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20万,持续26年,看到这里您一定还是觉得几乎不可能。不要着急,我们再把这个过程设计得更贴近现实一些,例如你现在已有一定的积蓄,你每年赚取并存下来的资金多于5万,同时你又具备一定的投资能力,能够在长期内获得多于5%的平均年化收益。此时,问题就变成了下表所示的64种情况。
从上图大体能得到以下几点认识:
(1)5%的存款或理财利息真是太坑了,在这个测试中,无论初始本金多寡、工作如何努力、生活如何节俭,竟无一达标。记得以前很流行一句话“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看一下我们身边的人,除了一些岁数大点的,大部分人都会或多或少买一些理财产品,现在支付宝上一些4个多点的理财产品还得靠抢。但是朋友们,此”理财“非彼”理财“啊,买理财产品并不能代表有理财意识。在我看来,买四五个点的理财简直就是在给银行打工,要想真正实现财富增值,股票、指数基金等权益类产品才是最好的选择。而且,长期来看,只要能够秉承正确的投资价值观,获得年化10%以上的收益率是极大概率的事情。当然,对于养老钱如果选择定存或理财产品无可厚非。
(3)我们再来看看储蓄的重要性。首先,定期储蓄对所有人都有意义,这也是老巴等教导我们“延迟满足“的重要性—即牺牲今天的消费而在未来获得更大的消费能力。但是对于本金不占优势的投资者,定期储蓄的重要性更大。每年存5万还是存10万,对100万本金的人来说,只是早一年或晚一年达标的区别,但对于本金少的人却有天壤之别,这一点如果仔细看前面的曲线图尤为明显。除了理性消费,提高收入也是增加储蓄能力的好方法,”开源“和”节流“双管齐下。尤其对于没有太多钱的年轻人来说,不应该在本可以在自己专业领域内有所作为的黄金时期浪费太多的精力于股市中,否则真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相反,如果你在该时期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提高自己的收入并注意储蓄,达成”小目标“的希望还是非常大的,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古人说得是对的。
(4)再说说“100万本金“的达标要点。已有原始资本积累的人如果对事业没有太大的追求,通过投资寻求资产的保值增值我认为是一个挺好的选择。当然,我无意要表达100万或多少万是做职业投资或是财务自由的标准,只是想说”让钱为自己工作“相比”让自己为钱工作“是一件更轻松愉快的事情。如果决定了以投资作为往后余生的追求,那就应该认真对待,理性、耐心和持续学习,相信一定能够达成目标。
【年轻时,想买大房子,开好车,有迷人的伴侣。这些都是很好的想法,但要搞清楚,这是欲望不是理想。】十几岁时读到的这句话,一直警醒我到现在。也因此一直能分清,谁是完全被欲望野心虚荣驱使,谁又是有理想、破边界、做事情的人。永远选择和后者站在一起。
—陈丹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