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茂盛繁荣。己:祝犁:起也,纪也,万物抑屈而起,有形可纪。庚:商横:更也,秋收而待来春。辛:昭阳:金味辛,物成而后有味,辛者,新也,万物肃然更改,秀实新成。壬:横艾:妊也,阳气潜伏地中,万物怀妊。癸:尚章:揆也,万物闭藏,怀妊地下,揆然萌芽。地支的别称与含义:子:困敦:孳也,阳气始萌,孳生于下也。丑:赤奋若:纽也,寒气自屈曲也。寅:摄提格:髌也,阳气欲出,阳尚强而髌演于下。卯:单阏:冒也,万物冒地而出。辰:执徐:伸也,万物舒伸而出。巳:大荒落:巳也,阳气毕布已矣。午:敦牂:仵也,阴阳交相愕而仵。未:协洽:眛也,日中则昃,阳向幽也。申:涒滩:伸束以成,万物之体皆成也。酉:作噩:就也,万物成熟。
3、戌:阉茂:灭也,万物灭尽。亥:大渊献:核也,万物收藏,皆坚核也。二、纪年、月、日、时年:每个干支为一年,六十个干支后,又从头循环。由甲子开始,满六十年称一甲子或一花甲子。月:正月由寅开始,每个月的地支固定不变,然后依次与天干组合;由第一年的正月丙寅月、二月是丁卯月、三月是戊辰。从甲子月到癸亥月,共六十甲子,刚好五年。日:由甲子日开始,按顺序先后排列,六十日是一个干支的周期。时:由甲子时开始,但记时的地支固定不变,每天十二个时辰。(一)纪年法:从已知的公历年份计算干支纪年:年份数减三,除以十的余数是天干,除以十二的余数是地支。(公元前的年份则用五十八减去“年份数除以六十的余数”后计算)天
4、干:年份除以十,得到的商不管,看余数,若余数减三得正,则按天干顺序往下数,得数即为天干顺序数,若余数减三为负,则加十,得到的数即为天干数,若余数为三,则为天干的最后一位,即癸。地支:年份除以十二,得到的商不管,看余数,若余数减三得正,则按地支顺序往下数,得数即为地支顺序数。若余数减三为负,则加十二,得到的数即为地支顺序数,若余数为三,则为地支的最后一位,即亥。把天干数和地支数合并起来,即为所求的干支年份。(二)纪月法:首先推算该年干支历寅月的天干,其余月份可按天干号类推,该年寅月的天干号为:取公历年份除以五的余数减二后乘以二再减一,当该数是负数时加十。例如:公历1991年(干支历辛未年)正
6、月6月庚午月壬午月甲午月丙午月戊午月未月小暑立秋大暑六月7月辛未月癸未月乙未月丁未月己未月申月立秋白露处暑七月8月壬申月甲申月丙申月戊申月庚申月酉月白露寒露秋分八月9月癸酉月乙酉月丁酉月己酉月辛酉月戌月寒露立冬霜降九月10月甲戌月丙戌月戊戌月庚戌月壬戌月亥月立冬大雪小雪十月11月乙亥月丁亥月己亥月辛亥月癸亥月子月大雪小寒冬至十一月12月丙子月戊子月庚子月壬子月甲子月丑月小寒立春大寒十二月1月丁丑月己丑月辛丑月癸丑月乙丑月有歌诀为证: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岁戊
7、为头;丙辛必定寻庚起,丁壬壬位顺行流;更有戊癸何方觅,甲寅之上好追求。(三)纪日法:公元纪日换算成干支纪日公式:G=4C+C/4+5y+y/4+3*(M+1)/5+d-3Z=8C+C/4+5y+y/4+3*(M+1)/5+d+7+i其中C是世纪数减一,y是年份后两位(若为1月、2月则当前年份减一),M是月份(若为1月、2月则分别按13、14来计算),d是日数。奇数月i=0,偶数月i=6。G除以10的余数是天干,Z除以12的余数是地支。计算时带的数表示舍去小数点后的数字取整。例如:
8、查2011年1月18日干支日。将数值代入计算公式。G=4*(21-1)+20/4+5*10+10/4+3*(13+1)/5+18-3=160除以10余数为0,天干的第10位是癸。Z=8*20+20/4+5*10+10/4+3*(13+1)/5+18+7+0=250除以12余数为10,地支的第10位是酉。答案是:2011年1月18日干支日是癸酉日。(四)纪时法:、干支法一天中时辰的地支也是确定的,所以二十四小时配十二地支,由夜间十一点至一点为子时,一点至三点为丑时,其余照推。时的天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