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河北专升本分析化学考试大纲普通专升本

《分析化学》是应用化学专业招收专科升本科学生的专业考试课之一,分析化学是研究获取物质的化学组成和结构信息的分析方法及有关理论的一门学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系统掌握各种分析方法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并能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熟练运用各种分析方法和分析技术于实际分析测定中。

参加该课程考试的学生应该能够结合代表性的应用实例,运用化学平衡的理论和知识,处理和解决各种滴定分析法的基本问题,包括滴定曲线、滴定误差、滴定突跃和滴定可行性判据,掌握重量分析法及吸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分析化学中的数据处理,掌握各部分内容的基本运算和基本操作,了解分析试样的采取和预处理方法,了解常见的分离与富集方法。

考试从三个层次上对考生进行测试,较高层次的要求为“理解”和“掌握”,较低层次的要求为“了解”。这里“理解”和“了解”是对概念与理论提出的要求,“掌握”是对方法、计算及应用能力的要求。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试卷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计算题。选择题是四选一型的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只要求直接填写结果,不必写出计算过程;简答题要求思路清晰地写出答题的要点;计算题要求详细写出计算过程与结果,计算结果要求保留合理的有效数字。

Ⅱ.知识要点与考核要求

一、绪论和分析试样的采取及预处理

(一)绪论

1.知识范围

分析化学的定义,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分析化学的分类。

2.考核要求

(1)了解分析化学的定义;

(2)了解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

(3)了解分析化学分析方法的分类及分类依据。

(二)分析试样的采取及预处理

定量分析的一般步骤,试样采取的一般原则,固体试样的制备过程及缩分公式的应用,固体试样、液体试样、气体试样和生物试样的采取与制备,无机试样、有机试样和生物试样的预处理方法。

(1)了解定量分析的一般步骤;

(2)掌握试样采集的方法与工作原则;

(3)掌握固体试样的制备过程及缩分公式的应用;

(4)掌握分解试样的基本方法及工作原则。

二、误差与实验数据的处理

(一)误差的基本概念

(1)了解误差与偏差的概念,了解准确度及精密度的概念;

(2)掌握各种误差及偏差的计算;

(4)理解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

(5)掌握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及精密度的方法及措施。

(二)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

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的特点,正态分布曲线的表示,标准正态分布(u分布),随机误差区间概率的计算。

(1)了解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特点;

(2)理解确定正态分布曲线形状与位置的两个基本参数的意义及作用;

(三)有限次测定数据的统计处理

t分布曲线,置信区间、置信度、显着性水平的概念及意义,总体平均值的估计,显着性检验(t检验法和F检验法及其运用),可疑测定值的取舍(4d检验法、Q检验法、格鲁布斯检验法)。

(1)了解t分布的特点;

(2)理解置信区间、置信度和置信水平的意义;

(4)掌握分析化学中常用的显着性检验方法(t检验法和F检验法);

(5)掌握4d法、Grubbs法和Q检验法进行可疑值的取舍。

(四)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减小随机误差和减免系统误差的方法。

了解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及精密度的方法及措施。

(五)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有效数字的概念,有效数字的修约,有效数字的运算。

(1)掌握有效数字的意义,有效数字的修约规则;

(2)理解“四舍六入五成双”的含义;

(3)掌握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

三、滴定分析法概论

(一)分析化学中的溶液平衡

活度平衡常数,活度和活度系数的概念和计算。

(1)了解活度平衡常数、活度和活度系数的概念;

(二)滴定分析法概论

滴定分析法的过程,有关术语(标准溶液,化学计量点,滴定操作,滴定终点,滴定的终点误差,滴定曲线,滴定突跃,滴定突跃范围)和方法特点,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的要求,滴定分析的方式。

(1)掌握滴定分析法的基本术语和意义;

(2)理解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的要求;

(3)了解滴定分析法的分类和滴定方式;

(4)了解滴定分析法的特点。

(三)标准溶液

标准溶液的概念,标准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基准物质及其符合的要求,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浓度的标定。

(1)理解标准溶液和基准物质的概念;

(2)理解基准物质需符合的要求;

(3)掌握标准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4)掌握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和浓度的标定。

(四)滴定分析中的计算

滴定分析法的有关计算。

(1)掌握各浓度表示形式之间的相互换算;

(2)掌握滴定分析中滴定剂与被滴定物的计量关系及有关计算。

四、酸碱滴定法

(一)酸碱质子理论

酸碱质子理论,酸碱半反应、共轭酸碱对的概念,酸碱反应的平衡常数,酸碱的强度,共轭酸碱对Ka与Kb的关系。

(1)了解酸碱质子理论的内容;

(2)理解酸碱质子理论对酸碱的定义,酸碱半反应和共轭酸碱对的概念;

(3)理解酸碱反应中几种平衡常数(酸、碱解离常数,水的质子自递常数,活度常数,

(4)正确理解酸碱的强度,掌握共轭酸碱对Ka与Kb的关系。

(二)水溶液中弱酸(碱)各型体的分布

分析浓度与平衡浓度,处理水溶液中酸碱平衡的方法(物料平衡,电荷平衡和质子平衡),酸度对弱酸(碱)各型体分布的影响。

(1)理解分析浓度与平衡浓度的概念及二者的区别与联系;

(2)掌握处理酸碱平衡的常用方法,能够正确写出各溶液体系的物料平衡式、电荷平衡式和质子平衡式,重点掌握质子平衡式的写法;

(3)理解并掌握弱酸(碱)溶液中各型体的分布分数的意义,能够判断酸度对分布分数的影响和溶液中主要的存在型体;

(4)掌握弱酸(碱)溶液中各型体平衡浓度的计算。

(三)酸碱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计算

一元强酸(碱)溶液、一元弱酸(碱)溶液、多元弱酸(碱)溶液、两性溶液中[H+](或[OH-])的计算,缓冲容量和缓冲范围,缓冲溶液的选择、配制。

(1)掌握一元强酸(碱)溶液、一元弱酸(碱)溶液、多元弱酸(碱)溶液、两性溶液中[H+](或[OH-])的计算公式,适用条件并会熟练应用公式计算各种溶液的pH;

(2)掌握缓冲溶液的pH值的计算方法;

(3)理解缓冲容量的物理意义和影响因素,会计算缓冲溶液的缓冲范围;

(4)掌握缓冲溶液的选择原则和配制方法。

(四)酸碱指示剂

酸碱指示剂的作用原理,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影响酸碱指示剂变色范围的因素,常用酸碱指示剂。

(1)理解酸碱指示剂的作用原理和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的意义,会判断或计算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并熟记几种常用酸碱指示剂(甲基橙,甲基红和酚酞)的变色范围;

(2)理解观测终点的不确定性的概念并会使用;

(3)了解影响指示剂变色范围的因素和混合指示剂。

(五)酸碱滴定法原理

强酸(碱)和一元弱酸(碱)的滴定,多元酸(碱)和混合酸(碱)的滴定,酸碱滴定曲线,终点误差,直接准确滴定的判据,多元酸(碱)分布滴定的可行性判据,酸碱滴定中CO2的影响。

(1)理解酸碱滴定法的原理,掌握强酸(碱)和一元弱酸(碱)的滴定过程中四个阶段溶液pH值的计算方法并会绘制酸碱滴定曲线;

(2)掌握指示剂的选择原则;

(3)了解多元酸(碱)和混合酸(碱)的滴定;

(4)掌握一元酸(碱)滴定的终点误差计算;

(5)掌握直接准确滴定一元弱酸(碱)的可行性判据;

(6)了解多元酸(碱)分别滴定可行性的判据;

(7)了解CO2对酸碱滴定的影响。

(六)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混合碱的分析,铵盐中含氮量的测定,极弱酸(碱)的滴定,某些无机物含量的测定,氨基酸中pKa值的测定,某些有机化合物含量的测定。

(1)理解并掌握利用酸碱滴定法分析工业混合碱中各组分的含量和铵盐中含氮量的测定方法;

(2)了解酸碱滴定法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五、络合滴定法

(一)概述

络合滴定中的滴定剂,EDTA及其二钠盐的性质及其与金属离子的络合物的特点。

(1)了解络合滴定中滴定剂的分类和结构特点;

(2)了解EDTA及其二钠盐的性质及其与金属离子的络合能力和特点。

(二)溶液中各级络合物型体的分布

络合物的形成常数,逐级形成常数,累积形成常数,质子化常数,溶液中各级络合物型体的分布。

(1)了解络合平衡体系中各种形成常数及其之间的关系;

(2)掌握络合平衡中有关各型体的分布及浓度的计算。

(三)络合滴定中的副反应和条件形成常数

溶液体系中主反应和副反应的概念及各种副反应系数,络合物的条件形成常数。

(1)理解络合滴定中的主反应和副反应;

(2)掌握各种副反应系数的定义以及各副反应系数(酸效应系数,共存离子效应系数,络合效应系数,水解效应系数)的计算和求法;

(3)掌握络合物条件形成常数的意义和计算。

(四)EDTA滴定曲线

滴定曲线的绘制,影响络合滴定滴定突跃的主要因素。

(1)掌握络合滴定体系的滴定曲线的绘制;

(2)掌握计算络合滴定化学计量点的计算公式;

(3)了解影响络合滴定滴定突跃的主要因素。

(五)络合滴定指示剂

金属指示剂的作用原理,金属指示剂的变色点,金属指示剂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常用的金属指示剂。

(1)理解金属指示剂的作用原理;

(2)掌握滴定终点与金属指示剂变色点的关系,金属指示剂变色点的计算,能够正确选择金属指示剂;

(3)了解金属指示剂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4)了解常用的金属指示剂。

(六)终点误差和准确滴定的条件

络合滴定终点误差的计算,直接准确滴定的条件,络合滴定中酸度的选择与控制。

(1)掌握林邦公式及其计算;

(2)掌握络合滴定直接准确滴定的条件;

(3)掌握络合滴定中的酸度控制,掌握滴定的最高酸度和最低酸度及最佳酸度的计算。

(七)提高络合滴定选择性的方法

分步滴定的可行性判据,控制酸度法、掩蔽法、选用其它滴定剂和化学分离法提高络合滴定选择性。

(1)了解提高络合滴定选择性的方法;

(2)掌握常用掩蔽剂的使用。

(八)络合滴定的方式和应用

直接滴定法,返滴定法,置换滴定法,间接滴定法。

了解络合滴定的方式及其应用。

六、氧化还原滴定法

(一)氧化还原平衡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特点,标准电极电位、条件电位,影响条件电位的主要因素,条件电位的计算,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的判断。

(1)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标准电极电位、条件电位和能斯特公式的意义;

(2)了解影响条件电位的主要因素;

(3)掌握运用能斯特公式计算任一电对的电极电位的方法;

(4)掌握氧化还原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能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

氧化还原反应的机理,影响氧化还原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反应物的浓度、温度、催化和诱导作用)。

(1)了解氧化还原的速率及其影响因素;

(2)理解催化作用和诱导作用的特点和区别。

(三)氧化还原滴定曲线

氧化还原滴定的滴定分数,可逆氧化还原体系滴定曲线的计算,化学计量点电势的计算通式,影响滴定突跃范围的主要因素。

(1)掌握可逆电对氧化还原滴定曲线的绘制;

(2)掌握可逆电对氧化还原滴定化学计量点的电位的计算通式和滴定突跃范围的计算;

(3)了解影响氧化还原滴定滴定突跃范围的主要因素。

(四)氧化还原滴定中的指示剂

氧化还原指示剂,自身指示剂,专属指示剂。

(1)理解氧化还原指示剂的作用原理,会计算氧化还原指示剂的理论变色范围;

(2)了解常用的氧化还原指示剂;

(3)结合实例了解自身指示剂和专属指示剂。

(五)氧化还原滴定前的预处理

氧化还原预处理的意义,预处理剂须符合的条件,常用的预氧化剂和预还原剂。

(1)了解氧化还原预处理的意义;

(2)了解预处理剂须符合的条件;

(3)了解常用的预氧化剂和预还原剂以及过量预处理剂的除去方法。

(六)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方法

高锰酸钾法,重铬酸钾法,碘量法,其他氧化还原滴定方法(硫酸铈法,溴酸钾法)。

(1)掌握高锰酸钾法、重铬酸钾法和碘量法的原理、方法特点、反应条件和应用范围;

(2)了解其他氧化还原滴定的方法。

(七)氧化还原滴定结果的计算

被测组分和滴定剂之间的计量关系的确定,氧化还原滴定结果的计算。

掌握氧化还原滴定结果的计算。

七、沉淀滴定法

沉淀滴定法对沉淀反应的要求,银量法。

(1)了解沉淀滴定法对沉淀反应的要求;

(2)了解银量法的分类。

(二)确定终点的方法

莫尔法,佛尔哈德法,法扬司法。

(1)掌握莫尔法的方法原理、滴定条件(指示剂的用量、溶液酸度、防止吸附、干扰的情况)、应用范围;

(2)掌握佛尔哈德法的方法原理、滴定条件(指示剂的用量、溶液酸度、防止吸附、干扰的情况)、应用范围;

(3)了解法扬司法的方法原理、滴定条件(指示剂的用量、溶液酸度、防止吸附、干扰的情况)、应用范围。

(三)沉淀滴定法的应用

沉淀滴定法应用实例:可溶性氯化物中氯的测定,银合金中银的测定,有机卤化物中卤素的测定。

了解沉淀滴定法的应用。

八、沉淀重量分析法

重量分析法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沉淀重量法的基本概念及要求。

(1)了解重量分析法的概念,过程,分类及特点;

(2)了解沉淀重量法中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的概念及要求;

(二)沉淀的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

溶解度与固有溶解度,同离子效应,盐效应,酸效应,络合效应,温度的影响,溶剂的影响,沉淀颗粒大小的影响,沉淀结构的影响等。

(1)理解固有溶解度和溶解度,活度积和溶度积及条件溶度积的概念及相互关系;

(2)掌握活度积,溶度积和条件溶度积的计算;

(3)理解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同离子效应,盐效应,酸效应,络合效应等)的基本概念及影响效果;

(4)掌握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同离子效应,盐效应,酸效应及络合效应等)的计算方法。

(三)沉淀的类型与沉淀的形成

沉淀的类型及特点,均相成核,异相成核,聚集速度,定向速度,沉淀的形成过程及影响沉淀的类型因素。

(1)了解沉淀的类型及不同沉淀类型结构特点;

(2)理解均相成核,异相成核及相对过饱和度和临界过饱和比的概念;

(3)理解聚集速度和定向速度的概念;

(4)了解沉淀的形成过程和各种类型沉淀的形成原因。

(四)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

影响沉淀的类型因素:共沉淀现象(表面吸附,吸留与包夹、生成混晶)和后沉淀现象,提高沉淀纯度的措施。

(1)了解共沉淀现象及其原因:表面吸附、吸留与包夹、混晶;

(2)了解后沉淀现象;

(五)沉淀条件的选择

晶形的沉淀条件,无定形沉淀的沉淀条件,均匀沉淀法。

(1)掌握晶形和无定形沉淀的沉淀条件;

(2)了解均匀沉淀法。

(六)沉淀重量分析法的应用

沉淀重量分析法应用于无机物和有机物的测定,重量分析法结果计算。

(1)了解沉淀重量分析法应用;

(2)了解重量分析法对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的要求;

(3)掌握重量分析法结果计算。

九、吸光光度法

(一)吸光光度法基本原理

吸光光度法概念,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朗伯比尔定律。

(1)了解吸光光度法,单色光,复合光,互补光和吸收曲线的概念;

(2)理解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的原因;

(5)了解朗伯比尔定律的推导;

(6)了解朗伯比尔定律建立的条件。

(二)吸光光度法的仪器

分光光度计的构成;分光光度计的类型。

(1)了解分光光度计的五部分构成;

(2)了解分光光度计三种类型基本构造及特点:单光束、双光束和双波长。

(三)显色反应及其影响因素

显色反应的类型,影响显色反应的因素。

(1)了解显色反应,显色剂的概念;

(2)了解显色反应类型及要求;

(3)掌握影响显色反应的因素;

(四)吸光度的测量及误差控制

测量波长和参比溶液的选择;比尔定律的偏离;吸光度测量的误差;共存组分的干扰及消除。

(1)理解测量波长和参比溶液的选择的依据;

(2)了解比尔定律的偏离原因;

(3)掌握测量相对误差较小的吸光度范围;

(4)掌握共存组分的干扰及消除方法;

(5)掌握光度法的误差计算。

(五)吸光光度分析方法

经典光度分析方法,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催化光度法。

(1)掌握标准曲线法原理及计算;

(2)掌握示差光度法测定原理及应用范围;

(3)了解双波长分光光度法的原理及波长组合的选择。

(六)吸光光度法的应用

定量分析,络合物组成的测定及酸碱解离常数的测定。

(1)掌握常见定量分析的方法;

(2)了解应用于络合物组成的测定及酸碱解离常数的测定的方法。

十、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方法

回收率的概念,常用的分离方法。

(1)掌握分离效果的表示方法回收率的概念及计算;

(2)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方法:沉淀分离与共沉淀分离、溶剂萃取分离、离子交换分离。

(二)沉淀分离法

常量组分的沉淀分离,微量组分的共沉淀分离与富集,生物大分子的沉淀分离和纯化。

(1)了解沉淀分离法的原理;

(2)了解沉淀分离法的应用范围。

(三)溶剂萃取分离法

溶剂萃取分离法的原理及操作方法,重要的萃取体系。

(1)掌握溶剂萃取分离法的原理;

(2)掌握分配系数,分配比,萃取率,分离系数的概念及相互关系;

(4)了解萃取分离法的基本操作。

(四)离子交换分离法

离子交换分离法原理,离子交换的种类和性质以及离子交换的操作。

THE END
1.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度上海而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了解误差和误差的表示方式,是为了提高测量水平,即提高准确度和精密度,这需要考虑影响测量误差的许多因素,这里只简要的讨论如何减小分析过程中的误差。 1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 各种分析方法的准确度和灵敏度是不相同的。例如重量分析和滴定分析,灵敏度虽然不高,但对于高含量组分的测定,能获得比较准确的结果,相对误差一般在http://www.erlish.com/htmlstyle/articleinfo_296439.html
2.提高分析准确度的方法有哪些?提高分析准确度的方法有哪些? "提高分析准确度的方法有哪些?"这道题是不是很难呢,如果不知道答案,接下来看一下小编就为大家提供一下正确答案哦。 提高分析准确度的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1)选择恰当的分析方法; (2)减少测量误差; (3)减少偶然误差的影响;https://www.duote.com/tech/tiku/296470.html
3.提高分析准确度的方法一般有哪些?提高分析准确度的方法一般有哪些? 参考答案: ⑴选择合适的方法;⑵减少测量误差,选择精度合适的仪器;⑶增加平行实验测定次数,减少偶然误差;⑷消除测定中的系统误差,做空 点击查看完整答案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问答题硫化氢有哪些危险性? 参考答案:有毒,是强烈的神经毒物,对粘膜有强烈的刺激http://www.ppkao.com/tiku/shiti/2365386.html
4.提高分析准确度的方法有那些?提高分析准确度的方法一般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有()、()、()和()。 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有()、()、()和()。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提高准确度的方法?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列举提高分析准确度的方法。https://www.shangxueba.com/ask/9526010.html
5.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分析化学基础知识专区1 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1)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高含量组分用化学分析,低含量组分用仪器分析法测定(2)减小测量误差,滴定分析体积》=20ml,重量分析》=0.2g(3)增加平衡测定次数,减小偶然误差(4)消除测定过程中的系统误差。即空白试验,对照试验,仪器校正,方法校正。 https://m.instrument.com.cn/bbs/d-4122818-1.html
6.提高分析准确度五个方法1 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1) 根据试样的中待测组分的含量选择分析方法。高含量组分用滴定分析或重量分析法;低含量用仪器分析法。 (2) 充分考虑试样共存组分对测定的干扰,采用适当的掩蔽或分离方法。 (3) 对于痕量组分,分析方法的灵敏度不能满足分析的要求,可先定量富集后再进行测定 . https://www.med66.com/new/201402/qm201402275925.shtml
7.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题目】 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纠错 查看答案 查找其他问题的答案?助考班推荐 HOT:整专业保障班 全专业资料、题库、学位、网课 最高直省2344元 超值精品网课 剖析考点 上千+科次精品网课 买网课即送全真模考题库 自考教材资料 备考助考 五千+科次教材资料 电子资料满三件9折 全真模拟考场 考试助手https://www.zikaosw.cn/daan/33210306.html
8.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有哪些?点击查看答案https://www.netkao.com/shiti/825452/1980936aruy9hje83.html
9.实验误差与提高实验准确度的方法实验误差与提高实验准确度的方法 生化分析常需要对组成生物机体的几类主要化学物质如糖、脂肪、蛋白质、核酸、维生素、酶等进行定量测定。在进行定量分析测定的过程中,由于受分析方法、测量 仪器 、所用试剂和分析工作者等方面的限制,很难使测量值与客观存在的真实值*一致,即分析过程中误差是客观存在的。https://www.chem17.com/tech_news/detail/2555776.html
10.如何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度3)对分析天平和玻璃仪器进行校准,消除仪器带入的系统误差;4)进行空分析,消除试剂和蒸馏水带来的系统误差;5)严格按标准方法进行操作,克服过失误差;6)进行平行试验,合理表示结果,减少偶然误差. 解析看不懂?免费查看同类题视频解析查看解答 相似问题 如何提高分析实验结果的准确度方法 如何提高滴定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https://www.zybang.com/question/35700568eadb2c4b8d24cb0227583692.html
11.如何提高matlab聚类分析的准确度问答要提高MATLAB聚类分析的准确度,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数据预处理:确保数据质量良好,排除异常值和缺失值,并进行数据标准化或归一化处理。 特征选择:选择合适的特征进行聚类分析,可以通过特征选择方法来筛选出最相关的特征。 确定聚类数目:通过使用不同的聚类数目进行模型评估,如肘部法则、轮廓系数等方法来确定最佳的聚类数目https://m.yisu.com/ask/56502570.html
12.大学生问卷调查报告(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是采用网络问卷的方式进行,问卷为笔者自编的《大学生汉字书写能力汉字现状调查报告》。问卷内容从书写准确度、书写规范性、书写流畅度、书写工整度这四个方面编写,问卷采取不记名的形式填写。 二、调查结果及其分析 (一)书写准确度 https://3g.yjbys.com/diaochabaogao/3012730.html
13.预算准确度(精选十篇)(三)提升预算准确度。 1.内部信息及分析。 预算执行中心依据近5 年内部信息, 分析生产经营活动基本规律与现象, 正确判断变化趋势,建立预算模型。 (1)生产对照表:产品、规格与型号、质量、技术原理、工艺水平、产能水平、性价比、技术研发、包装、新产品开发周期、材料供应商变化等。 (2)营销对照表:品牌知名度、营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tir96ro.html
14.船舶设计软件:船舶行业设计及分析软件推荐4、通过整体验证确保准确度 NavCad会提供关于船体性能的重要反馈,运用绘图会对你的分析与之前的“最佳”最小推力和功率限制进行对比,通过基准船体与你的结果进行快速比较以及运用自定义绘图比较先前的NavCad项目。 5、更高级的分析性能 NavCad的高级性能在于可以超越航速预测,运用加速度分析并决定时速,也可以从已知的船舶https://www.jishulink.com/post/191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