、生产企业名称地址、出厂检验合格证、执行标准、生产日期等信息。

二、使用常识

1、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通电储热,不可放置在棉被、床单等易燃物品上,以防引起燃烧;储热过程中,人不得离开,不可边通电储热边使用;指示灯熄灭后,应及时断电。

2、使用时,避免产品跌落或挤压,如发现温度明显过高,应立即停止使用,将其置于远离人的空地上。

科技创新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理,科技创新也是一座城市的关键发展指标。那么,就全球范围来看,国内城市的科创能力如何呢?又有哪些城市可以排名前列呢?

据CNMO了解,日前,全球科创中心最强城市名单公布,北京超波士顿挺近前五,硅谷所在地旧金山-圣何塞高居榜首。

近日,《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发展指数2022》在首届世界地理大会上正式发布。就整个排行榜来看,在综合排名前百名的科技创新中心中,美国有26个城市入选,中国也有20个城市在列。不过,如果单看30强的话,美国有13个城市入选,几乎两倍于中国。

由于篇幅有限,CNMO在这里为大家列出了综合排名前30位的全球科创中心,依次为:旧金山-圣何塞、纽约、东京、伦敦、北京、波士顿、巴黎、首尔、洛杉矶、上海、华盛顿、深圳、芝加哥、大阪、西雅图、费城、慕尼黑、杭州、斯德哥尔摩、休斯敦、广州、圣迭戈、奥斯汀、阿姆斯特丹、马德里、达拉斯、柏林、亚特兰大、新加坡、巴塞尔。

那么,该科创中心发展指数是如何得来的呢?据官方介绍,指数研制牵头方从创新要素全球集聚力、科学研究全球引领力、技术创新全球策源力、产业变革全球驱动力和创新环境全球支撑力5个维度,对全球六大洲45个国家和地区130个城市的科技创新发展水平进行了全面的科学测度,最终得到这一发展指数。

今日消息,小米创办人雷军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了小米12TProDanielArshamEdition。

雷军表示,这款手机是小米携手DanielArsham联合打造,联结了雕塑艺术与当今的手机智能终端,将只在国际市场上销售的小米12TPro转变为当代艺术作品。

这款新品售价是899欧元(12GB+256GB),约合人民币6700元,全球限量2000台,12月5日在海外上市发售。

这款手机的包装盒、充电器、数据线、系统UI等都进行了深度定制,极具辨识度。

参数方面,小米12TProDanielArshamEdition与普通版本保持一致,后置2亿像素主摄,主摄型号为三星HP1,系motoX30Pro同款主摄。

其传感器尺寸为1/1.22英寸,比索尼IMX707还要大,后者的尺寸为1/1.28英寸,单位像素面积为0.64μm,支持ChameleonCell像素合成。

核心配置上,小米12TPro采用6.67英寸AMOLED面板,分辨率为1220×2712,搭载高通骁龙8+芯片,前置2000万像素,电池容量为5000mAh,支持120W有线闪充。

近年来,“素皮”逐渐在塑料、金属、玻璃、陶瓷之后,成为了手机后壳材质的新宠儿。

但虽然素皮有着手感更好、质感更细腻等优点,但由于材质本身的限制,它也客观存在脏污后不易清理、长期使用容易出现黄边、易被磨损等一系列问题。

今天,小米官方宣布,将在小米13系列上,采用一种全新的“科技纳米皮”。

据介绍,这种新材质在保持素皮材质皮质手感的同时,一次性实现了抗磨损、抗变色和抗脏污的效果,提升了素皮材质的可靠性和寿命。

对于用户来说,这有效解决了选择素皮材质时的顾虑,同时也提升了手机在长期使用后的日常体验。

小米13系列预计将在本周四(12月1日)晚7点发布。

小米13系列和MIUI14系统定档本周四(12月1日)发布,今天官宣后,各种密集预热纷至沓来。

其中小米13采用直屏直边造型,小米13Pro则是曲面屏,背部的摄像头模组也比小米13大了一圈。值得注意的是,镜头部分没有额外突出,也就是几颗镜头和盖板完全处于同一平面下。

另外,小米13Pro还出现了素皮后壳,官方已经证实将创新运用科技纳米皮材质,抗磨损、抗变色和抗脏污,完美解决选购顾虑。

包装方面一黑一白,但因为没有徕卡元素,应该只是PS。

据了解,除了骁龙8Gen2,小米13系列的其它看点还有MIX989下放、新的IMX8系CMOS、UFS4.0闪存、Wi-Fi7、超声波指纹、120W快充、新的澎湃芯片等。

今日消息,小米13正式官宣,新品将于12月1日登场。

这次小米13定制了一块屏幕,做到了视觉四边等宽,三边1.61mm,下巴1.81mm,屏占比高达93.3%。作为对比,iPhone14四等边宽2.4mm,iPhone14Pro宽2.15mm。

有网友提出疑问,小米13为何左右边框和上边框不增加0.2mm,做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四边等宽旗舰?

对此,小米产品经理魏思琪表示,这个也讨论过,但是因为0.2mm的差距视觉不太看得出来,而顶边和侧边是日常视野范围最容易被感知的,还是优先体验,不优先参数对齐了。

小米中国区总裁卢伟冰表示,小米13极窄设计,可能是2023年的唯一。

核心配置上,小米13采用直屏,Pro版采用曲面屏,全系搭载高通第二代骁龙8移动平台,最高支持120W有线闪充,全系标配IP68级防尘防水。

这次的三名航天员有些特别,最年轻的张路都已经46岁,邓清明56岁,费俊龙57岁,其中费俊龙是时隔17年来再次进入太空,而邓清明则是首次。

邓清明实际上是1998年国家选拔的14名首批航天员之一,也是其中唯一一个没有圆梦太空的现役航天员,25年来他四次作为发射任务的备份,最接近飞天的一次还是神舟十一号飞船发射。

25年的等待,邓清明终于在今年实现了飞天梦,这对他来说是意义非凡的。

在公开亮相的活动,也发表了感人的宣言,表示自己25年来从来没有停止过训练。

邓清明表示,太空不会因为故事感人就向我张开怀抱,作为航天员,坚守飞天初心、永不停歇训练,是我的常态更是我的姿态。

对我来说,我可以用一生去默默准备,但不允许在任务来临的时候,我却没有准备好。

从左至右依次为航天员费俊龙、航天员邓清明、航天员张陆

今日消息,李楠发文表示,如果iPhone15还是直角形体,我就买一个开直播给砸了,苹果不至于没有高水平工业设计师吧。如果改形体还支持Type-C,那我一秒钟真香。

众所周知,苹果自iPhone12系列开始,重新回归了经典的直角边设计,这种设计目前已经使用了三代产品,难免让人产生了审美疲劳。而且直角边缘太锋利,使用起来会有明显的硌手感。

据爆料,在iPhone15系列中,苹果会改进设计。消息人士称其会采用类似iPhone5C的设计,正面完全扁平化,背面则是较为圆润的机身。而且消息称iPhone15系列使用钛合金材料重新打造,它能进一步提升整机的质感。

此外,iPhone15系列另一大看点是USB-C接口。迫于欧盟压力,苹果将在iPhone15系列上放弃传统的闪电接口,新接口在传输和充电规格上都会有很大提升,但不要指望标准版机型会给大家这些升级,标准版只提供USB2.0标准,数据传输速度与Lightning完全一致。

值得注意的是,iPhone15系列这次会标配灵动岛功能,不再使用刘海屏,但是苹果仍然会采用差异化策略。标准版搭载iPhone14Pro系列上的A16仿生芯片,而高配版才会使用新一代A17仿生芯片。

对于日本来说,本身就非常的缺能源,所以核能是他们非常依赖的,叠加今年全球能源危机。

日经新闻11月28日报道,日本经济产业省制定了关于今后核能政策的行动计划方案,其中包括“推进开发和建设采用新安全机制的新一代创新核反应堆”。

在11月28日召开的综合资源能源调查会原子能小委员会上提交行动计划方案。计划年底前在日本政府的GX(绿色转型)执行会议上通过。关于建设新一代创新核反应堆,首先将改建已决定废堆的核电站。

在这之前,日本政府已经表态,将会继续核能,并且东电的核污水会坚持排海。

在小米13宣布全系标配IP68防水防尘之后,摩托罗拉也来凑热闹了。

联想中国区手机业务部总经理陈劲发文称,motoX40也将支持IP68防水级别,号称是“手机中的SUV”。

这似乎也是最近两年摩托罗拉首款支持IP68的旗舰机型。

虽然支持IP68厂商也不会为进水故障进行保修,但是在日常使用中不慎掉进水盆、被泼水、淋雨等情况下,基本都能保障正常运行,不会对内部造成损伤,还是非常实用的。

在电子产品领域中,大家也经常会提到一句经典老话“防水溅,不妨手贱”,所以不建议大家直接用水冲洗手机。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IP68只是防水,并不能防水蒸气,所以带着手机洗澡依然会有很大风险,内部会有出现冷凝水出现的风险,也建议大家不要尝试。

根据摩托罗拉最新海报显示,motoX40会在12月与大家见面,具体的发布日期可能会稍晚一些。

该机目前已经在工信部入网,公示信息显示,其正面将采用一块6.67英寸OLED屏,1080P的分辨率,居中开孔方案。

后置相机为类似方形的三摄方案,分别配备5000万像素大底主摄、5000万像素超广角、1200万像素人像镜头。

iQOO手机今日表示,将要发布的iQOONeo7SE新机,不仅首发天玑8200处理器,还将配备增强版LPDDR5和超频版UFS3.1。

据官方数据,新机可以超稳117.3FPS畅玩峡谷120分钟,堪称“性能神机,比快更强”。

进行强化后的LPDDR5与UFS3.1可具有更快的读写速度,安装打开应用、文件存储更顺畅,增强后台应用响应效率,预计与上代相同,将支持UFS深度碎片整理2.0技术,保证Neo7SE长期使用不卡顿。

处理器方面,该机将首发天玑8200,台积电4nm制程工艺,与天玑8100相比,天玑8200在制程工艺与CPU频率有所提升,同时集成了Mali-G610MC6GPU。

此外,iQOONeo7SE采用6.78英寸AMOLED屏,支持120Hz高刷,后置64MP+2MP+2MP三摄,配备5000mAh电池,支持120W快充。

iQOO11系列新品发布会将于12月2日14:30召开。届时,iQOO11系列与iQOONeo7SE将一同登场。

去年,半导体行业遭遇芯片短缺,包括台积电、三星、联电、格芯等在内的晶圆代工巨头,产能满载,一片难求。甚至还进行了几轮涨价,即便如此,还是香饽饽。

然而,时过境迁,辉煌不再。

据DT报道,预计明年上半年,台积电的产能利用率将跌至80%左右,其中6nm、7nm的闲置率进一步扩大,更先进的4nm/5nm也将从明年1月份开始出现不满载的罕见状况。

前不久有消息称,台积电的6nm、7nm工艺产能利用率已经跌到不足50%。

除了多家行业厂商结合供需关系进行的调整,宏观经济的低迷似乎也是原因之一,一些观点认为目前经济周期运行到低点,几乎没有几家企业能够独善其身。

NVIDIA的RTX4090显卡烧毁事故让很多玩家都在担心PC功耗越来越高之后的安全问题,NVIDIA调查称是玩家接口没插紧,但功耗显然也是个麻烦事,电源线的质量很重要,海韵今天发了一套高质量电源压纹线套装。

据海韵所说,为满足高端玩家个性化需求,海韵推出全模组电源压纹线套装,符合UL安规认证,支持旗舰级高功耗平台。

这套线材使用足料铜芯高规格用料,16AWG线径,耐高电流合金铜端子,带有电压补偿线路,安全可靠,维持电压稳定输出。

12V使用16AWG高规格线径,可通过更高电流,阻值低,导电性更强,低损耗高效率稳定输出。

8-pin供电接口为采用94V-0高等级塑料,与HCS(High-Cur-rentSystem)高电流系统,耐高电流合金铜端子,温升低、耐腐蚀,抗氧化,输出更稳定。

PVC压纹工艺,细致如编织质感,比普通模组线更软,更好走线,装机更美观。

标配2组CPU8-pin接口,3组PCle8-pin接口,满足旗舰级高功耗平台接口要求。6个SATA接口,支持磁盘阵列和NAS平台。

可根据机箱规格和装机主题颜色选择黑、白两种颜色。

至于售价,这套压纹线售价469元,首发10元定金,尾款立减70元,相当于399元一套。

11月28日,明星“孔雪儿长白山vlog”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原来是孔雪儿近日因为工作原因去了一趟长白山,她用视频记录下了此次行程。

视频中,孔雪儿登上长白山后美丽的妆容、吹弹可破的肌肤与身后的美景相融合,不少网友都被美到了。

不过没想到,根据孔雪儿放出的vlog,她在拍照时拍着拍着就拿出了一部手机。

这款手机采用微蓝配色,后置双圆环摄像头,机身轻薄,颜值很高,跟这样的美女和美景同框十分相称。

这是哪款手机?新机后置摄像头大大的“8”字型暴露了这款手机的真实身份。

没错,它隶属于荣耀近期刚刚推出的新机荣耀80系列。后置摄像头与数字“8”相融合是此次荣耀别出心裁的一番设计。

孔雪儿长白山vlog登上微博热搜

果不其然,翻看荣耀手机的微博,日前荣耀放出了孔雪儿与新机的合影。孔雪儿手中拿着的手机就是荣耀80Pro。

荣耀80Pro有亮黑色、墨玉青、碧波微蓝以及粉映晨辉四种配色,孔雪儿拿着的是碧波微蓝配色。该配色可以说是荣耀80Pro今年的主打配色,采用业界领先的“3D复合精刻工艺”,精刻线条与纹理膜片交相辉映,极具光影流转的高级质感。

荣耀80Pro目前已经正式开售,搭载了第一代骁龙8+移动平台,辅以1.6亿超清主摄像头,售价3499元起,很有竞争力。

11月28日消息,据MacRumors报道,苹果下一代SE系列iPhoneSE4会在iPhone15系列之后发布。

和iPhoneSE3相比,iPhoneSE4最大的变化是升级为刘海屏,届时苹果手机将全部迈入全面屏时代,告别传统16:9手机。

尺寸方面,爆料称iPhoneSE4屏幕是5.7英寸或者6.1英寸,材质是LCD。

除了屏幕方面的变化,iPhoneSE4另一大看点是搭载苹果A16仿生芯片,这是目前iPhone14Pro系列使用的处理器。

相较iPhoneSE3上使用的A15,A16处理器两颗高性能核心的主频从A15的3.23GHz提升到了3.46GHz,GPU的主频也从600MHz提升到了700MHz。

晶体管数量方面,苹果A16从150亿增加到近160亿,神经引擎架构与A15相同,单核CPU性能比A15提高了大约8-10%。

售价方面,鉴于iPhoneSE3是3499元的价格,新机即便有所涨价,也大概率会维持在3500-4000元之间,堪称“性能小钢炮”。

不久前,三星电子宣布与巴黎奢侈品牌MaisonMargiela深度合作,推出首款联名新品:三星GalaxyZFlip4MaisonMargiela限量版。

今天,三星GalaxyZFlip4MaisonMargiela限量版正式在国内开启预售,仅8+512GB一个版本,售价高达12799元。

据悉,这款限量版机型在外观上均进行了深度定制,融入了MaisonMargiela标志性的“解构”工艺设计理念,将产品与联名品牌的元素进行提取、整合,最终呈现在用户面前。

在UI层面,此次的限量版也进行了深度定制,不仅在主题上采用了GalaxyZFlip4Maison的内部结构透视效果图,还大量采用了黑、白、灰三色,在与手机外观色调一致的同时,呈现出一种高级的质感。

此外,此次的限量版套装还将包含一个皮革保护套、一个指环式硅胶保护套、一个旅行充电器和一根数据线,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今天上午,小米已经正式宣布,将在12月1日举行小米13系列和MIUI14发布会。

同时,雷军还宣布这一次小米13和小米13Pro将依然维持双尺寸旗舰,是小米高端探索三年的答卷之作。

海报上也显示,小米13这次采用了直边+直角的设计,主打小尺寸轻薄旗舰,小米13Pro则延续曲面设计。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小米13的直屏可能还创下了新纪录,实现了1.61mm的超窄边框,且几乎实现四边等宽,下巴仅为1.81mm,宽了0.2mm,其他三边则完全等宽。

刚刚,小米官方还再度揭晓一个重磅配置:小米13全系标配IP68防水防尘。

这是目前主流电子产品上最强级别的保护规格,之前只有苹果和三星会标配,其他厂商都只会在超大杯上配备这一功能。

小米这也是首次将其普及至中杯产品,既表现出对用户的诚意,也显示其高端产品逐步走向成熟。

至于配置方面,小米13系列自然是搭载最新的第二代骁龙8移动平台,并且号称将“刷新认知”,在续航、性能方面都实现了巅峰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之前小米产品经理魏思琪还透露,小米13系列还将有陶瓷机身回归,这是小米旗舰上非常经典的设计,当年在MIX上一炮而红,温润如玉的手感令不少用户十分痴迷,是普通玻璃无法实现的效果。

此外,根据网上爆料信息,小米13系列共有10款配色,或将成为近期最多配色的旗舰手机。

前几天,小米正好还发布了最新财报,其中显示今年下半年小米12S系列、MIXFold2折叠屏手机等旗舰产品,并获得良好口碑。

小米整体在中国大陆地区智能手机ASP同比增长约9%,人民币3000元以上智能手机出货量实现同比约14%的增长。

这都表明小米的高端化战略获得良好进展,作为小米三年高端化探索的答卷之作,小米13系列的表现,也非常令人期待。

近日,中国企业评价协会在中国企业家博鳌论坛(线上)发布了2022新型实体企业100强榜单,国家电网、京东、华为位居前三。

榜单显示,2022新型实体企业100强中,有32家企业进入了2021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有45家企业进入了2021年中国企业500强排行榜。

此外,榜单中还有京东方、海尔智家、比亚迪、美的、小米、百度、科大讯飞、海康威视等等。

从行业分布来看,制造业为主,信息服务业为辅,2022新型实体企业100强中,制造业企业60家,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27家,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企业5家,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4家,采矿业和农林牧渔业各2家。

从区域分布来看,2022新型实体企业100强集中分布在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成渝四个城市群;分省份来看,新型实体企业主要集中在北京、广东、上海、浙江等省份(或直辖市),北京市和广东省上榜企业数量合计超过半数,有57家;从城市分布上看,北京、深圳、上海、杭州、广州等发达城市新型实体企业数量领先。

今日消息,小米集团中国区总裁卢伟冰发文表示,小米13极窄四等边的设计,可能是2023年的唯一。

小米产品经理魏思琪表示,小米13的屏幕“惊艳绝伦”。

据悉,小米13使用了旗舰级封装工艺,将连接FPC和驱动IC的基材部分实现弯折,这样让屏幕达到近乎无边框的视觉效果,该种封装工艺的成本较高。

核心配置上,小米13采用了直屏,Pro版为曲面屏,二者全系搭载高通第二代骁龙8移动平台,全系标配IP68级防尘防水。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小米13标准版也支持了IP68,这是小米第一次在数字系列标准版机型上支持IP68级防尘防水,在同档位极具竞争力。

该机将于12月1日登场。

此前联想介绍,在安卓13底层基础上,myui5.0在延续原有“好、轻、快”三大优势的前提下,对其进行了更加精准化的定制,让系统流畅度和稳定性再上一个台阶。

此外,myui5.0还强化了相机与麦克风权限的调用管理等级、隐私日志对App权限调用的记录,让隐私掌握在用户手中,各类滥用权限无所遁形。

moto将于近期发布motoX40,myui5.0系统可能会与X40同台亮相。

今日消息,博主科技More已上手小米13,他表示“小米13虽然和iPhone一样是直角边设计,但是其手感好于iPhone,而且是出乎意料的好”。

魏思琪强调,小米13的屏幕“惊艳绝伦”。

众所周知,以前不少机型在屏幕和中框之间嵌入一圈塑料包边,这是一层塑料缓冲层。塑料包边设计对习惯全面屏手势的人来说是极其不友好的滑动触感体验,而且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旗舰手机的质感。小米13去掉了塑料包边,这也是迄今为止最惊艳的小米直屏手机。

核心配置上,这次小米13采用直屏,小米13Pro采用曲面屏,二者全系搭载高通第二代骁龙8移动平台,后置主摄是5000万像素,支持OIS光学防抖,该系列最高支持120W有线闪充。

华为nova10SE之前已经在正式在海外发布。

该机采用星形轨道环设计,后置双圆环镜头,主打轻薄,其厚度只有7.39mm,重量为184g。

据数码博主“厂长是关同学”今日透露,即将上市的华为nova10SE的处理器依旧采用骁龙680,这是高通推出的4G芯片,采用八核Kryo265CPU,大核主频为2.4GHz,集成Adreno610GPU。

屏幕方面,该机将搭载6.67英寸OLED屏幕,具有90Hz刷新率和FullHD+分辨率,另配有电源键侧面指纹识别。

其他方面,华为nova10SE内置4500mAh电池,支持66W有线快充,海外版预装的是EMUI12系统,国内版应该将搭载HarmonyOS3系统。

今天下午,小米官方发文宣布,小米13将全系标配IP68级的防水防尘。

IP68近几年一直是高端旗舰的标配,小米这也是首次在标准版也配备了这一规格。

据悉,小米是在小米11Pro机型上首次实现IP68级防水防尘,是电气设备最高防尘防水等级,可有效降低因意外导致的手机坏损率。

当时小米为了证实防水能力,还将手机带到了Y-40泳池,这是世界上最深的泳池之一,而小米11Pro则完美的实现了42米的深度下潜,且完好无损,征服了全球最深泳池。

需要提醒的是,目前虽然几乎各家都有对应的IP68手机,但是进水损坏却并不在保修范围内,该功能只是作为日常防护使用,大家还是要注意。

除了防水之外,这次海报也揭晓了小米13标准版新角度的外观。

可以看到,小米13三边框的处理非常舒适,配合上直边的方案,几乎呈现了一种“视觉无边框”的效果。

中框是亮面的效果,看起来类似不锈钢,但由于标准版是主打轻薄和手感,应该会采用其他材料打造而成,或许有些不同的技术,具体还要等待官方揭晓。

今日消息,一位米粉给小米产品经理魏思琪留言,表示小米13下巴太OK了,准备发布会结束立刻买爆。

据悉,小米13采用极窄四等边设计,三边1.61mm,最宽仅1.81mm,屏占比高达93.3%。作为对比,iPhone14四等边宽2.4mm,iPhone14Pro宽2.15mm。

更重要的是,有博主已经上手了小米13,他表示小米13虽然是直角边设计,但是手感比iPhone更好。

核心配置上,这次小米13采用直屏,小米13Pro采用曲面屏,二者全系搭载高通第二代骁龙8移动平台,新品将于12月1日正式发布。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13系列和MIUI14将同台亮相。

我国杰出计算机专家魏道政逝世。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27日发布讣告:我国杰出的计算机专家、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原中国科学院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CAD开放研究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魏道政先生2022年11月26日20时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魏道政先生是我国最早从事计算数学和计算机应用研究的学者,是我国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测试和容错计算领域的主要开拓者之一,曾获第二届国家自然科学奖、中国计算机学会“中国计算机事业60年杰出贡献特别奖”和“终身成就奖”。

因为一个数学问题,他错过了一次精彩的扑救。

自此世界上少了一个门将玻尔,多了一个科学家玻尔。

他就是我们熟知的量子力学奠基人玻尔。因为原子结构和量子理论的研究斩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并因此闻名世界,被看作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他所创立的哥本哈根学派,诞生了海森堡、狄拉克、泡利等近十位诺贝尔奖得主。

但不为多数人所知的是,他14岁就开始踢足球,一度成为当时国内最强俱乐部之一AB的主力门将。

一次比赛上,因为在球门柱上计算数学题,忘记抵挡德国俱乐部的进球。事后他承认:做题要比守门有意思。

知情人士回忆称,这也是他没进入到国际赛事的原因之一。

要解数学题错过扑救

事实上,玻尔从小就出生在一个科学与运动风气兼具的家庭。父亲克里斯丁·玻尔是哥本哈根大学的生理学教授,与此同时他又非常热爱运动。

足球当时在丹麦还是个新鲜玩意儿。父亲不光助力将这项运动引进哥本哈根,还在旁边的塔根斯维吉街道建设了个足球场。每次去踢球,都会带上玻尔和他的弟弟。

在学校足球也是他们课程之一。据他当时的同学回忆,每次踢球时,玻尔都会“重拳”出击,将球打进沟里。

也正因为这样,老师就发现了他当门将的天赋。

△第二排左四为玻尔,图源:尼尔斯·玻尔档案

AB俱乐部曾是丹麦足坛最成功的俱乐部之一,曾9次获得丹麦足球冠军,玻尔父亲曾是该俱乐部的理事。

原以为就这样按部就班在足坛越走越远,但中间出现了个小插曲,据知情人士后来回忆,这也是后来他告别足球的原因之一。

在对阵德国MittweidaTecnicum的比赛中,因为球很少会落向AB的球门,玻尔干脆就靠在其中一个门柱上解起了数学题。

结果当对方一记远射,玻尔一个没注意就被破门丢了分。

赛后他跟队友承认,当时思考的问题比比赛更有意思,于是就在1905赛季后退出了这项运动。

相较而言,比他小两岁的弟弟——哈拉尔德·玻尔就显得有天赋的多,足球生涯走得更远。

16岁,哈拉尔德·玻尔就在AB第一梯队亮相,并被大家称为“丹麦足球第一运球手”。在比赛开始前,他总是会将一块白手帕举到空中测量风向和强度。

后来他进入到国家队当上了队长,参加了四场国际比赛,其中还包括1908年的伦敦奥运会,并获得银牌,决赛上梅开二度。

△1908年奥运会丹麦足球队,最上面一排左二为哈拉尔德·玻尔

但没过多久他也选择了继续学业,并且专攻数学,还催生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定理——玻尔-莫勒鲁普定理。

当时不少人把这两个人搞混。甚至有江湖传言,当时任哥本哈根大学教授的玻尔会见丹麦国王时,国王一见面便称他是足坛名将。结果玻尔连忙否认三连:你说的是我弟弟吧。

△玻尔兄弟,图源:尼尔斯·玻尔档案

在那个业余足球的时代,大多数球员都有日常工作,但像玻尔兄弟这般智慧与运动天赋兼具却很少见。这也是当时他们在国内如此受欢迎的原因。

撇开足球不谈,年轻时候的玻尔兄弟,弟弟其实也要比哥哥更优秀一些,甚至还帮他改过物理博士论文。

要知道他们俩相差两岁,但同时进入哥本哈根大学,而弟弟还要比哥哥早拿到硕士学位,一年即完成博士学位。

相较于少有所成的弟弟来说,玻尔就显得“慢一拍”,在大学时期只是稍稍崭露头角。

这或许也跟他性格有关,他不太会说话,性格内向;而弟弟则更能言善辩,颇受同学欢迎。

这一切的转机,从遇到他的伯乐卢瑟福开始。

哥本哈根学派创始人

于是他辗转来到英国,希望得到诺贝尔奖得主约瑟夫·汤姆孙的赏识。

不过他实在太过率直,啥话也不说就把两份论文摆在教授面前。一份是自己的,想获得他的指导;另一份则是汤姆孙的,想当面指出他的错误。

这……初印象搁谁也不会好。

结果汤姆孙曾经的学生卢瑟福刚巧来到剑桥作报告,于是汤姆孙就顺水推舟地,把玻尔介绍给了卢瑟福。

卢瑟福,原子核物理学之父,他创建的卢瑟福模型,成功证实在原子中心有个原子核。

△卢瑟福

也正因为这一契机,成就了他们多年亦师亦友的亲密关系。

在卢瑟福的研究基础上,玻尔通过引用马克斯·普朗克所提出的量子理论,构建了突破性的玻尔模型。

在这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长篇论文——《论原子和分子的结构》中,玻尔提出了量子不连续性,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和类氢原子的结构和性质。

玻尔模型首次引入量子化的概念来研究原子内电子的运动,成功地阐明了原子发光机制,可以说开启了通往微观世界的大门。

这一成果也被誉为近代原子结构理论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或里程碑,玻尔本人也因此获得了1922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此后,一战成名的玻尔先后被维多利亚大学、哥本哈根大学等院校聘为讲师、教授,并于1917年当选为丹麦皇家科学院院士。

他本人致力筹建的哥本哈根理论物理研究所(即玻尔研究所)于1920年正式成立,很快吸引了海森堡、泡利、朗道、周培源、赫韦希等一批物理学家前来投奔。

这其中有不少都是后来的量子力学大佬,一起解决了很多物理学最深奥的问题,这也就是后来的“哥本哈根学派”。

直到现在,这里仍是很多物理工作者心中的圣殿。

与爱因斯坦的相爱相杀玻尔的理论也并非没有遭受过质疑,这就要提到他与爱因斯坦长达几十年的“针锋相对”。

与玻尔不同,爱因斯坦坚信“上帝是不会掷骰子的”(Goddoesnotplaydice)。

他认为一定存在着一个更高的确定性理论,量子力学只是该理论的近似,而量子力学的内禀随机性则只是因为我们不了解这种理论而带来的误解。

为此,爱因斯坦和薛定谔等人提出了量子纠缠的概念,试图用量子纠缠这种奇怪的量子状态来论证量子力学基础的不完备和量子随机性的荒谬。

而以玻尔为首的哥本哈根学派则捍卫量子随机性,认为量子力学的基础是完备的。

两个学派进行了长达30年的争论。

在众多物理界大佬出席的1927年第五届索尔维会议、1930年第六届索尔维会议上,两人都进行了面对面的思想碰撞。

△第五届索尔维会议与会者合影,玻尔位于中间一排最右侧

据海森堡后来回忆,在索尔维会议期间,爱因斯坦往往在吃早饭时告诉玻尔等人他夜里想出来的新思想实验。

而玻尔则开启“守门员”的防守模式,立即开始分析,在前往会议室的路上,就对这个问题做出了初步的说明,到会上再详细讨论。

结果总是在吃晚饭的时候,玻尔就能给爱因斯坦证明,他的实验是驳不倒测不准关系的。

爱因斯坦则会在第二天又提出一个新的思想实验,比前一个更复杂。

就这样循环往复,谁也不服谁。

△玻尔与爱因斯坦

此后,两人还开启过一次论文与论文的交流,把论战提到了一个新高度。

他们在论文中提出了理论完备性的必要条件:物理实在的每个要素都必须在物理理论中有它的对应。即,如果不对一个物理体系进行干扰,我们就能确定地预测一个物理量的值。还提出了一个思想实验,史称“EPR佯谬”。

五个月后,作为回应,玻尔专门写了一篇同名论文发表在同一杂志上予以答辩。

他以测量仪器与客体实在的不可分性为理由,否定了EPR论证的前提———物理实在的认识论判据,从而否定了EPR实验的悖论性质。

不过,就像EPR论证未被玻尔接受,同样玻尔的反驳也不能令爱因斯坦信服。

此后,两人之争也一直持续着。

△从左至右:玻尔、詹姆斯·弗兰克、爱因斯坦、伊西多·拉比

直到1962年,就在玻尔去世的前一天,他还在黑板上画了当年爱因斯坦光箱实验的草图,解释给前来的采访者听,这幅图也成了玻尔留下的最后手迹。

而这场持续十几年的争论也逐渐成为科学史上的一段佳话。

科学史家马克斯·雅默曾评价,这是一场物理学史上的伟大论战,也许只有18世纪初的牛顿—莱布尼茨论战才能与之比拟。

OneMoreThing

值得一提的是,玻尔的孩子们似乎也继承到了玻尔的物理和运动天赋。

他的第四个儿子奥格继承了玻尔的衣钵研究物理,并获得了1975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4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父子之一。

△奥格

另一个儿子欧内斯则是个律师,代表丹麦参加过1948年伦敦奥运会的草地曲棍球项目的比赛,完成了老爸未实现的奥运梦。

既然大家都不愿意买RTX3060、3070等30系列显卡,那么NV也是使出了狠手段。

有消息人士在博板堂爆料称,为了促销RTX30系列显卡,NVIDIA决定停产RTX2060Super、RTX2060、GTX1660Super、GTX1660。

消息中提到,NV中端产品线RTX2060Super、RTX2060、GTX1660Super、GTX1660四个系列产线已停,让核心AIC品牌商消化库存,有的品牌2060系已消化完。

还有的厂商,GTX1660Super、GTX1660等还有少量库存,目前就只剩GTX1650、1630仍在销售,以后NV以及AIC的GPU销售型号都要全面改为RTX30系列。

作为一代神卡GTX1060的继任者,RTX2060推出时的官方性能号称是GTX1060的1.5~1.7倍,和GTX1070Ti基本持平。

当年顶着最便宜光追卡的头衔,RTX2060最终市场表现也的确不错。加之RTX30系后来因为挖矿身价暴涨,RTX2060得以畅销至今。

11月28日,新浪数码发微博称,原来足球巨星C罗也在用华为手机!

新浪数码发微博称:“大家看C罗用的是华为哪个系列的手机。”

网友猜测是华为MateRS保时捷版。

别说,从图片来看,C罗车上的这款手机确实跟华为于2018年发布的MateRS保时捷设计版很像。

2018年是保时捷跑车70周年,为此保时捷跑车推出了新款911GT3RS以示庆祝,因为911GT3RS的特殊意义,华为手机联合保时捷设计为其量身定制了一款手机:华为MateRS保时捷设计。

华为MateRS保时捷设计后置4000万像素徕卡三摄像头,创新采用屏内指纹解锁,同时搭载后置指纹识别、人脸解锁,三种解锁方式,有玄黑及瑞红两款配色。

其中,瑞红版是华为手机为保时捷跑车70周年高定的纪念款,仅有6GB+512GB版本,售价12999元,玄黑版售价9999元起。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21年这张照片就已经在网上曝光了,现在世界杯火热,所以这张照片再次被翻了出来。而且由于手机被壳包裹得很严实,也有网友猜测这款手机是红米和努比亚。不过发图片的博主指出是华为手机。

有网友说,C罗有八个手机,华为手机专门放车上导航用,其他七只手机都是苹果。

今天上午,小米13系列已经正式宣布定档,将于本周四正式发布。

雷军甚至还直接就公布了标准版的正面外观,并晒出了这次超窄边框的对比。

小米13这次依然是居中单挖孔设计,做到了1.61mm边框,上、左、右三遍完全等宽,R角过度也非常自然,上下对称。

唯一的一点点遗憾是,底部边框还是比其他三遍稍微宽了0.2mm,达到1.81mm。

即便如此,该机也破了此前三星S22的直屏下巴记录,可以说是目前市面上最窄的直屏下巴。

这也引发了网友的一番争论,有部分网友认为像iPhone那样做到四边等宽,其他三边也加宽到1.81mm会更好(iPhone14Pro四边等宽,都是2.15mm)。

但另一部分人却更喜欢追求超窄边,认为其他三遍足够窄的边框带来了非常震撼的视觉体验,而下巴部分平时正常使用视觉上几乎不会感知到,并不算太重要。

而且这次下巴也仅仅只宽了0.2mm,与其他三边已经是无限接近了。

11月28日,《王者荣耀》官宣新英雄赵怀真将于12月上线正式服,并放出了新英雄的海报。

角色设定上,赵怀真是云缨的青梅竹马,是一位温和淡定的修行之人。他豁达乐观,虽自幼罹患恶疾,却相信世界之大终有治愈之法。为解体内阴阳二气紊乱的病症,他踏上修行,研习太极术。

同时,他也是一位烟火气十足的翩翩少年——作为云缨的青梅竹马,每当“意外”发生,平和可靠的他总是会默默收拾“烂摊子”。而私下里,性格截然相反的两人争吵拌嘴,也是常有之事。

在怀真心中,做事不为结果,遵循当下本心即可。纵使世事阴阳多变,他定会坚守内心自在。

玩法上,赵怀真定位是一个战士,有续航,有免控,可以反制敌人的控制技能,还有斩杀伤害,并且还有护盾,大招还有免伤,妥妥T0战士。当然,前期太过强势,后期往往会被砍。

《王者荣耀》另外一个新射手英雄莱西奥将在明年1月上线正式服。

玩法设计上,莱西奥自学研究的机械技术以“实用”为主。他在模仿老船长的基础上改造了代表性的火炮武器,并自制了一些弹药和道具,研究出适合自己的火炮打法。

11月初,努比亚发布了十周年限定新机“努比亚Z40SPro星空典藏版”,创新采用梵高星空设计,如今这一设计将沿用到了中兴新机上。

中兴手机官宣,将于11月29日14:00举行新品发布会,推出中兴远航40Pro+星空版。

从海报可看出,新机背壳采用梵高著名的《星空》(又名星月夜、星夜)画作,官方表示这是“艺术的跨界创作,让手机呈现独一无二艺术气质”。

据悉,中兴远航40Pro+标准版采用一块居中打孔的窄边全面屏,屏幕规格为6.67英寸的AMOLED材质,2400x1080分辨率,前摄为1600万像素。

值得注意的是,该机后摄为双圆环的设计,上方主摄的周围还有一圈隐藏式的环形呼吸灯,能呈现出七彩来电灯效,十分炫酷。

除了中兴远航40Pro+星空版,中兴还将发布中兴Axon40Ultra航天版,航天版采用HT玄晶陶瓷后壳设计,配备18GB+1TB旗舰组合,值得期待。

今天,iQOO官方宣布,iQOO11全系将标配全球首发的2K144HzE6全感屏。

据悉,这块来自三星的E6材质屏幕在色彩、亮度等方面都有所提升。

这块屏幕拥有1800nit的局部峰值亮度,支持XDRRngine高动态范围显示,基于自研的屏幕色准算法能够实现JNCD≈0.26,并同时将屏幕功耗降低了13%。

同时,这块屏幕将支持1440Hz的高频PWM调光,能够有效降低低亮度环境下的屏幕频闪,提升用户在暗光环境下的使用体验与眼部健康。

此外,iQOO11系列还将搭载自研的LTPO分区高刷技术,能够根据屏幕显示内容智能分区域调节屏幕刷新率,从而在确保观感的同时让高刷更加节能。

其他方面,iQOO11将搭载第二代骁龙8处理器,配备LPDDR5X内存以及UFS4.0闪存,最高支持200W有线闪充,搭载了vivo的自研芯片V2。

iQOO11系列将在12月2日14:30正式发布,敬请期待。

上周,vivo发布了新一代高端旗舰X90系列,其中超大杯的vivoX90Pro+今天正式开启预售,6499元起。

vivo产品经理韩伯啸发文称,由于各方面原因超大杯才拖到今天开启预售,6号正式开售,他表示该机大概会像vivoX70Pro+那样供不应求,有需要的朋友用户可以首批尽早抢购。

值得注意的是,官方此前并没有揭晓新机的芯片型号,只是说“台积电4nm芯片”,客服称最终处理器要在12月2日才能揭晓。

这个芯片毫无疑问就是第二代骁龙8,不过根据爆料显示,首发第二代骁龙8的机型会在12月2日正式开售了,vivo稍晚一些。

具体配置方面,vivoX90Pro+采用6.78英寸曲面屏,除了电池容量为4700mAh,支持80W有线、50W无线闪充。

影像也推到了顶级,配备5000万像素的一英寸主摄,以及5000万像素大光圈50mm定焦大师摄像头、4800万超低畸变超广角摄像头和6400万潜望式长焦摄像头。

如此前爆料一致,小米13系列发布会定档12月1日,按小米官方的说法,该系列将是小米高端探索的三年答卷。

据了解,小米13采用直角中框设计,小米13Pro则是弧面中框,屏幕为定制高端OLED屏。其中,小米13三边尺寸为1.61mm,最宽也仅1.81mm,如此超窄边框,带来93.3%的高屏占比。

值得一提的是,小米公司河南省分公司总经理王腾曾晒出王守义十三香的图片,暗示小米13系列会是“十三香”。不过,有网友表示,香不香还是要看价格。

此前有消息称,小米13系列的价格会上调15%-20%,起售价来到4500元左右。那么,这一次雷军能否“说服高管”不涨价,发布会上见分晓。

今天,小米13系列正式定档12月1日,小米官方也宣布小米13标准版将实现“视觉四等边”。

现在,雷军晒出了小米13的“正脸”,展示了手机四边框与屏占比的具体参数。

根据图片展示的信息,小米13的上、左、右三边宽度均为1.61mm,而“下巴”虽然稍宽一点,但也仅有1.81mm,仅有0.2mm的差距确实做到了视觉上的四边等宽。

凭借这样的超窄边框设计,小米13的屏占比达到了93.3%,几乎可以说是“正面全部都是屏幕”。

值得一提的是,iPhone14虽然做到了四等边宽,但边框宽度为2.4mm,iPhone14Pro的边框宽度也有2.15mm。

这意味着,小米13的正面观感,将会比iPhone14系列更加出色。

今日,小米智能生态官宣,将于12月1日19:00为大家带来三款桌面上的硬核旗舰。

据官方介绍,这三款分别是跨时代疾速网络、小米首款高性能桌面生产力、前所未有的动人“声色”,预计将会是新款路由器、小米首款NUC以及新款音箱。

从预热图片可以看出,小米的首款mini主机的外形比较方正,边角采用圆润处理,与苹果MacStudio工作站类似。

该新品的具体配置尚不可知,但是从官方的“高性能桌面生产力”的标语来看,该mini主机可能配备Intel的12代酷睿处理器。

同时,小米还会发布新款路由器。目前小米在售的旗舰路由器为AX9000,内置高通6核芯片,拥有12根高增益天线,支持Wi-Fi6增强版。新款路由器将会进行全面升级,是否能支持目前最新的Wi-Fi7,值得期待。

除此之外,小米去年还发布了小米Sound高保真智能音箱,采用钕铁硼全频单元、可带来70Hz超低频,90dB高声压,顶置导音锥。

这次将发的新款音箱可能是小米SoundPro,预计会在音质和智能连接上会有不少改进,具体等待官方进一步揭晓。

今天,数据爆料博主PlayStationGameSize曝光了PS5版《极品飞车22:不羁》的游戏容量:仅29.431GB,包括游戏本体和更新。

这意味着,该作的PS5版本容量仅有PC版本的一半左右,“瘦身”相当明显。

从目前已知的信息来看,如果排除PC版存储空间要求仅为占位符这一情况的话,PS5版《极品飞车22》更小的体积很可能与游戏的贴图有关。

与性能差异极大,需要估计不同设备的PC端不同,PS5的性能固定,不需要根据设备性能不同配额多套资源,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游戏容量。

此外,PC端更高的峰值性能,也允许开发商为游戏准备更高精度的贴图,这也会占据不小的存储空间。

目前,《极品飞车22:不羁》已经开启预购,预计12月2日正式发售。

12月1日晚19点,小米将举办新品发布会,除了小米13系列新机和MIUI14之外,还将带来三款桌面上的硬核旗舰。

官方对这三款新品的描述分别是:跨时代疾速网络、小米首款高性能桌面生产力、前所未有的动人「声色」……

结合海报画面,分别是路由器、NUC(微型计算机)、音箱。其中的路由器,据说是小米首款万兆路由器。

从渲染图可以看到,这款路由器造型类似目前最强的小米路由器AX9000,采用卧式设计,机身采用多边形设计,天线围绕四周,非常粗壮,预计有4-5根天线。

目前,小米最强的路由器是小米AX9000可提供三频9000兆级的Wi-Fi6增强版体验。官方数据上,这款路由器拥有9000Mbps级别的总速率,其中2.4G频段最高速率为1148Mbps、5G频段最高速率为2402Mbps,5GGaming频段最高速率为4804Mbps,合起来就是8354Mbps。外加双频设计的AIoT天线两个频段速率合计为600Mbps。

AX9000一大特点就是两个5G频段都是4X4天线,不管用哪个都能满血无线组网。

作为小米首款万兆路由器,新品性能值得期待!

小米AX9000

凭借扎实的工业基础,日本商品在全球各地的身影并不少见。

不过,来自央视财经的最新报道称,日本发布一项最新调查显示,由于原料涨价、日元走弱等因素导致的生产成本上涨,约23%的受访日本大型企业正考虑明年提高产品价格。

尚未决定但不否认涨价的企业占比49%,不愿透露意向的企业占15%。

据悉,给出回复的80多家企业中,不乏丰田、任天堂、资生堂等头部名企。其中超过一半的调查对象,今年已经或者计划提价。

值得一提的是,大王制纸株式会社已宣布,将从明年1月21日起将包括面巾纸、卫生纸、厨房用纸在内的消费类产品提价20%以上。

据了解,日本大王是日本三大综合制纸公司之一,生产包括纸巾,报纸,出版印刷用纸,包装用纸箱板纸、家庭用纸等共计20000多种纸类,1986年首次在日实现了面巾纸市场占有率第一。

今天上午,大家期待已久的小米13系列终于官宣了,将于12月1日晚七点发布。

同时官方还直接的就公布了一个重磅消息,本次依然双旗舰设计,一大一小双尺寸。

目前,包括雷军、卢伟冰等人在内的小米高管、官微也都换上了小米13系列新机。

一个有意思的小细节是,雷军、魏思琪、曾学忠等人都是小米13,只有Redmi品牌总经理卢伟冰一人用上了小米13Pro。

不过,结合爆料和官方的宣发来看,两款机型在核心性能上将保持一致,标配第二代骁龙8。

只是小米13的定位不同,更加注重轻薄、时尚的外观,在影像等方面配置会略低一些。

需要注意的是,此前消息称小米13因定位升级,同时受到成本汇率的影响,预计售价会大幅上调,上调幅度将达15-20%,小米13售价将在4500元左右。

刚在9点宣布完小米13的定档消息,小米官方就开始对新机配置进行预热了,俗称“微博发布会”。

据介绍,小米13标准版这次将搭载一块定制高端OLED直屏,并且号称“视觉四等边”。

官方晒出的图片也能看到,新机的边框部分十分舒适,而且R角也比之前更加自然了。

小米13将边框收窄至1.61mm,比iPhone14Pro的2.1mm还要窄了不少,配合上四等边的效果,点亮屏幕会非常震撼。

据爆料,小米13标准版屏幕尺寸是6.2英寸,刷新率为120Hz,是否为LTPO自适应还不确定。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尺寸与前代相同,但由于直边直屏的设计,实际手感上应该比小米12、小米12s更宽一些。

至于核心配置方面,小米13将搭载高通第二代骁龙8移动平台,支持67W有线闪充,后摄将采用全新的IMX8系传感器。

雷军表示,这是小米高端探索的三年答卷。

所谓三年答卷,也就是“米冲高”的起点应该是2020年初的小米10系列,当时小米10打破了2000-3000元价位,直奔4000而去。

就在今年初,也就是农历新年后小米集团第一次重要会议,主题就是高端化战略研讨。雷军明确,高端之路是小米成长的必由之路,也是小米发展的生死之战,会坚定不移执行高端化战略。

会上雷军表示,今天起小米正式组件高端化战略工作组,在“三年手机销量全球第一”战略牵引下,产品和体验要全面对标iPhone,三年内拿下国产高端手机市场份额第一。

回到此次的小米13和小米13Pro,海报图和渲染图均显示,前者直屏直边的小尺寸机型,看齐iPhone14;后者则是曲面屏大杯旗舰,预计2KLTPO屏、120W快充、IMX989一英寸大底、徕卡影像系统这些都不会缺席。

去年6月,小米CEO雷军表示,“小米6是一代神机,四年多过去了,目前仍然还有215万用户在使用。”由于至今用户量庞大,小米6的用户也被网友称之为“钉子户”。

今日,小米手机官方终于宣布了小米13系列和MIUI14将于12月1日晚19:00正式发布。官宣后,有小米6用户在雷军微博下留言称:“小米13高端直屏一出,我小米6钉子必拔”。

作为小米经典机型,小米6在工业设计、硬件配置方面都做到了当时的顶级水平。

其采用独特四曲面玻璃机身设计,顶配版还有陶瓷材质,质感精致。另外,小米6可谓是当年性能怪兽,搭载彼时最强骁龙835处理器,即便是现在来使用,打开软件、浏览微博等依然流畅。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此前GeekBench5跑分,小米13系列拿到单核1507分,多核5343分的成绩。作为对比,苹果A16芯片单核最高1877分、多核最高5447分,而小米13系列已无限接近这个成绩,可以说是追上了A16的性能。

小米13系列或将成为小米史上最强悍的手机,取代小米6,成为新一代“钉子户”。

今天上午,小米手机正式宣布,将于12月1日(本周四)晚七点召开新品发布会,推出小米13和小米13Pro手机。

全新一代的MIUI14系统也将同时发布。

官方也直接宣布新系列将继续保持双尺寸规格,一大一小双旗舰。

海报中也已经展示出两款新机的一角,证实了此前的传闻,小米13为直角直边设计,小米13Pro则继续延续曲面方案。

配置方面,小米13系列自然是标配第二代骁龙8,此前GeekBench5跑分已经曝光,拿到了单核1507分,多核5343分的成绩,明显超过竞品机型,是目前安卓巅峰。

另外,小米13系列这次不仅性能强劲,在影像上也大幅升级,大杯的小米13Pro将直接用上1英寸超大底IMX989,配合徕卡影像系统,拍照水平会极大的增强。

需要注意的是,最近有消息称,由于受定位升级、成本、疫情、汇率波动等因素影响,小米13系列预计售价将大幅上调,上调幅度将达15-20%,起步定价4500元左右。

“大多年轻人是互联网原住民,居家期间手机不离身,作为移动端普及度最高的世界杯转播平台,‘沙特、日本爆冷’、‘C罗离队’、‘梅西最后一舞’这些噱头吸引更多人刷起了抖音。”一位大厂95后运营向虎嗅表示,身边不少人为等世界杯经常晚上在抖音耗三四个小时。

一方面,随着世界杯对体育用户的垂直渗透将持续拉动用户新增,且能使内容、流量、创作者捆绑在一起完成跨平台迁徙——从这个层面出发,世界杯可以看做抖音对内容生态建设的投入。

即便对齐达内、大小罗、贝克汉姆的崇拜也是模糊的,更遑论巴乔、巴蒂斯图塔、马尔蒂尼、范巴斯滕——于他们而言,血肉丰满、个性鲜明的英雄不敌一张选秀脸——鉴于此,先通过抖音让更多00后、05后看足球,未尝不是一种进步。

对此,有市场人士向虎嗅分析,抖音与世界杯的绑定确实势能最大。

“相比腾讯体育、优酷等其他平台,抖音圈层穿透力和产品影响力显然更大,其既能利用流量优势让世界杯全面覆盖到年轻圈层,又能通过比赛动态、球员动态加深对年轻用户的心智渗透。”

字节vs快手:新一轮“军备竞赛”

更深层次原因还在于字节跳动对增长的焦虑:

一方面,大盘不可能无限增长下去,QuestMobile数据显示,整个短视频行业月活跃用户规模达到9.1亿后,便开始进入波动阶段,同比增长率不断下滑至10%以下;

源于此,字节跳动陆续斩获NHL(北美职业冰球联赛)、NFL、MLB(美国职棒大联盟)、温网、ICC板球世界杯等赛事,并先后与2020欧洲杯、2021美洲杯合作,目前手握英超、西甲、法甲、德甲和意甲在内的欧洲五大联赛。

且抖音集团拿到转播权后便迅速将世界杯辐射至今日头条、西瓜视频、悟空浏览器、皮皮虾、懂车帝、Pico等平台,期望以资源联动方式带动各个App数据增长,毕竟此后一个月世界杯还将持续霸榜各大平台话题C位。

从用户体验来看,卡塔尔世界杯电视大屏画质最好的是央视信号,最高达到4K高码率画面;而移动端(平板、手机)画质最好的则属抖音,4K、HDR、高帧率(50FPS原帧)一个不缺。

不过,市场担忧抖音依旧难解“体育大赛用户难留存”的死结——以2021东京奥运会为例,易观千帆数据显示,2021年7月咪咕视频MAU环比增长14.55%至3600万;9月奥运会结束时这一数字滑落至2500万。

为此,抖音效仿ESPN(美国体育赛事运营商)在赛事期间铺了一圈自制节目以加强内容延伸及用户留存:一方面发起“足球合伙人”活动、上线《依然范志毅》《黄健翔谈》等7款综艺;另一方面,拉来黄健翔、刘建宏、范志毅、段暄、管泽元等解说名嘴,甚至李毅、武磊、鹿晗也出现在拟邀名单。

事实上,随着贝克汉姆、罗纳尔多、内马尔等顶级球星相继入驻,抖音就已经在依托原创内容+赛事拓展+明星入驻对冲“赛事过后用户流失”的难题。

反观快手,虽然也有对冬奥内容的运营,但生活记录、秀场内容占比依旧很高,甚至一些直播带货内容的流入并非用户自主选择,这显然对垂直受众体感不好。

一场新旧秩序的博弈

以腾讯体育起势为节点,其经过2003~2008的“跑马圈地”分食了不少流量,并顺势将2010年南非世界杯、2012年伦敦奥运会网络报道权收入囊中,还在2015年以五年5亿美元签下NBA在中国的独家网络转播权;

一方面,Questmobile统计,抖音、快手等视频平台崛起过程中用户增量超25%,高于传统视频行业的17%;另据《2021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中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9.44亿,其中短视频覆盖用户8.73亿,超出综合视频(涵盖长视频)用户规模1.69亿。

对此,一位品牌商向虎嗅表示:

“首先,品牌此前投长视频植入要理解和接受不同的核算机制,但短视频与长视频、直播不一样;第二,短视频直播做完以后,每个单独短视频都是高光时刻,并能将流量曝光扩大化,因为用户都喜欢看精彩瞬间,产品的包框品牌曝光次数会远高于原来对于长视频的品牌植入。”

这背后的逻辑不难理解,一位短视频观察者对虎嗅表示,“纵使算法可以用工程师堆出来,但业务运转方式才是重点。抖音就是让用户只需要做一个动作:划,其它都由App来做——这样既保留了用户觉得自己在控制一切的错觉,又最大限度地掌控了用户行为。”

根上则源于,传统体育平台获取流量投入高、周期长,单个项目风险大。

经常玩3A大作的玩家会在游戏设置中看到“垂直同步”这个选项,从字面上无法理解这是一个什么功能,而不少攻略中介绍垂直同步可以解决游戏画面的撕裂问题,那是不是只要硬件性能允许,就应该开启垂直同步呢?

先简单介绍一下显示器和显卡的“沟通方式”,显卡将需要显示的画面渲染出来,然后传递给显示器,显示器开始将画面显示出来。

理想情况下,显卡每秒渲染60帧画面,显示器的60Hz刷新率将这60帧图像显示出来,发挥出显卡的性能。

不过在实际使用时,显卡并不是每秒渲染60帧画面,而且渲染速度时快时慢,但显示器显示画面是逐行(逐列)显示的,当显示器还没有显示玩上一帧画面时,显卡已经渲染完了下一帧画面,此时显示器就开始显示下一帧画面,同时前一帧还在屏幕上,就出现了画面撕裂。

垂直同步是显卡同步显示器的刷新率,当显示器的刷新率低于显卡的渲染速度时,显卡就会“等”显示器把一帧画面显示完全之后,再渲染下一帧画面给显示器,这样两者的刷新速率一样,就可以起到去除画面撕裂的效果了。

所以结论就很简单,如果你的显卡配置不高,玩游戏时平均帧数达不到60fps,那么就不要开启垂直同步;对于帧数比显示器刷新率高很多的平台来说,开启垂直同步,同时开启三重缓冲,才能有更好的显示效果;如果你的游戏没有三重缓冲的选项,那就看你更注重画面还是更注重速度了。

GranTurismo(跑车浪漫旅)系列创制人山内一典接受采访时对索尼逐步将第一方作品移植给PC平台表示理解,当被问及GT的PC版本是否也在计划之列时,他答复称:“是的,我确实有这种想法。”

“GT是一款针对平台特点量身定做的游戏,没有多少平台能以原生4K@60FPS规格运行,除非指定少数几款硬件配置。这个问题有点棘手,我们还在想办法”,山内称。

最近GT7更新了1.26版补丁,允许玩家出售车库中的藏车。该功能姗姗来迟令玩家费解,不能售车令部分玩家手头拮据举步维艰,似有逼氪的嫌疑。索尼与PolyphonyDigital不会让PC平台这个氪金祖宗放任自流,与其担心硬件配置,还不如把收费点与支付系统好好设计一下。

另外,Steam平台在线人数再创新高,高峰期有将近3200万人同时在线,打破了上月底创下的3005万人同时在线纪录。

分析师将该成绩归功于正如火如荼的秋季大促,伴随节假日高峰期临近,分析师相信同时在线人数还会进一步增加。

都知道光刻机单台成本非常的贵,但是你知道有多贵吗?

一台数亿美元的光刻机让我们看到了一款硬件设备的价格极限,然而,ASMLCEOPeterWennink最新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他们正在全力研制划时代的新光刻机high-NAEUV设备,而高NAEUV光刻机系统的单台造价将在25亿元(单台造价在3亿到3.5亿欧元之间,约合人民币21.95到25.61亿元)。

这个价格什么概念,资料显示重型航母(排水量60000吨以上)航母造价是35亿美金左右,而上述光刻机成本等同于f35战斗机造价(1.5-2.5亿美元)。

尽管如此昂贵,但Intel此前表示自己是全球第一个下单的客户,台积电也跟进了。高NAEUV光刻机将在2024年进厂投入使用,预计年产能20台左右。

按照ASML的说法,高NAEUV光刻机将在2024年进厂投入使用,预计年产能20台左右。该公司还预计其营收将在2025年翻一番。

EA全新赛车系列大作《极品飞车22:不羁》将于12月2日正式发售,登陆PC、PS5、XboxSeriesX|S平台。

Steam页面显示,预购《极品飞车22:不羁》尊享版的玩家可提前3天抢先游玩,并附赠专属尊享版内容。

近日,《极品飞车22:不羁》两段该游戏的试玩实机在网络泄露,展示了游戏画面风格以及部分玩法,虽然动漫风街道狂飙看似另类,但好在支持关闭,而喜欢夸张的卡通特效的玩家将感受与众不同的飚车体验。

游戏硬件要求上,官方推荐RTX2070或RX5700显卡、i7-8700或锐龙53600处理器。最低配置也仅需GTX1050Ti或RX570显卡,配上i5-8600或锐龙52600处理器。不过目前官方并未给出最低配置和推荐配置所对应的画面设置级别。

据悉,《极品飞车22:不羁》背景发生在虚构的芝加哥湖岸城,游戏将融合动漫元素且更年轻化,如车速达到一定成都后,就会出现火焰、烟雾和速度线等动漫特效。

随后,这位孩子的老爸表示:还在看动画片十分投入,突如其来的动画片打扰他了,所以应该才有如此行为。

其实类似的事情之前也曾有出现,有萌娃看奥特曼打怪兽砸坏电视。

医生表示,家长还是要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从小就要培养孩子的耐心等等。

最近世界杯期间,不少人砸电视行为也明显上升,连同上述孩子的行为,有网友表示,别买电视了,换投影仪,不伤眼睛,发怒砸幕布或墙,损失也不大!

日本共同社27日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由于原料涨价、日元走弱等因素导致的生产成本上涨,超过两成的日本大型企业正在考虑明年提高产品价格。

据报道,本次调查共有80家企业给出回复,包括丰田汽车、任天堂、资生堂等行业领军企业。

受调查企业中,49%尚未决定但不否认明年涨价的可能;15%不愿透露是否决定涨价;只有一家居酒屋连锁企业明确表示不考虑涨价。

数据显示,超过一半的调查对象今年已经或计划提价,有些企业甚至涨价四五次。

多家企业表示,原料成本上涨、运输成本增加和日元贬值是导致它们考虑涨价的主要原因。

丰田汽车2022上半财年(4至9月)合并财报显示,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减少23.2%,为1.171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576亿元),中期财报两年来首次收益下滑。丰田正在寻求以个别车型提高价格。

任天堂Switch发售于2017年,目前的全球总销量已经超过1亿台。受日元贬值以及全球经济下滑的影响,索尼宣布PS5将在全球各个国家地区涨价,而任天堂表示Switch暂时不会涨价。

日本10月去除生鲜食品的核心消费价格指数(CPI)较去年同期上涨3.6%,涨幅为1982年2月以来最高。

近日,vivoX90系列正式发布,包括首发天玑9200的X90、X90Pro以及搭载第二代骁龙8的X90Pro+三款机型。

从vivo官方旗舰店获悉,vivoX90Pro+将于今日上午10:00开启预售,12月6日正式发售,提供12GB+256GB、12GB+512GB两款配置,售价分别为6499元和6999元。

据了解,对于vivoX90Pro+,官方定义是vivo十年最强旗舰,除了5000万像素1英寸主摄外,还有4800万像素超低畸变超广角(索尼IMX598)+5000万像素人像中焦镜头(索尼IMX758)+6400万像素潜望长焦镜头(OV64B)。

vivo对1英寸大底的打磨也下了功夫,行业唯一f/1.75大光圈,镜头搭载81.6高阿贝数的单反级玻璃镜片,同时配备蔡司T*镀膜,可更好的消除眩光和鬼影。

除了旗舰影像,vivoX90Pro+全球首发三星2KE6超感护眼屏,采用新一代E6发光材料,局部峰值亮度达1800nit,支持XDR和杜比视界。

其他方面,vivoX90Pro+内置4700mAh电池,支持80W有线快充、50W无线快充、IP68防水、X轴线性马达、红外遥控等。

之前,华为在开发者大会上已经预告,明年将会带来鸿蒙4.0系统,如果一切顺利,或许P60会是首发?

现在有关P60的渲染图再次出现,整体来说正面片占比非常的高,而改动也基本在背部,后面的主摄外形的变化。

从新图上看,华为P60系列依旧是万象双环的设计,不过是这一次的双环叠了一部分,而且镜头的摆放也比较奇特,上边的圆环中的摄像头是竖着的,下边的圆环是摄像头和闪光灯是横着排布。

前置的变化最大,双摄居中,其中一个镜头大概率是广角镜头,会在自拍方面有较为突出的表现。

据悉,华为P60系列或将全系采用高通骁龙8Gen2处理器,仍然不支持5G;主摄方面,华为P60系列可能采用超大底传感器,还将采用全新的6400万像素长焦方案,并且搭载华为Mate50上首发的可变光圈以及华为XMAGE自研影像平台。

此外,还有消息称,P60可能会换上一块非常给力的屏幕,有可能使用的华星光电今年6月发布过一款名为“等高高斯四曲面”的屏幕技术,四角几乎接近球面,边框几乎被“视觉隐藏”。

据videocards报道,PCGamesHardware报告称,Gainward的GeForceRTX4080已经以低于MSRP的价格出售。

1539欧元的原价已降至1449欧元,这意味着这张卡现在的售价低于德国RTX4080MSRP的1469欧元(这是FoundersEdition和一些定制型号的发布价格)。

重要的是,建议零售价的RTX4080如今几乎不可能找到,因为它可以说服买家购买。RTX4080根本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并且已经被更昂贵的RTX4090GPU所超越。

有问题的卡是GainwardPhantom(不是黄金样本)。这是参考时钟型号,但采用Gainward的定制冷却解决方案。自本月早些时候首次亮相以来,它的价格一直在稳步下降。

Alternate的报价只是一个限时交易,但希望是一个开始。这个特别的交易仍然不是很受欢迎,卡还没有售罄,但这毕竟只是20欧元的折扣。

在第二代骁龙8旗舰平台发布后,多家厂商宣布将首批搭载,其中就包括小米。

不过转眼第二代骁龙8已经发布快两周了,小米13系列至今都没有官宣,有种“稳坐钓鱼台”的感觉,但从各渠道消息来看,小米13系列基本可以确定会在12月1日发布。

日前,有网友发文表示,小米线下门店已可以接受小米13系列的预订。从该博主截图来看,其询问了小米线下门店销售,在新机发布后,线下门店是否可以直接取货,该销售称,小米13系列已经可以接受预订。

另外,小米京东自营旗舰店等合作电商平台此前已提前上架小米13的链接,信息显示该机将在12月1日发布,预约截止在12月2日0点,也就是发布会当天的24点。这也意味着新机发布即开售,有望成为首发、首销第二代骁龙8的机型。

值得一提的是,有消息称,受定位升级、成本、汇率波动等因素影响,小米13系列预计售价将大幅上调,上调幅度达15-20%,小米13的起售价或来到4500元左右。

不知道小米CEO雷军是否会在小米13系列的发布会上,谈到“连夜和高管开会要求不涨价”?值得期待。

最近在网上冲浪的时候,发现了一个有趣的新闻。

震惊,自三四年前就毫无消息的乐视手机,现在竟然诈尸了!

而且一出手,就推出了一款不到500的智能手机。

要知道,即使是红米里最便宜的9A,最低配也至少要600+。

这手机不但便宜,性能还离谱。

6GB运行内存,超越了4GB的红米9A。

同时有网友扒出了这款手机处理器的跑分,暴杀红米9A的联发科HelioG25。

绝了,竟然有人能在性价比上,正面拼过红米!

是我雷总提不动刀了,还是你乐视飘了?

不过,托尼调查了一番,发现“吊打红米”的秘诀,是乐视手机这次使用的处理器:

虎贲T610。

它来自中国芯片设计行业的“万年老二”:

紫光展锐。

2013年,紫光集团收购了中国第二大芯片设计企业展讯通信,以及排名第六的锐迪科微电子,新组建了一个叫紫光展锐的芯片设计企业。

它继承了展讯通信和锐迪科微电子的市场和技术,坐稳了国内老二的地位。

和行业老大海思冲击高端的思路不同,紫光展锐的产品主要有三个特点。

便宜,便宜,还是便宜。

就拿乐视新机搭载的处理器虎贲T610来说吧,它在性能上对标高通骁龙675,有中低端的性能。

但在价格上,可以把“我们以为的”低端市场的王者联发科吊起来打。

百元机一水的紫光展锐▼

紫光展锐就用这种低价策略,硬生生的在低端市场上啃下了一块。

目前,它在国内的出货量已经接近受到重创后的海思。

很多廉价平板都使用了它家的芯片。

甚至就连三星、诺基亚都凑过热闹!

别忘了,三星可是有自家芯片的,这都来用紫光展锐的处理器了。

这玩意得有多香???

我就说之前荣耀掏出来的百元机畅玩20吧,这玩意用的就是虎贲T610。

在京东上,它的销量甚至咬紧了一票iPhone。

这个成绩,是不是大家都没想到。

而在海外市场,紫光展锐也已经拿到了全球智能手机芯片市场11%的份额。

作为紫光展锐的大氪户,Realme从去年起,有十几款面向海外的手机和平板采用了它的芯片。

主要集中在仅海外销售的C系列和Narzo系列。▼

不止是Realme,这么物美价廉的芯片,我非洲手机王——传音,怎么能不用呢?

传音Smart5Pro,使用紫光展锐SC9863A▼

而且我们前面提到的诺基亚,最近也在印尼又又又推出了一款使用紫光展锐芯片的平板,NokiaT21。

看来这两年,诺基亚手里的紫光展锐平板卖的挺好的。

但只论销量,上面的产品加起来,可能都比不过这款用了紫光展锐T107的手机——

诺基亚105。

它是一款支持4G和移动支付的功能机,今年一年在全球卖掉了两亿台!

两亿台啊!!!

就算紫光展锐每颗芯片只有蚊子腿的利润,这销量,也绝对够他炒一桌菜了。

除了卖芯片给手机厂,紫光展锐还通过做物联网芯片狠狠捞了一笔。

紫光展锐的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

你们可能不信,紫光展锐凭着够用且便宜的4G芯片,已经在全球蜂窝物联网市场中拿到了四分之一的份额。

仅次于高通,联发科看了都得直呼大哥。

总体来说,有了这几年“苟住低端、站稳脚跟”的基础,紫光展锐已经有了“冲高”的底气。

这两年它推出了几款支持5G的芯片,其中性能最好的唐古拉T770性能已经和骁龙768G相似。

但光鲜靓丽的销量和努力冲高的希望背后,仍然有一片挥之不去的阴影。

一套连招下来,作为中国芯片设计龙头老大的海思直接半身不遂,十几年的努力一夜清零。

而现在的紫光展锐面临海思相似的问题。

要不是紫光展锐还只是在低端混口饭吃,推出的几款更高端的5G芯片也卖的不好,没有引起某些国家的注意。。。

可真要是等展锐彻底发力高端了,恐怕现在海思的待遇同样要落到它的头上。

这几款5G芯片如果全球热销,

制裁估计就下来了▼

说到底,这是紫光展锐的达摩克里斯之剑,是继续上探之前必须打破的魔咒。

我们不能只有世界一流的芯片设计企业。

我们还需要不受钳制的一流架构,一流工具,以及一流的制造能力。

希望紫光、以及国产芯片领域的开拓者们,能够尽早解决这个箭在弦上的问题。

到时,“高端”市场,才是真正的海阔天空。

“芯片,好像已经跌到白菜价了。”

这小半年来,已经不止一次看到类似的消息了。

就拿去年被炒得火热的一些车用芯片为例,意法半导体旗下L9369-TR型芯片,就从去年每枚3500元的报价,直接跌到了600元左右。

某些型号的芯片,甚至还来了个“抹零”,从200元跌到了20元。

“遭殃”的,还有存储芯片,例如去年涨到1400元左右的三星980固态硬盘,最近居然跌到了600元上下。

其他各类型号价格暴跌50%以上的情况,也都比比皆是。这波是等等党应有尽有了。

而芯片厂们的日子似乎也不大好过。

这边是台积电被某大客户砍去10%的芯片订单,那边又是存储芯片巨头SK海力士和美光宣布减产。

咋说呢,去年由于芯片短缺,甚至连小偷都开始偷芯片的画面,我都还历历在目。

咋才过了一年,直接就来了个两级反转?

甚至有老哥得知芯片能赚钱的消息,刚刚贷了款、卖了房,梭哈屯的芯片还没捂热,直接就来了波血本无归。

好家伙,感觉芯片圈这阵势和币圈比起来,也毫不逊色啊。

这一切的一切,都让不少的网友产生了疑问,那就是:芯片圈,到底发生甚么事儿了?

而今天呢,就准备和大伙们讲讲,芯片从暴涨到暴跌,背后的一些门道。

首先,为了弄懂背后逻辑,咱们必须提一个名叫“硅周期”的概念。

说到周期,了解经济学的肯定不会陌生。

大概讲的,就是说经济活动常常会有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个阶段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过程。

往大了看,就有“康波周期”这种五六十年一个循环、描述经济大环境的周期。

因此,便有了“人生就是一场康波”“人生发财靠康波”这类的说法。

把视野更加聚焦的话,钢铁行业则也有“钢铁周期”,养猪业有“猪周期”。

一个硅周期大概历时三到五年。

一般来说产品的创新应用周期、供需关系,还有大环境,都是影响硅周期的关键因素。

比如说在2000年,因为互联网概念的大火,半导体行业大涨38%。

结果第二年泡泡就炸了,直接来了波暴跌26.8%,到了2004年左右,才逐渐恢复之前的增速。

之后靠着PC和手机的推动,半导体行业稳步发展,直到2008的金融危机才再次衰退。

后面又迎来了智能手机的大爆发、疫情、新能源车起势等等。

所以这两年看似反常的芯片大涨大跌,半导体行业大起大落,在历史上已经经历过好几次了。

为了让大伙们能更加了解硅周期,三星的故事可以说是典中典了。

因为它就曾多次靠周期反买,做到了别墅靠海,把硅周期玩弄于鼓掌之中。

上个世纪三星的那些逆周期的骚操作,因为年代太过久远,差评君就不多介绍。

光拿大部分差友都经历过的2008年前后来说,其实就能看出三星这个“逆周期大师”的功力。

大概的情况是在2007年初的时候,微软推出了超吃性能,狂吃内存的Vista操作系统。

各大内存厂商一看,重大利好啊!于是乎纷纷上产能,准备躺着收钱。

结果大伙们应该都知道,由于Vista系统配置要求过高,步子迈得太大扯开了裤裆等等原因,销量远不及预期。

全力生产的内存厂商们可以说是被血坑了一波。

再加上金融危机的火上浇油,DRAM颗粒价格从2.25美元跌到了1美元以下。

理论上这个时候,各大存储芯片厂商应该降低产能,及时止损才是。

但你们猜怎么着。当年的三星居然疯狂地铺产能,DRAM的价格也继续暴跌,甚至还跌破了成本价。

价格持续被压低的内存圈子,可以说是哀鸿遍野。

而在后来的几年里,因为顶不住亏损,有“欧洲存储芯片之光”之称的奇梦达和日本内存巨头尔必达,先后宣布退出生产并破产。

最后,韩国成了这次存储芯片大战中的赢家。

随着新一轮的复苏和繁荣周期的到来,铺满产能并耗死了竞争对手的三星,成了存储芯片界的霸主。

所以说,硅周期就是这么一个迷人的玩意儿,有人因它停产破产,也有人利用它加冕成王。

而咱们所亲历的这一波硅周期呢,其实同样也是大起大落,同样也是惊险和机会并存。

这一波硅周期,大概是从2019年的疫情开始的。

刚开始大伙们以为疫情会冲击消费、会影响产能,所以在初期半导体行业增速大跌。

结果没想到,疫情催生了对电子产品的需求,再加上芯片禁令、新能源车需求大增、芯片产能不够等等问题,反而导致了芯片的抢手。

这部分的内容,由于去年大伙们都聊烂了,差评君就不多说了。

俗话说得好,历史给人类唯一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不吸取教训。

在芯片持续火热的情况下,订单满天飞、产能也继续扩大,市场上甚至传出了“硅周期”已经失效言论。

但结果,硅周期还是来了,由于所谓的“5G换机潮”不及预期,今年第三季度智能手机出货量下降9%,;PC也下降19.5%。

总之消费电子的疲软,引发了CPU被砍单,存储芯片库存积压等等问题。

从而拖了全球半导体行业增速的后腿。

只不过,存储芯片和CPU是拉了,但汽车芯片却依然吃香喝辣。

这么说吧,有些汽车芯片虽然从几百元的单价,跌到了几十块钱,但价格依旧比前几年高,这一波属于价格回归正常罢了。

这是因为,去年汽车芯片的暴涨,除了产能问题之外,更因为有不少的“职业芯片贩子”的推波助澜。

在今年七月份的时候,路透社就采访过一位名叫KelvinPang的新加坡职业炒芯人。

这位老哥就通过经销商渠道,在今年七月份囤了62000个车用芯片。

它们的原价大概是在每个23.80美元左右。

但他却狮子大开口,打算以375美元的单价卖给中国的新能源车企。

说是之前有车企开出了100美元的单价,被他果断拒绝。

在记者面前,他还很得意地表示,汽车制造商总要吃饭,说自己等得起。

类似的职业炒芯人,在不久前芯片价格飞涨的大环境下比比皆是。

而看着今年的芯片价格正在渐渐回归正常,只能说,苦了那些高位接盘的倒爷们了。

在另一方面,硅周期的下行,其实也是一场对半导体圈儿选手们的考验。

各位运动员们在周期面前,都秀出了实力,秀出了风采,展现出了一幅半导体圈众生相。

像是台积电这种历经了无数周期,有话语权的硅圈老炮儿而言。所谓的“芯片雪崩”,并没给他带来太大影响。

光刻机巨头ASML的第三度财报,也超越了大伙们的预期,第三季度新增订单金额达到了89亿欧元,创下了历史新高。

其中SK海力士、美光这些存储芯片厂家,就没那么愉快了。海力士第三季度利润暴跌60%,计划明年削减开支50%;美光则净利润下降43%,同样决定削减明年的开支。

但你们猜怎么着,虽然也在流血,但有存储芯片的霸主、逆周期之王之称的三星,却又做出了不人为减产的决定。

结合以往的操作,在差评君看来,这一波三星的操作约等于是明牌想耗死各位,或者被各位耗死了。

同样难受的,还有整CPU的英特尔与搞GPU的英伟达。这英家二少的多少有些难兄难弟了。包括国内的半导体产业,增速也在放缓,差评君就不多赘述了。

最后呢,差评君想说的是,根据国际货币基金会的预测,明年全球宏观经济的增速会比今年更少。ICinsights也预测,明年的半导体行业的增速很可能是0。

所以在双重压力下,目前的芯片圈儿,可能只是刚刚刮起了北风。而凛冬将至,只有真正有实力的企业,才能熬过这个冬天,看到下一个周期的春暖花开吧。

THE END
1.新能源ETF基金(516850)跌1.52%,半日成交额265.23万元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为AI大模型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https://finance.sina.cn/2024-12-04/detail-incyhiqr0810999.d.html
2.大A剧本出炉,或将颠覆你的认知!在股民们来自打板女侠V大A剧本出炉,或将颠覆你的认知!在股民们热切的期盼中,大A明天又开盘了,上周五市场的热浪翻滚,为投资者抛洒着厚实的红包,但周末的日子里,多空情绪仍分歧较大,重仓满仓者希望大A再放异彩,轻仓空仓者则认为目前已处强压力区,已是短期高点!笔者见状,著文直接亮明个人观点:总体会窄幅震荡,但个股仍精彩纷呈!下周是https://weibo.com/3078648857/P3U6dB5dH
3.陈天桥阐释盛大文化:负责任的独裁与规范的民主一、研发盒子,加强盛大家庭娱乐投入;二、迅猛出手,收购新浪股票。 “为什么盛大当年没有并购九城?盛大上市的时候,九城的IPO连影子都看不见,前者的收入是后者10倍。当时是削减竞争、巩固市场的大好时机,盛大也有足够发起收购的资本,可是后来却选择收购了新浪股份,而非迅速统一网络游戏市场。 https://laoyaoba.com/n/4275
4.回复@simachao:爱跌跌,爱涨涨……这都不在个人能决定的范围,咱只能回复@simachao: 爱跌跌,爱涨涨……这都不在个人能决定的范围,咱只能决定自己可以决定的。就是亏也得自己少受干扰亲手亏,专家大V不给补偿你凭啥听他们帮你做决策?关键历史上这么多到处找专家大V意见的,亏的多还是赚的多?没大数据统计分析,谁给【结果】!?通通列为【https://xueqiu.com/1896585883/315631474
5.微博正文大消费目前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在最近的盘面,指数强他不弱,指数弱他能避险,竞价出来,芯片非常强,但是好的几乎买不到,而且半导体高开那么多,指数是低开的,开盘走势也是和指数背离的,开盘并没有前仆后继涨停规模,唯万精密炸板开始,食品开始修复。上午的行情还算稳当,下午分歧随着指数的下调逐步释放,好在尾盘还有反响,有https://m.weibo.cn/status/5107920473951809
6.博文anmin0001博文_anmin0001_新浪博客,anmin0001,散户有能够复制的盈利模式才是核心,外围乱局,一般不改牛市趋势,珍惜眼前牛市的机遇,中国吹响对美芯片大反攻的号角,底气何在?,炒股的三种模式,你选哪种,西方国家联盟造锂电池,造了个寂寞,世界,想象与现实,探底就是不断地试探,牢记https://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253386310_0_1.html
7.蚂蚁网创始人的日志“冷冰冰”的用户数据列表——“冷冰冰”的带有“关系”的用户数据列表——数字化“鲜活”的个人,这三个阶段,就是交友网站这些年的发展,围 绕着设计“交互“重构”指把这类实体关系搬上网;二,在网络世界中的既有关系,因为对网民来说,上网一段时间后,已经 形成网络关系,如QQ好友、MSN好友、博客好友等等,“https://blog.csdn.net/zoubian__jie/article/details/5764313
8.感谢新浪巧鼠博客给我们带来了旧物改造的惊喜.doc杜锗撤股继按拇止烩故浙团锡峭低吏涧蔚艾矛萧宋冒扇摧钾关菜收元设硷搏疑洛贡斧师备载桨疚俄社敖铺纺感谢新浪巧鼠博客给我们带来了旧物改造的惊喜,废话不多说,直接上教程哦~2个牛仔束口袋,先瞅瞅~~呵呵~~好多年的牛仔裤,破了,  咔嚓一剪子变成了大裤衩子~  不俺家滴~,邻居https://m.taodocs.com/p-333826074.html
9.排列组合中的分组分配问题蓝天蔚排列组合中的分组分配问题-蓝天蔚-新浪博客 排列组合中的分组分配问题(2010-03-12 17:44:05) 标签: 教育 中学 高中 数学 分组 均匀 不均匀 分配 定向分配 不定向分配 杂谈 分类:误人子弟 6个学生平均分成3组,有多少种分法? 6个学生平均分到3个不同的班级,有多少种分法? 头痛了吧?分组分配问题是排列组合https://www.unjs.com/xuexi/jiaoyuwenzhai/20100821110717_405601.html
10.教师网络教研心得体会教师可以利用教研博客的自定专题功能,分门别类地积累丰富自己教学资料,如课件、试题、教案、论文、课题研究成果、教学反思等,这些纯数字化的资料分门别类的存放道自己的博客上,使其真正成为教师的数字仓库,随身携带的资源U盘。 5.教师思想火花的碰撞地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76bx120l.html
11.豆瓣blog?BlogArchive?简化豆瓣的“关注”和“朋友”祝豆瓣早日关门大吉,大不了用微bo去!!! 你们就折腾用户吧!!! !!!Says: 四月 29th, 2010 at 8:44 下午 我原来有110+个友邻, 被关注30+人。 现在被关注170个。【对方也没有压力一定要认可】你们说这句话不觉得很奇怪吗? “朋友”这个词在你们眼中是那么淡薄的吗? VSays: 四月https://blog.douban.com/douban/2010/04/29/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