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一个1000万资产的家庭,其实是一个穷人家庭。”
先不管1000万资产的家庭在上海是什么水平,就全国层面来看,如此体量的资产规模绝对算得上是顶级富人。根据胡润百富发布的《2022中国高净值人群家族传承报告》,我国拥有千万净资产的家庭数量205.9万户;而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的统计,我国现有近5亿户家庭,这便意味着1000万资产就已经超越了全国99.6%的家庭。
其实不用说1000万资产,就算月入过万在全国都绝对称得上是高收入人士。数据不会说谎,我们不妨扒一扒统计资料,看看国人的收入到底是怎样的情况。
1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6883元,即人均可支配的月收入为3074元;其中,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49283元和20133元,折合成月均可支配收入约为4107元和1678元。
当然,这些只是相对笼统的统计,平均数往往无法反映事情的全部,我们还需从结构上对不同人群的收入水平做一番深入考察。
按照《中国统计年鉴》的统计口径,依据收入水平的不同,可以将全国居民人数进行五等份分组。从下图中可以更为清晰地看到:
我国收入水平最高的前20%数量的居民,2022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0166元,折合每个月约7515元,大幅度领先于其他80%的人;
位于第二、三梯队的中等偏上收入群体与中等收入群体,2022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47397元和30598元,折合每个月约为3950元和2550元;
中等偏下收入群体与低收入群体,2022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则分别为19303元和8601元,折合每个月为1609元和717元。
结合全国14亿人口的总规模,不难发现大,约有5.6亿人(中间偏下户和低收入户)的月均可支配收入在2000元以下,即便是收入最高的那2.8亿人(高收入户),其月均可支配收入整体上也没有达到1万元的门槛。不仅如此,不同群体的收入差距同样较大,其中最低收入的20%居民,其收入水平甚至还不到最高收入20%居民的1/10。
区域层面来看,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不含港澳台)当中,只有8个地区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了全国整体水平,分别为上海79610元,北京77415元,浙江60302元,江苏49862元,天津48976元,广东47065元,福建43118元,山东37560元;其余23个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均低于全国整体水平。
若是换算成月度来看,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5000元的只有上海(6634元)、北京(6451元)和浙江(5025元),这三个省市常住人口数量之和约为1.1亿人,占全国比重仅有不到8%;而每月人均可支配收入在3000元以下的省市多大22个,其中排名最低的甘肃,每月人均可支配仅有1939元,还不到上海和北京的1/3。
另外,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也能说明问题。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9.89亿。其中,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网民群体占比为29.3%,约2.9亿人,尚不足三成;月收入在2001-5000元的网民群体占比为32.7%,约3.23亿人;有收入但月收入在1000元及以下的网民群体占比为15.3%,约1.5亿人;还有22.7%的网民没有收入,约2.25亿人。
2
那么,月入过万的人都在哪里呢?
进一步地,我们还可以通过行业数据来找到这群人。
由于2022年的数据尚未公布,这里采用2021年的数据来加以分析。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2021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06837元;在19个行业大类中,年平均工资最高的3个行业分别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201506元,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的151776元,金融业的150843元,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89倍、1.42倍和1.41倍;而收入较低的行业包括住宿和餐饮业的53631元,农林牧渔业的53819元等。而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的平均工资分布结构,大体也呈现出类似的态势。
可以发现,只有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以及金融业这三个行业里,就业人员每月平均工资才更有机会超过1万元,而其他行业的整体工资水平相对较低,除非在业内能做到特别突出的成绩,否则很难月薪过万。
值得注意的是,私营单位就业人员的工资水平普遍要少于非私营单位。从数据上看,2021年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2884元,明显低于非私营单位的106837元;而对于工资水平最高的三个行业来说,私营单位就业人员每年要比非私营单位的就业人员足足少赚6~8万元。
考虑到城镇非私营单位里多为央企国企,工资的差异似乎有些令人出乎意料。因为在很多人眼里,央企国企应该是朝九晚五、喝茶看报、收入平平的工作状态。事实上,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尤其是国家长年以来一直致力于国有企业改革,并不断取得累累硕果,各个央企国企整体上从治理到经营能力,再到国有资本配置效率均有显著提升,继而也在一定程度上抬高了从业人员的薪资待遇。
这或许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近两年越来越多的人都想要挤进央企国企去工作。
3
至此,通过以上各方面的考察,相信你对国人的收入状况已经有了一个系统性的把握。
其实,当你在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里,看惯了大城市里的商圈林立与车水马龙、听惯了经济大势与科技热点、穿惯了精致的套装或品牌、用惯了iPhone和MacBook,或许会想当然地认为,这就是整个国家应有的模样。然而,你很可能不知道的是,北上广深这四个一线城市的总面积,仅仅占据全国的0.33%,哪怕再加上其他几十个发达城市的面积,占全国的比重也仅有5%左右;这便意味着,全国面积95%的土地上发生的事情,是很多人都不曾看清的存在。比如前两年备受热议的“我国还有将近13亿的中国人没有出过国,10亿中国人从未坐过飞机,5亿中国人还没用上马桶”,就颠覆了很多人的认知。
所以,如果你拥有每个月七八千或者一万元的收入,千万不要觉得自卑或是沮丧,因为你真的已经很了不起了。
不过话说回来,任何人都想要追求更高的收入。那么在当前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任何人不管从事什么行业的工作,都应该不断地提升自身知识储备、业务水平和各方面能力,如此方能保持自己在职场中的竞争优势,进而可以获得更多升职加薪的机会,只要收入能持续提高,我们自然就更有底气去应对各种生活上的问题,无论是日常开销还是房贷车贷。
另外,有余力的人还可以考虑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尝试一些新的领域。
这种情况其实并不罕见,当下有很多年轻人都不再满足单一职业和身份的束缚,而是倾向于去选择能够拥有多重职业和多重身份的多元生活,以此来不断探索自己的兴趣和事业发展的可能性,这就是所谓的“斜杠青年”,现已成为年轻群体的一种流行风尚和生活态度。
在此,也祝愿每一个努力奋斗的人,都能够获得应有的回报。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