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堆人为一块金子争得头破血流的时候,有人拿起一块钻石走了。
抢金子的那帮人并非没有能力抢钻石,而是:
自始至终,就根本就没人告诉他们有比金子更值钱的东西。
这就是认知能力高低的区别。
汝之砒霜,彼之蜜糖,也是认知,你认为一文不值的东西,在别人的眼里是宝贝。
你认知强,就比别人提前看到事情的发展,甚至终局。
很多时候,起点相似的人,思维不同,结果也不同。
你遇到的问题,别人也可能遇到过。你踩到的坑,别人也可能踩过。
也许你此刻面临的困局,别人早已经历过。
有人说,经历是最好的老师。这话没错,经历能给你最深刻的体验。
但是你能从这位好老师身上学到的很少。
因为人这一生,所能经历得实在有限。
如果一个人的认知处于社会底层,又不善于学习,不愿学习,经历又少,人生阶层跃迁的希望将十分渺茫。
认知突围,是一个人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也是人生逆袭的绝佳途径。
人和人之间是有认知鸿沟的,而认知鸿沟如天堑,实难跨越。我认为5%的认知差别可能会让两个人在十年后的成就差异超过一千倍。
人的一生当中有5%的可能性会遇到一个人或一本书启发你、引导你,使你能够意识到原来自己还有5%的自行控制命运的空间。而这5%又能够给你带来一千倍的回报,让你的人生能够有一千倍的提升。
02
认知的不同,决定了结果的天地之别。每个人看世界时,都带了一双叫“认知”的“洞察力眼镜”。
这个世界的色调既不是由世界真实的颜色决定,也非你肉眼看到的事实决定,而是由“认知”的“洞察力眼镜”镜片的颜色所决定。
每个人看到的只是真实世界的一部分。
傅盛説:认知,几乎是人和人之间唯一的本质差别。
技能的差别是可量化的,技能再多累加,也就是熟练工种。
而认知的差别是本质的,是不可量化的。
如果你想成功,不管是创业还是投资,只有一个秘密,核心就是像上帝一样思考。那么,上帝是如何思考的?洞悉宇宙规律,顺从自然法则,尊重人性善恶。
我们生下来都是一张白纸,但随着成长和教育以及努力和个人机遇的不同,若干年之后人和人之间的认知差异会有天壤之别,甚至可以差出一个维度。人的认知算法都是从无到有不断迭代的。
所谓成长,并不来自于所谓的位高权重,不来自于所谓的财富积累,也不来自于你掌握的某一个单项技能。
3.
行业里有很多这样的人。比如史玉柱。
最惨时,欠了一屁股债,什么都没有。靠一个脑白金,重新崛起。
他在整个营销上的认知水平,几乎领先了一个时代。
即便失去所有财富,甚至所有队伍,就凭他对营销的理解,也是那个时代无人可望其项背的。
只要他活着,翻身的可能性很大。
绝境当中,他真正拥有的核心武器,根本不是资源,而是认知。
人和人比拼的,是对一件事情的理解和对行业的洞察。
执行很重要,但执行本质是为了实践认知。
为什么鸦片战争时期,大清帝国输那么惨?
简单说,一群怀揣现代物理学认知的人,打败了另一群信奉四书五经认知的人。
4.
其实就是两种不同认知的较量。你得升级自己的认知,把你自己变成和他们不一样的人,这才可能是你唯一的超车途径!
就像当年的鸦片战争,清政府有个富爸爸,却在认知上和英帝国处在了不同的时代,所以才会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究其根本,是因为它们已经是两个不同的物种了。
所以,你只有将自己升级成一个不同的物种,你才有机会,在这个时代实现弯道超车!
然后,伺机而动……
静静等待那个生命中真正属于你的机会到来……
然后,出击!
拿走你的“认知红利”!
在电影《1942》里,张国立饰演的地主在家破人亡,一无所有的逃荒路上说了一句话:
“我知道咋从一个穷人变成财主,只要活着走到陕西,不出十年,你大爷我还是东家,那时候咱再回来……”
事实往往就是如此。
起点相似的人,思维不同,结果也不同。
5.
认知决定你的格局,和财富差距
因为,真正决定穷富差距的是“思维认知”。
想要摆脱“穷人思维”,就要建立“富人思维”。
认知的不同,决定了结果的天地之别。
认知很虚,看似无用,却决定了你未来可能达到的圈层。
判断风险和机遇的差别就在认知能力的不同。
因为认知的不同,对未来的判断就不同,对同一个项目或者事件的风险和机会有不同的结论,导致不同的决策。知易行难,必须要努力精进,刻意练习。
虽然大脑的训练和体能的训练不一样,不需要全身酸痛的运动,但是绝大部分人还是懒得思考。大部分人都简单依赖于自己的直觉决策系统,从不做深度思考和分析判断。
为了能真正有效做到大脑思维方式的升级,认知提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将团队置于绝境和逆境。人都是有惰性的,人性很难改变,大部分人都没有自控力,也不够偏执。
6.
关于认知
《教父》马里奥·普佐讲过一句话,在一秒钟内看到本质的人和花半辈子也看不清一件事本质的人,自然是不一样的命运。
我们一生中无数的决策依赖于我们的认知水平。
认知很重要,但是一旦认知体系成熟了,就会随之产生认知的遮蔽效应。
我们要想产生一个新的认知,首先是基于一个现有的认知,而现有的认知和新的认知本身有很大差别,如果用现有的认知去解释新的认知,那就有可能相当于用牛顿力学去理解量子力学。
越是基于过去的认知成功的人,对未来的新认知越会产生一种遮蔽效应,排斥这些新的认知。
07
那么,怎么提高认知?认知体系的形成,主要分为4个部分。
第一,自己思考,亲身经历,亲身实践。
站在1楼看外面,都是细节,自己附近的那点东西,市井吵架,违章停车。
站在10楼看外面,能看到局部,细节慢慢消失,轮廓关联显现。
站在100楼看外面,就是看全局,你会体会到自然资源的分布,城市设计的气魄。
当你在1楼时,要更愿意主动跑到5楼、8楼、10楼,去看看都能望到些什么。
再回到1楼执行时,会更理解不同角度看待问题的深度,并且不会遗忘细节。
拥有上帝视角,能瞬间把自己拉到空中俯视全局。也要有操盘手技能,能瞬间俯冲到地面死磕细节。
知道什么时候该在空中,什么时候该在地面。
你不经历,就是纸上谈兵。
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
中年人的苦,经历过,才懂得。
第二,大量读书,广泛阅读。
读书是最普遍的向前人学习的方式,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来构建自己的认知体系。
通过读书去获得新知,通过读书去自我检讨,达到自我校正、自我进步的目的。
竞争的本质就是优势碾压,用你的优势碾压别人的优势。
从实际的角度来讲,有的企业最终能成功,就是因为优势碾压了同行,那么这些优势又来自于哪里呢?
所以一旦你发现一点点机会,有一点点端倪,你就得跳进去赶紧干,一边干一边想,一边迭代,不要坐在家里想明白,坐在家里是想不明白的。如果你不搞一点项目,你是学不会任何东西的,所以需要付出一点点小的代价,才能够获得新的认知。
第三,行走。
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
到处走走,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走别人不愿意走的路,走难走的路。
经历别人没有经历过的冰霜雨雪、闪电雷鸣、严寒酷暑。
然后去冒一些别人不能冒的风险,去别人不能到达的地方,来增加生命的宽度,启发自己对这个世界全面地思考。
第四,向前人、向先进学习,高手指路。
跟不同的人聊天,尤其是和各行各业的高手聊天,你会获得看待世界的不同视角和智慧。
每个人都需要平衡,而不是单一路径依赖。
成功的人、失败的人、努力的人、落魄的人,不同的人生场景、个体的迷惘,欲望和挣扎,积累出不同的经验。
越是厉害的人,水平越高的人,越谦逊。
水平低的人,心气通常很高,用上帝视角俯视比他成功的人;
水平高的人,心气反而很低,用大海胸怀带走一切矮丑。
这就是平衡。叫谨防在低水平上形成平衡。
打破闭环,被褐怀玉。
上与君王同坐,下与乞丐同行,已知乾坤大,犹怜草木青。
当然可以!
用这个概念来定义财富自由,就不仅告诉你财富自由是什么状态,还能指导你现在该做哪些改变,你下一步的努力方向是什么……
因此,对“概念”理解的不同,就会产生完全不一样的行动方式,结果自然就会不同。如果你连什么是“财富自由”的正确定义都没有,那么请问你该如何实现呢?
第六,竞争的本质就是优势碾压,用你的优势碾压别人的优势。
最后的话:
你所赚的每一分钱,都是你对这个世界认知的变现。
你所亏的每一分钱,都是你对这个世界认知有缺陷。
你永远赚不到超出你认知范围之外的钱,除非你靠运气,但是靠运气赚到的钱,最后往往会由于实力不足而亏掉。
这个世界最大的公平就在于:
当一个人的认知不足以驾驭他所拥有的财富时,这个社会有10000种方法收割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