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15.05.01
指月轩馆藏图文来自网络
中国传统节日
简介:除夕,古时又有除夜、逐除等别称,意为送旧迎新、祛病消灾。据《吕氏春秋·季冬记》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除“疫疠之鬼”,来年才会无病无灾。年夜饭、贴春联、贴窗花、倒贴“福”字、放爆竹等均是除夕习俗。
2、春节(法定假日)
3、元宵节
简介:古书中,将农历正月十五日这一天称为“上元”,其夜称“元夜”、“元宵”,故这一天被称为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是春节后第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由于元宵有张灯、看灯的习俗,民间又习称为“灯节”。包括张灯、看灯在内,元宵节还有吃元宵、踩高跷、猜灯谜、舞狮子等习俗。
4、打春
简介:我国历史上有这样一种风俗,每年立春这一天,人们穿上节日的服装,抬着纸糊的耕牛,载歌载舞上街游行。游行后,把纸糊的耕牛抬到县衙公堂上,由县官亲自执鞭打三下,意思是:大地回春,赶紧耕种。因此,人们就把立春叫做“打春”。“鞭春牛”是打春主要的习俗。
5、寒食节
简介:寒食节起源于我国古代传统的历史故事。春秋时已出亡多年的晋国公子重耳回国即位,封赏臣子,唯独漏掉了介子推。介子推于是携老母隐居绵山。晋文公得知后寻至绵山,找不到他,便想烧山逼他出来。但介子推坚持不出,母子二人俱被烧死。晋文公于是规定每年这一天禁止人们起火烧饭,以寒食表示悼念。后来便形成了在寒食这天寒食、扫墓的风俗。
简介:清明节是我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一般都是在这一天祭祖和扫墓。另外,清明节又称踏青节,是人们春游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简介:端午节,本名“端五”,是我国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为国投汨罗江身死,楚国百姓为纪念他、保护他的真身,向江中投放雄黄酒、粽子等。这就是端午节的由来。除了吃粽子、饮雄黄酒外,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榕枝、赛龙舟、游百病、佩香囊等也成为端午节的重要风俗。
简介:阴历七月七日的晚上称“七夕”。我国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此夜在天河鹊桥相会。农谚上说“七月初七晴皎皎,磨镰割好稻。”这又是磨镰刀准备收割早稻的时候。妇女于七夕夜向织女星穿针乞巧是七夕节的重要风俗。
简介: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又称“老人节”。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自古以来,重阳节就是人们敬老爱老、思念双亲、渴望团圆的日子。登高、吃重阳糕、赏菊、饮菊花酒、插茱萸和簪菊花等是重阳节主要的风俗。
简介: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黑夜会慢慢变短。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在中国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简介:古代十二月祭祀“众神”叫腊,因此农历十二月叫腊月。腊月初八这一天,旧俗要喝腊八粥。传说释迦牟尼在这一天得道成佛,因此寺院每逢这一天煮粥供佛,以后民间相沿成俗,直至今日。
中国法定假日
简介:中国的元旦,据传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中国元旦历来指的是农(夏、阴)历正月初一。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正式将阳历一月一日定为元旦。
2、春节(简介略)
简介:中国妇女第一次举行“三八”节纪念活动是在1924年。建国后,国务院发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规定:妇女节(3月8日)属于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妇女放假半天。由此,每年的3月8日成为所有18岁以上成年女性的节日。
4、清明节(简介略)
简介:1920年5月1日,北京、上海等地出现了中国首次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运动,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五一”劳动节。1949年12月,中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将5月1日定为法定的劳动节,是日全国放假一天。
简介:五四青年节是为纪念1919年5月4日中国学生的爱国运动而设立的节日。1939年,陕甘宁边区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规定5月4日为中青年节。1949年12月23日,中国人民政府政务院正式规定: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2008年4月,经国务院法制办同意,“青年节”放假适用人群为14至28周岁的青年,3亿多青年将于每年5月4日放假半天。
7、端午节(简介略)
简介: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联理事会决定将6月1日定为国际儿童节。刚成立不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也决定将这一天定为中国儿童的节日。1950年6月1日,新中国的小主人们迎来了第一个国际儿童节。由此,每年的了6月1日,中国14周岁以下的少年儿童放假1天。
简介:1927年8月1日,由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等指挥发动了南昌起义,这是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决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1949年6月15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以“八一”两字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和军徽的主要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此纪念日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10、中秋节(简介略)
简介:1949年12月3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接受全国政协的建议,通过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决定每年10月1日,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伟大日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是日全国放假三天。